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探讨:心肺复苏推荐标准的循证依据与更迭

 h海天一色 2015-09-30

作者:沈洪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急诊科

自1960年Kouwenhoven等报道了14例经胸外心脏按压而存活的病例,1962年直流单相波除颤开始使用以来,现代心肺复苏(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CPR)经历了半个多世纪的艰辛和光辉的历程,“早期识别求救、早期CPR,早期除颤,早期救治”作为“生存链”的心血管急救模式,在世界范围的广泛应用,从而每年挽救了数以千计人的生命。由于全世界各地急救医疗服务(EMS)系统的不同,心脏骤停复苏存活率也存在惊人的差距,为使更多心脏骤停患者能成功获救,就必须使现场目击施救者和医务人员能相融在一个EMS系统中,步骤一致,做到整体紧凑的救治,实现从现场急救、存活入院直至神经功能完好出院的最终目标。究竟心肺复苏推荐标准的循证依据是什么,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这些依据是否在更迭?

一、心肺复苏基本生命支持(BLS)主要标准的依据

1.简化的BLS流程:BLS标准中“A-B-C”(气道-呼吸-胸外按压)顺序更改为“C-A-B”(胸外按压-气道-呼吸)新的流程,其重要意义是为缩短从心脏骤停到开始胸外按压的时间。有研究认为,被目击心脏驟停患者的高存活率关键在于心脏按压和早期电除颤。A-B-C顺序需要固定头位、开放气道、口对口呼吸、放置隔离或使用球囊-面罩呼吸器等,而使开始胸外按压受到延误;C-A-B顺序可以立即行胸外按压,完成第一组30次的心脏按压只需18s,故在人工呼吸前先行胸外按压更为重要。

2. 单纯CPR:单纯CPR(Hands—Only CPR)是指不采取人工呼吸的CPR,特别是对未经培训的施救者或不愿做传统CPR者更有意义。新指南认为,对多数院前心脏骤停现场施救者所作单纯CPR实际预后与传统CPR相一致,但儿童则以传统CPR更好。有多项研究支持此项指南推荐,一项前瞻性研究显示,4902例被目击的心脏骤停患者,其中783例使用传统CPR,544例用单纯CPR,观察1年神经预后良好的结果,单纯CPR较无目击者CPR结果明显要好[(4.3% vs 2.5%,比值比(OR)1.72;95%可信区间(CI)1.01~2.95],而与传统CPR预后相近(4.1%,OR,1.57;95%CI 0.95~2.60)。另一项前瞻性人群院前心脏骤停研究显示,4068例院前心脏骤停成人患者,其中439例(11%)被目击者行单纯CPR,712例(18%)接受传统CPR,2917例(72%)现场未作CPR。CPR组较未作CPR组神经预后明显好(5.0% vs 2.2%,P<0.0001),单纯CPR较传统CPR神经预后良好率要高(6.2% vs 3.1%,P=0.0195)。无证据表明口对口人工呼吸是有益的。但针对17岁以下院前心脏骤停患者的前瞻性研究总结5170例,3675例(71%)为非心原性骤停,只有1495例(29%)是心原性骤停。1551例(30%)接受传统CPR,888例(17%)接受单纯CPR,现场接受CPR组神经预后良好明显高于未接受CPR组(4.5% vs 1.9%,OR 2.59,95%CI 1.81~3.71),但传统CPR较单纯CPR的神经预后良好率明显要高(7.2% vs 1.6%,OR 5.54,95% CI 2.52~16.99),表明儿童更宜采用传统CPR。

3.确保高质量CPR:新指南强调高质量CPR是要提供适合按压频率和幅度,心脏按压频率由大约100次/min,改为至少100次/min;推荐成人按压幅度由4~125px改为至少125px,每次按压后使胸席恢复原状,尽量避免按压中断,避免过度通气。一项1992年~2005年间瑞士研究显示,使存活率改善的因素为目击者施救由1992年9%至2005年15%(P<0.0001),现场目击者行CPR从31%增到50%(P<0.0001)。针对减少按压中断(Minimally interrupted cardiac resuscitation,MICR)改善存活率的研究,经MICR培训者对886例心脏骤停患者施救,出院存活率由原1.8%增至5.4%,其中174例被目击的心室颤动者存活率由4.7%增至17.6%。2460例心脏骤停病例经MICR结果分析存活率明显改善,MICR组比较非MICR组存活率明显升高(9.1% vs 3.8%),有目击与无目击的心室颤动存活率分别为28.4% vs 11.9%。

二、高级心血管生命支持

1.新五环节的“生存链”:高级心血管生命支持(ACLS)涉及到自主循环恢复(ROSC)患者最终预后的改善。新的“生存链”的第五个环节是指心脏骤停后的综合救治,即从心脏骤停识别开始,经CPR、早期除颤(AED)、ACLS以及ROSC后的救治,直至存活出院。

根据Utstein登记分析,选择1996年~1998年,2001年~2003年及2004年~2005年3个二年时段,通过提高减少中断高质量CPR对预后影响的研究显示,不同年段予ACLS患者例数分别为的454、449和417,总存活率由7%(第一时段)升至13%(最后时段),P=0.002,被目击心室颤动/室性心动过速(VF/VT)停搏者存活率从15%增至35%,P=0.001。另一项1998年~2006年前瞻性心脏骤停人群队列研究,目的是观察1个月内神经预后良好程度。42873例院前心脏骤停患者,其中8782例经目击证实为心原性骤停。各间隔期为患者倒地到求救、开始CPR、首次除颤分别为从4min减到2min、9min减到7min、19min减到9min。目击心室颤动心脏骤停1个月神经功能良好从6%升至16%(P<0.001)。结果证明加强ACLS及复苏后的救治这个生存链环节可明显改善预后(OR 0.84,95%CI 0.80~0.88)。123例通过提高CPR质量与101例基线队列对比研究显示,对预后有明显改善。降低平均呼吸频率(13/min vs 18/min,P<0.001),增加按压幅度(50mm vs 44mm,P=0.001)等指标,可使ROSC提高(59.4% vs 44.6%,P=0.03),但出院存活率未见改善(7.4% vs 8.9%,P=0.69)。

2.ACLS推荐与更改:新指南的I类推荐:①使用二氧化碳定量波形图检查和监测气管插管位置和复苏效果。复苏通气时常规使用气管环状软骨压迫方法已不再推荐。②对有症状心律失常干预方法的重要改变。腺苷被考虑用于稳定、单一宽QRS波形,且固定、单形态心动过速的诊断和治疗;对有症状或不稳定的心动过缓阿托品治疗无效时,推荐静脉注射(IV)变时激动剂可替代体外起搏;此外,对无脉电活动(PEA)或心室停搏不再推荐常规使用阿托品。③建议使用易行的生理学参数,推荐可根据呼吸末CO2(PETCO2)结果监测CPR质量和对ROSC的判断;胸外按压放松时动脉压力或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ScvO2);以及按压频率及幅度、胸廓回弹、按压中断持续时间、通气频率及幅度,均作为适时监测和优化CPR质量的指标。

三、心脏骤停后的救治

2010年指南认识到要加强对ROSC患者全身反应综合征的认识,进行多学科优化干预才可能使神经功能良好和改善出院存活率。心脏骤停后早期救治及主要目标:①维护及优化ROSC后患者心肺功能和重要器官的灌注;②转运至适合的医院或综合心脏骤停后救治的监护病房;③鉴别和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采取干预性治疗;优化体温控制治疗,有益神经功能恢复。

一项多中心、盲法使用亚低温(32℃~34℃)24 h方法,观察6个月神经预后良好、死亡率。以及7d并发症发生率研究显示:亚低温组75/136(55%)预后良好率(脑功能分级:1:恢复良好;2:中度致残)较常温组54/137(39%)明显高(OR 1.40,95% CI 1.08~1.81);亚低温组死亡率41%较常温组55%明显低(OR 0.74,95% CI 0.58~0.95);7d并发症发生率两组无显著差异。另一项涉及复苏后昏迷患者血管内降温至33℃持续24 h与常规治疗组对比研究结果,降温组存活率明显提高[67/97(69%)vs 466/941(49%),P<0.001)];降温组较对照组神经预后明显好(53% vs 34%,P=0.0003),心动过缓发生率无明显差异。

四、心肺复苏标准新依据的更迭

每次新推荐标准并非能够一蹴而就,总会引起更多争议或带来更多试验验证的各种依据,自2010指南发布后便不断地有不同的结论发表。

1.新推荐按压幅度并未带来理想的效果:一项即将发表的回顾研究结果认为,新指南推荐成人按压幅度由4~125px改为至少125px的标准并未取得预想的效果。分析294例复苏患者按不同按压标准,145例遵循2005年指南按压40mm标准,149例按2010年指南50mm,按压平均幅度分别为47.1mm、49.6mm(P<0.001),不足按压复苏的比例由73.9%降至49.1%(P<0.001),但这一改变心肺复苏者行为的标准,实际上ROSC率仍为49.0% vs 46.3%,效果未获明显改善,由此50 mm的按压幅度推荐尚有待进一步考证。

2.何处为最有效的按压部位:一项多中心、盲法使用亚低温(32℃~34℃)24 h方法,观察6个月神经预后良好、死亡率。以及7d并发症发生率研究显示:亚低温组75/136(55%)预后良好率(脑功能分级:1:恢复良好;2:中度致残)较常温组54/137(39%)明显高(OR 1.40,95% CI 1.08~1.81);亚低温组死亡率41%较常温组55%明显低(OR 0.74,95% CI 0.58~0.95);7d并发症发生率两组无显著差异。另一项涉及复苏后昏迷患者血管内降温至33℃持续24 h与常规治疗组对比研究结果,降温组存活率明显提高[67/97(69%) vs 466/941(49%),P<0.001)];降温组较对照组神经预后明显好(53% vs 34%,P=0.0003),心动过缓发生率无明显差异。

3.心脏骤停复苏低温目标管理:对复苏后昏迷患者血管内降温至33℃持续24 h已作为较公认的标准。一项国际性随机研究涉及939例复苏后无意识患者对比331组与361组间的总死亡率,180天神经功能预后和死亡率。33℃组与36℃组死亡率分别为50% vs 48%(P=0.51);两组180天神经功能预后和死亡率分别为54% vs 52%(P=0.87)。研究结论,低温治疗的目标温度33℃组未必较36℃组更佳。

自新的心肺复苏指南推荐标准颁布以来,在更深、更广泛领域的相关研究陆续发表,有关心脏骤停心肺复苏后损伤机制的研究,相关流行病学分析,低温治疗与微循环功能障碍,以及各类辅助复苏方法的应用,新的推荐标准依据可谓层出不穷。其实任何学科的发展都是遵循认识,实践,再认识的过程。

来源:中国循环杂志2014年5月第29卷第5期(总第191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