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对周围事物的影响,不可小觑。生活中有“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一说,科学中也有微环境对疾病发生发展的重要发现。从近几年国自然申报的标题中,可以看出微环境是持续热门的主题词。 我们分析了医学科学部2001年至2015年总计15年的中标国自然标题,发现在2012年含有微环境的项目比2011年增长了2倍。2012年至今的4年,项目数始终保持在100个左右。 总资助额度的变化也与资助数量的变化趋势接近。但2014年和2015年这两年的资助额度显著高于前两年。可见,近两年微环境相关研究受到的重视程度在逐渐提高。 以2015年中标的118篇标书为例,揭开微环境研究的真面目。 1领域分析 我们发现,肿瘤微环境的研究占了62%,共有73个。 肿瘤研究主要分布在侵袭转移、免疫调节/治疗、发生发展等方面,也不乏耐药、干细胞等肿瘤研究常见的方向。 微环境的研究主要在四大方向:酸性微环境、乏氧微环境、免疫微环境、炎性微环境。免疫微环境又包含肿瘤相关成纤维细胞(CAFs)、肿瘤相关巨噬细胞(TAMs)、调节性T细胞(Treg)、骨髓来源的抑制性细胞(MDSC)。 上述分析了围绕肿瘤研究的微环境主题的73个标书的概况,在118个标书中,剩余的中标项目主要围绕以下领域: 2标题分析 以下是从118个标书的题目中选择的一些典型题目,主要总结为3种模式: <微环境+靶分子>式,比如:
<微环境+靶分子+微环境的具体效应细胞>式,比如:
<微环境+嵌套更多科学问题>式,比如:
微环境如此高大上,2016年你还不来试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