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口袋中的Mishkin_91 货币供应量的增加不会改变实际货币量M/P。(原先M/P。货币供给增加,M先增加。然后物价上升,P又上升。最后M/P保持不变)

 集思见闻录 2015-09-18

口袋中的Mishkin_91 货币供应量的增加不会改变实际货币量M/P。(原先M/P。货币供给增加,M先增加。然后物价上升,P又上升。最后M/P保持不变)

 

Mishkin 继续,p613开始

 

 

1. 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对IS-LM模型的影响

「产出的自然率水平Yn」是指当价格水平既无上升趋势也无下降趋势时的总产出水平。

当实际产出水平高于「产出的自然率水平」时,过热的经济会推动价格水平的提高。

当实际产出水平低于「产出的自然率水平」时,价格水平则会由于经济不景气而降低。

 

现在,我们考察价格水平变化时的IS-LM模型:

口袋中的Mishkin_91 货币供应量的增加不会改变实际货币量M/P。(原先M/P。货币供给增加,M先增加。然后物价上升,P又上升。最后M/P保持不变) - m_v_priest - 地平线上的星光

上图

a,点1是产出的自然率水平。图a,当货币供给量增加时:

LM右移,利率下降到i2,总产出提高。此时,产出水平Y2明显高于产出的自然率水平Yn,因此物价水平开始升高。

IS曲线却不受价格水平变动影响。因为影响IS曲线的各个变量(消费者支出、计划投资、政府支出以及净出口)都是在反映对商品和服务的实际需求,价格水平变动时,实际的需求量不会发生变动。(为什么需求会不受物价影响呢?)

当物价升高时,货币的实际供应量M/P就相对减少,这就引起对货币的过度需求,进而导致在任一给定的总产出水平上利率上升,使LM曲线左移,直至回到“产出的自然率水平”。

货币供应增加,LM曲线右移→利率下降→总产出>产出的自然率水平→物价升高→对实际货币余额M/P的需求增加→利率上升→LM曲线左移→回到“产出的自然率水平”。

 

因此,货币供给的增加,在长期中只能使经济保持原有的总产出水平和利率水平。这种情况被称为「货币中性」,它是指货币供应量的增加会导致价格水平的同比例增长,而不会改变实际货币量M/P。(原先M/P。货币供给增加,M先增加。然后物价上升,P又上升。最后M/P保持不变。)结果是更多的货币供应量不但没有带来总产出水平的提高,反而得到了更高的价格水平。

 

上图b,当采取扩张性财政政策时:

政府支出的增加使IS曲线右移,在短期内经济将会达到点2。此时总产出提高到Y2,利率上升到i2Y2的总产出高于了产出的自然率水平,因此物价会升高,实际货币量M/P会降低

在长期中发生了“完全挤出”的情况:价格水平的升高推动LM曲线移到LM2,利率升高到i2’。利率升高造成投资和净出口的减少,完全抵消了政府支出增加所产生的正面效应。

财政政策扩张→IS右移→产出增加、利率上升→总产出>产出的自然率水平→物价上升→实际货币余额M/P降低→LM左移,利率上升→投资和净出口减少→回到“产出的自然率水平”。

 

现在我们知道,尽管「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在短期内可以影响总产出水平,但是在长期中,这两者都不存在影响总产出水平的作用。

 

 

2. 总需求曲线

①推导总需求曲线

IS-LM模型中,当假设价格水平可以变化时,我们会发现总产出水平Y会随着价格水平P的升高而降低。下图,价格从P1上升到P3,总产出就从Y1下降到Y3。因为价格水平的上升使实际货币供应量M/P下降,LM曲线就左移,利率上升。利率上升使计划投资和净出口减少,降低了总产出水平Y这表现在右图b,就是总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总需求曲线显示了任一价格水平所对应的总产出水平。

口袋中的Mishkin_91 货币供应量的增加不会改变实际货币量M/P。(原先M/P。货币供给增加,M先增加。然后物价上升,P又上升。最后M/P保持不变) - m_v_priest - 地平线上的星光

  

②引起总需求曲线移动的因素

任何引起IS曲线或LM曲线移动的因素,都能造成总需求曲线的移动(除了那些影响物价水平P变动的因素之外)。

→导致IS曲线移动的因素有5个:自住性消费支出、计划投资(这与对未来前景的信心有密切关系)、政府支出、税收,以及净出口量。

下图,假设总需求曲线初始处于AD1,(短期内物价水平黏性,P固定)政府支出突然增加,右图,IS曲线就右移。这一过程反映在左图中,就是A点移到A’点。

口袋中的Mishkin_91 货币供应量的增加不会改变实际货币量M/P。(原先M/P。货币供给增加,M先增加。然后物价上升,P又上升。最后M/P保持不变) - m_v_priest - 地平线上的星光

可以看出,任何导致

IS曲线移动的因素,都会引起总需求曲线相同方向的移动(IS向左移,AD也向左移;IS向右移,AD也向右移)。

 

→导致LM曲线移动的因素主要有2个:

·货币需求的自发性变化(所谓自发性,就是指这种变化与价格水平P、总产出水平Y和利率水平i的变化无关。货币需求公式中,货币的需求取决于利率i和收入Y,但自发性货币需求的变化是并非由这两个变量iY的变化、还有价格水平(通胀)P的变化所引起的

·货币供应量的变化。

下图,假设总需求曲线初始处于AD1,这时货币供给量增加,右图,LM曲线就右移。当物价水平保持在PA不变时,LM右移,产出增加。这反映在左图总需求曲线上,就是总需求曲线也右移。

口袋中的Mishkin_91 货币供应量的增加不会改变实际货币量M/P。(原先M/P。货币供给增加,M先增加。然后物价上升,P又上升。最后M/P保持不变) - m_v_priest - 地平线上的星光

可以看出,任何导致

LM曲线移动的因素,也都会引起总需求曲线相同方向的移动。

货币需求的减少(货币供给就相对“增多了”)或货币供给的增加(这些都会使LM曲线右移)都会导致总需求曲线的右移。反之,货币需求的增加或货币供给的减少,都会导致总需求曲线左移。

 

总结:导致总需求曲线移动的因素与导致IS曲线或LM曲线移动的因素相同并且总需求曲线的移动方向与IS曲线或LM曲线移动的方向也保持一致。

 

总需求是指在不同的价格水平上,经济对于最终产品和服务的总需求量。

总供给是指在不同的价格水平上,经济中的厂商希望销售出的所有最终产品和服务的总量。

货币主义学派(代表人物:米尔顿·弗里德曼)认为,总需求曲线的移动是由货币供应量的变动而引起的。而凯恩斯学派认为,政府支出、税收、或消费与投资意愿的变化,都会引起总需求曲线的移动。

 

 

③货币主义学派关于总需求的观点

货币流通速度:是指在1年内,1美元平均完成了多少次对商品和服务的购买。V=(P*Y)/M

假设1年内的总支出是2万亿美元,货币供应量是1万亿美元,那么货币流通速度就是2。也就是说,在1年内,货币供应量要支持2倍于自身价值的最终商品与服务的交易。

 

货币交易方程式:M*V=P*Y

但是,交易方程式只不过是一个恒等式,它并没有告诉我们当货币供应量M增加时,总支出是否也会随之增加,因为M的增加可能会被货币流通速度V的下降而抵消。

然而,弗里德曼对货币需求的分析表明,货币流通速度随时间变动,而且这种变动是可以预测的,它与货币供应量的变动无关。

把交易方程式与弗里德曼的分析结合起来,就形成了现代货币数量论。这种理论解释了总支出是如何决定的。比如,如果预计货币流通速度V2,而货币供应量M1万亿美元,那么,我们就知道总支出为2万亿美元。如果货币供应量M变为2万亿美元,货币流通速度依然保持不变,总支出就变为4万亿美元。这样,现代货币数量论的结论就是:总支出的变动主要取决于货币供应量的变动。

 

现代货币数量论是如何解释总需求曲线的移动的:

假设1996年的物价水平为1,如下图。

P

预计V

货币供应量M

支出水平PY

1

2

1万亿美元

=2万亿美元(B点)

2万美元

总需求PY=4万亿美元(B’点)

可见,货币供应量M的增加会使总需求曲线外移。(MV=PYP固定,V固定,M增加,Y就增加,PY也就增加)

口袋中的Mishkin_91 货币供应量的增加不会改变实际货币量M/P。(原先M/P。货币供给增加,M先增加。然后物价上升,P又上升。最后M/P保持不变) - m_v_priest - 地平线上的星光

  

 

④凯恩斯学派关于总需求的观点

与货币主义学派利用交易方程式分析总需求不同,凯恩斯学派认为总需求由4个部分组成:消费支出C、计划投资I(代表厂商对新的机器设备、厂房以及其他生产投入的计划支出,还包括对新住宅的计划支出)、政府支出G、净出口NX

我们就可以将需求表示为:Yad=C+I+G+NX

 

凯恩斯主义者分析认为,总需求曲线是向右下方倾斜的。因为在名义货币量M不变的情况下,价格水平的降低,会导致实际货币量M/P的增加(实际货币量是用能够实际购买到的商品和服务的数量来衡量的)。→而实际货币量的增加又会导致利率水平的下降,低利率降低了企业筹资的成本,刺激了计划投资。→计划投资支出的增加直接导致了总需求的增加。所以,物价水平的降低导致了总需求的增加(中间主要是通过利率的变化起的作用)。

PM/P利率i投资I总需求Yad

 

物价水平P对进出口贸易的影响,也可以通过一定的机制对总需求曲线发生作用,从而证明总需求曲线是向右下方倾斜的:

物价水平的降低,导致了实际货币供应量M/P的增加,和利率水平的降低。本国利率下降,使以外币计值的存款就更具有吸引力,这就导致美元存款对外币存款的价值下降,美元汇率贬值(用E↓来表示)。美元贬值增加了美国的净出口,总需求也随之增加。

PM/P利率i本币汇率ENX总需求Yad

 

另外,美元的升值,使美国市场上来自国外的生产要素价格下降(进口变得便宜了),使美国的生产成本降低,这也提高了美国每一价格水平下单位产出的利润。因此,美元的升值使总供给曲线右移。美元的贬值使国外的生产要素更加昂贵,使总供给曲线左移。

 

因此,利率的下降即增加了本国企业的计划投资支出,也降低了本币的汇率,增加了本国的净出口。

 

凯恩斯学派相信,如果消费者和厂商对经济前景乐观的话,消费支出与计划投资就会增加,总需求就会右移。凯恩斯将这种对经济前景在乐观与悲观之间的波动,称为“浮躁情绪”。他认为这种波动是造成总需求曲线移动,和导致经济周期的重要因素之一。

 

 

⑤挤出效应

货币主义学派将货币供应量的变动,视为导致总需求曲线移动的唯一因素。而凯恩斯学派认为,除了货币供应量之外,其他一些因素——例如政府的财政政策、净出口,以及人们的“浮躁情绪”,同样会导致总需求的移动。

因为总需求可以写成C+I+G+NX的形式,任何导致这4个部分变化的因素都会引起总需求的变化。既然货币主义者认为货币供应量是导致总需求曲线移动的唯一因素,那么他们就必须能够解释例如“财政政策必然影响总需求曲线”为什么是无效的。

 

货币主义学派认为:当其他变量CINX保持不变时,政府支出G的增加的确能使总需求增加。但是,政府支出的增加会对私人支出(CINX)有挤出作用。例如,如果政府支出增加500亿美元,其挤出作用会使消费支出减少300亿美元、计划投资减少100亿美元,净出口减少100亿美元。这样,政府的扩张性财政政策作用完全被私人支出的减少所抵消。这种现象被称为“完全挤出效应”

原因是:当政府支出增加时,它不得不在信用市场上与私人借款人争夺资金,以支持庞大的政府支出。竞争这会导致利率的升高,这又提高了计划投资和消费的融资成本,并因本币升值而减少了净出口。

G利率iC,I,NX

因此,C+I+G+NX=Yad会保持不变。

 

凯恩斯学派并不否认上面反应链中的第一个步骤,他们承认政府支出的增加会导致利率水平的升高,并进一步导致私人支出的减少。但是,他们认为,在短期之内,只有部分挤出作用。也就是说,当政府支出增加时,总需求还是会升高,总需求曲线会右移。因此,货币主义学派和凯恩斯学派在总需求曲线上的争议,主要集中在挤出作用的程度上。

 

 

3. 总供给曲线

总供给的特点是,随着价格水平的提高,短期内总供给量将会增加。总供给与价格水平之间呈正相关关系。

口袋中的Mishkin_91 货币供应量的增加不会改变实际货币量M/P。(原先M/P。货币供给增加,M先增加。然后物价上升,P又上升。最后M/P保持不变) - m_v_priest - 地平线上的星光

为什么总供给曲线向右上方倾斜?企业的目的是利润最大化,因此总供给的数量是由每一单位产出所能获得的利润决定的。如果利润升高,总供给量就会增加;利润降低,总供给量就会减少。

在短期内,许多影响商品和服务成本的因素是固定不变的,例如工资合同(工资合同经常长达3年)和原材料(对原材料的购买通常也是依据长期合同进行的)。由于在短期内生产成本是固定的,因此当总体价格水平升高时,每单位商品价格的升高幅度就会大于单位生产成本的升高幅度,每单位产品的利润就会增加。因此厂商就会增加产量,总供给水平就升高。所以,在短期内,物价上升增加了总供给水平,总供给曲线向右上方倾斜(长期内就不是这样了)。

 

总供给曲线的移动:当生产成本上升,利润减少时,总供给曲线就左移。当生产升本降低、利润升高时,总供给曲线会右移。

 

 

4. 总需求与总供给的均衡

在总需求与总供给分析中,存在着两种类型的均衡:短期均衡和长期均衡。

①短期均衡

如下图,E点代表着短期均衡。当价格高于均衡价格P*时,供大于求,促使价格下降。当价格低于均衡价格P*时,供不应求,推动价格上升。

口袋中的Mishkin_91 货币供应量的增加不会改变实际货币量M/P。(原先M/P。货币供给增加,M先增加。然后物价上升,P又上升。最后M/P保持不变) - m_v_priest - 地平线上的星光

  

②长期均衡

决定生产成本的最主要因素是工资(工资差不多占了总生产成本的70%,而工资则是由劳动力市场决定的。

→如果经济处于繁荣时期,雇主会发现想要雇佣到高素质的员工是困难的。甚至留住自己目前的高素质员工也不是件容易的事。由于劳动力的需求大于劳动力的供给,雇主只有提高工资水平才能吸引住人,这就会增加生产的成本。在短期固定的价格水平下,利润就会减少。最终导致总供给曲线左移。

→与此相反,如果经济进入衰退,劳动力市场就会存在供过于求的情况(失业增多,求职增多)。没有工作的工人会接受低薪的工作,而已有工作的工人也会为了避免失去工作而降低工资要求。这样,企业的工资和生产成本会降低,单位产品的利润率提高,总供给曲线右移。

 

我们的分析表明,总供给曲线的移动取决于劳动力市场的状态。我们如何判别劳动力市场是供不应求还是供大于求呢?我们引入一个有用的概念——“自然失业率”,它代表在长期内,当劳动力供给等于需求时的失业率水平。(一个相关的概念是“非加速通货膨胀型失业率”,它表示当通胀率没有变化倾向时的失业率水平。

许多经济学家认为,目前的自然失业率大约在5%左右:

→当失业率处在低于自然失业率的比如4%时,劳动力市场就会出现供不应求的情况,工资将会上升,总供给曲线就会左移。

→而当失业率处在高于自然失业率的比如8%时,求职者就会降低薪水要求找工作了,劳动力市场供过于求,工资水平就会降低,总供给曲线就会右移。(也就是说,员工的悲剧就是老板的喜剧,为了追逐利润最大化,经济供给就会增多。员工的喜剧就是老板的悲剧,经济供给就会减少。

只有在等于自然失业率的情况下,工资水平才不会有上升或下降的压力,总供给曲线才不会移动。

 

当失业率处于自然失业率水平时所对应的总产出水平,被称为“产出的自然率水平”。当失业率和总产出水平不是处于其自然水平时,总供给曲线就不会保持静止。

 

下图a中,初始的均衡状态在点1,而产出的自然率水平却在Ya,这样,产出大于其自然率水平,对应的失业率也就小于自然失业率。所以,劳动力市场上存在供不应求的情况。这会推动工资水平提高,生产成本也就提高,并导致总供给曲线左移。

这种左移会一直持续到总产出和失业率均来到自然率水平时为止,此时工资不再有上升的压力,成本不变,总供给也就不再移动,产出水平也不再变动。(短期内物价固定,如果是员工求企业,企业成本就会下降,供给就会增多;如果是企业求员工,企业成本就会上升,供给就会下降。说到底就是谁求谁的问题。在经济大走势的利弊影响或制约下,双方力量的较量。

口袋中的Mishkin_91 货币供应量的增加不会改变实际货币量M/P。(原先M/P。货币供给增加,M先增加。然后物价上升,P又上升。最后M/P保持不变) - m_v_priest - 地平线上的星光

这就表明,经济不会永远处于高于总产出自然率的水平上。当总供给曲线最终来到不再移动的位置上时,这一位置就是(长期内的)长期总供给曲线。

 

下图b,初始均衡状态处于点1。由于这小于产出的自然率水平Ya,对应的失业率就是大于自然失业率,求职者众多,这使工资水平下降,降低了企业的生产成本。总供给曲线右移,直到最终来到总产出与失业的自然率水平为止。

口袋中的Mishkin_91 货币供应量的增加不会改变实际货币量M/P。(原先M/P。货币供给增加,M先增加。然后物价上升,P又上升。最后M/P保持不变) - m_v_priest - 地平线上的星光

  

通过上面ab两图,我们可以看到,无论总产出水平初始处在什么位置,它最终都是要回到产出的自然率水平的。这个特点就是经济具有的“自动纠正机制”self-correcting mechanism)。

对于货币政策的制定者来说,最重要的是了解自动纠正机制要多长时间才能发挥作用。工资和价格调整缓慢意味着总供给曲线的移动也是缓慢的,它不能在短期内使经济迅速恢复至自然失业率水平。因此,当失业率较高时(而物价和工资不能迅速下降),积极干预主义者的经济学家(尤其是凯恩斯学派)就倾向于借助政府经济政策的积极干预来达到充分就业。

 

其他一些经济学家(特别是货币主义者),他们认为工资水平具有足够的弹性,价格水平的调整过程也非常快。因此总供给曲线移向长期位置所需的时间也很少,经济能很快达到自然率水平和自然失业率。由于这些经济学家不赞成在失业率较高时借助政府的积极干预来实现充分就业,因此被称为“非积极干预主义者”。事实上,货币主义学派主张货币供给或基础货币按一个不变的比率增长,从而减小需求的波动幅度,起到稳定总产出水平的效果。

 

 

5.

①总需求曲线的移动

通过对凯恩斯学派和货币主义学派总需求理论的了解,我们现在知道有6种因素会对总需求曲线产生影响:①货币供应量M、②政府支出G、③净出口NX、④税收T、⑤消费者对经济前景的预期C、⑥生产者对经济前景的预期I(投资)。最后两种因素又被称为人类的“浮躁情绪”,它会影响消费支出和计划投资。(“浮躁情绪”这个词用的不准确,带有贬义。还是“心理预期”好,中性词。以后我会用“心理预期”来代替。)

影响总需求曲线AD移动的因素

因素

变动方向

总需求曲线

的移动方向

货币供给M

政府支出G

税收T

净出口NX

消费者的乐观情绪C

企业的乐观情绪I

 

下图显示了总需求曲线右移的情况。总需求曲线的移动可能是由于上表所说的一种或几种因素引起的(一共是6种因素)。

经济初始时处在长期均衡状态点1。总需求的右移使总产出水平超过了自然率水平,工资水平会升高,最终会迫使总供给曲线左移回长期均衡产出。(总需求先右移,总供给后左移,物价水平升高,而总产出不变。)

结论是:尽管某些因素的作用可以在短期内通过推动总需求曲线右移,来导致价格水平和总产出水平的同时提高(名义GDP增加了),但是在长期内,这些因素只能造成物价水平的升高而不会对总产出水平产生影响。

口袋中的Mishkin_91 货币供应量的增加不会改变实际货币量M/P。(原先M/P。货币供给增加,M先增加。然后物价上升,P又上升。最后M/P保持不变) - m_v_priest - 地平线上的星光

  

②总供给曲线的移动

不仅总需求曲线的移动能造成总产出水平的波动(也就是经济周期),总供给曲线的移动也具有同样的结果。

导致总供给曲线移动的因素主要是那些能够影响生产成本的变量:①劳动力市场的供求状态,②通胀预期,③工人增加实际工资的要求,④其他与工资无关但对生产成本有影响的因素(比如能源成本)。前三个因素都通过影响工资水平来推动总供给曲线,而第四个因素则通过影响其他生产成本来推动总需求曲线的移动。

A.劳动力市场趋势:

对劳动力供不应求→工资水平和企业生产成本上升→总产出水平<产出的自然率水平→企业工资成本又下降→总供给曲线最终会右移

对劳动力供过于求→工资水平和生产成本就会下降→总产出水平>产出的自然率水平→企业工资成本又上升→总供给曲线最终会左移

 

B.对价格水平的预期:

工人和企业们关注的都是实际工资,实际工资代表着工资能够购买到的商品和服务的能力。当物价水平上升时,如果工人工资的名义额保持不变,这些工资能买到的实际物品就会减少。因此,如果工人预期物价水平将会上升时,他们就会要求更高的名义工资来抵消实际工资水平的下降。如果预期通胀是5%,则名义工资也要提高5%才行。企业成本提高。

因此,预期通胀的上升会导致供给曲线左移。预期通胀越高,总供给曲线左移的幅度也越大。(但是如果人们预期到了通胀,也就会接受物价的上升,这样,虽然企业的工资成本提高了,但销售价格也提高了,利润还是不变的。那么,就应该对总的供给量没有影响才是。)

 

C.工资水平推动。

D.与工资无关的生产成本的变化:

我们将技术进步以及原材料供给的变化称为“供给冲击”,供给冲击也是影响总供给曲线的因素。

→负面的供给冲击——比如石油价格的上升——会提高原材料的价格,进而提高生产成本,导致总供给曲线左移。

→正面的供给冲击——比如好的天气带来了好的收成,从而降低了粮食的价格——会降低生产成本,进而推动总供给右移。

同理,技术进步也会通过提高生产率而降低了生产成本,使总产出曲线右移。

使总供给曲线AS

左移←的因素

使总供给曲线AS

右移→的因素

·Y>Ya

·预期通胀率的提高

·工资增长

·负面的供给冲击

·Y<Ya

·正面的供给冲击

 

下图,初始经济处于点1,其总产出水平是自然率水平。当负面的供给冲击使总供给曲线左移时,物价上升,并且产出下降。这就被称为“滞胀”。

在点2,总产出水平低于产出的自然率水平,工资水平的下降使总供给曲线最终又增加,恢复到初始位置AS1。因此,尽管总供给曲线一开始的左移在短期内会提高价格水平并降低总产出水平,但在长期中,价格与总产出水平都会保持不变(假设总需求水平保持不变)。

口袋中的Mishkin_91 货币供应量的增加不会改变实际货币量M/P。(原先M/P。货币供给增加,M先增加。然后物价上升,P又上升。最后M/P保持不变) - m_v_priest - 地平线上的星光

  

③长期总供给曲线的移动

到目前为止,我们一直假设长期的总供给曲线是固定不变的(它总是一条在Ya上的垂直线)。然而,由于经济增长的存在,产出的自然率水平也会随时间的推移而有所升高。例如,如果经济以每年3%的速度增长,这意味着每年产出的自然率水平会以3%的速度提高。

 

我们在进行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分析时,通常假设总供给与总需求曲线的移动对产出的自然率水平没有影响(产出的自然率水平总是以稳定的速率增长)。因此,总产出水平会在短期内围绕着产出的自然率水平上下波动(即经济周期)。不过,一些经济学家对“总需求与总供给冲击不会对产出的自然率水平造成影响”这一假设提出了质疑。

 

A. 以爱德华·普雷斯科特(Edward Prescott)(明尼苏达大学)为首的一批经济学家,建立了一种解释经济波动的理论——真实经济周期理论(real business cycle theory)。这种理论认为,实际的总供给冲击会对产出的自然率水平产生影响。

他们认为,有关偏好(例如工人提供劳动的意愿)和技术水平(这决定着生产率)的冲击是短期内总产出波动性(经济周期)的驱动力量,因为这些冲击会在短期内造成产出的自然率水平较大幅度的变化。而由货币政策引起的总需求的移动,则对产出的自然率水平不会有太大的影响。

 

真实经济周期理论认为,大多数经济周期波动都是源于产出的自然率水平的波动。因此,政府旨在消除高失业而进行的积极干预经济的活动,是没有必要的。(这样说来,真实经济周期理论认为的是,产出的自然率水平本身就不是固定的,而是不断在波动的。就如同一个人的价值观是不断改变的一样,我们不能用一个固定不变的刻板印象或想象来“定位”人。)

真实经济周期理论具有极大的争议,同时也是经济学研究中的焦点之一。

 

B. 另一些质疑“产出的自然率不受总需求冲击影响”的经济学家提出:自然失业率水平和产出的自然率水平,会受到“后遗效应”(hysteresis)的影响:失业会造成一些工人对找工作失去了信心,或企业对长期处于失业状态的工人有偏见,不愿雇佣他们。这些都导致自然失业率水平在实际失业率升高后也随之升高。而产出的自然率水平也就会降到以前的充分就业时的水平之下了。

正如人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一样,经济的自动纠正机制只会是经济达到新的自然率水平和新的产出的自然率水平,而不再回到老的产出和失业率的自然率水平。

因此,后遗效应的支持者更倾向于政府对经济进行积极干预。

 

 

小结:

我们用总需求与总供给分析得到了以下结论(假设产出的自然率水平不会受到供给和需求冲击的影响):

·总需求曲线的移动——这可能是货币政策或财政政策的改变(货币供应量的变化、政府支出以及税收的变化)、对外贸易的变化(净出口量)或是“心理预期”的变化(消费者和企业的预期)——只会在短期内对总产出水平造成影响。而长期内对总产出水平的影响为零。并且,在总供给曲线充分调整后,长期内价格水平的变化要比价格水平初始时的变化幅度大。

·总供给曲线的移动——这可能是由于预期通胀的变化、工人提高实际工资的意愿,或是供给冲击——也只会在短期内影响总产出和价格水平。而在长期中,对总产出和价格水平不起作用(假定总需求曲线固定不变)。

·经济具有自动纠正机制,这种机制的存在会使得经济在一段时间自发地回到自然失业率和产出的自然率水平状态。

 

④解读历史

现在,我们用总需求与总供给来分析美国以前的经济周期。为了简化起见,假设初始的总产出水平就是产出的自然率水平。

1964年,美国对越南进行了全面战争。1965年初,美国军费开支的扩大增加了政府支出,同时,美联储通过提高货币供给来保持利率的稳定。政府支出的增加和货币供给的快速增长,使总需求曲线右移,如下图。结果是总产出水平升高,失业率下降,物价上升。

口袋中的Mishkin_91 货币供应量的增加不会改变实际货币量M/P。(原先M/P。货币供给增加,M先增加。然后物价上升,P又上升。最后M/P保持不变) - m_v_priest - 地平线上的星光

下表显示了

1964-1969年美国的两个经济数据:

年份

失业率%

年通胀率%

1964

5.0

1.3

1965

4.4

1.6

1966

3.7

2.9

1967

3.7

3.1

1968

3.5

4.2

1969

3.4

5.5

1970

4.8(最终回到

自然率水平)

5.7

在这段时间内,美国失业率一直保持在自然失业率水平之下(假设自然失业率是5%),但同时通胀率开始升高。由于经济自动纠正机制的存在,失业率最终回到了自然失业率水平——1970年的通胀率和失业率同时升高。

 

1973年,美国经济遭受了一系列的负面供给冲击:石油价格的提高、世界范围内农作物的歉收引起了食品价格的大幅升高、工人要求增加工资。这三个因素的同时作用使得总供给曲线大幅左移,物价水平和失业率开始大幅升高,如下表所示。

年份

失业率%

通胀率%

1973

4.8

6.2

1974

5.5

11.0

1975

8.3

9.1

1978

6.0

7.6

1979

5.8

11.3

1980

7.0

13.5

1978-1980年的情况几乎就是1973-1975年的重演。到1978年,经济刚从73-75年的冲击中恢复过来,然而农作物的歉收和石油价格再次翻倍,导致总供给曲线再次向左方大幅度移动,通胀率与失业率又同时大幅上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