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理格物
3】只有8万年!人类起源新解(下)
尽管不同种族外貌有相当可观的差别。如肤色差异。非洲人肤色很深,是体内产生了较多黑色素的缘故,以抵御过强紫外线对人体内一种关乎生育的叶酸的破坏作用。而欧洲人的白色皮肤有利于从不多的阳光中吸收足够的紫外线,以合成人体所需的维生素D。据测算,肤色这类小变化只需数万年即可导致基因发生改变。而大脑体积这类重要变化则需要几十万年才能完成。(本段重复上文)
称之为“夏娃”,很容易令人产生对圣经故事的联想和误解。在圣经故事里,夏娃是当时唯一的女性。基因夏娃的情况并非如此。她所处的远古时代是群居部落时代。人类祖先们有很多部落。即使在她所处的部落,她也不是唯一的女性。只是携带不同基因体系的其她女性的后裔没能延续而已。这里有一个基因体系遗失规律。
在一个与外界隔离的群体中,随着时间推移,基因体系的数量稳定减少。基因体系减少的过程称为基因漂变。这种漂变与群体大小有关。与外界隔离的群体越小,漂变速度越快。即线粒体DNA体系减少的越快。原因是有的育龄妇女生育的都是男孩,没有生育女儿;有的女儿未能存活到生育年龄而夭折,甚至有的育龄妇女没有生育能力。由于群体处于孤立状态,仅限于群体内的婚配繁衍。经过足够长的年代后,最后就只剩下一个线粒体DNA体系宽展至整个群体!例如,一个250人的孤立群体,有五、六种不同的基因体系。基因图谱显示,线粒体DNA体系减少到只有一个,大约只需要一千年时间。
一个实际的例子发生在南太平洋上的皮特克恩岛(英属)。1790年,6位英国水手和13位塔希提女性开始在这个与世隔绝的小岛上定居。仅仅经过7代(150年左右)之后,一半的姓氏就消失了。假如该岛继续与世隔绝下去,可以预期,岛上的所有人都将拥有唯一的姓氏!正如某个威尔士小山村或意大利村庄,经历多少代之后,每个人都有相同的姓氏一样。这种情况在中国同样很常见,很多村庄只有一个姓氏。
1987年,康恩教授与合作者将这一颠覆人们对人类历史基本认知的成果发表于科学界最负盛名的《自然》期刊。这项研究最具争议性的部分在于:并非如人类学家和考古学家一直坚信的那样,现代人是缓慢地、循序渐进地在世界各地分别独立进化。人类从远古猿人到现代智人的进化似乎只发生在一个地方——夏娃家族活动区域。然后,在距今约9~18万年前的某个时候,她的一部分后裔演化出某种优于世界上所有早期人类族群的优势。一旦他们向世界各地开拓前进,便所向披靡,顺利取代当地所有原有族群,无一例外地成为每个新疆域的主人,最终成了整个地球的主宰!
康恩教授的理论发表后,受到一些痴迷于“骨头加石头”的人类学家和考古学家们的质疑。这倒不奇怪。圈内人士并没有忘记20年前(1967年)遗传学家给人类学家们上那一课时的情景。
当时,“骨头加石头”们相信,人类祖先与黑猩猩分道扬镳开始进化至少始于约一千五百万年前。遗传学家通过对比研究狒狒、黑猩猩和人类三个种属的血红蛋白分子结构(据信其伴随物种进化而以缓慢但稳定的速率改变)发现,与预期的一样,狒狒与黑猩猩间分子结构差异很大,这是这两个种属已经分开进化达三千万年的合理结果。而黑猩猩与人类血红蛋白分子结构的差异却出乎意料的很小!遗传学家们用不同方法重复工作,结果类似。他们于是信心十足地宣布,人类祖先与黑猩猩分道扬镳的开始时间并非一千五百万年那么久远,而是要晚得多,大约在5~7百万年之间。
有人指出自己的研究竟然错了8百万或一千万年!自然不是一件令人愉快的事。人类学家和考古学家们愤然拒绝和无视这项成果达十年之久。最终,随着更多考古发现和证据的出现,他们自己也意识到,1500万年前的骨头并非属于人类祖先,遗传学家们很可能是对的!
康恩的基因夏娃理论发表后,在美国人类学学会(American
Anthropological
Association)引发激烈争论、争吵,一度遭到人类学家严厉批判。而美国《新闻周刊》封面上画了一个半裸的黑皮肤夏娃把一个苹果拿给一个黑皮肤的亚当,其内文介绍道:“我们共同拥有一个生活在15万年前的非洲祖母,今天所有的人都是那个她的后代。”
这无疑是一个爆炸性新闻,经各大媒体报道后,引起公众的兴趣,也令某些信仰冲突者不快,康恩教授甚至接到骚扰电话。但最终两个阵营都认识到,在重建人类起源这个大目标上,双方比以往任何时候联系更加紧密,更加需要相互合作。
三、史前现代人的长征
随着时间推移,越来越多的人类学家和考古学家们接受了康恩教授的观点。两个领域的专家和学者通力合作,为史前“现代人类”演化的伟大史诗,描绘出一幅远为清晰的壮丽画卷。
约15~20万年前,地球处于冰河期。地球两极冰帽逐渐扩大,据认为,海平面下降达120余米!北非除了几处绿色小岛,几乎全是广袤的沙漠。绿色小岛上聚集了一些人类小群落。他们是地球上首次出现的史前意义上的“现代人”。在体格、智力和能力上都与今天的人类相似。他们和我们都属于同样的种属。当初能够想到简陋石头工具的大脑,与今天把人送入太空的大脑,有考古事实证明是相同的!
这些现代人打猎,采集种子和果实,在散居的小群落中生活。基因夏娃就生活在他们中间。她当然不是唯一的女性,甚至也不是生育最多的女性。但她的独特线粒体基因却是硕果仅存!他们经常长途迁徙,随处栖身。恰似当代曾游牧民族逐水草而居一样。
15万年前,狩猎是生存的要务,也表明了人类进化的方式。打猎需要思考、规划和群体合作,也需要一定智慧进行沟通。
英国考古学家找到了最接近基因夏娃长相的头骨,踞今约十二万年。地球上第一批现代人曾多次尝试离开非洲,但都未能存活下来。而冰河期逐渐将整个北非变成了沙漠。被困在撒哈拉沙漠北部的现代人群落没有了退路,甚至没有栖身之处。整个族群灭绝的例子比比皆是!大多数死于11万年前的严重干旱。1933年,他们的遗骸在伽里克的库夫兹洞穴被发现。共有13具遗骸。其中有一位女性和一名婴儿。当时人类的生存完全取决于气候的恩赐!
八万年前,地球再次降温,两极冰帽扩张,海平面显著下降,大地枯竭。因为地球上的水相当大部分凝结成了冰。非洲大地一片干旱,连饮用水也枯竭了。鸟兽也不得不北移求生。严苛的气候威胁人类的生存。生活在东非的人类祖先们也只好迁移到红海边靠捕鱼和捡拾贝类糊口。这是新的夏娃的新人类家族。他们是15万年前基因夏娃后裔的一个支系。这样的小型部落不过几百个。据估计,整个现代人类家族一度只剩下一万人左右(另一说法只有两千人)!
1999年,考古学家在12万五千年前的珊瑚礁中发现石头工具和大量破碎的贝壳。找到了人类曾在海岸生活和利用海洋资源的证据。这个发现也提供了一条重要线索,揭示出人类为何要长途跋涉离开非洲。
长期吃海产品,可以养育更多的孩子。但人口的增加,又为食物来源带来更大压力。而红海盐分升高(因海平面下降)导致获得海产品的难度加大。当海产品资源不足以维持日益庞大的人类部落生存时,就只有一条路可走:跨越红海,进入中东地区!
人类祖先们终究要离开非洲,但时机和路线则取决于气候变化、饥荒程度、部落间争斗压力,以及对对岸未知新世界的好奇心和向往等因素。自基因夏娃出现以来,人类又经历了7000代的演进。他们的心智和能力已经是这个地球上的佼佼者!
以往,专家学者曾多次描绘人类走出非洲的路线是在红海西侧北上,通过埃及,进入以色列到达中东地区。DNA追踪显示的结果并非如此。该领域的权威斯蒂芬·奥本海默教授将基因树与史前气候变化模式进行对比研究,首次提出:人类祖先是走南路离开非洲的!
八万年前,海平面比现在低45米左右。亚丁湾海峡红海入口处要狭窄得多,大约只有10
英里,并有许多岛屿和礁石露出海面,可以成为歇脚点和跳板。涉水跨越这段海峡完全可行。而走北路的麻烦是必须穿越撒哈拉大沙漠,当时的气候远比现在干燥,难度可想而知。
由于当时恶劣气候和其它因素的影响,一个关键性的现代人族群终于开始万里长征第一步。他们跨越亚丁湾海峡最狭窄处,成功抵达对岸中东的也门。尽管这只是一小群人一场行程不大的迁徙,却是关乎人类生存与发展最重要的一个里程碑。那不是单纯的一次跨越浅滩的跋涉,而是历史性的求生奋斗。不仅关乎他们自己的生死存亡,更关乎人类的命运!
这个群体至少是人类第三次离开非洲、开拓新疆域的现代人。他们在新世界的边缘独立奋斗。来到也门地区,生活有所好转。绿地、淡水到处都是,并且气候宜人。这个群体或许很小,不过250人左右。他们以家庭为单位散居,每个家庭5~20人。但他们与其他家庭有联系。在那个时代,少于200人的群体几乎无法生存。他们对抗不了传染病或者饥荒。而夏娃和她的女儿们都活了下来。因为有了他们,才有了非洲以外的所有人类。
线粒体基因体系追踪研究显示,人类的现代祖先走出非洲之后就各奔东西了(参见示意图1
)。有些群体往东、往南,有些群体往北、往西。分开之后他们彼此再也没能见过面。
八万年前成功跨越红海海峡到达也门后,有一部分现代人留在原地,他们就是中东人的祖先。直到3万~1万年前,有几支先后经土耳其及其它路径进入欧洲,成为欧洲人的祖先。
往东的一支并没有在中东停留太久,他们沿阿拉伯湾和孟加拉湾海岸线一直东进。在七万四千年前或更早到达马来西亚(参见示意图2
)。七万四千年前苏门答腊的图巴火山爆发是两百万年来地球上最大规模的爆发事件。岩浆喷发达25英里高。很多地方经历了六年漫长的冬季!南亚、甚至中东的一些地方都被厚厚的火山灰覆盖!在马来西亚的考古发掘工作,发现了被埋在了火山灰层下面现代人使用的石制工具。而基因跟踪调查显示,马来西亚有两个古老的部落直接来自夏娃八万年前的的后裔。
由于当时地球处于一个寒冷周期,地球两极冰帽加大,海平面比今天要低得多。马来西亚现在很多岛屿间,那时实际上有大片陆地断续相连。据认为,当时的澳洲北端距离马来西亚南端的距离要小很多,用树木拼成木筏,就可以经过日夜漂流到达那边(风向对头时)。现代人的一小部分在6万年前成功登陆澳洲大陆。
到达马来西亚的现代人中有一支继续东进,大约5万年前到达南海、东海沿岸,并继续北上,从朝鲜迂回进入内陆,再由蒙古(或俄罗斯远东)南下穿越中国腹地。他们应该是最早到达的东亚人和中国人的祖先。而据近年来的研究,到达中国的现代人应该还有一批。这里加入"老狐狸“网友转来的示意图1。这一批并非沿着海岸线东进,而是首先在4万年前取道中东到达南亚。大约一万年前,其中的一支进入中国南部和东部,他们也是今天中国人的真正祖先,或许是更多中国人的祖先。
北美洲原住民的祖先们,首先是在5万年前从东北亚途经白令海峡到达北美洲。第二批则是约1万年前经由俄罗斯进入北美,然后抵达终点南美,最后完成现代人类新长征的壮举。

示意图1 现代人类在全球迁徙路径

示意图2 现代人类东线沿着海岸线迁徙路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