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部疾病影像诊断 2014-10-17 103次阅读 肺部疾病影像诊断
一、肺解剖 正常影像 肺野是许多组织,包括肺血管、支气管、细支气管、肺泡管、肺泡、肺间质、淋巴管、胸膜和胸壁,在X线胸片上的综合影像。支气管树和肺泡内所含的空气作为良好的阴性造影剂,使肺血管清晰可见。其它组织构成了胸部影像的背景密度。在正常的胸片上仅能观察到肺门附近较大的支气管。肺动脉和肺静脉伴行于支气管两旁,有利于血管轮廓的显现。肺被叶间裂隙分成各个肺叶,但正常肺的X线片上看不到叶间裂隙。在侧位、腹背位和背腹位胸片上,肺叶间存在很大程度的影像重叠。 胸片上最明显的影像结构是心脏和肺血管,肺血管包括肺动脉及其分支和肺静脉。支气管动脉看不到。肺血管的清晰度随着吸气程度、动物年龄、动物姿势、有无疾病过程和曝光技术的变化而变化。呼气时的X线片显示肺野密度和血管的能见度降低,这是因为呼吸时胸内气量减少使对比度降低,而且呼气使肺组织压缩。老年动物胸片的对比度比年轻动物的要差,这是由间质组织增多(纤维化)造成的。摆位不当时,肺血管可能会被其它的组织干扰而变得模糊不清。 侧位胸片上,左右肺的血管互相重叠。在心脏前侧,通常可见两对肺血管,背侧的一对血管是右肺前叶的动脉和静脉,而腹侧的是左肺前叶的动脉和静脉。侧位胸片上,动脉位于相伴行的静脉的背侧。在心脏后侧,右肺动脉和左肺动脉向胸腔外周分支延伸,左肺动脉稍位于右肺动脉的背侧。胸部的全面X线检查需要同时拍摄两张相对侧位的胸片。在心脏前侧,可见一条微弱的线状高密度阴影,约从第2胸骨片向前向背侧延伸至第1肋骨处的前纵隔腹侧界,这是胸膜映像,在这里左肺前叶的前缘越过体中线到达胸腔的右侧,位于右肺前叶之前。 背腹位或腹背位胸片上,最容易在肺门周围和肺野的中带看到肺血管。由于心脏外围影像的影响,肺门处的血管则呈现出既小又少的模糊影像。肺动脉位于相应的支气管的外侧,肺静脉位于支气管的内侧。在大多数的背腹位和腹背位胸片上,可见到一条细的中密度线从心影的心尖连接到左侧膈。该线性阴影一直被错误的称为膈心包韧带或心膈韧带,事实上这是纵隔和胸膜的映像,是副叶和左后叶相接触的部位。心膈韧带在X线片上看不到。 肺动脉比肺静脉清晰得多,肺动脉起源于气管分叉处前侧的肺主动脉,沿支气管树分布。肺静脉界限不清,即使能够看到,也只是短的,在气管分叉处后方直接注入左心房。在左侧位胸片上,前叶动脉和静脉的大小相等,其直径不超过第4肋骨近端三分之一处的宽度。在背腹位胸片上,后叶动脉和静脉的大小相近,直径相当于与其相交的第9肋骨处的宽度。 侧位胸片上,主动脉从胸腔背侧穿过肺野。在曝光良好的腹背位或背腹位胸片上,主动脉通过心影。前胸的大血管参与组成纵隔影像。在侧位、背腹位和腹背位胸片上,均可见到后腔静脉。在背腹位和腹背位胸片上,后腔静脉位于右侧胸腔的心膈角外侧(心膈角是心影与膈之间的夹角) 
二、肺部疾病的影像学诊断的作用和方法 对肺内病理变化的鉴别及分类是非常困难的。因为充气的肺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对比背景,所以正常肺的肺血管清晰度相当好。因此任何能够减少肺泡内空气含量的因素都会使血管型不清晰。引起间质组织密度增加的病变也会造成血管型模糊不清。影响肺血管本身的疾病过程可能降低血管的能见度或使正常的血管型扭曲。支气 管树的病变可在胸片上反映出来,可能影响肺血管的能见度。胸腔积液可掩盖肺影。一种肺部疾病可能有一系列不同的影像表现。不同的疾病在肺野可能表现相似的X线征象,所以仅通过X线征象来确定病因通常是不可能的。因此,根据最先发病的组织(即肺泡、间质组织、支气管和血管)将病变分为基本肺型,通常更有助于诊断。当一种或多种上述组织的正常型发生变化时,制定鉴别诊断表,以利于解释出现的病变。这样出现的不同可能性可通过其它方法进一步验证,如病史、临床检查和实验室或其它检查的结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