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独家】对话陈一丹:腾讯联合创始人的收入分配差距大怎么破?

 君临天下129 2015-09-19

文_本刊记者 翟文婷 编辑_王琦 摄影_魏天翼

CE:你们几个创始人的收入分配一直是有差距的,为此,你们心里有过波动吗?

陈一丹:我不知道每个人内心深处波动过没有,我自己没有。广东有句俗话叫,人比人,比死人。比较是痛苦的根源。佛教认为应该如何面对嫉妒心?赞叹。别人做得好,要赞叹,何况我们是一起做事的伙伴,更加要赞叹。为什么我们能走到今天,或者跟别的合伙人不一样?因为我们互相欣赏,互相认可。每一次融资时,股份进来多少我们有考虑过,会比较谨慎。但是创始人之间的分配比例从创立之初确定下来,就不会太考虑。

应该这样想,我们在合伙一起做蛋糕,一起把蛋糕做大了,每次比例都在缩小,但每次蛋糕的绝对值都放大了,这样不是很好很健康吗?

CE:互联网一度患上“恐腾症”时,你们是如何思考的?

陈一丹:这个是非常正常的,因为任何一家公司处在前沿的时候会引导产业的走向,而且驱动资源的能力非常强。哪个行业的龙头,你都可以说大家对它有“恐X症”。

但是我们不是为了做第一而做第一,我们真的是就把自己做好。互联网变化很快,每个企业引领潮流的时间都很短。对每一个加入腾讯的人我们都会说,要做好心理准备,可能下一个倒下的公司就是我们。第一第二不是我们追求的,做好事情本身最重要。

CE:3Q大战之后,腾讯越来越开放,还有了后来的“搜狗模式”,即把不擅长的业务进行剥离以投资的形式布局。这个模式在内部是怎么达成共识的?

陈一丹:开放的基因不是在那时候才有的。腾讯一直以来的出发点是,希望在这个平台上给用户带来各种各样的服务。当时是希望我们自己提供,但是后来发现这不现实,而且在构建行业生态时不可能这样做,所以慢慢开放,专注于平台和平台生态。

最早从腾讯产业基金开始,以投资的形式接入服务。但当时还是希望尽量占大股,有话语权,不是为了追求财务投资回报,而是真的能跟平台进行整合。那个阶段,腾讯平台够猛,投资的产品也够好,对接就可以。但是时间久了发现,每个领域的产品它做到最好才是重要的。我们也顺势变成,你做到行业最好就投你,不一定占大股,你说了算。这个变化也是腾讯逐渐成熟的过程。

CE:微信出来前,据说腾讯内部一直是很焦虑的。

陈一丹:当时,我们都知道无线互联网的时代已经来了,而且冲击巨大。PC互联网时代的QQ、搜索、广告和阿里巴巴,他们都有各自的模式。但是无线互联网的状态是简单地平移,还是有新的生态出来,并不确定。当时很着急,有时候我们真的睡不着觉。我们也试了很多,最后微信冲出来了,但是中间不知道死了多少产品。

CE:腾讯如何保持持续的创新能力和心态?很多公司都容易患上大公司病。

陈一丹:我们也曾经是找人做顾问,诊断我们有没有大公司病,防止大公司病是有手段和方法的,但关键还是充满危机感。这个行业就是如此,竞争太激烈,更迭太快,战略和管理又很重要,如果犯错容易一蹶不振。这个行业很残酷的,你必须有危机感才能活下去,才能做得好。你也可以骄傲一下,由于体量大有惯性,晚死两天而已。有什么区别?肯定是死。

CE:现在很多创业者都会自称腾讯系、阿里系等,对此你反感还是支持?

陈一丹:先不说名称,这个创业现象是很正常的。因为他从一家公司出来,会带有那里做事方法、思维方式的习惯,还有他的一些价值取向。就像一所学校培养出来的人,分散到各行各业。腾讯也曾经是受益者,我们早期创业的时候,深圳幸好有华为、中兴这么好的企业,储备了大量的人才,对公司真的帮助很大。不要谈什么系,这不是派别斗争。

CE:阿里对前员工成立的公司会持谨慎态度,腾讯在投资时遇到类似情况如何面对?

陈一丹:我们的投资比原来更成熟了,现在根本不问出身,又不是搞政治斗争。这个有意义吗?关键是企业做得好不好,人怎么样。我们应该这样想,看似这个行业有竞争,但是什么都是相辅相成的。这几家公司互相竞争,才会形成这个生态系统。

CE:假如未来腾讯被其它公司所取代,你们会以什么心态面对?

陈一丹:人有寿命,企业迟早也是要终结的。你只能把它延长,期间做到最好。我们不会简单地为了一个数字和年限去做百年企业,而是想在这一百年里能给社会、用户和员工带来什么。这与做人的道理是一样的。

CE:你怎么看现在的创业热潮,对创业者有什么建议?

陈一丹:现在的创业环境、创业者背负的压力,以及社会对创业的保障和生态系统都与以往非常不同,对创业者压力相对更宽松一些。对于想进入创业潮的,我的建议是:知道自己的长短处,知道自己是否适合创业,有经验总比没经验好很多。对于选择开始创业的,我的建议是:选择你真正喜欢的,这样你在创业起伏中才有持续的热情。对于已经在创业的,我的建议有两个:一个是无论什么形式组合的团队,团队要形成合力,要不断随着创业公司成长而提升。对于创业团队,创业者的精神、学习能力、进步能力最重要。另一个是,创业是机会与挑战、残酷与乐趣并存的过程,过程中尽力,保持平常心。初步成功也只是另一个开始而已,不要为了“赢”失去诚信、朋友和家庭;一两次失败,也是收获的人生经验,现在社会的创业择业也相对较多,“输”也不要输人品。

CE:你怎么看BAT以及互联网格局接下来的变动?

陈一丹:对现有的BAT,我就不发表意见了。对未来,我只讲,后生可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