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方寸之间的艺术:关于篆刻的一点个人心得

 生命中不能没 2015-09-23
方寸之间的艺术:关于篆刻的一点个人心得

方寸之间的艺术:关于篆刻的一点个人心得

不知道大家还记不记得曾经我发的另外一个帖子,现在回头看看真是见笑于大方之家了。

方寸之间的艺术:关于篆刻的一点个人心得

后来在值友的提点下,钻研了朱文和小篆,到现在也算是稍微有点上道了,所以和众多值友分享,不管是对此有没有兴趣的,都可以了解一下。

篆刻呢,现在主要的就是小篆,由秦国李斯发明,另外也有大篆和鱼虫篆之类的,不过主要还是小篆为主。印文一般分为朱文和白文,朱文其实就是阳文,印出来的字为红色的,所以就叫朱文,对应的就是白文(阴文),印出来的字为白色镂空的。一般来说朱文讲究要细,白文要粗,但是不是绝对的,具体情况具体对待。

下面我就以我最近刻的一方印为例,这方印刻完才发现左右顺序倒了,不过不影响我为大家分享我的一点经验和心得。

秋分二字。

通过篆刻字典,查到”“”“两个字分别有这么多种变化,在其中可以挑一个你觉得不错的,当然两个字的风格最好要相近。

方寸之间的艺术:关于篆刻的一点个人心得

方寸之间的艺术:关于篆刻的一点个人心得

然后就是在石料上写上印稿,就是反的字体,并且顺序也要注意。我的这个就是顺序没搞对,大家要引以为戒。

方寸之间的艺术:关于篆刻的一点个人心得

并且最好也要预留边框,也可以不留,这个看个人选择。

然后就是动手开刻了,

方寸之间的艺术:关于篆刻的一点个人心得

方寸之间的艺术:关于篆刻的一点个人心得

个人主要用的刀是两个平口的刀(2mm,5mm规格的)和一个斜口的刀,平口刀用来”冲锋陷阵“,刻出大体轮廓,然后再用2mm平口刀和斜口刀慢慢修。刻的过程呢,我主张”慢慢来,慢慢修”,熟练工可以步子迈得稍微大点,新手更得慢慢修,慢慢找感觉,不然很容易刻过,导致一块印章的报废。并且在刻的过程中呢,也要注意不要吹石粉,而要用手拂去,这样的好处,一是防止粉尘漂浮空气中,吸入肺中;二是白色的石粉填在空白处能更好地显出字体的轮廓。

等刻了差不多了,就可以印了看看,然后在修改一番,达到自己满意的地步就行了。

方寸之间的艺术:关于篆刻的一点个人心得

上图就是刻完还未印的粗产品,用完印之后再修一两下即可,下图就是从左往右依次修了两次之后的最终成果,作了一些笔画上的微调。

方寸之间的艺术:关于篆刻的一点个人心得

方寸之间的艺术:关于篆刻的一点个人心得最终作品

方寸之间的艺术:关于篆刻的一点个人心得秋分(印章顺序反了)

怎么样,看起来不难吧,工具材料也很简单,可以作为你闲余时间爱好的选择。

另外,我再讲一讲我个人对于工具材料的一些见解吧。

石料:首推青田石,另外,萧红,浙红,浙绿,老挝石都不错。极力不推荐昆仑冻,辽宁冻,墨绿冻之类的一些狗屁玩意儿,非常之坑,刀刻手感极差,粘刀,虽然是要“好看点”,但是感受非常差。

刻刀:普通的就行,但也不要太烂,太烂的话,容易锈并且容易钝,十来块钱一把的就可以了,入门的足以,刻刀范畴的话,“永字牌”是个名牌。

印泥:最有名的当属西泠印社的泥,但是价格不菲啊,咱们前面有别的值友有过分享的,

方寸之间的艺术:关于篆刻的一点个人心得

我个人用的是西泠的潜泉一两(30g)装(50元左右),还有姜思序堂的堆朱印泥一两(30g)装(28元),用起来都不错,其中潜泉要湿一点,堆朱印泥要干一点。印泥其中的差别以及选购技巧,这位值友已为大家详细分享过了,我就不加赘言。

其他:砂纸,直尺,毛笔之类的,还是看您自己的需求吧,可以豪华,也可以简单点,篆刻关键还是前面三样。

最后再和大家分享一下我的其他的一些作品:

方寸之间的艺术:关于篆刻的一点个人心得“长铗归来乎,食无鱼;长铗归来乎,出无车。”

方寸之间的艺术:关于篆刻的一点个人心得白露为霜

方寸之间的艺术:关于篆刻的一点个人心得木易之年,受一位杨姓朋友所托。

方寸之间的艺术:关于篆刻的一点个人心得

方寸之间的艺术:关于篆刻的一点个人心得

谢谢大家!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