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试编写《简易对联入门》

 江山携手 2015-09-27
试编写《简易对联入门》


  对联没有树起“两根柱子”的理论,是历史的局限所致。与科学的联律观相适应,对联启蒙教育亟需完善。
  令人忧心的是,在“一根柱子”的背景下,对联启蒙当前还是被“六相论”钳制着,许多对联入门资料,误人不浅。在理论界已经普遍认识到“词性相同”“结构相同”不完全是对联的真面目的情况下,我们的启蒙教育,还是固守着“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的套路,为青少年的成长留下严重的后遗症。我们的启蒙老师总是一种论调:“先学会严格按名词对名词……创作。至于变化,那是以后深入学习去了解的事。”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下,固守“两个一致”的人口数量有多大?只怕统计出来会令人惊讶。今天的孩子就是他日的大人。从当今大人们的价值观来看,正是错误的启蒙教育“确保”了积习难改。长此以往,怎能不积重难返?
  正确的态度和方法应该是:一开始就向孩子们展现联苑的风景是个什么面貌,在此基础上循序渐进。基于这一重要意义,运用科学的联律观,编写《简易对联入门》,是扭转局面的最重要的基础工作。
  下面,试抛编写一个最为简洁的版本,且并未举例说明,仅仅示意一个大概的构架。期待有识之士不断完善,丰富。

简易对联入门
  一、简释
  对联,就是以对偶的修辞手法,根据一定规则创作的,以两行为鲜明标志的传统格律文体。前一句叫上联,后一句叫下联。
  对联又称门对春贴春联对子、桃符、楹联(因古时多悬挂于楼堂宅殿的楹柱而得名)等,是一种对偶文学,起源于桃符。是写在纸、布上或刻在竹子、木头、柱子上的对偶语句。言简意深,对仗端灵,平仄协调,字数相同,结构相应,是其独特的艺术形式
  二、渊源
 对联相传起于五代后蜀主孟昶。他在寝室门板桃符上的题词:“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要算中国最早的对联,也是第一副春联。
  对联这种语言文字的平行对称,与哲学中所谓“太极生两仪”,即把世界万事万物分为相互对称的阴阳两半,在思维本质上极为相通。因此,我们可以说,中国楹联的哲学渊源及深层民族文化心理,就是阴阳二元观念。
  三、分类
  1、春联:新年专用之门联。
  2、贺联:寿诞、婚嫁、乔迁、生子、开业等喜庆时用。
  3、挽联:哀悼死者用。
  4、赠联:颂扬或劝勉他人用。
  5、自勉联:自我勉励之用。
  6、行业联:不同行业贴于大门或店内之用。
  7、景观联:用于风景名胜区的对联。
  8、闲联:文人之间酬唱、娱乐的对联作品。
  四、特点
  1、对称性
  构成对联上下两行的字、词、句,常表现出鲜明的对称性。
  字的形、音、义;词的含义、结构、词性;句的结构、容量(包含的字数、素材;运用的修辞;表露或承载的观点、情感、意境、风格、气势等),通常表现出对立、对等、相同或属性一致等“对称性”。
  整联上下体现鲜明的对称特征。
  2、不对称性
  以上表现出“对称性”的元素,不一定以最圆满的对称姿态存在于具体的对联作品中,常有一定幅度的破缺,有的破缺微弱,有的破缺较明显,有的可能破缺很厉害。
  整个作品在体现鲜明的对称特征的同时,也体现出一定程度的不对称特征。
  同时具有“对称性”和“不对称性”,使对联展现出的美,通常以“对称美”为主,“参差美”为辅。
  五、创作
  对联创作,是一种辨证处理各种矛盾关系的行为。使所有矛盾实现对立统一,“矛盾体系”定格为理想平衡态,获得理想的对联作品,是创作的目的。其中,要重点处理的是“对称性坚守”与“对称性破缺”的矛盾。
  “对称性坚守”的目的是突出对联的“对称性”;“对称性破缺”的目的是合理赋予作品“不对称性”。前者是矛盾的主要方面,要突出其主要地位;后者是矛盾的次要方面,要重视其重要作用。这一对矛盾的平衡,要服从于整个“矛盾体系”的平衡。
  (一)追求对称方面
  对联要保证较鲜明的“对称性”,需要依靠局部元素较高、甚至最高的对称度的累加来保证。
  诸元素“对称度”最高的“圆满状态”如下:
  1、字句对等。字数、句数不限,但上下联要一样。
  2、小类工对。对应位置的两个汉字,至少有一组含义相反、相对、相同或相类。
  认识汉字的“小类”——
  汉字的小类,就是就是词性相同,含义相反、相对或相类的一组汉字的总和。
  含义相反:如,厚-薄;粗-细;轻-重
  含义相对:如,春-夏;山-水;雨-风
  含义相同:如,言-说-叫-语-呼
  含义相类:如,诗-书-画-印;松-竹-梅
  严格地说,相类,本质上包含“相反、相对、相同”。
  一个汉字在字典上有几个不同的含义,它就至少属于几个不同的“小类”。哪些汉字与之是同一小类,根据它们的某一组含义是否相反、相对、相同或相类来判断。
  如:花=
  作为植物器官,与“叶、果、干、实、根”等为一小类;
  作为颜色类形容词,与“白、彩、绿”等为一小类;
  作为动词,与“费、用、耗”等为一小类;
  ……
  3、语流一致。联句的语义以“二字一节”为节奏,与标准音步整体合拍,同步推进,上下一致。
  上联标准句式(下联相反):
  二言:平仄;仄仄
  三言:平平仄;平仄仄
  四言:仄平平仄;平平仄仄
  五言:仄仄平平仄;平平平仄仄
  六言: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
  七言: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
  4、平仄对立。上下平仄对立,上联收于仄声,下联收于平声。句中、句脚均按“平顶平,仄顶仄”的要求安排平仄。
  追求以上元素鲜明的对称性,可能导致这样的结果:上下联词的词性一致,词句结构也一致。即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偏正结构对偏正结构,主谓宾对主谓宾……同时,词性、结构不一致的情况也很普遍。
  (二)追求不对称方面
  根据艺术表现的需要,对联创作中,各元素不可能,也不需要全部安排为“圆满状态”。通常,有以下破缺方式。
  1、平仄韵动。在遵循对称律要求的基础上,根据作品艺术表现需要,声律可按一定规律变化。提倡参照传统变格,慎重创新。
  常见变格——在标准句式的基础上,非节奏点可以灵活变化;
  特殊变化——在一定条件下,节奏点的平仄也可突破;“二字一节”的语义与音步可以突破。
  2、词句波动。可采用宽对、失对,自对、借对、蹉对等方法,及借鉴词、曲、古文等的句法和笔法,追求上下联艺术的起伏。
  宽对:就是没有小类那么精致的对仗。轻度破缺的宽对比较常用。古人把汉字分成了天文、地理等门类,按门类相对,不管是否是小类,都被认为是工对。
  失对:就是两个汉字的所有含义既不相类,也无相近性。在巧妙的构思下,它们也有可能安排在对联作品的某一局部。
  自对:即当句对,又叫"边对”,即于上联中自成对偶,则下联对应位置也自成对偶,而自成对偶的部分上下不一定工对。
  借对:即通过借义或借音(此处仅讨论借义)等手段来造成对仗工整假象的目的。一个字、词有两种以上的意义,在句中用的是甲义,对仗不工,但是借用它的乙义或丙义,在审美错觉上造成工对的假象。故又称假对。
  磋对:即为了使平仄合律而合理改变词语的位次。也称错综对、交股对。
  3、容量破缺。素材、修辞、情感、观点、风格、气势等诸多因素,在一定条件下,根据艺术表现的需要,亦可寻求轻微的乃至夸张的“不对称”。
  (三)怎么处理好平衡
  对联依靠诸矛盾的对立统一,凸现作品的艺术性、思想性。
  1、对立统一。诸矛盾实现合理平衡。其中,“对称性”在平衡关系中通常占主导地位。对称与不对称的“恰点”和“底线”,均为黄金分割点。
  通常,上下联保证61.8%≤对称度<100%,即在合理审美范畴;当句子杰出时,38.2%≤对称度<61.8%,也可能立足。
  2、上下均衡。虽然局部元素可能处处有破缺,但综合起来,对联的上下联最终形成整体态势上的均衡。
  3、合理取势。整体均衡的态势下,诸元素或取均势,或取变势。平仄整体偏取均势,对仗整体偏取变势…
附:意境、风格整体偏取均势,观点、情感、气势整体偏取变势…
  4、服务整体。所有矛盾关系的处理,均服务于作品的艺术性与思想性。对联作品讲究端、灵、切、朴、特。
  对联作品的取势,及其端、灵、切、朴、特的讲究,在今后的学习中将逐步深入接触。
  六、禁忌
  1、可用传统四声,也可用新四声安排平仄,但不能混用;
  2、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一定条件下可突破;
  3、仄收句尽量避免尾三仄;平收句忌尾三平。一定条件下也可突破;
  4、一般要避免不规则重字;
  5、忌不合理合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