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大明和日本的第一次朝鲜战争 7

 昵称18892371 2015-10-02
    4、履行了以上条款后,方才准许封贡
    
    而小西提出的修正案是:二王子在咸镜道加藤清正部日军手中,交回肯定有困难;平壤可以交回明国,但大同江以南的庆尚、全罗、忠清、京畿四道,暂时由日本辖属;封贡后从日商船到达浙江之日起,日本开始总撤军,沈惟敬便带着小西行长的修正案回辽东,向宋应昌作汇报。
    
    李如松对沈惟敬带回这样一个丧失原则的条约极度不满,欲斩之。被随军参谋李应试劝阻,并说利用日军奢望和谈之际,予以偷袭,是一奇计。(注20)李如松方才留沈惟敬于军中,并开始调度各路大军,准备进击日军。
    
    十二月初小西行长向宇喜多秀吉和丰臣秀吉汇报第二次会谈的结果,在等待丰臣秀吉的批示期间,小西玩弄诡计,对朝鲜施行离间。他故意泄露与沈惟敬会谈的条件,强调日军将平壤交还给明朝而不是朝鲜。这些个流言蜚语引起了朝鲜君臣的猜忌,为此,宋应昌在十二月十二特移咨文于朝鲜国王,以释其疑。(注21)但朝鲜君臣的疑窦知道李如松大军开进平壤时,方才消除。
    
    (三)李如松收复平壤以及碧蹄馆之败
    
    李如松率领明军左、中、右三协共四万三千余人的大军,于万历二十一年(公元1593年)正月初二日抵达安州。这时朝鲜大臣柳成龙来迎,李如松就柳成龙所进献的平壤地图,详细地了解了敌我两军的形势。为了说明平壤和碧蹄馆战争的胜负原因,这里将明日两军的军事素质和武器装备略作一下说明。
    
    明军的军制为募兵制,军队分步、骑两个兵种。步兵多为南方人,按戚继光所创兵制,步兵一营二千余人,其中铳手占半数。骑兵多为北方人,其中快炮手和铳手占百分之四十。(注22)明军的铳和快炮的射程和威力远不如日军的鸟枪,尽管铳类所占的比例大于日军,但威力略逊于日军。但明军所使用攻城及野战大炮,远教日军为多而且杀伤力大,对日军颇有威慑力。
    
    日军兵制与元日战争时期相比无本质上的区别,这里就不再重复了,但这时的日军广泛使用鸟枪等火器,所占比率约为百分之十八到百分之三十左右。(注23)由于鸟枪射程远,杀伤力大,因而对明军具有很大的威慑作用。
    
    当李如松了解到上述情况后,对柳成龙说,日军倚仗鸟枪,我用大炮,当可战胜日军。(注24)正月初四日,李如松大军至肃州,令参将李宁至顺安,告知小洗行长沈惟敬来,宜迎接。小西行长信以为真,派二十人至顺安,李宁设伏捉获三人,其余逃回。小西方才知道明朝大军已至,但犹未作战斗准备。六日,小西于平壤风月楼率众着花衣迎接明使,但来者却是李如松的大军。七日天明时分,李如松亲率大军攻城,这是明日两军主力的第一次激烈战斗。平壤攻坚战,明军打得极其英勇顽强,李如松坐骑中弹死,换马再战,游击、参将等中弹负伤,仍坚持指挥作战,终于在气势上压倒了日军,战斗了整整一天,将日军压到了城内一角的几个土窖内。(注25)这一仗,阵斩一千二百八十五级,生擒二名,夺马二千九百八十五匹,救出被俘虏的朝鲜男女一千二百二十五名。(注26)日军伤亡惨重,士气低落,明军虽胜伤亡亦多,但士气高涨,志在夺取平壤全地。
    
    八日夜,小西行长与日军诸将商议,军粮、兵营悉数被明军焚毁,外援又久侯不至,无法固守,决心连夜撤回京城。小西撤退到凤山时,才知道负责增援的大友义统居然在听见明军大炮声后,惊恐非常,先行逃回了京城。
    
    正月十二日,小西行长兵败平壤的消息传到了京城,宇喜多秀家急忙着急有关将领和三奉行开会商议对策。会议决定,日军全线撤退到京城,集中兵力以便与明军决战。十七日,小西败军退至京城,十八日开城日军撤回,至京城集结。这时,京城日军的数量超过了五万人。
    
    李如松九日收复平壤,十九日先遣部队进至开城,二十四日李如松率大军进至开城。在开城,李如松召集了各路将领会议,研究下一步的作战计划,由于各路将领意见不统一,作战计划暂未确定。李如松派副总兵查大受等率三千明军向京城方向前进,搜索敌情,探勘沿途地形,以便于指定进攻京城的军事计划。查大受军队在二十七日于高阳迎曙驿与日军北上搜索部队加藤光泰部相遭遇,双方展开战斗,明军斩首六百余级,日军败退。自平壤胜利后,明军已开始滋生轻视日军之意,迎曙驿的轻取日军,更助长了查大受的轻敌之心。因此,他即未认真搜索敌情,又未探察日军败退的方向,是否还有后续部队等,依然盲目前进,其实,加藤光泰败退后,立刻报告了主力部队将领小早川隆景。小早川率领二万日军赶来进行会战,当查大受发现时,想摆脱已经来不不及了。于是退守碧蹄馆(距离京城五十华里),被日军包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