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小儿泄泻

 寂寞在繁衍 2015-09-20

(常证)

      1、伤食泻:

      主症:脘腹胀满,肚腹作痛,痛则欲泻,泻后痛减,粪便酸臭,或如败卵,嗳气酸溲,或欲呕吐,不思乳食,夜卧不安,舌质红,舌苔厚腻或微黄,脉象滑数。    
     治法:消食化积。方药:保和丸。(焦山楂3克 神曲3克 清半夏3克 茯苓3克 陈皮3克 连翘3克 莱菔子3克 麦芽3克)

     证候分析:乳食入胃,停积不化,壅滞肠胃,气机不畅,故见脘腹胀满,不通则痛,故时见腹胀,痛则欲泻,泻后积滞见减,气机得畅,故腹痛亦得暂时缓减,乳食内腐,气秽上冲,故嗳气酸溲,舌苔厚腻或微黄,大便酸臭,或如败卵,不思乳食,或欲呕吐等,皆是乳食停积之征。

      2、风寒泻:

      主症:泄泻清稀,中多泡沫,臭气不甚,肠鸣腹痛,或兼恶寒发热,舌苔薄白或白腻,脉象浮紧。

      治法:疏风散寒。方药:藿香正气散。(藿香6克 苏叶5克 白芷6克 桔梗3克 白术5克 厚朴6克 半夏曲4克 大腹皮6克 茯苓4克 甘草4克 生姜3片 大枣3枚)
      证候分析:调护失宜,腹受风寒,寒邪客于肠胃,寒凝气滞,中阳被困,运化失职,故见泄泻清稀,粪多泡沫,臭气不甚,风寒郁阻,气机不得宣通,故见肠鸣腹痛,如外感风寒,邪在卫表,则见发热恶寒。本方是夏季感冒.腹泻.呕吐的有效方剂,表证偏盛者加防风6克,羌活6克;若腹痛较甚者,加木香6克。

     3、湿热泻:

    主症:泻下稀薄,水分较多,或如水注,粪色深黄,气味臭秽,或见少许粘液,腹部时感疼痛,食欲不振,肢体倦怠,发热泛恶,口渴,小便短黄,舌质红,苔黄腻,脉象滑数。

     治法:清热利湿。方药:葛根黄芩黄连汤。(葛根 黄芩 黄连 甘草)
     证候分析:湿热之邪,蕴结脾胃,下注大肠,传导失职,故见泻下稀薄如水注,湿性粘腻,热性急迫,湿热交蒸,壅遏肠胃气机,故见泻下色黄而臭,或见少许粘液,腹部时见疼痛,湿热困脾,则食欲不振,肢体倦怠,若伴有外感者,可见发热,其热重于湿者,则见口渴,苔黄,湿热在下,故见小便短黄。

    4、脾虚泻:

     主症:大便稀溏,食后作泻,色淡不臭,时轻时重,面色萎黄,肌肉消瘦,神疲倦怠,舌淡苔薄,脉象沉缓。

     治法:健脾益气。方药:参苓白术散。(人参 白术 茯苓 薏仁 桔梗 山药 扁豆 莲子肉 砂仁 大枣)

     证候分析:脾胃虚弱,清阳不升,运化失职,故大便稀溏,色淡不臭,时轻时重,脾胃虚则运纳无权,故见食后作泻,食欲不振,脾虚不运,精微不布,生化无源,气血不足,故见面色萎黄,神疲倦怠,容易反复发作,舌淡苔白,脉沉缓。

      5、脾肾阳虚泻:

      主症:久泻不止,食入即泻,粪质清稀,澄澈清冷,完谷不化,形寒肢冷,面色白,精神萎靡,睡时露睛,舌质偏淡,舌苔薄白,脉象强弱。

      治法:补脾温肾。方药:附子理中汤。(附子 干姜 党参 白术 甘草)
      证候分析:久泻不止,脾肾阳虚,命火不足,不能温煦脾土,故食入即泻,便质清稀,完谷不化,脾虚气陷,则见脱肛,命门火衰,阳不温布,阴寒内生,故形寒肢冷,面色白,精神萎靡,睡时露睛,舌淡苔白,脉象细弱,皆为脾肾阳虚的见证。

 

(变证)

      1、伤阴:

       主症:泻下无度,质稀如水,色黄浑浊,小便短少,皮肤干燥,目眶及前囟凹陷,啼哭无泪,精神萎靡,烦躁不安,口渴引饮,齿干唇红,舌红无津或起芒剌,脉象细弱。
       治法:酸甘敛阴。方药:连梅汤。(黄连 乌梅 麦冬 生地 阿胶)
       证候分析:本证多起于湿热泄泻,由于泻下无度,水液耗损,阴津受劫,津伤液脱,肌肤不得滋养,故皮肤干燥或枯瘪,眼眶及前囟凹陷,啼哭无泪,齿干唇红,精神萎靡,水液不足,故小便短少,胃阴伤,则口渴引饮。阴虚必火旺,故见烦躁不安,唇红,舌绛无津或起芒剌等候。

 

      2、伤阳:

      主症:暴泻不止,便稀如水,面色苍白,神疲气弱,表情淡漠,四肢厥冷,冷汗自出,舌淡苔薄,脉象沉微。
      治法:温阳救逆。方药:参附龙牡汤。(人参 附子 龙骨 牡蛎)

      证候分析:本证见于暴吐暴泻或久泻不止,脾肾虚败,命火衰微,阴寒内盛,阳气外脱之候,中阳虚极,命火衰微,故便稀清澄如水,洞泄不止,舌淡苔白。阳气将亡,故面色苍白,神疲气弱,表情淡漠,四肢厥冷,冷汗自出,脉象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