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抑郁症患者自杀前有征兆

 半点寒心 2015-09-15
有想死的念头 情绪不同往常 性格突然改变
抑郁症患者自杀前有征兆
受访专家:
胡建 哈医大一院精神卫生科主任、教授
本报记者 刘雪冬抑郁症患者自杀前有征兆
    一位抑郁症患者的自述
    我原本是一个乐观开朗、积极向上的人。工作不错,生活也安排得丰富多彩。可是,现在几乎全变了。对于我,工作和生活已经成为一种沉重的负担,甚至总想到死。在睡梦中也会出现与死有关的事情,死亡的亲人会自动浮现在脑中。我意识到,这是一种不祥的预兆。我想改变这种状况,但又无能为力。睡眠质量变得越来越差,尤其是凌晨3点多就醒来,不能再入睡。有一天,我在阳台上晾衣服,死的念头又突然冲进脑中,我立即想到阳台上的挂勾,当我把绳套拴好时,只要用力一踢凳子,我就算解脱了。这时突然听到有人开门,是我丈夫出差回来了,他赶紧把我送进一家医院。
    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报告指出,精神沮丧是人类第四重要的疾病诱因,与自杀密切相关。“世界上最消极悲伤的人”就是抑郁症患者,其自杀率高达15%。而自杀者中60%左右都患有抑郁症。自杀常成为抑郁症第一个征象和最后一个症状,故称之为人类第一号心理杀手。今年9月10日是 “世界预防自杀日”,如果身边有抑郁症患者,我们应该怎么办?
漏诊误诊易延误病情
    抑郁是一种高患病率、高复发率,严重危害人类身心健康、具有高自杀风险的精神疾病。据相关资料显示,目前中国抑郁症患者已达9000万,每年有20万人因抑郁自杀。全球每40秒就会有一个人因抑郁症自杀死亡,哈医大一院精神卫生科主任胡建教授说,这个数据绝不是耸人听闻。
    胡建教授说,很多人症状轻微时根本不想来或不认为是患病,当重到一定程度才想起到医院就诊,而就诊时往往还会根据自己的躯体症状,如头疼、胸闷、胃肠功能不好等,首诊选择相应的消化科、心内科、神经科等。如果这些科的医生不完全懂得抑郁症,就很容易发生漏诊误诊。重性的抑郁症患者如不及时治疗,走向自杀的几率能达到15%。
抑郁症爱盯上哪些人
    据胡建主任介绍,引发抑郁症的因素中,遗传因素占35%,性格因素占20%~30%,社会心理因素,如压力、打击、各种刺激等,要占一半左右。
    抑郁症易患人群的特点就是脆弱,包括几类:女性、退休人群及受到打击的人。假如持续长时间得不到有效调整,就非常容易患抑郁症。另外就是躯体有疾病或身体状况不好的人,当他们的生活信心不足时也容易伴发抑郁症。
患者自杀前有明显征兆
    对抑郁症的治疗,亲属的作用也很重要。抑郁症患者对于批评指责等负面情绪很敏感,亲人言语不慎会雪上加霜,让患者倍感难受。所以,周边的人要做到不给患者压力和负面情绪,尽量支持他,积极建议他进行治疗,才能逃过抑郁症的劫难。因为一旦抑郁症状超过两周,在治疗上就有极大难度。发现抑郁情绪超过3天就要警惕,及时到正规医院咨询治疗。抑郁症患者自杀常见的征兆:
    1.对自己关系亲近的人,表达想死的念头,或在日记、绘画、信函中流露出来。2.情绪明显不同于往常,焦躁不安、常常哭泣、行为怪异粗鲁。3.陷入抑郁状态,食欲不良、沉默少语、失眠。4.回避与他人接触,不愿见人。5.性格行为突然改变,像变了一个人似的。6.无缘无故收拾东西,向人道谢、告别、归还所借物品、赠送纪念品。
    此时,亲属应特别注意,提高警惕。最好的方法:一是不让患者独居,必须专人看护;二是立即将患者送医院治疗。

相关链接
抑郁发作
心理治疗非首选
    抑郁是一种持续的情绪低落状态,就像进入冬季,整个气候都是寒冷的,抑郁时,人的心情每天都不好。患了抑郁并不可怕,但是需要正视它,并在专业的精神卫生机构积极进行治疗。需要指出的是,抑郁虽然表现为心理活动的改变,俗称心理疾病,但却有着生物学基础的改变。治疗的时候,也主要是采用针对脑内化学物质变化而起作用的一些药物。
    心理治疗一般不作为抑郁发作的首选治疗,但会在某些治疗时段派上用场。如果治疗不系统,不充分,反复发作几次之后,抑郁治疗不仅需要维持用药达到一个更长的时间,结局也会变得拖泥带水。
北京回龙观医院 宋崇升
原文详见《家庭保健报》2015年9月10日第11版“心灵驿站”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