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郭宇宽:《我为什么要提出“开放力”》

 看见就非常 2015-09-18
选自郭宇宽《开放力》

    很长时间以来,以“执行力”为口号的各种书特别畅销,还有大量的执行力培训机构和培训大师。任何一个组织都需要执行力,但有些培训,把执行力强调到有了执行力刀枪不入的地步,就有些过了。

    这种书非常合一些老板的口味,这样的企业里常会弥漫一种气氛,就是老板是英明神武的,企业有了问题,就是员工执行力有问题。这种气氛我们中国大陆人应该是似曾相识的,那个时候领袖的思想总是正确的,我们遇到困难都是因为我们没有照领袖的指示办,或者把领袖的指示理解偏了。那个时候的中国是一个封闭的社会,每一个人生老病死都在一个单位里,有些夫妻长期两地分居想调动工作都不行,农民想进城都得领导批准,更不要说出国了,国际上除了阿尔巴尼亚没几个友好国家。中国这几十年取得的发展进步,都有赖于开放将整个社会的活力激发了出来。

    企业和国家要兴盛不衰,其中道理,异曲同工。有些企业,视员工为奴才,恨不得上个厕所都要刷卡,在商业领域上下游伙伴中四面树敌,好处总想一家独吞,这样的企业,领导再殚精竭虑,路也会越走越窄。

    无论个人、企业还是国家,路如何越走越宽,越走越顺?我提出了“开放力”这个概念。它就像释迦牟尼说的“断烦恼,证菩提”,学过游泳的人,恐怕就能体会到—不会游泳的人,在水里面很紧张,拼命挣扎,反而呛水,往水里沉;找到了感觉,身体很放松,反而顺其自然浮了起来。“开放力”也是这样,是可以体悟、可以修行、可以成就的。

    开放力是一种心态,就像孔子提倡的“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只有支持别人成功,自己才能成功。这个话说起来挺简单,要做到并不算容易,人的本能常常是希望把别人踩下去、自己站起来,而不是和别人一起成长。

    开放力是一种战略,通过资源共享,使资源发挥最大的效用,并把潜在的敌人变成合作伙伴,使之成为事业的利益攸关者,把零和游戏变成多方共赢。

    开放力是一种制度,这种制度尽可能照顾大家的全面发展—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使大家的创造力可以得到发挥,善良的人内心某种骄傲的东西可以自由地呼吸。同时这种制度又强有力地捍卫规矩和底线,保护经过历史检验的价值。

    开放力也是一种理想,现实的世界常常离开放有差距。20世纪马丁·路德·金那样期待打破种族肤色的藩篱,半个世纪后,奥巴马才成为第一位非洲裔的合众国总统。中国千百年的专制传统,造成了画地为牢、一盘散沙、以邻为壑、缺乏信任、不善合作的现状,不仅体现在社会体制,也全息投射到各个企业单位组织,甚至投射在包括我自己在内的每一个中国人身上,留下了深刻烙印。

    我把自己的点滴体悟和朋友们分享,期望思想观念可以内化,变成个人的修养,个人的修养可以辐射,成为组织和企业的性格,组织和企业的性格可以传播,使之在蓝海竞争中脱颖而出,最后改变社会的风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