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评课应突出学生主体地位

 江山携手 2015-09-25

宿松县洲头中心小学 张海金

 

评课,即“课堂教学评价”,是教育评价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学评价的主要方面。也就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进行的系统检测,评定其价值的优缺点,以此作为调整课堂教学行为、获得教学效果的最优化的依据。

  教学一直提倡教无定法,在教学中允许教师百花齐放、百家争鸣,那么在评课时也不应用那些死的标准和条条框框去束缚教师的教学个性。传统的评课是从检查教师的教学效果,衡量教师的教学能力出发,以教师的行为表现为评价对象,关注的是教师的课上得好不好,是否完成了教学任务,关注的是教案的执行是否完美,以课堂教学效果对教师进行定性评价。因而教师的教学往往为了迎合评课者的要求而设计教学思路,根据定势的评价指标体系安排课堂教学环节,为了达到教学表情、语速、板书、时间安排等细节标准而在课堂上忙于应付、疲于奔命,得分较高,结果课堂教学表面上热闹花哨,很具观赏性,却影响了教学内容的展开。

  新课程背景下的评课的终极目标是促进学生的终身发展和教师的专业成长。新理念下的有效评课不仅仅是对课堂过程与结果的价值判断,更重要的是通过评课促使学生充分发挥其主体能动性,积极投入到课堂学习中,同时引领教师对课堂教学活动进行科学的观察研究、分析思考,从而指导教师更好地调控课堂进程,改善教学行为,以保证教学活动有效顺利地开展。有些很有特色、效果也不错而且深受学生欢迎的课,却由于某项指标的缺失而得分较低,这样的一堂有意义的课你能认为不是好课吗?因此要评好课,需要评课者在很多方面进行探索与努力,关键是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来评价教师的教学。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评价。

  一、数学课堂应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数学课堂中学生的主体地位主要是通过学生的参与度来体现的。一要看一堂课中学生是否全员参与学习。如果从人数上看,课堂上只有很少的几名学生举手发言,大多数学生处于被动无语的状态,不动脑、不动笔、不张嘴,或者只听不说,只有观望没有行动,这样的课就不是一节好的数学课。二要看看学生在参与课堂学习活动中所解决的问题是否是深层次的问题,是以一种积极主动的心态参与,还是被动地参与。

  二、数学课堂应关注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数学的有效评课,应该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让每一个个体主动经历、参与真实的数学学习过程,从而获得真实的数学学习体验。是否由过去被动学习转变为自主探索、操作实践和合作交流为主的学习方式。学生学习兴趣浓厚,学习积极性高涨,全神贯注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精神状态良好,情感态度得到充分发展。看整个课堂气氛是否民主、和谐、活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是否友好地分工与合作;能否虚心听取他人的意见,尊重他人的发言。学生是否围绕讨论的问题积极思考,踊跃发言;学生回答问题的语言是否流畅,有条理。遇到困难时,学生能否主动地与他人交流、合作,共同解决问题。

  三、数学课堂应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

  数学课堂不是只允许学生按教材上的方式解答问题,答案必须与标准答案相符。关注学生个性发展评价的是,学生注意力是否集中,能否富于想象,能否敢于否定,能否独立思考,能否发现问题,能否从多角度解决问题。是否善于用自己的语言阐述观点,敢于质疑,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并展开讨论。学生是否有创新思维的火花,是否能提出探究性问题,是否有独到见解。对于学生的另类探索和答案应该进行肯定并给予鼓励,让每名学生的个性获得充分发展,培养出丰富多彩的个性人格。

  四、数学课堂应关注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发展

  数学教学是一种活动,其本质是学而不是教,而且教师教学活动是围绕学生的学习活动而展开的。学生是否具有浓厚的兴趣,对学习具有好奇心与求知欲;是否能长时间保持兴趣,能否自我调节和控制学习情绪;学习过程是否愉悦,学习愿望是否不断增强。学生是否始终关注讨论的主要问题,并能保持较长的注意力;学生是否尊重发言者,始终注视着发言者的一举一动;学生倾听是否全神贯注,回答是否具有针对性。因此,在关注教与学双边活动时,更要关注学生的的活动。为了完成知识性目标,而抹杀学生的假造性,忽视学生情感的课,不能视为一节好课。

  五、数学课堂应关注学生学习效果

  数学课堂教学评价不仅是评价教师教学过程,更应该关注学生学习效果。学生是否掌握应学的知识,并且能够灵活地应用于实际生活问题之中,是否全面完成了学习目标,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是否得到提高,是否有满足、成功和喜悦等积极的心理体验,是否对未来的学习充满了信心。一堂数学课教学,不论教师讲得多么清晰透彻,课堂气氛多么热烈,学生活动多么充分,如果学生学习效果不好,也算不得是一堂好的课了。

  总之,评好课是一件数学教学中较难的事情。如果流于形式,只能费时费力。评课时评课者不仅要帮助授课者纠正缺点,更要以自我学习和不断完善的态度来评价教师的教学,更多的是发现别人的优点,给自己的教学补充能量,为自己今后的教学行为提供有价值的教学调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