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道德经》被后人尊奉为治国、齐家、修身、为学的宝典,它体现了古代中国人的一种世界观和人生观。道家修真之道与我们的日常生活也息息相关。 文:孙寅峰 我们道士修行讲究“长生久视”,你可能觉得和自己无关,但如果我说“长寿健康”呢?你还会觉得这不是自己想要的吗? 注:“长生久视”【出处】《道德经》五十九章:“有国之母,可以长久,是谓深根固祗,长生久视之道。”
彭祖像(资料图 图源网络) 我们道士修行讲究“性命双修”,你可能觉得和自己无关,但如果我说“身心康健”呢?你还会觉得这不是自己想要的吗? 注:“性”指人内在的道,心性、思想、秉性、性格、精神等。“命”指人外在的道,身体、生命、能量、命运、物质等。性命双修也就是指“神形兼修”、心身全面修炼,达到两个生命即精神生命和生理生命的双重融合,也就是人们通常说要身心健康,亏其一即残缺不全。
神形兼修(资料图 图源网络) 我们道士修行讲究“见素抱朴、少私寡欲”,你可能觉得和自己无关,但如果我说“知足常乐”呢?你还会觉得这不是自己想要的吗? 注:【出处】《道德经》第十九章,即减少个人私欲之意,现其本真,守其纯朴,不为外物所牵,自然便能达到知足而长乐的地步。
知足常乐(资料图 图源网络) 我们道士修行讲究“上德不德”,你可能觉得和自己无关,但如果我说“不要站在道德的制高点上俯瞰别人”呢?你还会觉得这不是自己想说的吗? 注:【出处】《道德经》第三十八章: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不德”意为,具备高尚品德的人,因任自然,不刻意表现为形式上的德。
道家之“德”(资料图 图源网络) 我们道士修行讲究“强大处下,柔弱处下”,你可能觉得和自己无关,但如果我说“平易近人、以德服人”呢?你还会觉得这不是自己想做的吗? 注:【出处】《道德经》第七十六章,可以这样理解,土地比植物强大却永远在植物的下方,水比万物强大,却处在万物之下。越强大越应处下“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于之争。”体会一下强大处下,柔弱处下的智慧吧!(编辑:怀霜)
![]()
上善若水(资料图 图源网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