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旧书世界中的其乐无穷

 苏迷 2015-10-03
旧书世界中的其乐无穷
1
 
  本报记者 大银
  长假七天,对于很多旧书迷来讲,也是一段比较集中的扫货期。这两天,林枫又在家里整理所收藏的旧书,过几天他还将北上石家庄,专攻旧书店与旧书市场。“平时基本都在苏州本地或网上淘书,最多周末的时候去上海福州路看看,长假可以出个远门,我们很多书友都会利用这段时间出去看看。”
  公务员林枫是一位八零后,因为大学专业是新闻加上爱好历史,在学校期间就对民国时代的书刊有所了解并产生兴趣,不过很长一段时间以来他接触的都是全新出版物,少有涉猎旧书。第一次手捧民国期刊实物的时候,林枫感觉惊奇,十分真切地感受到了沉甸甸的历史感,但因为了解过,所以也是亲切的。
  林枫真正开始收藏旧书是从2008年开始的。当时,他在常常光顾的观前文化城意外发现了近百本出版于1971年—1997年的《人民画报》,七八元一本的价格,令他感觉自己“好像捡了一个大漏”。当时的林枫绝对没有想到,在后来的六七年时间里,他几乎集齐了1950年至今的所有公开出版过的《人民画报》,“可能还缺七八本,都是‘文革’期间的,有些可能因为政治原因被销毁过,或者在市场上流通的数量极其有限。”林枫后来从多种途径了解到,将创刊以来的《人民画报》一期不落全部收齐的藏家,全国范围内应该不超过四或五人。林枫迄今已收藏有旧书刊五六千册,其中大部分都是期刊,更以民国时代的期刊杂志为主。
  林枫在苏州常去光顾的旧书店叫做“十方书店”,专做旧书生意,他不仅与老板混得很熟,还在那里认识了不少同好书友。“我们这个圈子大概有七八个人,不过大家收的旧书刊,方向都不相同,比如我的方向是民国书刊;有位朋友在戏曲博物馆工作,他的方向就是戏曲研究;还有一位朋友是做老师的,他就集中收集古典文学与苏州各个地方的志书。”书友们热情高涨,有人甚至一年要跑好几次北京,像国庆长假这样的时间,也基本都在天南海北淘书。
  一个有趣现象是,在林枫的书友圈子中,都是清一色的男性,而据他了解,全国的旧书刊爱好者中,女性的比例也不足10%,“我们也在琢磨这个问题,可能是女性通常有一点洁癖又喜欢一手的东西,有的女收藏者为了解决这样的困扰,还专门去买了紫外线消毒灯对旧书进行处理。”
  因为有了大量民国书刊这样的一手资料,林枫也开始对这一时期的社会生活与经济文化进行深入研究,“像《点石斋画报》这样的出版物,已经能够充分反映出上世纪三十四年代,上海卓越的商品经济水平以及程度已经很高的市民文化。”而林枫陆续收集的民国文学资料也是非常难得的新文学史料,“当时文人开设出版公司、办报办杂志的风气很盛,不过随着发行量的扩大,文人气质的书报已经不能完全适应市场需求了,但他们一直在调整,能够做到既引领时尚又不脱离时代。”
  林枫说,相比同龄人,他的爱好看起来有些单调又很孤寂,但是沉浸其中,其乐无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