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经行前后身痛(转载)

 寂寞在繁衍 2015-09-09

转载自《华夏中医论坛》

【概述】
    行经前后或经期出现周身、腰腿及关节酸痛,统称为“经行前后身痛”。如此期出现轻度腰酸背痛或关节酸痛者为正常情况,当症状严重,影响工作或生活时作为病证。多见于育龄期和青春期妇女。治疗效果好。本病属中医的经行前后诸证。

    【病因病理】
    1.气血虚弱  平时气血不足,行经量多如崩,气血尤衰,络脉失养而致。
    2.肝肾亏损  平素肾虚,经行失血,肝肾益虚,肝不养筋,肾不固腰而致。
    3.寒湿阻络  平时寒温失宜,经行之际卫虚营弱,如受寒贪凉,寒湿之邪入络,气血凝滞而致。

    【诊断要点】
    1.根据周身性酸痛,尤以腰及关节酸痛明显,经后消失,妇科检查或B超都提示生殖器无器质性病变,即可诊断。
    2.与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及颈椎、腰椎增生等疾病鉴别。

    【辩证分型】
    1.气血虚弱  经行及经后遍身隐隐酸痛,经量多,色淡红,面色萎黄,头晕乏力。香淡,脉细弱。
    2.肝肾亏损  经期及经后周身酸痛,腰膝酸软,头晕乏力,经量多。苔薄,脉沉细。
    3.寒湿阻络  经前及经行全身冷痛,行动不便,热敷痛减,经少不畅,色紫,或腹痛。舌紫暗,脉涩。

    【分型治疗】
    l.气血虚弱治法:益气养血和络。
    方药:八珍汤加减。
    党参15克  炒白术12克  白茯苓12克  当归9克  大白芍12克  熟地12克  鸡血藤15克杜仲10克  怀牛膝10克  桑寄生12克  炙甘草3克  仙鹤草15克  阿胶9克(烊冲)2.  肝肾亏损治法:养肝益肾和络。
    方法:调肝汤加减。
    当归10克  淮山药12克  炒白芍12克  丹参10克  山茱萸9克  巴戟天9克  独活9克桑寄生12克  桂枝5克  杜仲10克  鹿角胶10克(烊冲)加减:经血多者,加旱莲草12克、阿胶9克(烊冲);关节痛者,加首乌藤12克、鸡血藤12克。
    3.寒湿阻络治法:温经散寒和络。
    方药:独活寄生汤。
    独活9克  桑寄生12克  防风9克  细辛6克  桂枝5克  当归10克  茯苓15克  川牛膝12克  秦艽9克  仙灵脾9克  益母草12克加减:小腹冷痛者,加文叶9克。

    【中成药】
    1.华伦再造丸  每日2次,每次1粒,吞服。用于关节痛者。
    2.鸡血藤片  每日2次,每次5片,吞服。用于各型关节痛者。
    3.麝香止痛膏  每日1次,每次外敷酸痛部位,如腰或关节部位。
    4.宝珍膏  外敷。

    【简便方】
    1.苏叶9克、桑枝15克,每日1次,煎服。用于寒湿阻络者,经前2~3天服。

    2.仙鹤草30克、鸡血藤15克、首乌藤12克、杜仲10克冰煎服,每日2次。用于虚证者。

    【其它疗法】
    1.耳针埋藏  根据身痛部位,分别取腰骶椎、颈椎、肩、膝等穴,用耳针、油菜籽或磁石埋藏。
    2.体针  取肾俞、大肠俞、肩箅、合谷、膝眼、足三里等穴,先针后温针。肾俞、足三里也可艾灸。

    【注意事项】
    1.本病经治疗无效者,必须作有关检查,如妇科检查上超等以排除器质性疾病引起的全身疼痛等。
    2.平时要注意寒温、冷饮,经期尤需禁服冷饮。
    3.耳针治疗时要严格遵守无菌操作,防止埋穴部位感染。预防与处理方法参见《一百天学针灸》的第  213~214页。
    4.适当进行体育活动,活络筋骨,调和气血,增强体质,可预防本病发生或减轻症状。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