分享

【深度好文】一个困难行业的省级公司是如何赚钱的?

 细直紧园 2015-09-08

北极星火力发电网讯:怎样在“没有补贴就赚不到钱”的煤层气行业实现盈利,是每个业内企业都面临的生死考验。2007年我国第一批成立的省级煤层气公司河南省煤层气开发利用有限公司和贵州省煤层气开发利用有限公司,如今一个亏损数亿,一个在2011年被并购重组。近日,《中国能源报》记者在走访陕西省煤层气开发利用有限公司时了解到,这家仅成立三年的公司,去年已实现了4亿营收。但当他们想走出陕西时,却遇到了意想不到的困难。

先保障生存

“其实2012年成立公司时,我们的目的是治理煤矿瓦斯、为生产服务,但企业不盈利是没法生存的,同行的教训就摆在面前。”陕西煤业化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闵龙告诉记者。贵州煤层气公司依托于贵州煤田地质局,没有自己的资源,煤炭企业又不认账,衰落在所难免;河南煤层气公司虽然有一些小煤矿在初期维持运转,但煤炭市场整体下滑对他们的影响显著。

“当时我在陕煤化集团分管安全和勘探,考虑再三把集团里业务相近的勘探业务拿了出来,和煤层气业务放到一起,成立了陕西省煤层气公司。”闵龙告诉记者。

这一为了保证煤层气开发经费的创新之举,同时实现了统筹优化。煤炭的勘探为煤层气的开采提供了前期地质资料,煤层气的开采又为煤炭生产创造了安全环境。原来要打几口井,现在一口就行了,生产成本和对环境的扰动都大大降低。闵龙说:“瓦斯抽出来以后,煤矿的建井工作也顺利多了,煤层气行业一直提倡‘先抽后采’,我们的‘先抽后建’更前进了一步。”

国家能源委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孙茂远也告诉记者:“为什么中石油在韩城打了败仗,就是没有煤炭资料,地质情况没搞清,盲打。陕西省煤层气公司将勘探和煤层气业务放到一起,是最大的创新。”

打破恶性循环

“煤层气补贴政策落实不到位—企业难以盈利—减少投入—产业发展乏力—争取补贴更困难”是部分煤层气企业难以走出的怪圈,也是行业发展的一大桎梏。2013年出台的提高煤层气抽采补贴的方案在国家领导人批示、相关部门多次奔走后仍未落实;2013年中石油暂停百亿元煤层气项目……孙茂远曾在《中国能源报》撰文表示,我国煤层气产业到了爬坡的关键时刻,助力则进,卸力则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