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93)拳说老子(47)

 秋声独赋 2015-09-28
拳说老子(47)
李光昭

2012年6月15日第十讲

下面又说产生“冲而用之”以后会出来一个什么状态呢?“不盈”,老子告诉我们,这两个对立的东西相冲合以后的状态是“不盈”的状态。什么是“不盈”?我们怎么理解“不盈”?“不盈”是什么?
    
    阳光:是中、不过。
  
    李老师:对的。
    “不盈”是什么?咱们说我赢了?
    
    王女士:我想要的东西得了。
    
    李老师:一比一平局,一比二得利了,“不盈”就是拳论上告诉我们的,“随曲就伸,不过不及”,太极拳告诉我们求一个什么合适的状态呢?两个冲和以后,阴和阳这两个东西,“动之则合、静之则分”拳论上讲,“太极者,无极而生。阴阳之母,静之则分、动之则合”,分了阴阳,这两个在一冲和就出现了“随曲就伸,无过不及”,就出现了“伸”和“曲”这两个对立的东西一随一静,开始无过不及。
    所以老子在第四章的第一句话当中就告诉我们“道冲而用之,不盈”,就是拳论上告诉我们的“无过不及”。但是老子在这儿用了一个“或”,或是可能,或就不是绝对。所以老子在这儿就告诉我们,这种“无过不及”的状态是相对的、是动态的,不是绝对的。如同我们拳当中一样,拳当中我们所说的“动之则分、静——无过不及”,“无过不及”不是绝对的。
    特别是,我们说怎么去理解这个“或不盈”,大家知道在拳论当中还有一个“三无法则”,哪三无谁知道吗?《太极拳论》,我们所说的《太极拳论》是老三篇:第一篇是王宗岳的《太极拳论》“太极者,无极而生”。第二篇是“一举动,周身俱要轻灵,尤须贯串”。这一篇当中出现了一个“三无法则”,太极拳的修为要牢牢的抓住这个“三无”,第一“无缺陷”,所以太极拳论上讲“虚实无缺陷”;第二无,“无凸凹”;第三无,“无断续”。所以太极拳不管是我们从基础功法到将来的太极拳架,到我们的太极推手,自始至终要贯穿寻求着是无缺陷、无凸凹、无断续,这三个法则、三无原则。
    返回头来可以看到我们常人是有缺陷的,常人有凸凹、常人有断续。有凸凹、有断续正常不正常?正常,任何一个事务都会有缺陷、有凸凹,有凸就有凹、有断续。但是我们拳的修为又要求我们“无缺陷、无凸凹、无断续”,所以怎么去理解呢?实际上是告诉我们,正因为我们常人在生活当中、举动当中都存在着有缺有陷、有凸有凹、有断有续,因此我们才需要用拳的这种方式,用道。因为道本身是没有缺陷的,只有道,道本身是没有凸凹的,道本身是连绵不断的,是不断续的。恰恰是由于我们本身不合道,我们和道正好是相反的,所以我们反过来才要用道来弥补我们的缺陷,让我们的凸凹更趋于平衡一些。让我们自己生命的内质和能量能够少一些断,所以拳的修为才提出来,我们要力争用拳中之道,让我们在修为的过程当中遵循这样一个“三原则”。
    所以,老子在这句话当中,我们通过拳的理解也就提出来,老子告诉我们“道”本身,一阴一阳谓之道,阴阳两个东西相冲和,因为道它不盈,“道不盈”正因为他没有凸没有凹、没有多没有少,“或不盈”就是怎么用也不见其少,用不完,怎么用也看不见它多,它就老处在那个状态。那个状态实际上在第四章当中,老子已经为第五章《道德经》的立论打下了一个伏笔,他把“冲”的两点一去在第五章又提出来了“中”这个概念,实际在第四章“道之用”当中已经告诉我们道本身的状态、用的状态是用“中”,因为“道”本身就是中,它不盈,不多也不少,无论你怎么用没有完的时候、没有少的时候,它永远也没有满的时候,满而盈呀,它总是不处在那种不多不少,无过不及的那种状态。
    读了老子的这个“道冲之用,或不盈”,老子在跟我们打太极拳,也说我们用拳一读老子,我们在拳当中,我们从无极桩功一个功法、一个功法的学习,就是在求“中”的这个状态,这个状态不就是老子所说的“冲而用之,或不盈”吗?,这样就我们之知道了,拳在言这个道、在演这个道,在引导我们悟这个道。老子所言的这个道或是老子言这个拳,因为道即拳,拳即道。我们会发现这两个是一回事,因为它一个本体、一个用。这才是我们“冲而用之,或不盈”用拳一读我们读出了其中内意、内涵之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