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医基础理论9

 lhao2004 2022-05-19 发布于江西

十、什么是“三焦气化”?三焦为水液的生成敷布、升降出入的道路。三焦气治,则脉络通而水道利。三焦在水 液代谢过程中的协调平衡作用,称之为“三焦气化”。三焦通行水液的功能,实际上是对 肺、脾、肾等脏腑参与水液代谢功能的总括。 

 十一、三焦是中医藏象学说中一个特有的名词,是西医所没有的,为什么?三焦是中医藏象学说中一个特有的名词,是西医所没有的。人体“五脏六腑”中六腑 的之一,位于躯体和脏腑之间的空腔,包含胸腔和腹腔,人的其他脏腑器官均在其中,是 上焦、中焦和下焦的合称,即将躯干划分为 3 个部位。

《藏象学说》第十九节:知识点梳理

一、什么是三焦?三焦,是脏象学说中的一个特有名称。三焦是上焦、中焦、下焦的合称,为六腑之一, 属脏腑中最大的腑,又称外腑、孤脏。主升降诸气和通行水液,在五行属火,其阴阳属性 为阳。

二、三焦的解剖形态?对三焦解剖形态的认识,历史上有“有名无形”和“有名有形”之争。即使是有形论 者,对三焦实质的争论,至今尚无统一看法。但对三焦生理功能的认识,基本上还是一致 的。三焦,作为六腑之一,一般认为它是分布于胸腹腔的一个大腑,惟三焦最大,无与匹 配,故有“孤府”之称。正如张景岳所说:“三焦者,确有一腑,盖脏腑之外,躯壳之内, 包罗诸脏,一腔之大腑也”(《类经·脏象类》)。

关于三焦的形态,作为一个学术问题,可以进一步探讨,但是,这一问题对脏象学说 本身来说并不是主要的。因为脏腑概念与解剖学的脏器概念不同,中医学将三焦单独列为 一腑,并非仅仅是根据解剖,更重要的是根据生理病理现象的联系而建立起来的一个功能 系统。

  161

总观三焦,膈以上为上焦,包括心与肺;横膈以下到脐为中焦,包括脾与胃;脐以下 至二阴为下焦,包括肝、肾、大小肠、膀胱、女子胞等。其中肝脏,按其部位来说,应划 归中焦,但因它与肾关系密切,故将肝和肾一同划归下焦。三焦的功能实际上是五脏六腑 全部功能的总体。

三、三焦的生理功能?

1.通行元气:元气(又名原气)是人体最根本的气,根源于肾,由先天之精所化,赖 后天之精以养,为人体脏腑阴阳之本,生命活动的原动力。元气通过三焦而输布到五脏六 腑,充沛于全身,以激发、推动各个脏腑组织的功能活动。所以说,三焦是元气运行的通 道。气化运动是生命的基本特征。三焦能够通行元气,元气为脏腑气化活动的动力。因此, 三焦通行元气的功能,关系到整个人体的气化作用。故曰:“三焦者,人之三元之气也,...... 总领五脏六腑营卫经络,内外上下左右之气也。三焦通,则内外上下皆通也。其于周身灌 体,和调内外,营左养右,导上宣下,莫大于此者也”(《中藏经》)。

2.疏通水道:“三焦者,决渎之官,水道出焉”(《素问·灵兰秘典论》)。三焦能 “通调水道”(《医学三字经》),调控体内整个水液代谢过程,在水液代谢过程中起着 重要作用。人体水液代谢是由多个脏腑参与,共同完成的一个复杂生理过程。其中,上焦 之肺,为水之上源,以宣发肃降而通调水道;中焦之脾胃,运化并输布津液于肺;下焦之 肾、膀胱,蒸腾气化,使水液上归于脾肺,再参与体内代谢,下形成尿液排出体外。三焦 为水液的生成敷布、升降出入的道路。三焦气治,则脉络通而水道利。三焦在水液代谢过 程中的协调平衡作用,称之为“三焦气化”。三焦通行水液的功能,实际上是对肺、脾、 肾等脏腑参与水液代谢功能的总括。

3.运行水谷:“三焦者,水谷之道”(《难经·三十一难》)。三焦具有运行水谷, 协助输布精微,排泄废物的作用。其中,“上焦开发,宣五谷味,熏肤,充肌,泽毛”(《灵 枢·决气》),有输布精微之功;中焦“泌糟粕,蒸津液,化其精微,上注于肺脉”(《灵 枢·营卫生会》),有消化吸收和转输之用;下焦则“成糟粕而俱下人大肠,循下焦而渗 入膀胱”(《灵枢·营卫生会》),有排泄粪便和尿液的作用。三焦运化水谷协助消化吸 收的功能,是对脾胃、肝肾、心肺、大小肠等脏腑完成水谷消化吸收与排泄的功能的概括。

162 

《藏象学说》第二十节课程重点

课程主要内容总结:

【《藏象学说》第二十节:六腑 三焦(下)-五脏六腑之总司-三焦?】 

三焦的生理特性:

上焦如雾是指上焦主宣发卫气,敷布精微的作用。

 中焦如沤是指脾胃运化水谷,化生气血的作用。 

下焦如渎是指肾、膀胱、大小肠等脏腑主分别清浊,排泄废物的作用。

 三焦关系到饮食水谷受纳、消化吸收与输布排泄的全部气化过程,所以三焦是通行元气,运行水谷的通道,是人体脏腑生理功能的综合,为“五脏六腑之总司”

 三焦课程就讲到这里,在中医里面,三焦很重要,三焦的功能实际上是五脏六腑全部功能的总体。

《藏象学说》第二十节:课后思考题  

一、三焦生理特性是什么? 

 上焦如雾、中焦如沤、下焦如渎 

 二、治疗上焦则要怎么办?

治疗上焦则要,治上焦如雾,非轻不举  

三、因中焦运化水谷精微,故称什么?

中焦主化

四、中焦如沤是指什么? 

 脾胃运化水谷,化生气血的作用   

 163

五、具有“通行元气、运行水谷”生理功能的是什么?

 三焦  

六、三焦是人体脏腑生理功能的综合,称为什么?  

三焦是人体脏腑生理功能的综合,为“五脏六腑之总司”

七、“上焦主纳”? 

因上焦接纳精微而布散,故又称“上焦主纳”。

八、中焦的作用?

中焦如沤是指脾胃运化水谷,化生气血的作用。胃受纳腐熟水谷,由脾之运化而形成 水谷精微,以此化生气血,并通过脾的升清转输作用,将水谷精微上输于心肺以濡养周身。 因为脾胃有腐熟水谷、运化精微的生理功能,故喻之为“中焦如沤”。因中焦运化水谷精 微,故称“中焦主化”。

九、下焦的作用?  下焦疏通二便,排泄废物,故又称“下焦主出”。

《藏象学说》第二十节:知识点梳理

一、三焦的生理特性——上焦如雾?

上焦如雾:上焦如雾是指上焦主宣发卫气,敷布精微的作用。上焦接受来自中焦脾胃 的水谷精微,通过心肺的宣发敷布,布散于全身,发挥其营养滋润作用,若雾露之溉。故 称“上焦如雾”。因上焦接纳精微而布散,故又称“上焦主纳”。

二、三焦的生理特性--中焦如沤?

 中焦如沤:中焦如沤是指脾胃运化水谷,化生气血的作用。胃受纳腐熟水谷,由脾之运化而形成水谷精微,以此化生气血,并通过脾的升清转输作用,将水谷精微上输于心肺  

164

以濡养周身。因为脾胃有腐熟水谷、运化精微的生理功能,故喻之为“中焦如沤”。因中 焦运化水谷精微,故称“中焦主化”。

三、三焦的生理特性--下焦如渎?

下焦如渎:下焦如渎是指肾、膀胱、大小肠等脏腑主分别清浊,排泄废物的作用。下 焦将饮食物的残渣糟粕传送到大肠,变成粪便,从肛门排出体外,并将体内剩余的水液, 通过肾和膀胱的气化作用变成尿液,从尿道排出体外。这种生理过程具有向下疏通,向外 排泄之势,故称“下焦如渎”。因下焦疏通二便,排泄废物,故又称“下焦主出”。

综上所述,三焦关系到饮食水谷受纳、消化吸收与输布排泄的全部气化过程,所以三 焦是通行元气,运行水谷的通道,是人体脏腑生理功能的综合,为“五脏六腑之总司”(《类 经附翼·求正录》)。

 《藏象学说》第二十一节课程重点

课程主要内容总结:

【《藏象学说》第二十一节:奇恒之腑(上)-似脏非脏,似腑非腑?】 

脑、髓、骨、脉、胆、女子胞,总称为奇恒之府。 脑,又名髓海、头髓。为元神之府。

脑的解剖形态:诸髓者,皆属于脑脑的生理功能:1.主宰生命活动 2.主精神意识 3.主感觉运动

 脑与五脏的关系:“心藏神”“五神脏”。

 髓是骨腔中的一种膏样物质,为脑髓、脊髓和骨髓的合称。

 髓的解剖形态:髓藏于一般骨者为骨髓。藏于脊椎管内者为脊髓,脊髓和脑髓是上下升降,彼此交通的,合称为脑脊髓。

髓的生理功能 1.充养脑髓 2.滋养骨骼 3.化生血液

 髓与五脏的关系:气、血、精、髓可以互生,故髓与五脏皆相关,其中以肾为最。 

 165

“脑为元神之府”“诸髓者,皆属于脑”说明脑对于我们身体非常重要,《奇恒之腑 (上)今天就学到这里,下节课我们学习奇恒之腑(下)—女子胞。

《藏象学说》第二十一节:课后思考题  

一、脑、髓、骨、脉、胆、女子胞,总称为什么? 

 脑、髓、骨、脉、胆、女子胞,总称为奇恒之府 

 二、为什么说头为诸阳之会?

头为诸阳之会,为清窍所在之处,人体清阳之气皆上出清窍。“头为一身之元首...... 其所主之脏,则以头之外壳包藏脑髓”(《寓意草·卷一》)。外为头骨,内为脑髓,合 之为头。头居人身之高巅,人神之所居,十二经脉三百六十五络之气血皆汇集于头。故称 头为诸阳之会。

三、“先天之元”是什么?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元气、元精、元神,称之为“先天之元”。

  四、脑功能正常是什么样子的?

脑主精神意识的功能正常,则精神饱满,意识清楚,思维灵敏,记忆力强,语言清晰, 情志正常。否则,便出现神明功能异常。

五、“心藏神”? 

藏象学说将脑的生理病理统归于心而分属于五脏,认为心是君主之官,五脏六腑之大主,神明之所出,精神之所舍,把人的精神意识和思维活动统归于心,称之曰“心藏神”。

六、“五神脏”?

神分为神、魂、魄、意、志五种不同的表现,分别归属于心、肝、肺、脾、肾五脏, 所谓“五神脏”。  

166  

七、肾精亏少,髓海失养,脑髓不足会出现什么症状?

若肾精亏少,髓海失养,脑髓不足,可见头晕、健忘、耳鸣。甚则记忆减退、思维迟 钝等症。

八、脑与肾有什么关系?

神虽分属于五脏,但与心、肝、肾的关系更为密切,尤以肾为最。因为心主神志,虽 然五脏皆藏神,但都是在心的统领下而发挥作用的。肝主疏泄,又主谋虑,调节精神情志: 肾藏精,精生髓,髓聚于脑,故脑的生理与肾的关系尤为密切。肾精充盈,髓海得养,脑 的发育健全,则精力充沛,耳聪目明,思维敏捷,动作灵巧。若肾精亏少,髓海失养,脑 髓不足,可见头晕、健忘、耳鸣。甚则记忆减退、思维迟钝等症。

九、髓分哪种?  

髓有骨髓、脊髓和脑髓之分。

十、“诸髓者,皆属于脑”(《素问·五脏生成篇》)什么意思?

脑得髓养,脑髓充盈,脑力充沛,则元神之功旺盛,耳聪目明,体健身强。先天不足 或后天失养,以致肾精不足,不能生髓充脑,可以导致髓海空虚,出现头晕耳鸣、两眼昏 花、腰胫酸软、记忆减退,或小儿发育迟缓、囟门迟闭、身体矮小、智力动作迟钝等症状。

《藏象学说》第二十一节:知识点梳理

一、奇恒之腑是指什么?  

脑、髓、骨、脉、胆、女子胞,总称为奇恒之府。

二、为什么说奇恒?

奇恒,异于平常之谓。脑、髓、骨脉、胆、女子胞,都是贮藏阴精的器官,似脏非脏, 似腑非腑,故称。奇恒之府的形态似腑,多为中空的管腔性器官,而功能似脏,主藏阴精。其中除胆为 六腑之外,其余的都没有表里配合,也没有五行的配属,但与奇经八脉有关。  

167

脑、髓、骨、脉、胆、女子胞六者之中,胆既属于六腑,又属于奇恒之腑,已在六腑 中述及。骨和脉将在五体中介绍。本节只叙述脑、髓、女子胞三者。  

三、脑为什么称为元神之府?

脑,又名髓海、头髓。在气功学上,脑又称泥丸、昆仑、天谷。脑深藏于头部,位于 人体最上部,其外为头面,内为脑髓,是精髓和神明高度汇集之处,为元神之府。 

 四、脑的解剖形态是什么样子?

脑,位居颅腔之中,上至颅囟,下至风府(督脉的一个穴位,位于颈椎第 1 椎体上部), 位于人体最上部。风府以下,脊椎骨内之髓称为脊髓。脊髓经项复骨(即第 6 颈椎以上的 椎骨)下之髓孔上通于脑,合称脑髓。脑与颅骨合之谓之头,即头为头颅与头髓之概称。 脑由精髓汇集而成,不但与脊髓相通,“脑者髓之海,诸髓皆属于脑,故上至脑,下至尾 骶,髓则肾主之”(《医学入门·天地人物气候相应图》),而且和全身的精微有关。故 曰:“诸髓者,皆属于脑”(《素问·五脏生成》)。

头为诸阳之会,为清窍所在之处,人体清阳之气皆上出清窍。“头为一身之元首...... 其所主之脏,则以头之外壳包藏脑髓”(《寓意草·卷一》)。外为头骨,内为脑髓,合 之为头。头居人身之高巅,人神之所居,十二经脉三百六十五络之气血皆汇集于头。故称 头为诸阳之会。  

五、脑的生理功能有哪些?

1.主宰生命活动:“脑为元神之府”(《本草纲目》),是生命的枢机,主宰人体的 生命活动。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元气、元精、元神,称之为“先天之元”。人出生之前随 形具而生之神,即为元神。元神藏于脑中,为生命的主宰。元神存则有生命,元神败则人 即死。得神则生,失神则死。因为脑为元神之府,元神为生命的枢机,故“脑不可伤,若 针刺时,刺头,中脑户,人脑立死”(《素问·刺禁论》),“针人脑则真气泄,故立死” (《类经·针刺类》)。

2.主精神意识:人的精神活动,包括思维意识和情志活动等,都是客观外界事物反映 于脑的结果。思维意识是精神活动的高级形式,是“任物”的结果。中医学一方面强调“所

168

以任物者谓之心”(《灵枢·本神》),心是思维的主要器官;另一方面也认识到“灵性 记忆不在心而在脑”(《医林改错》)。情志活动是人对外界刺激的一种反应形式,也是 一种精神活动,与人的情感、情绪、欲望等心身需求有关。属欲神范畴。总之,脑具有精 神、意识、思维功能,为精神、意识、思维活动的枢纽,“为一身之宗,百神之会”(《修 真十书》)。脑主精神意识的功能正常,则精神饱满,意识清楚,思维灵敏,记忆力强, 语言清晰,情志正常。否则,便出现神明功能异常。

3.主感觉运动:眼耳口鼻舌为五脏外窍,皆位于头面,与脑相通。人的视、听、言、 动等,皆与脑有密切关系。“五官居于身上,为知觉之具,耳目口鼻聚于首,最显最高, 便于接物。耳目口鼻之所导人,最近于脑,必以脑先受其象而觉之,而寄之,而存之也” (《医学原始》)。脑为元神之府,散动觉之气于筋而达百节,为周身连接之要领,而令 之运动。脑统领肢体,与肢体运动紧密相关。脑髓充盈,身体轻劲有力。否则,胫酸乏其 功能失常,不论虚实,都会表现为听觉失聪,视物不明,嗅觉不灵,感觉异常,运动失常。 总之,脑实则神全。

六、脑与五脏的关系?

藏象学说将脑的生理病理统归于心而分属于五脏,认为心是君主之官,五脏六腑之大 主,神明之所出,精神之所舍,把人的精神意识和思维活动统归于心,称之曰“心藏神”。 但是又把神分为神、魂、魄、意、志五种不同的表现,分别归属于心、肝、肺、脾、肾五 脏,所谓“五神脏”。神虽分属于五脏,但与心、肝、肾的关系更为密切,尤以肾为最。 因为心主神志,虽然五脏皆藏神,但都是在心的统领下而发挥作用的。肝主疏泄,又主谋 虑,调节精神情志:肾藏精,精生髓,髓聚于脑,故脑的生理与肾的关系尤为密切。肾精 充盈,髓海得养,脑的发育健全,则精力充沛,耳聪目明,思维敏捷,动作灵巧。若肾精 亏少,髓海失养,脑髓不足,可见头晕、健忘、耳鸣。甚则记忆减退、思维迟钝等症。

七、髓?

髓是骨腔中的一种膏样物质,为脑髓、脊髓和骨髓的合称。髓由先天之精所化生,由 后天之精所充养,有养脑,充骨,化血之功。

169

八、髓的解剖形态?

髓因其在人体的分布部位不同,又有名称之异。髓有骨髓、脊髓和脑髓之分。髓藏于 一般骨者为骨髓。藏于脊椎管内者为脊髓,脊髓和脑髓是上下升降,彼此交通的,合称为 脑脊髓。

九、髓的生理功能?

1.充养脑髓:髓以先天之精为主要物质基础,赖后天之精的不断充养,分布骨腔之中, 由脊髓而上引人脑,成为脑髓。故曰脑为髓海,“诸髓者,皆属于脑”(《素问·五脏生 成篇》)。脑得髓养,脑髓充盈,脑力充沛,则元神之功旺盛,耳聪目明,体健身强。先 天不足或后天失养,以致肾精不足,不能生髓充脑,可以导致髓海空虚,出现头晕耳鸣、 两眼昏花、腰胫酸软、记忆减退,或小儿发育迟缓、囟门迟闭、身体矮小、智力动作迟钝 等症状。

2.滋养骨骼:髓藏骨中,骨赖髓以充养。精能生髓,髓能养骨,故曰:“髓者,骨之 充也”(《类经·脏象类》)。肾精充足,骨髓生化有源,骨骼得到骨髓的滋养,则生长 发育正常,才能保持其坚刚之性。所以说:“盖髓者,’肾精所生,精足则髓足;髓在骨 内,髓足则骨强,所以能作强而才力过人也”(《中西汇通医经精义·上卷》)。若肾精 亏虚,骨髓失养,就会出现骨骼脆弱无力,或发育不良等。

3.化生血液:精血可以互生,精生髓,髓亦可化血。“肾生骨髓,髓生肝”(《素问·阴 阳应象大论》)。“骨髓坚固,气血皆从”(《素问·生气通天论》)。可见,中医学已 认识到骨髓是造血器官,骨髓可以生血,精髓为化血之源。因此,血虚证,常可用补肾填 精之法治之。

十、髓与五脏的关系?“肾主身之骨髓”(《素问·痿论》),肾生髓,“肾不生则髓不能满”(《素问·逆 调论》)。髓由肾精所化生。肾中精气的盛衰与髓的盈亏有密切的关系。脾胃为后天之本, 气血生化之原,“五谷之精液和合而为膏者,内渗于骨空,补益脑髓”(《灵枢·五癃津 液别》)。水谷精微化而为血。髓可生血,血亦生髓。故髓的盈亏与脾胃有关。气、血、 精、髓可以互生,故髓与五脏皆相关,其中以肾为最。

170

 《藏象学说》第二十二节课程重点

课程主要内容总结:

【课程总结】

【《藏象学说》第二十二节:奇恒之腑(下)-女子胞?】

 女子胞,又称胞宫、子宫、子脏、胞脏、子处、血脏,位于小腹正中部,是女性的内生殖器官,有主持月经和孕育胎儿的作用。 

女子胞的解剖形态:位于小腹部,在膀胱之后,直肠之前,下口(即胞门又称子门)与阴道相连,呈倒置的梨形。

女子胞与脏腑关系:

女子胞与肝:肝主疏泄而藏血,为全身气血调节之枢。

 女子胞与脾:脾主运化,主生血统血,为气血生化之源。 

女子胞与肾:肾为先天之本,主藏精,生髓。

 女子胞与经络:女子胞与冲、任、督、带,以及十二经脉,均有密切关系。其中,以冲、任、督、带为最。

 精室:“女子之胞,男子为精室,乃血气交会,化精成胎之所,最为紧要” 

女子以血为本,经水为血液所化,而血液来源于脏腑。在五脏之中,女子胞与肝、心、脾、肾的关系尤为密切。具体课程内容,跟着视频课程学习吧!

《藏象学说》第二十二节:课后思考题  

一、女子胞是女性的内生殖器官,有什么作用?

主持月经和孕育胎儿

二、督脉为?

阳脉之海   

 171

三、女子胞呈什么形状?

倒置的梨形  

四、月经的产生,是脏腑气血作用于什么的结果?

胞宫  

五、女子胞的主要生理作用在于血的什么藏与泄  

六、女子胞与脾的关系,主要表现在什么方面?  

女子胞与脾的关系,主要表现在经血的化生与经血的固摄两个方面  

七、肝与女子胞的关系主要体现在什么方面? 

 肝与女子胞的关系主要体现在月经方面  

八、女子胞与脾的关系,主要表现什么方面?

女子胞与脾的关系,主要表现在经血的化生与经血的固摄两个方面。脾气健旺,化源 充足,统摄有权,则经血藏与泄正常。  

九、肾与女子胞的关系主要体现哪些方面?肾与女子胞的关系主要体现在天癸的至竭和月经孕育方面。“天癸者,阴精也,盖男 女之精皆主肾水,故皆可称为天癸也”(《黄帝内经素问注证发微》)。

《藏象学说》第二十二节:知识点梳理

一、什么是女子胞?

女子胞,又称胞宫、子宫、子脏、胞脏、子处、血脏,位于小腹正中部,是女性的内 生殖器官,有主持月经和孕育胎儿的作用。 

 172

二、女子胞的解剖形态?女子胞,位于小腹部,在膀胱之后,直肠之前,下口(即胞门又称子门)与阴道相连, 呈倒置的梨形。

三、女子胞的生理功能?

1.主持月经:月经是女子生殖细胞发育成熟后周期性子宫出血的生理现象。健康的女 子,到了 14 岁,生殖器官发育成熟,子宫发生周期性变化,约 1 月左右周期性排血一次。 月经开始来潮,直到 49 岁为止。在月经周期还要排卵一次。月经的产生,是脏腑气血作用 于胞宫的结果。胞宫的功能正常与否直接影响月经的来潮,所以胞宫有主持月经的作用。

2.孕育胎儿:胞宫是女性孕产的器官。女子在发育成熟后,月经应时来潮,便有受孕 生殖的能力。此时,两性交媾,两精相合,就构成了胎孕。“阴阳交媾,胎孕乃凝,所藏 之处,名日子宫”(《类经·脏象类》)。受孕之后,月经停止来潮,脏腑经络气血皆下 注于冲任,到达胞宫以养胎。胎儿在胞宫内生长发育,约达 10 个月左右,就从胞宫娩出, 呱呱坠地,一个新的生命便诞生了。故曰:“女子之胞,一名子宫,乃孕子之处”(《中 西汇通医经精义·下卷》)。  

四、女子胞与脏腑经络的关系?

1.女子胞与脏腑:

(1)女子胞与肝:肝主疏泄而藏血,为全身气血调节之枢。女子胞的主要生理作用在 于血的藏与泄。肝为血海,主藏血,为妇女经血之本。肝血充足,藏血功能正常,肝血下 注血海,则冲脉盛满,血海充盈。肝主疏泄,调畅气机,肝气条达,疏泄正常,则气机调 畅而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因此,肝与女子胞的关系主要体现在月经方面。女 子以血为体,以气为用。经、带、胎、产是其具体表现形式。女子的经、孕、胎、产、乳 无不与气血相关,无不依赖于肝之藏血和疏泄功能。

(2)女子胞与脾:脾主运化,主生血统血,为气血生化之源。血者水谷之精气,和调 于五脏,洒陈于六腑,女子则上为乳汁,下为月经。女子胞与脾的关系,主要表现在经血 的化生与经血的固摄两个方面。脾气健旺,化源充足,统摄有权,则经血藏与泄正常。

173

(3)女子胞与肾:肾为先天之本,主藏精,生髓。肾中精气的盛衰,主宰着人体的生 长发育和生殖能力。肾与女子胞的关系主要体现在天癸的至竭和月经孕育方面。“天癸者, 阴精也,盖男女之精皆主肾水,故皆可称为天癸也”(《黄帝内经素问注证发微》)。

2.女子胞与经络:女子胞与冲、任、督、带,以及十二经脉,均有密切关系。其中, 以冲、任、督、带为最。

(1)女子胞与冲脉:冲脉上渗诸阳,下灌三阴,与十二经脉相通,为十二经脉之海。 冲脉又为五脏六腑之海。脏腑经络之气血皆下注冲脉,故称冲为血海。冲为血海,蓄溢阴 血,胞宫才能泄溢经血,孕育胎儿,完成其生理功能。

(2)女子胞与任脉:任有妊养之义。任脉为阴脉之海,蓄积阴血,为人体妊养之本。 任脉通畅,月经正常。月经如常,方能孕育胎儿。因一身之阴血经任脉聚于胞宫,妊养胎 儿,故称“任主胞胎”。

(3)女子胞与督脉:督脉为“阳脉之海”,督脉与任脉,同起于胞中,一行于身后, 一行于身前,交会于龈交,其经气循环往复,沟通阴阳,调摄气血,以维持胞宫正常的经、 孕、产的生理活动;

(4)女子胞与带脉:“带脉下系于胞宫,中束人身,居身之中央”(《血证论·崩带》)。 既可约束、统摄冲任督三经的气血,又可固摄胞胎。

五、精室是什么?

男子之胞名为精室,具有贮藏精液,生育繁衍的功能。精室是男性生殖器官,亦属肾 所主,与冲任相关。故曰:“女子之胞,男子为精室,乃血气交会,化精成胎之所,最为 紧要”(《中西汇通医经精义·下卷》)

精室包括解剖学所说的睾丸、附睾、精囊腺和前列腺等,具有化生和贮藏精子等功能, 主司生育繁衍。精室的功能与肾之精气盛衰密切相关。睾丸,又称外肾,“睾丸者,肾之 外候”(《类证治裁·卷之首》)。“外肾,睾丸也”(《中西医粹》)。亦称势,“宦 者少时去其势,故须不生。势,阴丸也,此言宗筋,亦指睾丸而言”(丹波元简注《灵枢·五 音五味》)。

174

 《藏象学说》第二十三节课程重点

课程主要内容总结:

今日【课程总结】

【《藏象学说》第二十三节:脏与脏之间的关系(心与肺)?】 

人体是以五脏为中心,以六腑相配合,以气血精津液为物质基础 

五脏是人体生命的中心,与人体各组织器官和生命现象相联系。

 胆、胃、小肠、大肠、膀胱、三焦等六腑,为五脏之表;

 脉、皮、肉、筋、骨五体,为五脏所主;

面、毛、唇、爪、发五华,为五脏所荣;

 舌、鼻、口、目、耳及二阴五官九窍,为五脏所司; 

喜、忧、思、怒、恐五志,为五脏所生;

神、魄、意、魂、志五神,为五脏所藏; 

汗、涕、泪、涎、唾五液,为五脏所化等等 

心与肺的关系:实际上就是气和血的关系。

 心主血脉,上朝于肺,肺主宗气,贯通心脉,两者相互配合,保证气血的正常运行,维持机体各脏腑组织的新陈代谢。

肺朝百脉,助心行血,是血液正常运行的必要条件 

心与肺,血与气,是相互依存的。

心与肺病理表现

 心与肺的关系主要体现了气与血相互依存相互为用的关系,那么心与其他藏之间的关系如何呢?下节我们学习心与脾,心与肝,心与肾的关系。

《藏象学说》第二十三节:课后思考题    

175

一、人体是以什么为中心。以什么相配合,以什么为物质基础?

人体是以五脏为中心。以六腑、相配合,以气血精津液为物质基础。

二、肝与什么相表里?

三、(?),气行则血行;(?),血至气亦至。

气为血之帅,气行则血行,血为气之母,血至气亦至。

四、五脏之表?

胆、胃、小肠、大肠、膀胱、三焦等六腑,为五脏之表

五、五脏所主?

脉、皮、肉、筋、骨五体,为五脏所主

六、五脏所荣?

面、毛、唇、爪、发五华,为五脏所荣

七、五脏所司?

舌、鼻、口、目、耳及二阴五官九窍,为五脏所司

八、五脏所生?

喜、忧、思、怒、恐五志,为五脏所生

九、五脏所藏?神、魄、意、魂、志五神,为五脏所藏

十、五脏所化?汗、涕、泪、涎、唾五液,为五脏所化等等

176

十一、“五脏互藏”?

五行之间是一种复杂的网络状态。因此,五脏的生克制化,亢害承制是一个复杂的立 体网络结构。每一脏都具有五脏的部分功能,也是五脏的缩影和统一体。此即“五脏互藏” 之意。故曰:“凡五脏之气必互相灌溉,故各五脏之中,必各兼五气“(《景岳全书·真 脏脉》)。  

十二、气为血之帅,气行则血行;血为气之母,血至气亦至?心主血脉,上朝于肺,肺主宗气,贯通心脉,两者相互配合,保证气血的正常运行, 维持机体各脏腑组织的新陈代谢。所以说,气为血之帅,气行则血行;血为气之母,血至 气亦至。气属阳,血属阴,血的运行虽为心所主,但必须依赖肺气的推动。积于肺部的宗 气,必须贯通心脉,得到血的运载,才能敷布全身。  

十三、肺的宣肃功能失调,可影响什么?心的功能失调,导致什么危害?肺的宣肃功能失调,可影响心主行血的功能,而致血液运行失常。反之,心的功能失 调,导致血行异常时,也会影响肺的宣发和肃降,从而出现心肺亏虚,气虚血瘀之候等。

《藏象学说》第二十三节:知识点梳理  

一、脏与脏之间有什么关系?

人体是以五脏为中心,以六腑相配合,以气血精津液为物质基础,通过经络使脏与脏、 脏与腑、腑与腑密切联系,外连五官九窍、四肢百骸,构成一个统一的有机整体。此即五 脏一体观。

五脏是人体生命的中心,与人体各组织器官和生命现象相联系。如胆、胃、小肠、大 肠、膀胱、三焦等六腑,为五脏之表;脉、皮、肉、筋、骨五体,为五脏所主;面、毛、 唇、爪、发五华,为五脏所荣;舌、鼻、口、目、耳及二阴五官九窍,为五脏所司;喜、 忧、思、怒、恐五志,为五脏所生;神、魄、意、魂、志五神,为五脏所藏;汗、涕、泪、 涎、唾五液,为五脏所化等等。  

177

五行之间是一种复杂的网络状态。因此,五脏的生克制化,亢害承制是一个复杂的立 体网络结构。每一脏都具有五脏的部分功能,也是五脏的缩影和统一体。此即“五脏互藏” 之意。故曰:“凡五脏之气必互相灌溉,故各五脏之中,必各兼五气“(《景岳全书·真 脏脉》)。我们在研究了各个脏腑生理功能的基础上,还必须研究在整体活动中脏腑机能 活动的调节机制和规律。换言之,必须从脏腑之间的相互关系来研究整体的生命活动。这 对于认识人体生命活动规律和疾病的病理变化和辨证论治,均有重要意义。  根据阴阳五行学说,主要从生理功能方面来阐述脏腑之间的关系。

二、心与肺的关系

心肺同居上焦。心肺在上,心主血,肺主气;心主行血,肺主呼吸。这就决定了心与 肺之间的关系,实际上就是气和血的关系。

心主血脉,上朝于肺,肺主宗气,贯通心脉,两者相互配合,保证气血的正常运行, 维持机体各脏腑组织的新陈代谢。所以说,气为血之帅,气行则血行;血为气之母,血至 气亦至。气属阳,血属阴,血的运行虽为心所主,但必须依赖肺气的推动。积于肺部的宗 气,必须贯通心脉,得到血的运载,才能敷布全身。

三、心与肺必要条件?

肺朝百脉,助心行血,是血液正常运行的必要条件:只有正常的血液循行,才能维持 肺主气功能的正常进行。由于宗气具有贯心脉而司呼吸的生理功能,从而加强了血液循行 和呼吸之间的协调平衡。因此,宗气是联结心之搏动和肺之呼吸两者之间的中心环节。 

 四、心与肺在病理上的表现?

心与肺,血与气,是相互依存的。气行则血行,血至气亦至。所以,若血无气的推动, 则血失统帅而瘀滞不行;气无血的运载,则气无所依附而涣散不收。因此,在病理上,肺 的宣肃功能失调,可影响心主行血的功能,而致血液运行失常。反之,心的功能失调,导 致血行异常时,也会影响肺的宣发和肃降,从而出现心肺亏虚,气虚血瘀之候等。

178 

《藏象学说》第二十四节课程重点

课程主要内容总结:

【《藏象学说》第二十四节:脏与脏之间的关系(心与脾,心与肝,心与肾)?】

 心与脾的关系:主要是主血与生血、行血与统血的关系。 

心与脾的关系主要表现在血的生成和运行,以及心血养神与脾主运化方面的关系。

 心与肝的关系:主要是主血和藏血,主神明与调节精神情志之间的相互关系。

 心与肝之间的关系,主要表现在血液和神志两个方面。

 心与肾的关系:心肾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称之为心肾相交,又称水火相济、坎离交济。

心与肾之间,具体体现 1.水火既济 2.精血互生 3.精神互用 4.君相安位 

今日的课程内容就到这里,脏与脏之间的关系(心与脾,心与肝,心与肾)具体表现等等,更多大家点击视频链接学习哦!

《藏象学说》第二十四节:课后思考题

一、心与脾的关系

心主血而行血,脾主生血又统血,所以心与脾的关系,主要是主血与生血、行血与统 血的关系。  

二、在血液的生成和运行功能失调会怎么样?

在血液的生成和运行功能失调,以及运化无权和心神不安等,形成心脾两虚之候等。  

三、心与肝之间的关系,主要表现在哪两个方面?

血液和神志    

179

四、“肝藏血,心行之”?

 心与肝相配合,共同维持血液的运行,所以说“肝藏血,心行之”。  

五、在阴血不足和神志不安时,有哪些表现?  

在阴血不足和神志不安时,表现为心肝两虚和心肝火旺之候等。  

六、脏与脏之间主要表现在阴阳水火精血相互制约关系的是?

心与肾  

七、失眠常见的原因是什么?

心肾不交  

八、心与肾之间,在生理状态下,是以什么为其重要条件的?心与肾之间,在生理状态下,是以阴阳、水火、精血的动态平衡为其重要条件的。

九、“脾之所以能运行水谷者,气也。气虚则凝滞而不行,得心火以温之,乃健 运而不息,是为心火生脾土”?

心主血脉而又生血,脾主运化为气血生化之源。心血赖脾气转输的水谷精微以化生, 而脾的运化功能又有赖于心血的不断滋养和心阳的推动,并在心神的统率下维持其正常的 生理活动。故曰:“脾之所以能运行水谷者,气也。气虚则凝滞而不行,得心火以温之, 乃健运而不息,是为心火生脾土”(《医碥·五脏生克说》)。

十、“脾气人心而变为血,心之所主亦借脾气化生”? 

脾气健运,化源充足,则心血充盈;心血旺盛,脾得濡养,则脾气健运。所以说:“脾气人心而变为血,心之所主亦借脾气化生”(《济阴纲目》引汪琪语)。

十一、为什么有“诸血皆运于脾”之说? 血液在脉内循行,既赖心气的推动,又靠脾气的统摄,方能循经运行而不溢于脉外。所谓“血所以丽气,气所以统血,非血之足以丽气也,营血所到之处,则气无不利焉,非


                          180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