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第四单元 血气精神

 寂寞在繁衍 2015-09-20

 

一、名词术语

1、淫泆离藏:淫泆,指七情过度,任情放恣。离藏,指五脏精气散失不藏。

2、两精相搏:男女两性生殖之精相结合。

3、僻邪:即致病的邪气。

4、长生久视:即长生不老,健康长寿之意。

5、怵惕:惊恐不安。

6、动中:动摇内脏使其不宁。

7、破  脱肉:形容肌肉极度消瘦。  ,隆起的大肌肉块。

8、毛悴色夭:毛发枯槁,面色晦暗无泽。

9、悗乱:心胸郁闷烦乱之意。悗,同闷。

10、意不存人:精神失常,旁若无人状。

11、经溲不利:指二便不利。

12、胸盈仰息:胸部满胀,仰面呼吸。

13、太阴主内:太阴,指手太阴肺经。内,指营气。营行脉中,始于手太阴而复合于手太阴,故曰:太阴主内。

14、太阳主外:太阳,指足太阳膀胱经。外,指卫气。卫行脉外,始于足太阳而复合于足太阳,故曰:太阳主外。

15、阴阳相贯:营气循行主要沿十二经脉之序,阴阳表里迭行相贯。

16、合阴:夜半子时阴气最盛,营卫二气俱行于阴而大会,故曰合阴。

17、昼精:白天精力充沛,精神饱满。精,精明。

18、卫气内伐:卫气内扰而营卫运行紊乱(卫气内扰,克伐营气)。

19、毛蒸理泄:皮毛被风热之邪所蒸而腠理开泄汗出。

20、其气未定:饮食进入胃中,尚未化生精微之气。

21、漏泄:外伤于风,内有热饮食入胃,而致腠理开泄汗出如漏的病证。

22、迴肠:小肠后段,上接空肠,下连大肠。

23、有两死:两,指夺血、夺汗。有两死,指既夺血,又夺汗,预后不良,故是死证。

24、无两生:谓夺血而不夺汗,或夺汗而不夺血,夺血、夺汗只见其一,尚有回生之机。

25、济泌别汁:指小肠分清泌浊的功能,清者渗于前(膀胱),浊者注于后(大肠)。济泌,过滤的意思。别汁,分别清浊。

26、上焦如雾:形容上焦心肺宣发布散水谷精气的功能,如同雾露弥漫灌溉全身。

27、中焦如沤:形容中焦腐熟水谷,吸收精微的功能,如同沤渍食物,使之变化。

28、下焦如渎:形容下焦肾和膀胱如同沟渠排泄水液的功能。

29、两神相搏:即男女媾合。搏,交、合的意思。

30、宣五谷味:宣发布散水谷之精微。

31、熏肤:温煦肌肤。熏,同薰。

32、汗出溱溱:形容汗出很多。溱溱,众盛貌。

33、淖泽:指水谷精微中质稠浊如膏泽的部分。淖,泥沼。

34、泄泽:即渗出汁液而滋润。

35、壅遏:限制、约束。

36、营复阴阳:指血脉运行,往复于周身。营,营运。复,往复。阴阳,内外。

37、分肉解利:意指肌肉滑润,通利无滞。

38、精神专直:精神集中而无杂念。

39、三隧:指水谷入胃后,其精微糟粕输布的三条途径。糟粕之道出于下焦,津液之道出于中焦,宗气之道出于上焦。

40、以应刻数:指营气运行节律。古代用铜壶滴漏法计时,一昼夜水下百刻,营气一昼夜运行人身五十周次,即营气运行人身一周,水下二刻,故曰以应刻数。

41、上焦出气:指上焦宣发卫气。

42、中焦出气:指中焦化生营气。

43、谿谷:肌肉之间会合之处。肌肉之大会为谷,小会为谿。

 

二、单选题

1、据《灵枢·本神》篇所述,所以任物者谓之(   )

A、意   B、心   C、志   D、思   E、虑

(B)

2、据《灵枢·本神》篇所述,心有所忆谓之(   )

A、意   B、心   C、志   D、思   E、虑

(A)

3、据《灵枢·本神》篇所述,意之所存谓之(   )

A、意   B、心   C、志   D、思   E、虑

(C)

4、据《灵枢·本神》篇所述,因志而存变谓之(   )

A、意   B、心   C、志   D、思   E、虑

(D)

5、据《灵枢·本神》篇所述,因思而远慕谓之(   )

A、意   B、心   C、志   D、思   E、虑

(E)

6、据《灵枢·本神》篇所述,因虑而处物谓之(   )

A、意   B、智   C、志   D、思   E、虑

(B)

7、据《灵枢·本神》篇所述,神伤的症状是(   )

A、恐惧自失,破  脱肉,毛悴色夭     B、悗乱,四肢不举,毛悴色夭

C、狂妄不精,两胁骨不举,毛悴色夭   D、喜忘其前言,腰脊不可以俯仰屈伸,毛悴色夭

E狂者意不存人,皮革焦,毛悴色夭

(A)

8、据《灵枢·本神》篇所述,魂伤的症状是(   )

A、恐惧自失,破  脱肉,毛悴色夭     B、悗乱,四肢不举,毛悴色夭  

C、狂妄不精,当人股阴缩而挛筋,两胁骨不举,毛悴色夭  

D、喜忘其前言,腰脊不可以俯仰屈伸,毛悴色夭   E、狂者意不存人,皮革焦,毛悴色夭

(C)

9、据《灵枢·本神》篇所述,意伤的症状是(   )

A、恐惧自失,破  脱肉,毛悴色夭     B、悗乱,四肢不举,毛悴色夭  

C、狂妄不精,两胁骨不举,毛悴色夭   D、喜忘其前言,腰脊不可以俯仰屈伸,毛悴色夭   

E狂者意不存人,皮革焦,毛悴色夭

(B)

10、据《灵枢·本神》篇所述,魄伤的症状是(   )

A、恐惧自失,破  脱肉,毛悴色夭     B、悗乱,四肢不举,毛悴色夭  

C、狂妄不精,两胁骨不举,毛悴色夭   D、喜忘其前言,腰脊不可以俯仰屈伸,毛悴色夭

E狂者意不存人,皮革焦,毛悴色夭

(E)

11、据《灵枢·本神》篇所述,志伤的症状是(   )

A、恐惧自失,破  脱肉,毛悴色夭     B、悗乱,四肢不举,毛悴色夭  

C、狂妄不精,两胁骨不举,毛悴色夭   D、喜忘其前言,腰脊不可以俯仰屈伸,毛悴色夭

E狂者意不存人,皮革焦,毛悴色夭

(D)

12、《灵枢·本神》篇指出,肝藏血,血舍(   )

A、志     B、魄     C、神   D、意     E、魂

(E)

13、《灵枢·本神》篇指出,脾藏营,营舍(   )

A、志     B、魄     C、神   D、意     E、魂

(D)

14、《灵枢·本神》篇指出,心藏脉,脉舍(   )

A、志     B、魄     C、神   D、意     E、魂

(C)

15、《灵枢·本神》篇指出,肺藏气,气舍(   )

A、志     B、魄     C、神   D、意     E、魂

(B)

16、《灵枢·本神》篇指出,肾藏精,精舍(   )

A、志     B、魄     C、神   D、意     E、魂

(A)

17、《灵枢·本神》篇所述,肾气虚的症状是(   )

A、耳鸣   B、形寒   C、手足厥冷   D、面      白   E、腰膝痠软

(C)

18、据《灵枢·本神》篇所述,肝气虚的症状是(  )

 A、恐   B、四肢不用   C、腹胀经溲不利   D、面   白   E、腰膝痠软

(A)

19、据《灵枢·本神》篇所述,心气虚的症状是(  )

A、恐      B、四肢不用   C、腹胀经溲不利   D、悲   E、笑不休

(D)

20、据《灵枢·本神》篇所述,脾气虚的症状是(  )

A、恐       B、四肢不用,五脏不安   C、腹胀,经溲不利 

D、悲        E、笑不休

(B)

21、据《灵枢·本神》篇所述,肺气虚的症状是(  )

A、恐      B、四肢不用   C、鼻塞不利   D、怒   E、笑不休

(C)

22、据《灵枢·本神》篇所述,脾气实的症状是(   )

A、恐       B、四肢不用,五脏不安   C、腹胀,经溲不利    D、悲     E、笑不休

(C)

23、据《灵枢·本神》篇所述,肝气实的症状是(   )

A、恐     B、怒    C、笑不休   D、腹胀,经溲不利悲    E、思

(B)

24《灵枢·营卫生会》中“太阴主内,太阳主外”之“内外”是指(  )

A、营气与卫气   B、体内与体表   C、白天与晚上    D、气与血   E、阴经与阳经

(A)

25、《灵枢·营卫生会》中“血者,神气也”的含义(  )

A、神气是血产生的物质基础   B、血是中焦化生的精汁奉心神化赤而成   C、血就是神气    D、血受神气支配   E、血是心神所化

(B)

26、《灵枢·营卫生会》指出,营卫五十而复大会的部位在(  )

A、足少阴肾经    B、足阳明胃经   C、足太阳膀胱经   D、足太阳脾经   E、手太阴肺经

(E)

27、《灵枢·营卫生会》篇认为夜半为(  )

A、阴衰    B、阴陇    C、阳衰   D、阳陇    E、阴阳俱衰

(B)

28、《灵枢·营卫生会》篇认为营卫之气在体内一昼夜各运行(  )

A、二十五度      B、三十五度   C、四十五度      D、五十度   E、四十八度

(D)

29、《灵枢·营卫生会》篇认为夜半后为(  )

A、阴衰   B、阴陇   C、阳衰   D、阳陇   E、阴阳俱衰

(A)

30、《灵枢·营卫生会》篇认为日中为(  )

A、阴衰   B、阴陇   C、阳衰   D、阳陇   E、阴阳俱衰

(D)

31、《灵枢·营卫生会》篇认为日西为(  )

A、阴衰   B、阴陇   C、阳衰   D、阳陇   E、阴阳俱衰

(C)

32、《灵枢·营卫生会》篇认为,老年人表现为(  )

A、昼不精,夜不瞑   B、不昼瞑   C、夜瞑   D、昼精     E、夜昼不瞑

(A)

33、《灵枢·营卫生会》篇认为少壮之人表现为(  )

A、不夜瞑   B、昼不精,夜不瞑   C、昼瞑   D、夜瞑     E、夜昼不瞑

(D)

34、《灵枢·营卫生会》篇指出,血与营卫之气(   )

A、同名异类  B、异名同类   C、异名异类   D、同名同类  E、以上均不是

(B)

35、根据《灵枢·决气》篇,“常先身生是谓精”的“精”指的是(   )

A、先天之精  B、后天之精   C、水谷之精   D、天地之精气  E、以上均不是

(A)

36、根据《灵枢·决气》篇,不属于“液”的功能的是(   )

A、淖泽注于骨   B、熏肤、充身、泽毛   C、骨属屈伸  D、泄泽补益脑髓  E、皮肤润泽

(B)

37、《灵枢·决气》篇认为“骨属屈伸不利、色夭、脑髓消,胫痠,耳数鸣”属于(   )

A、津脱   B、精脱   C、液脱   D、血脱   E、气脱

(C)

38、根据《灵枢·决气》,精脱者的表现是(   )

A、目不明   B、耳聋   C、腠理开、汗大泄   D、骨属屈伸不利,色夭,脑髓消,胫痠,耳数鸣   E、色白、夭然不泽

(B)

39、“人之血气精神者,所以奉生而周于性命者也”出自(   )

A、《素问·上古天真论》   B、《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C、《灵枢·邪客》   D、《灵枢·本藏》   E、《灵枢·本神》

(D)

40、《灵枢·邪客》认为营气的功能主要有(   )

A、分泌津液   B、刚悍卫表   C、营养四肢   D、宣发汗液   E、抗御外邪

(C)

41、根据《灵枢·邪客》“积于胸中,出于喉咙,以贯心脉,而行呼吸”指的是(   )

A、宗气   B、营气   C、卫气   D、中气   E、水谷精微之气

(A)

42、据《灵枢·本藏》具有“温分肉,充皮肤,肥腠理,司关合”作用的是(   )

A、卫气   B、营气   C、肾气   D、志意   E、五脏

(A)

43、《灵枢·邪客》篇中,“以应刻数”指的是(   )

A、营气运行失常   B、营气运行节律   C、卫气运行节律   D、营气的作用  

E、卫气运行失常(B)

 

三、多选题

1、《灵枢·本神》认为脾藏营,营舍意,脾气虚可出现(   )

① 腹胀  ② 四肢不用   ③ 五脏不安   ④ 经溲不利  ⑤ 少气

(②③)

2、《灵枢·本神》指出肺藏气,气舍魄,肺气虚可出现(   )

① 鼻塞不利  ② 少气  ③ 喘喝  ④ 胸盈仰息  ⑤ 经溲不利

(①②)

3、《灵枢·本神》认为肝,悲哀动中则伤魂,魂伤则(   )

① 狂忘不精   ② 阴缩   ③ 挛筋   ④ 两胁骨不举   ⑤ 毛悴色夭

(①②③④⑤)

4、《灵枢·本神》认为肺,喜乐无极伤魄,魄伤则(   )

① 狂  ② 意不存人  ③ 皮革焦  ④ 竭绝失生  ⑤ 毛悴色夭

(①②③⑤)

5、《灵枢·本神》所述,在五脏虚实病中,引起五脏不安的脏是(   )

① 肝  ② 心  ③ 脾  ④ 肺  ⑤ 肾

(③⑤)

6、《灵枢·本神》指出智者之养生必做到(   )

① 和喜怒   ② 顺四时   ③ 节阴阳   ④ 安居处   ⑤ 调刚柔

(①②③④⑤)

7、《灵枢·营卫生会》篇主要论述了(        )

营卫二气的生成、运行与会合    营卫与血汗的关系

营卫与痹证的关系    营卫与三焦的关系及三焦的部位和功能

老人不夜瞑和少壮人不昼瞑的机理

(①②④⑤)

8、据《灵枢·营卫生会》篇所述,营卫二气运行的规律是(        )

营在脉中,卫在脉外,营周不休,五十而复大会

太阴主内,太阳主外,各行二十五度,分为昼夜

卫气行于阳二十五度,行于阴二十五度,分为昼夜,故气至阳而起,至阴而止

营卫者,精气也       血者,神气也

(①②③)

9、据《灵枢·营卫生会》篇所述,“老人之不夜瞑者”的主要机理是(        )

气血衰   营卫之行不失其常   肌肉枯,气道涩   五脏之气相搏   营气衰少而卫气内伐

(①③④⑤)

10、据《灵枢·营卫生会》篇所述“少壮之人不昼瞑者”的原因是(        )

气血盛   肌肉滑   气道通   营卫之气相搏   营卫之行,不失其常

(①②③⑤)

11、《灵枢·决气》篇指出,液脱的主要表现是(        )

骨属屈伸不利   色夭,脑髓消   目不明   其脉空虚   痠,耳数鸣

(①②⑤)

12、《灵枢·决气》篇指出,津脱的主要表现是(        )

耳聋   目不明   腠理开   汗大泄   其脉空虚

(③④)

13、《灵枢·决气》篇指出,液的生成和作用是(        )

谷入气满   淖泽注于骨   骨属屈伸   泄泽补益脑髓、皮肤润泽   若雾露之溉

(①②③④)

14、《灵枢·决气》篇指出,气的生成和作用是(        )

腠理发泄     上焦开发、宣五谷味     熏肤、充身、泽毛  

若雾露之溉   补益脑髓

(②③④)

15、《灵枢·决气》篇指出,脉的作用是(        )

变化而赤   壅遏营气   发泄腠理   补益脑髓   令无所避

(②⑤)

16、《灵枢·本藏》篇认为六腑的主要作用是(        )

化水谷     通阳       生气血     行津液     传泻糟粕

(①④)

17、《灵枢·本藏》篇认为卫气的作用是(        )

温分肉     充皮肤     肥腠理     司关合     濡筋骨

(①②③④)

18、《灵枢·邪客》篇认为宗气的循行及作用是(        )

积于胸中   出于喉咙   以贯心脉   而行呼吸   泌其津液、注之于脉

(①②③④)

19、《灵枢·邪客》篇指出营气的循行及作用是(   )

① 泌其津液,注之于脉   ② 昼行于阳,夜行于阴      ③ 化以为血,以荣四末  

④ 积于胸中出于喉咙     ⑤ 内注五脏六腑,以应刻数

(①③⑤)

20、《灵枢·海论》认为人身有四海,它们是(        )

血海     津液之海     气海     水谷之海     髓海

①③④⑤)

四、简答题

1、如何理解《灵枢·本神》篇中“凡刺之法,先必本于神”?

大凡使用针刺的治法,必须以病人的神气状况做为根本,即一定要本源于病人的神气。因为神是脏腑精气的外在表现,故病人神气盛衰、有神无神直接表达脏腑精气盈亏及功能状态。治疗方法的施用及取效与否,除了治疗措施正确外,更主要的取决于病人的神气盛衰。如果病人气血精神竭绝,神机衰败,则高超的治疗技术也将无能为力,故病人神之盛衰,决定治疗效果及预后。此句强调了神在诊治疾病中的重要性。

2、如何理解《灵枢·本神》篇中“天之在我者德也,地之在我者气也,德流气薄而生者也”?

德,法也。指规律。气,指成形的物质。流,流动。薄,相交。天地自然具有孕育生命的法则与物质。天德下流,地气上交,阴阳相错,升降相因,才能有生命的产生。这是古人的自然观与生命观。

3、你对《灵枢·营卫生会》篇中“营卫者,精气也;血者,神气也”是怎样理解的?

营卫二气是水谷精微之气所化;血是人体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是水谷精微之气奉心神化赤而成。营卫二气与血是同源而异名,均来源于水谷精微。张志聪注云:“营卫者,水谷之精气也。血者,中焦之精汁奉心神而化赤,神气之所化也。血与营卫皆生于精,故异名同类焉。”也就是说,血与营卫二气皆生于水谷之精,但因各自作用、性质不同,所以名称也不同,故曰:“血之与气,异名同类。”

4、如何理解《灵枢·营卫生会》篇中“人生有两死,而无两生”?

两,指夺血、夺汗。有两死,谓既夺血,又夺汗,是死证。无两生,谓夺血而不夺汗,或夺汗而不夺血,两者不同见,尚有可生之机。

5、《灵枢·营卫生会》篇中“五十而复大会”指的是什么?

五十,指营卫二气在一昼夜中各在人身运行的周次。大会,指营气与卫气的会合,营气行于脉中,卫气行于脉外,二者虽别行两道,但在一昼夜各行五十周次之后,便要会合一次,于夜半子时会于手太阴肺。“五十而复大会”说明了人之营气与卫气的运行与昼夜阴阳变化息息相关,是人体适应昼夜变化而形成的一种人体生理日节律。

6、如何理解《灵枢·营卫生会》篇中“血之与气,异名同类”?

《灵枢·营卫生会》篇曰:“营卫者,精气也;血者,神气也。故血之与气,异名同类焉。”张志聪注云:“营卫者,水谷之精气。血者,中焦之精汁奉心神而化赤,神气之所化也。血与营卫皆生于精,故异名同类焉。”也就是说,血与营卫二气皆生于水谷之精,但因各自作用、性质不同,所以名称也不同,故云:“血之与气,异名同类。”

7、据《灵枢·营卫生会》篇,谈谈营卫二气的生成。

经文指出:“人受气于谷,谷入于胃,以传于肺,五藏六府,皆以受气,其清者为营,浊者为卫。”说明营卫之气均化生于水谷精微,而水谷精微由中焦脾胃所化生。

8、结合《灵枢·营卫生会》,谈谈老年人“昼不精、夜不瞑”的道理?

原文曰:“老者之气血衰,其肌肉枯,气道涩,五藏之气相搏,其营气衰少而卫气内伐,故昼不精,夜不瞑”。即老年人营卫之气不足,运行不畅,尤其是卫气不能按时出表入里,营气不足,故白天精力不充沛,夜里睡眠不安。

9、结合《灵枢·营卫生会》,试述少壮之人“昼精夜瞑”的道理?

原文曰:“壮者之气血盛,其肌肉滑,气道通,营卫之行不失其常,故昼精而夜瞑。”即少壮之人气血盛,气道通,营卫运行正常,尤其是卫气能昼行于阳,夜入于阴,五脏之气调和,故白天精神饱满,夜里睡眠得安。

10、据《灵枢·营卫生会》,简述营卫二气的循行规律及会合。

营卫二气的运行规律:营气沿十二经脉之序,一昼夜运行五十周次。卫气昼行于阳二十五周,夜行于阴二十五周。营卫二气周而复始有规律运行,如环无端。两者虽各行其道,但于夜半子时会合于手太阴肺。

11、如何理解《灵枢·营卫生会》篇中的“太阴主内,太阳主外”?

太阴,指手太阴肺经。内,指营气。营行脉中,始于手太阴而复合于手太阴,故曰太阴主内。太阳,指足太阳膀胱经。外,指卫气。卫行脉外,始于足太阳而复合于足太阳,故曰太阳主外。

12、简述《灵枢·营卫生会》篇中的“上焦如雾,中焦如沤,下焦如渎”的含义。

上焦如雾,形容上焦心肺宣发布散精微之气的功能,如同雾露弥漫灌溉周身。中焦如沤,形容中焦脾胃腐熟水谷,吸收精微的功能,如沤渍饮食物,使之变化。下焦如渎,形容下焦肾和膀胱排泄水液的功能,如同沟渠。

13、如何理解《灵枢·营卫生会》篇中的“营出于中焦,卫出于下焦”?

 “营出中焦”的立论有二:一从营气的化源来看,营气源于中焦化生的水谷精微。一从营气的运行始于手太阴肺经,而手太阴肺经起于中焦。

“卫出下焦”的立论也有二:一是卫气根于肾中阳气,一是卫气的运行,白昼始于足太阳膀胱经而行于阳分,夜晚始于足少阴肾经而行于阴分,其经气自下焦肾和膀胱出。另外,还有人提出“卫出上焦”的观点。《灵枢集注》云:“下当作上。”指出“卫者,阳明水谷之悍气,从上焦而出,卫于表阳,故曰卫出上焦”,并引《灵枢·决气》等篇内容作证。从有关文献分析,实际上卫气乃生发于下焦肾气,化源于中焦脾胃,宣发于上焦心肺。这些只是从不同的角度来认识,不可胶执拘泥。据此,不必将原文“卫出下焦”迳自改动,否则改不胜改。

14、据《灵枢·决气》篇,简述“精脱者,耳聋”的机理及证治。

精脱:肾藏精,开窍于耳,肾精耗脱,耳失精养,出现耳鸣、耳聋之症。治宜补肾填精法,方可用耳聋左慈丸等,临床可酌加丹参、当归、石菖蒲、远志等和血开窍之品,以提高疗效。

15、据《灵枢·决气》篇,简述六气之间的相互关系。

六气在生理上关系密切,六气皆源于先天,赖后天水谷精微不断充养。由于其性质、分布部位及作用不同,故分为精、气、津、液、血、脉六者。病理上相互影响。如临床上大汗伤津者,亦有营血亏虚的表现;大失血者,亦可出现津液耗伤的症状。因此,在治疗时,要根据气血津液之间的相互关系及相互影响,分清主次,兼顾治疗,方能取得满意疗效。

16、如何理解“五谷与胃为大海”?

 “五谷与胃为大海”,是指五谷与胃是六气化生的源泉。“五谷与胃为大海”的观点,体现了整体观思想及脾胃为后天之本的精神。强调了胃与饮食水谷在生命活动中的重要性。为临床治疗六气亏损的病证从补益脾胃、资其化源角度着手提供了理论依据。

17、结合《灵枢·决气》篇,简述血液的生成。

《灵枢·决气》篇云:“中焦受气取汁,变化而赤,是谓血”。中焦受纳水谷之气、吸收水谷精微。其精微中柔和清纯的精华部分,在心等脏的共同作用下,变成赤色的液体,入于脉中营养周身。

18、据《灵枢·决气》篇,简述精的生成及作用。

《灵枢·决气》篇云:“两精相搏,合而成形,常先身生,是谓精。”精是构成人体生命活动的原始物质,源于先天父母生殖之精,能发育成新的生命体,源于先天、赖后天不断培育。

19、据《灵枢·本藏》篇,简述经脉的作用。

《灵枢·本藏》篇云:“经脉者,所以行血气而营阴阳,濡筋骨,利关节也。”指出经脉是血气运行之道,通过经脉将血气敷布到全身,从而达到濡润筋骨,滑利关节的作用。

20、据《灵枢·本藏》篇,简述卫气的作用。

《灵枢·本藏》篇云:“卫气者,所以温分肉,充皮肤,肥腠理,司关合者也。”指出卫气行于阳,具有温煦肌肉,充养皮肤,滋润腠理,主司开合的作用,所以卫气功能正常可以抵御外邪的侵入。

21、据《灵枢·本藏》篇,简述志意的作用。

《灵枢·本藏》篇云:“志意者,所以御精神,收魂魄,适寒温,和喜怒者也。”认为志意在此概括了神气的作用。神气不仅可调节、控制精神魂魄的活动,还能调节机体对外界寒热变化的适应能力。

22、据《灵枢·邪客》篇,简述宗气的生成及作用。

《灵枢·邪客》篇云:“宗气积于胸中,出于喉咙,以贯心脉,而行呼吸焉。”说明宗气积于胸中,走息道,贯心肺,有司呼吸、助心肺行气血的作用。营气运行于脉中,是血液的组成部分,流注于五脏六腑,四肢百骸,有营养全身的作用。

五、论述题

1、结合《灵枢·本神》试述精神魂魄心意志思智虑的概念,其与五脏的关系如何?

《灵枢·本神》篇云:“生之来谓之精,两精相搏谓之神,随神往来者谓之魂,并精而出入者谓之魄,所以任物者谓之心,心有所忆谓之意,意之所存谓之志,因志而存变谓之思,因思而远慕谓之虑,因虑而处物谓之智。”

本段指出生命源于天地阴阳之气的相互作用。论述了精神魂魄心意志思智虑的概念,神的产生,以及从认识事物到正确处理事物的从感性到理性、由低级到高级的认知思维过程。认为神是生命活动的外在表现,其产生与存在以形体为基础。人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皆统属于心,并以五脏所藏之精为物质基础。这些认识对临床诊断治疗心身疾病,以及中医心理学研究与发展有重要的指导价值。

2、结合《灵枢·本神》试述五脏虚实病证特点及病机。

《灵枢·本神》云:“肝藏血,血舍魂,肝气虚则恐,实则怒。脾藏营,营舍意,脾气虚则四肢不用,五藏不安,实则腹胀,经溲不利。心藏脉,脉舍神,心气虚则悲,实则笑不休。肺藏气,气舍魄,肺气虚则鼻塞不利,少气,实则喘喝胸盈仰息。肾藏精,精舍志,肾气虚则厥,实则胀,五藏不安。”

肝能贮藏血液,魂寄附于血液之中,肝气虚的病人则表现惊恐,肝气盛则出现善怒。肝藏血,血是神的物质基础,而魂又是神志中的一部分,所以说,魂是附于血液之中,亦即“血舍魂”之意。肝气虚,应理解为肝血不足。肝血不足,魂无所依附,亦即血不养心,故病人惊恐不安。

脾为后天之本,有化生和贮藏营气的作用,精神活动中的意念是依附于营气的,所以说“脾藏营,营舍意”。如果脾气虚,不能化生水谷精微,营气不足,四肢肌肉失养,故四肢不用。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土灌四藏”若脾气虚则不能输精于四脏,致使五脏功能不能调和,故曰:“五藏不安”。如果脾气虚,气机滞塞,升降失常,就会出现腹部胀满,二便不利。

心气虚,心血不足,营血亏耗,心神失养则心志不足而悲。心中有热,煎熬成痰,痰火上扰神明,则神志不宁,狂妄,笑不休。

肺主气,肺开窍于鼻。肺气虚,肺失宣降故见鼻塞,少气不足以息。邪气壅盛,肺气上逆,故见喘喝、胸部胀满,仰面张口呼吸。

肾气虚,阴气或阳气衰于下,则发生热厥或寒厥。肾阳虚,气化不利,水液内停,故见四肢肿胀,腹部胀满,或全身肿胀,甚至最终影响五脏。

3、结合《灵枢·营卫生会》篇谈谈营卫二气循行会合规律是怎样的?有何意义?

营气运行的主要路线是从手太阴肺经开始,沿十二经脉循行次序运行,又复合于手太阴肺,如此“阴阳相贯,如环无端”,一昼夜运行五十周次。此外,尚有一“支别”,与其并行,即从手太阴肺经始,经过督脉、任脉,复入于手太阴肺经。营气一昼夜如此运行五十周次。(见图4—1)

     ——→手太阴肺经——→手阳明大肠经

           ↓

 足太阴脾经←——足阳明胃经

    ↓

 手少阴心经——→手太阳小肠经

                     ↓

 足少阴肾经←——足太阳膀胱经

    ↓

 手厥阴心包经——→手少阳三焦经

                     ↓

     ———足厥阴肝经←——足少阳胆经

↓督

  脉

任↑

其支别

 图4—1

 

卫气昼夜调节运行的规律是:卫气循脉而行,昼行三阳,夜行三阴。综合《灵枢·五十营》、《灵枢·卫气行》等篇,可知其具体循行。即每日平旦阴尽阳受气时,卫气由阴出阳,出于足太阳膀胱经之睛明穴,其气经面部手足三阳经穴位,一部分散行于手三阳经,一部分沿着足三阳经的路线由上向下运行,从足三阳抵足入足心,经内踝下,循阴蹻脉,上行至目内眦之睛明穴,此为卫气昼行于阳一周的路线,卫气在白昼如此运行二十五周。卫气夜行于阴分,即傍晚阳尽阴受气时,卫气从足心经过肾经进入肾脏,之后以五行相克之序周流五脏,即肾→心→肺→肝→脾→肾,此为卫气夜行于阴一周的路线,黑夜如此运行二十五周,次日平旦阴尽阳受气时、卫气从肾经通过阴蹻脉出于足太阳之睛明穴。此为卫气一昼夜循行人身五十周次的顺序。(见图4—2)

晴明—→足太阳(晴明→至阴)

        手太阳(听宫→少泽)                                  

        足少阳(童子髎→窍阴)                        

        手少阳(丝竹空→关冲)          入足心          

        足阳明(承泣→厉兑)                  足少阴经

        手阳明(迎香→商阳)                                 

 

 平旦阴尽阳受气,                                        傍晚阳尽阴受气,

 卫气昼行于阳二十五度                                    卫气夜行于阴二十五度

阴蹻脉

 图4—2

4、你对“夺血者无汗,夺汗者无血”是如何理解的?

无者,勿也。是说失血的病人,勿再发其汗;大汗伤津的病人,勿再耗其血。这是根据血与营卫之气异名同类的理论,提出的治疗原则。

因为在生理上两者关系密切。汗为津液所化,血由营气所生,二者均来源于水谷精微。而津液又是血液的重要成分,故二者关系密切。在病理上两者相互影响。若出汗太多,必然伤津,化血无源而血少;而失血之人必伤津液,津液亏损,汗出无源而少汗。在治疗上,对失血、血虚患者,不能妄夺其汗;对于脱汗者,也不宜用动血之品或针刺放血等疗法。

此论点对临床实践有着重要指导意义。如《伤寒论》中的“衄不可汗”、“疮家不可汗”、“亡血家不可发汗”等汗法禁忌原则,即导源于此,告诫医生对血虚或失血感受外邪者,当用养荣发汗的治法。后世医家据这一理论,提出了“血汗同源”的论点。

5、结合《灵枢·营卫生会》篇,简述三焦之气发出的部位及其功能特点?

上焦:“上焦出于胃上口,并咽以上,贯膈而布胸中……”。一般将膈以上的胸部,包括心肺两脏,以及头面部,称作上焦。上焦的生理功能,《灵枢·决气》说:“上焦开发,宣五谷味,熏肤,充身,泽毛,若雾露之溉,是谓气。”说明上焦宣发敷布水谷精气如雾露那样弥漫灌溉至全身,实际上主要是心肺输布气血的作用。

中焦:“中焦亦并胃中,出上焦之后”,所指的是胃。现一般认为中焦是指膈以下、脐以上的部位。其所属脏腑主要是脾胃。其功能本节指出:“此所受气者,泌糟粕,蒸津液,化其精微,上注于肺脉,乃化而为血,以奉生身,莫贵于此。”说明中焦有腐熟消化、吸收并输布水谷精微和化生血液的功能。所谓“中焦如沤”,实际上是指脾胃对饮食物的腐熟消化、吸收和输布水谷精微的功能,指出中焦是气血生化之源。

下焦:“下焦者,别肠,注于膀胱,而渗入焉”。明代虞抟说:“脐之下曰下焦。”现一般以脐以下的部位为下焦,包括小肠、大肠、肾、膀胱等脏腑。肝的解剖部位虽在脐之上、膈之下,但从肝肾精血同源的观点出发,特别是清代温病学说的三焦辨证将温病后期出现肝的病证列入“下焦病”范围后,肝亦归属于下焦。下焦的功能,本节指出:“济泌别汁,循下焦而渗入膀胱焉。”即将胃传下的谷食经小肠分清别浊,其清者即水液渗入膀胱排出体外,其浊者即糟粕归入大肠排出体外。所以概括为“下焦如渎”。

6、结合《灵枢·决气》试述六气的生成、作用及临床意义。

《灵枢·决气》云:“两神相搏,合而成形,常先身生,是谓精。何谓气?岐伯曰:上焦开发,宣五谷味,熏肤,充身,泽毛,若雾露之溉,是谓气。何谓津?岐伯曰:腠理发泄,汗出溱溱,是谓津。何谓液?岐伯曰:谷入气满,淖泽注于骨,骨属屈伸,泄泽补益脑髓,皮肤润泽,是谓液。何谓血?岐伯曰:中焦受气取汁,变化而赤,是谓血。何谓脉?岐伯曰:壅遏营气,令无所避,是谓脉。”

精是构成人体生命的原始物质,源于先天,赖后天之精不断培育。气在上焦宣发作用下,输布全身,温养脏腑肌腠皮毛。津较清稀,能变为汗,滋润肌肤。液较稠浊,注于骨骼与脑,滑利关节,补益脑髓,润泽皮肤。血由水谷精微变化而成,具有营养、滋润和维持生命活动的作用。脉是血液运行的道路。六气同源而异名,相互依存,相互转化。为临床治疗六气亏损病证从六气相互关系角度分清主次,审因施治,提供了依据。

7、结合《灵枢·本藏》试述经脉、卫气、志意的作用。

《灵枢·本藏》云:“经脉者,所以行血气而营阴阳,濡筋骨,利关节者也。卫气者,所以温分肉,充皮肤,肥腠理,司关合者也。志意者,所以御精神,收魂魄,适寒温,和喜怒者也。”

经脉:行血气,营阴阳,濡筋骨,利关节。经脉是血气运行之道,通过经脉将血气敷布到全身,从而达到濡润筋骨,滑利关节的作用。

卫气:温分肉,充皮肤,肥腠理,司开合。卫气行于阳,具有温煦肌肉,充养皮肤,滋润腠理,主司开合的作用,所以卫气可以抵御外邪侵入。

志意:御精神,收魂魄,适寒暑,和喜怒。志意在此概括了神气的作用。神气不仅可调节、控制精神魂魄的活动,还能调节机体对外界寒热变化的适应能力。

8、试述《灵枢·本藏》关于健康的标准及其意义?

《灵枢·本藏》提出健康的标准即“血和”、“卫气和”、“志意和”、“寒温和”。从中可领悟《内经》关于健康的标准有三条:一是人体机能活动正常,以血气运行和畅为标志,具体表现在“经脉流行,营复阴阳,筋骨劲强,关节清利”,“分肉解利,皮肤调柔,腠理致密”;二是人的精神活动正常,即“志意和”,具体表现在“精神专直,魂魄不散,悔怒不起,五藏不受邪”;三是人体能适应外界的环境,即“寒温和”,具体表现在“六府化谷,风痹不作,经脉通利,肢体得安”。此三条内容,联系近年世界卫生组织关于健康的定义:①躯体无异常;②心理活动正常;③能适应外界环境。其与《内经》所述有异曲同工之妙。这对于二千余年前的《内经》来说,实属难能可贵。

9、后世将五脏称为“五神脏”,你是怎样理解的?

文中指出五脏藏五神,后世将五脏称为“五神脏”。有两层含义:一是五神活动以五脏功能活动为前提,二是五神状态可以视作五脏功能活动的表现。故五神过用则伤五脏,五脏病变则五神异常,体现了“形神合一”的学术思想。五脏所藏之精又是五神活动及五脏功能的物质基础,五脏藏精、藏神、藏气相互为用,密不可分。现代精神医学研究认为,原发性精神疾病大多缘由情志所伤而诱发,而继发性精神疾病多因内脏病变继而导致精神异常,可见《内经》理论是建立在长期临床观察基础之上,对临床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