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词解释 1.奔豚气 2.惊怖 3.火邪 4.甘澜水 二、填空 1.奔豚病气上冲胸,腹痛,往来寒热, 主之。 2.发汗后,脐下悸者, ,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主之。 3.奔豚汤功用为 ,主治奔豚气病属 证。 4.发汗后,烧针令其寒,针处被寒,核起而赤者,必发奔豚, ,灸其核上各一壮, 主之。 三、单项选择题 1.奔豚气上冲胸,腹痛,往来寒热,治用( ) A.桂枝加桂汤 B.苓桂甘枣汤 C.奔豚汤 D.苓桂术甘汤 E.五苓散 2.奔豚汤的主药是( ) A.桂枝??B.茯苓??C.生葛??D.甘李根白皮 E.当归 3.桂枝加桂汤中,重用桂枝之意是( ) A.平冲??B.解表??C.温经??D.通阳??E.祛湿 4.桂枝加桂汤证的病机为( ) A.肝气郁滞,化火上冲 B.心阳不足,下焦寒水上冲 C.心阳不足,下焦寒气上冲 D.肾阳不足,寒饮上犯 E.脾阳不足,饮邪上冲 5.奔豚汤服法为( ) A.煮取一升,顿服之 B.温服一升,日三服 C.煮取一升,分温再服 D.温服一升,日三夜一服 E.温服一升,日二夜一服 6.原文“发汗后,烧针令其汗,针处被寒,核起而赤者,必发奔豚,气从少腹上至心”的病机是( ) A.肝气郁结,化热上冲 B.肝郁气滞,胃失和降 C.邪居少阳,气逆上冲 D.阳虚寒盛,引动冲气 E.汗后阳虚,水饮内动 7.“发汗后,脐下悸者,欲作奔豚”的病机是( ) A.下焦蓄血,瘀血上冲 B.汗后阳虚,寒饮内动 C.寒客少阳,气逆上冲 D.阳虚寒盛,寒气上冲 E.肝郁气滞,水饮上犯 四、多项选择题 1.治肝郁化热气逆的奔豚汤,其药物组成中有( ) A.柴胡 B.生葛 C.当归 D.川芎 E.黄芩 2.奔豚气病因有( ) A.从惊恐得之??B.素有内饮,误汗伤阳得之? C.汗后,烧针,复感外寒得之 D.脾胃虚寒,胃气上逆得之 ???????? E.水饮内停,复感风寒得之 3.苓桂甘枣汤中包含的治法有( ) A.通阳降逆 B.解表化饮 C.健脾制水 D.温肾利水 E.引火归元 4.服桂枝加桂汤应注意的事项为( ) A.微火煮 B.温服 C.温服取微似汗 D.啜热稀粥发之 E.不汗更作服 5.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煎煮要求有( ) A.去滓,再煎 B.泉水煎 C.先煮茯苓 D.甘澜水煮 E.先煮桂枝 五、简答题 1.如何理解奔豚气病病机与冲脉有关? 2.“发汗后”为什么可以引起奔豚气病? 3.对奔豚气病“皆从惊恐得之”应如何理解? 六、论述题 1. 试述奔豚汤证的病因病机、主症、治法与方药。 2. 桂枝加桂汤与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证治有何异同? §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 1.奔豚气:是一种自觉气从少腹上冲胸咽的发作性疾病。其气攻冲,如豚之奔状,发作后即如常人,故名。 2.惊怖:⑴指惊悸善恐一类的疾病;⑵乃指不良情志因素所致的精神症状。 3.火邪:泛指误用烧针、艾条、火熏、熨等方法所引起的病变。 4.甘澜水:又名劳水,千里水。即将水反复扬之,然后取用之水。其气味质清而甘平,有补脾益肾之功。 二、填空 1.奔豚汤??2.欲作奔豚??3.清热降逆 调肝和血 肝郁化热上冲??4.气从少腹上至心 桂枝加桂汤 三、单项选择题 1.C 2.D 3.A 4.C 5.D 6.D 7.B 四、多项选择题 1.BCDE 2.ABC 3.AC 4.AB 5.CD 五、简答题 1.如何理解奔豚气病病机与冲脉有关? 奔豚气病之病机要点为气逆上冲,而“冲脉为病,逆气里急”;奔豚气病的证候特点是气从少腹(下焦),上冲心胸咽喉,而冲脉循行是起于下焦(胞宫),经少腹、心胸上循咽喉。冲脉循行部位和病机特点恰合奔豚气病,故奔豚气病病机与冲脉有关。 2.“发汗后”为什么可以引起奔豚气病? 奔豚气篇以“发汗后”论述奔豚气病的发病原因,系因汗为心之液,误汗,过汗可使心阳损伤。上焦阳虚,阳不制阴,则下焦阴寒之气乘虚上冲心胸,则“必发奔豚”;若下焦素停水饮在脐下悸动,则“欲作奔豚”,故在论桂枝加桂汤与苓桂甘枣汤证时,原文之首冠以“发汗后”,意在揭示此二证均以心阳不足为发病主要病机。从“发汗后”引申而言,导致心阳虚引发奔豚气,可有多种因素,又非独汗后。 3.对奔豚气病“皆从惊恐得之”应如何理解? “皆从惊恐得之”是言奔豚气病的发病原因,主要是指惊恐等过度的情志刺激,此“惊恐”泛指七情诸类精神因素。因情志刺激致肝郁化火气逆,循冲脉上逆,发为奔豚;或平素心肾阳虚,大惊卒恐,更伤心肾,阳不制阴,则下焦阴寒随冲气上逆,均可引发奔豚气病。除情志因素外,还有其它原因,如误汗伤阳,素有水饮等,而非均以惊恐所致,原文“有从惊恐得之”,意在强调,在杂病范围内,奔豚气病的病因多见于情志刺激,即惊恐是该病之主因。 六、论述题 1.试述奔豚汤证的病因病机、主症、治法与方药。 奔豚汤证是因惊恐恼怒,情志不遂,肝气郁结化热,气逆上冲所致。冲脉起于胞中,循腹上行,至胸中而散,会于咽喉。肝郁化热,随冲气上逆,故气上冲胸;肝郁则气滞,气滞则血行不畅,故腹痛;又肝胆互为表里,肝郁化热则少阳之气不和,故往来寒热。但此往来寒热是奔豚气发于肝的特征,并非奔豚气病必具之症。治宜清热降逆,调肝和血。方用奔豚汤。方中甘李根白皮清肝泄热,平冲降逆,专治奔豚气病。黄芩、葛根清热,芍药、甘草酸甘化阴,柔肝缓急止痛,当归、川芎调肝和血,半夏、生姜和胃降逆。 2.桂枝加桂汤与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证治有何异同? 答案见“典型例题分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