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冯骥才│我喜欢为理想活着

 言日言日言日日 2015-09-30

  天津大学冯骥才文学艺术研究院将迎来建院十周年。十年间,冯骥才在天大建起一块人文绿地,他说——我喜欢为理想而活着。

  在冯骥才生命中的“四驾马车”里有一驾是教育(另三驾分别为绘画、文学、文化遗产保护)。103日,天津大学冯骥才文学艺术研究院将迎来建院十周年,庆祝形式是举办“十年磨一剑”系列人文活动。昨天,在这座建在理工科大学中的人文学院里,冯骥才接受了今晚报记者专访,谈起他和学院所走过的不寻常的十年。

  天大的事 天大的事

  进入本世纪,全国不少理工科大学开始重视人文教育,纷纷将文化名人请进大学。在这股文化热潮中,我国第一座以当代文化名人的姓名命名的研究生院——冯骥才文学艺术研究院在天津大学建立。在2005年学院大楼落成剪彩仪式上,冯骥才曾说:“从今天起,天大(天津大学)的事对于我,是天大的事。”

  从成立到起步,把学院由无到有扎扎实实干起来,正好用了十年。十年过去了,冯骥才说自己没有食言:“十年中,我从自身上切下一大块‘生命蛋糕’给了教育。为了这座学院我倾心竭力,并不是因为它以我的名字命名。我不是为个人的荣誉而战,我对学术研究和教育有自己的思考和理想,我喜欢为理想而活着。”

  人文绿地 博物馆化

  冯骥才受聘成为学院院长是2001年,学院建成是在2005年。他受聘那年也是由他倡导的规模浩大的“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开启之时。于是,冯骥才的肩上同时挑起了两件大事。“我有时会把这两件具有凿空意义的事合起来做,使学院成为国家文化遗产保护事业的学术支撑和人材培养的基地。可是,有时我还要把这两件大事分开。学院有自己的追求,要名符其实成为天津大学的人文绿地,要有自己的气质,要博物馆化,更要有自己的学科优势和教研体系。”

  把书桌放在田野上

  致力于将学院“博物馆化”、对田野和文化体验的重视是这座学院独一无二的办学理念。作为院长,冯骥才强调“把书桌放在田野上”,在大地上思考,让思想既有翅膀,也有双脚。他强调做文化的先觉者,而先觉者应该是率先的行动者。

  十年来,学院已建成以中国木版年画研究中心、中国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研究中心、中国传承人口述史研究所三个研究机构以及文学研究室、视觉工作室互为支撑的教研体系,形成传承人口述史、传统村落、木版年画研究等学科特色,承担了多项国家重大科研项目,取得广泛的国内外学术联系与合作。十年来,学院把这些科研机构和项目等作为研究生的“实验室”与“工作坊”,一批又一批硕士和博士生从里面走出来,有的走进社会,有的融入学院的团队。这一切都使得冯骥才文学艺术研究院成为当今中国独一无二的人文学院。

  宝剑初成 拔剑出鞘

  十年里,学院进行了大量不为人知的文化的、学术的探索。“十年间,我们一直默默又执着地朝着自己的目标奋力前行,做自己的事,磨自己的剑。十年过去,宝剑初成,霜刃暂露,应该拔剑出鞘,为大学、为社会和国家做更多贡献了。”冯骥才说。虽然自己的十年过去了,但年轻人会迎来未来更多十年,他们会努力下去,使学院在天津大学这座中国第一所现代大学深邃又优美的校园里,长成一棵茁壮的大树。

103日、4日,学院就将以展览和纪念会等形式,向社会各界展示其独特的思考、求索与收获。

内容来源:今晚报

记者:高丽

编辑:张瑾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