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闹市中的新旧书店

 新华书店好书榜 2022-02-27

图片


闹市中的新旧书店

图片

刘祯贵

图片

新旧书店位于市中心莲桂南路150号,此处紧邻两条道路交叉的红绿灯路口。书店附近还有菜市场、餐馆等商铺,人流量较大,致使书店门口时刻人来人往。我和新旧书店结缘,缘于2015年从市中心搬家到城市南边居住,此处距离新旧书店较原来住家近些。虽然之前逛旧书市场时经常看到新旧书店老板摆摊售卖,但与其不是特别熟悉,也不知其开有一家旧书店。

图片
记得2015年搬家到城市南边居住后,逛旧书市场时发现新旧书店老板在旧书市场经常售卖民国期间的书刊,在其摊位多次购买,由此逐渐熟悉,并不时开始闲聊。记得有一次,新旧书店老板知我喜好民国书刊,特别是红色书籍,主动介绍其在前几年在住家附近的四川一出版单位收了一大批民国书刊、红色书籍,言及与我认识晚了,不然可将这批民国书刊、红色书籍提前叫我看下。交谈过程中,新旧书店老板还提及其在莲桂南路150号开有一家旧书店,说有空可去逛下,并说新旧书店店名还是成都著名诗人流沙河所题写。
图片

图片

自从搬家到城市南边居住,并得知居家不远的莲桂南路150号开有一家旧书店,就不时利用周末或者晚上时间去逛下。从住家到新旧书店,沿锦江河边,经高攀路,过郭家桥,穿越龙舟路,如走路的话,得40分钟左右时间。有时,饭后步行到新旧书店逛逛,做到身体锻炼与淘书两不误。平均下来,可能至少每月会到新旧书店逛一次,淘一下书。在新旧书店这家店铺,不时可以买到自己用得上的有价值的书刊。几年下来,在新旧书店还真买了不少文史、党史等方面的书籍,甚至还买到好几本珍稀红色书籍。

图片

新旧书店主要是老板爱人在经营、售卖,而老板本人则是寻找货源与到旧书市场摆摊售卖,夫妻二人分工协作,相当默契。初到新旧书店的陌生人,有时会误认书店为古玩店铺,因为书店门口到人行道边沿不时放有檀木珠串、茶壶杯盏、老式脸盆等“破铜老铁”杂件。书店老板及老板娘每天不辞辛苦地抱出来摆摊,一到晚上又再抱回去。整个书店约有20多个平方,里面全是摆放旧书的书架。从书店门口往里看,整个书店呈W形,书店中间利用背靠背的两排书架使书店形成U通道,使看书者从右至左,或者从左至右,形成一个相当方便的看书通道。由于书店旧书较多,所有书架下方均堆满了书,致使看书通道显得特别的逼仄。有时看书人一多,拥挤程度则是相当明显。书店最里面隔有一个小间,看到老板及老板娘不时从里面进出,晚上淘书有时还听见有炒菜的声音。

图片

图片

听老板讲,几乎从早到晚,新旧书店里都有爱书人、淘书者或者藏书家等在此挑书看书。为适应市场需求,新旧书店的旧书出版年代多是近一、二十年的,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老版本旧书相对来说会少一些。此外,书店里面教材、网格本的小说也在销售。不过,像文革时期书籍、上世纪五十年代的文学作品也有一些,主要放在右侧靠墙的书架上。那些老版本的旧书、民国书刊、珍稀书籍等,老板多是拿到旧书市场摆摊售卖,以便卖个好价钱。

图片

图片

有时逛新旧书店时,老板会主动聊起收到了什么好书,也会谈及通过旧书买卖赚钱买了车、刚刚买了新房,甚至谈到新旧书店这个铺面,也是通过旧书买卖赚取的。可以说,一家人的生活来源,全靠旧书生意,以旧书店经营、摆旧书摊为生。旧书买卖是一种情怀,但除了情怀,开旧书店也是在做经营。经营过程中,每一个旧书店都有自己的故事,但不管这个故事究竟如何,是否精彩,旧书买卖也是在传播城市文化,是一件相当有益,传播正能量的经营行为。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物质丰腴的时代,旧书店的生存实属不易。新旧书店等旧书店可说是散落在城市里的文化“碎片”,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一个城市的文化内涵。每本书,都有着自己的灵魂,也有着自己的生命,薪火相传。新旧书店等旧书店的存在价值,则是让书以另外一种方式,重新焕发生命、重新找到价值,为那些被遗弃、被转让的旧书提供了一个重新旅行的起点。

图片

对于爱书人来说,新旧书店等旧书店或许能带来那么几许乡愁的感觉。相比于网上书店的旧书价格,新旧书店等实体旧书店的价格有时也是非常的实惠,至少省掉邮费,有种“淘”的感觉。20多年,如闲来无事,我喜欢到城市街头巷尾的新旧书店等旧书店去逛逛。多数情况下,都要买一两本旧书,从中体会到淘书的感觉,不枉此行。

文章配图作者提供

重庆旧书学术顾问:万龙生

重庆旧书@重庆地区爱书社群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