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儒分为八”与早期儒家分化趋势的生成

 昵称14979747 2015-09-18

作者简介:刘光胜,上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上海 200134)、清华大学出土文献研究中心博士后(北京 100084)

   内容提要:由于资料缺乏,“儒分为八”已成为儒学史上千百年来难以厘清的学术难题。新见的出土文献,往往不是某一学派的专有文献,而是不同学者的文献汇编,因此,从这些文献对儒家共有特征的不同理解入手,就为解开“儒分为八”之谜提供了新的视角。韩非的八派划分,只是选取思想歧异明显、影响较大的八个派别。儒分为八,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早期儒家分化的真实面貌,但法家立场的偏颇,使韩非不能对儒家发展面貌,作出客观、公正的评价。思想歧异是当时孔门内部的普遍存在,而窄化、深化、分化、派别化,正是从不同学派思想差异日渐明显的层面,对早期儒学发展进程所作的一种描述与展示。

  关键词:韩非/儒分为八/早期儒家/分化

  标题注释:基金项目:清华简《系年》与古史新探(10&ZD&091);中国博士后基金(2013M540925);上海市教委创新项目“《清华大学藏战国竹书》(壹)整理研究(12YS048)

  孔子殁后,早期儒家呈现出分化的态势。《韩非子·显学》篇:“自孔子之死也,有子张之儒,有子思之儒,有颜氏之儒,有孟氏之儒,有漆雕氏之儒,有仲良氏之儒,有孙氏之儒,有乐正氏之儒……故孔、墨之后,儒分为八,墨离为三,取舍相反不同,而皆自谓真孔、墨。孔、墨不可复生,将谁使定世之学乎?”韩非所记“儒分为八”,是现存儒家内部分化最早、最完整的文献依据,但疑点重重:孔子之后,儒家是否真有八派之多?既然八派取舍相反不同,为何还都是儒家?曾子、子游、子夏皆是孔子重要门徒,为何不在八派之内?韩非是法家人物,他对儒家八派的划分是否可信?“儒分为八”遂成为早期儒学史上难以解开的谜团。

  一、“儒分为八”研究的困难

  虽不断有学者质疑“儒分为八”不可信,①但《庄子·天下》篇说:“相里勤之弟子五侯之徒,南方之墨者若获、已齿、邓陵子之属,俱诵《墨经》,而倍谲不同,相谓别墨。”《天下》篇所记相里、邓陵两派之名与《显学》篇同,倍谲不同的思想分裂,与韩非之说契合。今传《墨子》书中《尚同》、《尚贤》、《兼爱》等十篇,皆分为上、中、下三篇,字句小异,大旨无殊,可证墨家的确曾分为三派。②与“儒分为八”不同,学界普遍认为“墨离为三”真实可信。③韩非生活在战国末期,师出荀子,对儒家较为了解。④“儒分为八,墨离为三”同为韩非所说,既然墨子之后,“墨离为三”与墨学实际发展情形合符若节,那么,“儒分为八”也应当是确指。

  但依据韩非之说,研究早期儒家分化的难点在于:一是八派人物难以确指。颜回早亡,孔门弟子颜姓多人:颜无繇、颜幸、颜高、颜祖、颜之仆、颜哙、颜何。史影迷茫,很难确定颜氏之儒究竟是谁。⑤八派中目前确定无疑的仅有两家:子张氏为颛孙师,漆雕氏为漆雕开。其他六家则歧义纷纭,难成定谳。二是八派文献缺乏,相关研究难以展开。和八派相关的先秦儒家文献,多已亡佚,传流至今的只有《孟子》、《荀子》、《中庸》等少数文献。即使定子思之儒为孔伋,孟氏之儒为孟子,孙氏之儒为荀子,八派之中仍有五派无书。缺少学派研究的文献,就无法对八派各自思想特质、彼此矛盾等问题展开研究。郭店简、上博简涉及曾子、子贡、子羔、仲弓、子路等多位孔门弟子,可惜大部分都在八派之外。古书多不题撰者,出土文献能明确断定具体作者毕竟只是少数。到目前为止,出土材料仅使子思学派的文献得到扩充,而其他七家文献并没有明显增添,资料严重匮乏的瓶颈依然存在。

  二、对儒家共同特征的不同理解

  由于文献缺乏,“儒分为八”已成为儒学史上千百年来理不清的学术公案。《汉书·艺文志》说:“儒家者流,盖出于司徒之官,助人君顺阳阳明教化者也。游文于六经之中,留意于仁义之际,祖述尧舜,宪章文武,宗师仲尼,以重其言,于道最为高。”倡导仁义,诵读六经,效法尧舜、文武之道,以孔子为宗师,是早期儒者的共同特征,为儒学精髓。新出土的儒家文献,其具体作者虽不得而知,但大都不是某一学派的专有文献,而是不同儒者的文献汇编。⑥我们从这些文献对儒家共同特征的不同理解入手,以期为韩非儒家八派研究提供新的视角。

  (一)对仁义的矛盾阐释

  仁义是儒家的纲领,孔子后学对仁义皆持赞成态度,但他们对仁义的理解却明显有别。子张问仁,孔子回答说:“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论语·阳货》)在孔子那里,仁统率恭、宽、信等诸德,是一切道德的总纲。《曾子大孝》说:“夫孝者,天下之大经也。夫孝,置之而塞于天地,衡之而衡于四海,施诸后世,而无朝夕。”曾子建立以孝道为核心的一元哲学,仁下降为孝道范畴的一个德目。郭店简《五行》智、圣、仁、义、礼并列,圣、智的地位尊显于仁。《六德》把德目与社会身份挂钩,父德为圣,子德为仁,子不如父,仁不如圣。在《六德》中,统帅仁义礼智忠信的是德,而不是仁,仁对其他德目的统摄作用已不复存在,其核心地位已经消解。

  早期儒家对仁的理解千差万别。孔子说仁者爱人,把仁的含义规定为爱人。《忠信之道》说:“忠,仁之实也,”把仁的本质规定为忠诚、忠实。《性自命出》说:“爱类七,唯性爱为近仁。”把仁解释为出自人性之爱。《六德》说:“子也者,会敦长材以事上,谓之义;上共下之义,以奉社稷,谓之孝,故人则为[人也,谓之]仁。仁者,子德也。”在孔子那里,仁本来是人人可以具有的德行,而《六德》规定只有孝子才具备。《语丛一》说:“爱善之谓仁,”追求善是仁。如果以孔子对仁的解释为标准,郭店简中只有《五行》“爱父,其继爱人”,和《论语》较为接近。而其他篇对仁的解释,和孔子皆存在明显距离。

  孔子单称仁,从未将仁义联用。《论语·颜渊》说:“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孔子以礼释仁,仁在现实层面的落实需要礼的支撑。在孔子看来,真正与仁同等重要的德目是礼,而不是义。《曾子制言中》:“君子思仁义,昼则忘食,夜则忘寐。”《论语》中孔子仁礼组合,到《曾子》十篇中变为仁义搭配。《六德》的德目组合是圣、智、仁、义、忠、信,《五行》是智、圣、仁、义、礼,《尊德义》是仁、义、忠、学、教,《语丛一》是仁、智、义、礼、圣、善。不同儒者,选择的德目组合不同,而不同的德目组合,背后反映的是不同的理论体系建构。早期儒家皆以仁为基础,构建德目组合,但这些德目组合的差异,反映的是他们对整个儒学理论体系理解的不同。

  对于义,早期儒者的分歧集中于两点:一是义的来源。《语丛一》说:“仁生于人,义生于道。或生于内,或生于外。”《语丛一》认为义生于外,生于道。这里的道指的是礼,义出于礼制的规定。《性自命出》:“厉性者,义也。”磨砺、提升人性是义,义自然在人性之外。《六德》说:“义,君德也。”义作为国君之德,自然在内不在外。《孟子·告子上》说:“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义为先天内在于我的善端,在人性之内。孔子并未指明义的来源,孔子之后义生于内,还是生于外,存在两种彼此矛盾的理论进路。二是义的内涵。《唐虞之道》:“禅,义之至也。”《唐虞之道》把义的内涵规定为禅让,推行义的至高境界是让位于贤人。《性自命出》:“厉性者,义也。”磨砺、提升人性的为义,但磨砺人性,与国君禅让含义明显不同。《忠信之道》说:“忠,仁之时也。信,义之期也。”与义接近的是信,与仁内涵接近的是忠。而《性自命出》说:“智类五,唯义道为近忠。”强调义和忠最为接近。到底义的内涵接近忠还是信,两篇存在明显分歧。

  在孔子那里,仁是对所有仁人君子的共同道德要求,不曾根据社会角色的不同,设计不同的道德要求。曾子以孝代替仁,把孝规定为所有人追求的道德目标。孝分为大、中、小三个层次,分别与天子、士大夫及庶民对应。郭店简《六德》说君义、臣忠、父圣、子仁,夫智、妻信,而《礼记·大学》说君仁、臣敬、父慈、子孝,与国人交往要信。同样是对君臣父子的道德要求,《六德》和《大学》无一相同。《大学》仁为君德,而《六德》以义为君德,仁降为子德。仁义与社会角色搭配的差异,使得早期儒家对仁义的阐释更为纷繁歧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