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盗用太妃之名丨壹起读书

 汕头能率 2015-10-01

图片来自《嗜:戒不掉的甜蜜》

壹读微信号:yiduiread


选自《嗜:戒不掉的甜蜜

本文已取得授权


文丨郭亦城


“吃的明白”并不是为了较真,把它当作一种对食物维度世界里的认知也蛮好,就拿太妃糖来说,你应该早就认识它,但并不一定了解它。


“糖”,确切地说是用砂糖做主料而成的糖果,有绚丽的包装,有多变的口味,有不同的质地,还有各种美好的回忆。我们绝不会把糖与巧克力搞混,但却不一定清楚太妃糖算是哪拨儿——浓醇细滑,兼具甜腻脆韧,像是巧克力与糖果的交集。再加上由知名巧克力生产商“吉百利”出品的太妃糖“怡口莲”早已名声在外,让很多人不由相信,这货跟巧克力的关系更近!




很遗憾——请翻看包装上的配料表,你可看到它里面有巧克力浆、朱古力、可可粉、可可液等有关巧克力的成分吗?人家明明就是正经的糖嘛!


太妃糖的糖油史

“太妃”这个名字的由来,跟皇帝驾崩后妃子改称“太妃”没丝毫关系,所以也牵强附会不出什么“某太妃在后宫常年寂寥时,无意发明”之类的传说,它是英语中“Taffy”以及“Toffee”的音译,本意为柔软、有韧性的,也有翻译成“拖肥”的,估计这是从配料上入手的——1890年,太妃糖第一次出现在英国街头时,是用三种高热量原料:砂糖(当时的砂糖不是白砂糖,而是提纯程度较低的赤砂糖)、奶油和杏仁制成。


当时太妃糖的做法很“古朴”,就是把原料混在一起,在铜锅中经过40分钟的熬煮,蒸发浓缩,然后晾凉了敲成块,推着小车沿街叫卖,样子只能说“浑然天成”,是一块块不规则的糖块。你或许能想象出以前太妃糖的样子,但我可以很负责任地告诉你,口感跟现在完全不同:不够软、不够韧、不够滑,但是够粗糙、够油润。


因为糖和奶油是两种完全不同的物质,通俗点说就是一个是水性的,一个是油性的,想让它们直接、完全溶到一起,根本不可能,所以刚做好的“古代”太妃糖只是一个暂时的假象,过不了多久,就会发生糖油分离,少量油脂开始渗出糖的表面。同时,那会儿糖的用量也不够讲究,过饱和的糖溶液能结晶这事儿不是秘密,看看冰糖就知道,而这种结晶效应出现在太妃糖内部,成了大小不等的糖粒,俗称“反砂”。有些糖果要的就是这个效果,但别忘了,太妃糖可是以细滑而成名的,经常出现大糖粒子算怎么回事?


在1920年,开始有糖果店专门制作它,并不断改良它的配方。到了20世纪70年代,最终的配方让它变成了今天的样子,而这些改良包括调整砂糖的种类和比例,混入转化糖浆,改用炼乳、硬脂酸油来代替奶油,并加入能促进糖与油稳定共存的乳化剂——好吧,这一串名字太专业了,我们后面会慢慢说,但太妃糖的配方再怎么变,糖和油仍是它的灵魂。


焦香是一种反应

由于添加了“乳成分”,现在的太妃糖在糖果界属于“乳脂型糖果”,而在乳脂糖中,它又属于韧性糖果,反面例证就是牛轧糖——属于脆性糖果,然后到了韧性糖果里,它又被划归到“焦香型”这一类别中——焦香味是太妃糖最重要的特征,同时它的棕褐色泽也容易被人误以为跟巧克力有关。这些现象的产生,都源于太妃糖制作过程中的化学反应。




砂糖的主要成分是蔗糖——由一分子葡萄糖和一分子果糖组成,当葡萄糖受热时,会发生“烯醇化反应”(即“卡拉密尔反应”),也就是“焦糖化反应”,跟中餐里的炒糖色是同一个原理,每一分子葡萄糖会脱去三个水分子,形成麦芽酚(也有叫麦芽醇的),这种物质被认为是太妃糖产生香甜气息的根源,也是其棕褐色泽的一部分。最初的太妃糖形成,几乎都是出自此反应,所以它也叫“卡拉密尔糖”。前面说到过,太妃糖在英文中有Taffy和Toffee两种称谓,虽然翻译过来意思一致,但区别就在于,Taffy相比于Toffee含糖量更高,更趋近于原始的太妃糖,口感更酥脆些,也叫“松太妃糖”,Toffee则是出自现代的太妃糖配方,又叫“重太妃糖”。


除了卡拉密尔反应,太妃糖形成时发生的另一化学反应就是大名鼎鼎的“美拉德反应”。美拉德反应是在有氨基酸的存在下,葡萄糖等带有“还原性”的碳水化合物会与氨基酸合并,发生“缩合反应”,形成褐色物质,并产生香气。面包、烤肉的焦香味和色泽都是源于此。而随着氨基酸的不同,美拉德反应所形成的物质也有不同气味,太妃糖的香气主要出自乳制品中的亮氨酸。


协同营造美妙

如果之前把太妃糖当作巧克力是“误以为”之一,那接下来的就是“误以为”之二——有型有款的太妃糖是“固体”。或许这样说有些矫情,但在科学面前事实的确如此,太妃糖既不是固体(因为它没有熔点),也不是晶体(有晶体就等于出现了反砂),只能算是“过冷的过饱和溶液”——过冷是指它凝结的温度,通常以室温为标准,过饱和则是指它里面的水分含量很低,在熬煮之后,含水量通常只有8%~10%。所以,它不具备固体该有的特性,液体的特性倒是都涵盖了——扩散性、渗透性、可塑性和流变性。哦,一不小心又“专业”了,通俗点说,就是太妃糖的口感、口味,完全是液体性质的“食用性印证”。


太妃糖的这些特性都来自原料。传统食物制作的改进和演变,靠的都是经验和试验,但到了现在,为了实现某些目的:口感、香气、色泽……完全可以通过化学手段来调和——请不要把化学看得那么“高冷”,但凡是几种食材、佐料混合而成的食物,都会涉及化学反应,做食物应该是它最接地气的应用了。所以,那些经改良而加入的配料,在太妃糖里都有着各自的功能性。



传统的太妃糖使用的是赤砂糖,也就是未经过提纯的砂糖,里面含有“糖蜜”(甘蔗、甜菜汁液中的胶体、矿质元素和纤维素等,见后文)。所以,现代太妃糖的制作,不只用白砂糖,还要加入一半左右的赤砂糖,或者干脆就是直接加入糖蜜。


为了防止砂糖过量而产生结晶,可以人为换算出糖用量的理论值,但实际操作中,比如搅拌不均、水分不足,仍会出现反砂,故而通常还要加入一部分“转化糖浆”来代替砂糖,转化糖浆是在浓缩糖溶液时,加入酸性物质(柠檬酸等)形成的超浓缩液体糖,它不会结晶反砂,又有糖的甜度。


奶香是现代太妃糖的一大特色,原料中必须要有乳成分,靠里面的蛋白质来增香。但牛奶并不适合,因为它里面90%以上都是水,要熬煮它费时费力,况且,如果加热时间过长,里面的蛋白质还会发生凝结;奶酪?那是发酵食品好吧,有酸味的;奶粉?做太妃糖需要蒸发水,不可能还加水;而奶油之所以被抛弃,则是因为里面的蛋白质含量过低,筛来筛去只剩下“炼乳”。炼乳相当于浓缩牛奶,而且含有大量糖分,奶香味源自其中的各种乳蛋白。


乳蛋白们不光为太妃糖提供了奶香,也对太妃糖的质地影响颇大,尤其是其中的酪蛋白。酪蛋白含量越高,太妃糖的韧性、硬度就越大,也就越方便塑形,口感更有嚼劲。


奶油被去掉了,就需要有新的油补上来——因为细微油脂滴的存在,会与糖分子相互交错,不让它轻易结团反砂,令糖的质地紧密、细滑——这在一切硬质糖果中都适用,所以,别再天真地以为糖果里只有糖,其实还有很多油的。这个油当然不能加食用油,因为它们在室温下是液态的,完全无法凝固,所以要加那些室温下就是固体的油脂,俗称“硬脂酸油”,比如棕榈油。




之前做了诸多努力,但是仍改变不了糖、油不相容的局面,为此需要找一个“中介”来两边协调,这个中介就是“乳化剂”,满足它的唯一条件就是它既亲水又亲油。磷脂是最常用的乳化剂,它也是细胞膜的主要成分,一面可以限制脂肪滴的表面张力,并让脂肪表面带有同种电性的电荷而不结团,一面拉住糖分子,使糖与油能稳定均一地待在一起,形成过饱和的“糖油溶液”。其实,乳化剂在很多食品中都要用到,比如调味酸奶、蛋糕,目的都是为了糖油不分家。


现在,当你再吃进一颗太妃糖时,或许也会像广告里表演的那般,惊异于它浓化醇香的口感,但也能品味出它是如何美妙的。


嗜:戒不掉的甜蜜
本期推荐书目


作者:郭亦城

出版:中信出版社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