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传统瓷器的纹饰(三)

 陶斋333 2015-09-24

一、莲花纹

莲花是最早用来装饰瓷器的花纹之一,也是典型的宗教纹样之一,从南朝至清代一直盛行不衰。宋代定窑、耀州窑、磁州窑、景德镇窑、龙泉窑、吉州窑等,多在盘、碗、瓶、罐、枕上分别用刻划、模印、彩绘等手法,以串枝、缠枝、折枝等多样姿态表现优美清雅的莲纹。其中折枝式的一花一叶莲花纹比较多见,如定窑白釉盘上舒展的缠枝莲,茎蔓缠绕,莲花摇曳。串枝莲则多以环带形式布于盘壁,两朵莲花相对开放,衬托着盘心的折枝莲花。

把莲纹是莲花纹的一种形式,因将折枝莲花、莲叶和莲蓬用锦带扎成束状而得名。常见的是作对称构图的一把莲,还有均齐式构图的二把莲和三把莲,始见于宋代耀州窑青瓷的印花纹饰,其中三把莲纹样上还印“三把莲”字样。明代永乐、宣德时期把莲纹盛行,景德镇窑烧制的青花把莲纹瓷盘较为多见。
中国传统瓷器的纹饰(三)——植物纹

二、莲瓣纹

以莲花花瓣为装饰纹样而得名。莲瓣纹在瓷器上出现始于南北朝时期,这与当时我国佛教盛行有密切关系。按所装饰莲瓣的层次,可分为单层莲瓣、双重莲瓣及多重莲瓣。按莲瓣的形态可分为尖头莲瓣、圆头莲瓣、单勾线莲瓣、双勾线莲瓣、仰莲瓣、覆莲瓣、变形莲瓣等。早期瓷器上的莲瓣纹曾作为主题纹饰出现,如著名的北朝青釉仰覆莲瓣纹大尊、五代耀州窑青釉刻花莲瓣纹渣斗、北宋定窑刻花莲瓣纹盖罐等。
中国传统瓷器的纹饰(三)——植物纹

三、宝相花纹

将自然界花卉(主要是莲花)的花头作艺术处理,使之图案化、程式化。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平面团形,以8片平展的莲瓣构成花头,莲瓣尖端呈五曲形,各瓣内又填饰三曲小莲瓣,花心由8个小圆珠和8瓣小花组成。这种团形宝相花多用于唐三彩装饰,上海博物馆藏唐三彩宝相花纹盘为典型器。另一种是立面层叠形,以层层绽开的半侧面勾莲瓣构成。此种宝相花纹多见于明清景德镇瓷器上,以北京故宫博物院藏明永乐影青暗花缠枝韦相花纹碗、明成化青花宝相花纹碗为代表。
中国传统瓷器的纹饰(三)——植物纹

四、牡丹纹

指以牡丹花为主题的纹饰。唐代人崇尚牡丹,金银器等常以牡丹纹为装饰题材。宋代人受其影响,视牡丹为富贵花,瓷器上盛行牡丹纹饰,宋定窑、磁州窑、耀州窑、景德镇窑等在瓶罐、盘碗、盒枕等器皿上大量采用。表现技法有刻花、印花、绘画等;形式有独枝、交枝、折枝、串枝、缠枝等。定窑器上常出现一枝独秀的单朵牡丹,耀州窑瓷器上多见花朵两两相对,磁州窑枕面上还可见随云头形曲线绘画3朵牡丹。构图方式有适合式、对称式、均衡式等。
中国传统瓷器的纹饰(三)——植物纹

五、扁菊花纹

特指明洪武朝瓷器卜^的菊花图案。菊花纹饰在宋、元瓷器装饰中已经出现,花形近似团形。洪武朝瓷器则将菊花形状处理成扁圆形,因此称作扁菊花纹。一般将菊花的花蕊画成椭圆形双线圈,内填网格纹。其外围以两层长圆形菊瓣,内层菊瓣为白色,外层菊瓣填色留出白边,花形清晰,时代特征鲜明突出。
中国传统瓷器的纹饰(三)——植物纹

六、百花纹

又称“满花纹”、“万花纹”、“万花堆”。以多种花卉为题材绘满器身。始见于清乾隆景德镇窑粉彩瓷器,嘉庆朝继续流行。构图多以牡丹花为主,并绘菊花、茶花、月季花、荷花、百合花、牵牛花等花卉,蕴含百花呈瑞之意。由于百花繁密不易见纹饰地色,俗称“百花不露地”,绘画极为工整秀丽。
中国传统瓷器的纹饰(三)——植物纹

七、冰梅纹

又称“冰裂梅花纹”,创制于清康熙朝,以仿宋官窑冰裂片纹为图案地纹,然后于地纹上画朵梅或枝梅。景德镇有以青花作画的,也有以五彩作画的,以青花作画最见格调,多饰于瓶、罐、盘等器物上。康熙冰梅纹盖罐,通体以青花浓料画冰裂片纹,以青花淡料略加晕染,其间勾画白色梅花,蓝白相映,寒梅吐艳尤显芬芳,颇具文人画风韵,是典型的冰梅纹作品。晚清、民国瓷器上多有摹绘。
中国传统瓷器的纹饰(三)——植物纹

八、木叶纹

特指以植物叶片经工艺处理贴烧后在器物上形成的纹样。天然树叶经腐蚀处理后,贴在素器上,施釉焙烧,树叶的形状及脉络便清晰地留在器壁上。这种木叶贴花装饰方法是宋代吉州I窑的独特创造,装饰在黑釉瓷盏的内壁上,在黑釉的底色中显现纹饰美丽的黄颜色。木叶纹有单片树叶的,也有两片或三片树叶叠在一起的,错落有致。叶形或残叶稀疏,或满叶铺地,极富诗情和致趣。
中国传统瓷器的纹饰(三)——植物纹

九、蕉叶纹

瓷器的一种辅助纹样,因其以芭蕉叶组成带状纹饰而得名,特指以蕉叶图样作二方连续展开形成的装饰性图案,写实性的芭蕉纹不在此列。蕉叶纹最初流行于商末周初青铜器上,用作瓷器装饰则始于宋代。定窑、龙泉窑、景德镇窑多将其作为瓷器的辅助纹样,表现手法主要是划花。景德镇出土明洪武青花松竹梅纹执壶,颈部饰蕉叶纹,近腹部饰一周大小相问的云肩纹,云肩纹内绘画蕉叶的筋脉,十分奇特,好似变形蕉叶纹。
中国传统瓷器的纹饰(三)——植物纹

十、瓜果纹

指以各种植物果实为主题的纹饰。历代装饰手法有模印、贴塑、雕刻、彩绘等。始见于唐代,唐宋两代陶瓷器上多见葡萄纹和石榴纹,有缠枝葡萄、婴戏葡萄、婴戏石榴等图案,均含多子多孙的寓意。表现方式有图案性与写实性两类,构图方法多样。
中国传统瓷器的纹饰(三)——植物纹

十一、三果纹

瓜果纹的一种,以二种瑞果作为装饰题材,多见于明、清景德镇瓷器上。最著名的如宣德釉里红二果纹高足杯,腹壁饰石榴、柿子、桃三种果实,其装饰技法为施白釉后先剔出种果实的轮廓,再在轮廓内填以高温铜红釉,烧成后,红窄石般艳丽的二果纹在白釉的衬托下显得格外醒目,称为“宝烧”。
中国传统瓷器的纹饰(三)——植物纹

十二、海石榴纹

海石榴纹从伊朗传人,最早现在唐三彩陶器上,多与宝相花、莲花、葡萄等相配,有模印贴化,也有刻花施彩手法。其形象是在盛开的花朵中心露出饱绽的石榴果,或花苞之中满是石榴子,有的称“海石榴花”。凶石榴“千房同膜,千子如一”,被民间视为象征多子的祥瑞之果,海石榴纹成为一种占祥纹饰。
中国传统瓷器的纹饰(三)——植物纹

十三、岁寒三友纹

死代景德镇窑瓷器小始见.明清沿用,凶其在器身卜绘寒冬常青的松、竹、梅而得名。此外,亦见以梅、竹、石或柏、竹、梅组成的岁寒三友纹饰。岁寒三友题材源于文人画,文人画在元代特定的政治与文化背景中产牛,采用松竹梅或梅兰竹菊等植物象征君子德行的风气,也影响到瓷器及其他一艺品的装饰。
中国传统瓷器的纹饰(三)——植物纹

十四、缠枝纹

我国传统瓷器装饰纹样之一,明清时期尤为盛行。因其图案花枝缠转不断而得名,明代称为“转枝”。构图机理是以波状线与切圆线相组合,作二方连续或四力‘连续展丌,形成波卷缠绵的基本样式,冉在切圆空间中或波线上缀以花卉。并点以叶子,便形成枝茎缠绕、花繁叶茂的缠枝花茎纹或缠枝花果纹。缠枝莲、缠枝菊、缠枝牡丹、缠枝石榴、缠枝灵芝、缠枝宝相花等纹样,统称缠枝纹。
中国传统瓷器的纹饰(三)——植物纹

十五、折枝纹

构图方法系截取花卉或果的-枝或一部分,形似折下的花枝或花果,习称“折枝花纹”、“折枝果纹”或“折枝花果纹”,统称折枝纹。如折枝梅、折枝莲、折枝牡丹、折枝枇杷、折枝石榴、折枝荔枝等。折枝纹在瓷器装饰绘画中多作为单独纹样,也有配合禽鸟组成的折枝花鸟纹。以一枝单独使用者居多,也有作连续式或交织式组合。
中国传统瓷器的纹饰(三)——植物纹

十六、忍冬纹

一种以忍冬植物为主题的瓷器装饰纹样。忍冬也称金银花、二花,为多年生常绿灌木,枝叶缠绕,忍历严寒而不凋萎,因此而得名。陶瓷装饰中的忍冬纹通常是一种以三个叶瓣和一个叶瓣互生于波曲状茎蔓两侧的图案。忍冬纹始见于魏晋时期浙江一带的青瓷上,与佛教的传人有关。南北朝时期较为盛行,常与莲瓣纹相配作为主题纹饰。主要表现手法是刻划。北京故宫博物院藏南朝青釉刻花忍冬纹单柄壶是典型器物,表现风格比较写实。
中国传统瓷器的纹饰(三)——植物纹

十七、卷草纹

又称“卷枝纹”、“卷叶纹”,是一种典型的瓷器装饰纹样,因其以柔和的波曲状线组成连续的草叶纹样装饰带而得名。唐代已十分流行,日本人称之为“唐草”。图案为植物枝茎作连续波卷状变形,构图机理似缠枝纹,是以波状线与切圆线相组合,作二方连续展开,形成波卷缠绵的基本样式,再以切圆线为基干变化出有规则的草叶或茎蔓,形成枝蔓缠卷的装饰花纹带。卷枝纹与缠枝纹最大的不同是仅出现枝茎或草蔓,不出现花卉或花果。缠枝纹虽也图案化,但写实性仍较强,而卷枝纹则较凝炼概括,更具抽象性。卷草纹与卷叶纹也有细微差异。卷草纹只见茎蔓,不见叶形。卷叶纹则叶形明显,极类忍冬纹。卷枝纹源于魏晋南北朝时期流行的忍冬纹,但更规范也更细致,通常只作为辅助纹饰。
中国传统瓷器的纹饰(三)——植物纹

十八、过枝纹

又称“过墙花”、“过墙龙”,是一种特殊的纹饰构图,指器物内壁与外壁或器盖与器身的纹饰相连,浑然一体,宛如花枝越墙头,从外壁伸至内墙。有过枝花卉、过枝花果等纹样。《饮流斋说瓷》载:“过枝,成化开其先。”清代开始流行起来,以雍正、乾隆、道光、光绪等朝为盛。过枝花卉多见于盘、碗、瓶等粉彩器上,有过枝牡丹、过枝菊花、过枝梅花等。尤其是表现“一枝红杏出墙来”诗境的过枝花卉纹,令人称绝。
中国传统瓷器的纹饰(三)——植物纹

十九、皮球花纹

以多个大小不一、花色不同的团花有规则或无规则地分布在装饰画面上,宛如跳动的花皮球,因而称作皮球花纹。皮球花纹的基本单位是团花,即圆形适合纹样。团花纹成熟于隋代,隋唐陶瓷器上常见,多以模印手法制作。明、清两代团花纹再度盛行,且内涵远比隋唐时期丰富,表现手法主要是彩绘。


中国传统瓷器的纹饰(三)——植物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