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奇诗分类与名词解释

 崆峒樵隐 2015-10-04

奇诗分类与名词解释


    作者:佚名 来源:本站原创 阅读: 305 更新:2009年04月13日

    一、音韵系列

    1、福唐体,即独木桥体,又叫独韵诗,一字韵诗。每句韵脚用同一个字。
    2、柏梁体,每句七言都押韵的,全篇不换韵,称为柏梁体。
    3、间韵诗(变体诗) 又称平仄两韵诗、平仄通韵诗,一首诗间隔着押两个韵,单句押仄韵,双句押平韵。
    4、转韵诗,转韵,就是换韵,在一首诗歌中,根据内容表达的需求连续转换若干韵。韵脚平仄交替。
    5、促句诗,转韵诗的一种,不拘平仄,以三句一转韵。
    6、倒押前韵诗,用于和诗,一个不少地照用原诗人的韵字,顺序则由尾字依次到首字。
    7、犯韵体, 犯韵又称冒韵,即不是韵脚处用上同韵之字。每句首字与本句末字押韵,便称为犯韵体。
    8、短柱体, 一句中或两韵、或三韵的叫短柱体。
    9、四声诗,每句诗用同一种声调的字写成的组诗。有全平、平上、平去、平入等。古诗中也有句全平、一句全仄(含上、去、入三声)的。可分为全平诗、全仄诗、五平五仄诗。五平五仄诗,是单句一个声调,偶句为另一个声调。
    10、双声诗,又叫吃语诗、口吃诗。双声诗要求诗的各句都采用声母相同的字。
    11、叠韵诗,全诗各句所用的字的韵部均相同的诗。
    12、双声叠韵诗,每句都有双声字或叠韵字的诗。
    13、禽言诗,以禽鸣之谐音,假定为人语,表诗中之意。
    14、风人诗 ,谐音诗与谐音双关诗,利用同音假借字作文学的隐语。
    15、声韵诗,分声母诗、韵母诗、反切诗。
    声母诗,诗句的字的声母正好是拼音声母数。
    韵母诗,诗句的字的韵母正好是拼音韵母数。
    反切诗,又叫切语诗,用古代反切注音的方法,诗句中两字反出一字,诗表层一个意思,反出的话还有一个意思。


    二、 嵌名系列

    原则是“要当字则正用,意须假借”。所嵌的字字面意义与诗中意思一样的,便不能称之为体,起码也不能算怪体诗。
    16、嵌字诗,广义的说,按照修辞格“镶嵌”手法把特定的字嵌于诗篇的句首或句中,如人名诗、地名诗、药名诗、建除诗、八音诗、六府诗等都是嵌字诗。狭义的嵌字诗,专指嵌于每句句首的字能合成短句,并且别有意义的诗体,即“鹤顶格”。
    17、藏头诗,本来是说每句的第一字,都隐藏于前句的末一字。这是利用汉字中合体字多的特点,从前句末一字分离出其中的一个“部件”,作为次句的首字,所以称为藏头诗或藏头拆字诗,今天称为半字顶真诗。现在我们说藏头诗是指嵌字诗中嵌于句首(“鹤顶格”)的诗。
    18、建除诗,建除十二生辰诗简称,以建、除等十二字冠于诗每联首句第一字,字意融于句中,形成杂体诗特定格式。全诗十二联,廿四句。从第一句起,每联开头冠以十二辰的名称,因十二辰的头两个名称为“建”“除”,故名“建除体”。
    19、药名诗,药名诗是在诗中嵌用中药名,联缀成篇,“要当字则正用,意须假借”。
    20、针穴名诗,以针炙名联缀成诗。
    21、卦名诗,就是每句诗中嵌用《周易》六十四卦名中的一个卦名,联缀成篇。
    22、龟兆名诗,是指将解释卦象意义的词语隐藏在诗句中。
    23、相名诗,是将相术之名嵌用于诗中。
    24、星名诗,是将星辰名嵌用于诗句中。
    25、节气名诗,是将我国农历的二十四节气名嵌用于诗中,联缀成篇。
    26、鸟兽名诗,将禽鸟名和兽类名分别嵌用于诗中,联缀成篇,有的用本义,有的语意双关,有的巧用别名。
    27、草木名诗,是将草名和树木名分别嵌于诗中,而语意双关。
    姓名诗,每句都含有姓名。
    28、地名诗,是将郡国名、州名、县名、道里名以及山川胜迹名等,嵌于诗中,假借词意,联缀成篇。
    29、宫殿屋名诗,每句嵌入建筑物名称。
    30、车船名诗,是把车名、船名分别嵌用于诗中。
    31、围棋名诗 ,就是将围棋的一些别名嵌用于诗中。
    32、象棋名诗 ,就是将象棋的一些棋名和术语嵌用于诗中。
    33、歌曲名诗 词牌名体 词曲名诗,是将乐府歌名、词牌名、曲调名等嵌用于诗词中,联缀成篇,而词义双关。
    歌曲名诗
    曲牌名诗
    词牌名诗
    34、戏目名诗,是将戏目名嵌用于诗中。
    35、四气诗 ,也称四时诗,实为四时诗的一种变化体,是将“春”、“夏”、“秋”、“冬”四字顺序嵌用在一首诗中,每句诗的内容符合各个季节的特点。
    36、四色诗也称四色咏,五言四句,偶句押韵.每句诗嵌入一种颜色的名称,共四句,就有四种颜色,因此叫做“四色诗”。 也有分四段,一段描写一色的。
    37、五行诗,就是将五字嵌入诗中,别行组词,别作他义,联缀成篇。
    38、六甲诗,就是将六十甲子的数字嵌入诗中,仅借用字面,而另行组词,缀联成诗。
    39、六府诗,五言十二句,“六府”的次序为:水,火,金,木,土,毂。将此六字依次嵌于单数句句首,偶句押韵,一韵到底。首句入韵与否皆可。
    40、八音诗,古代称金、石、丝、竹、匏、土、革、木为八音,代表八种乐器。八音诗就是将八音的名称,依序冠于每句之首或每联之首。
    41、十二属诗,即十二生肖诗,也称“十二辰诗”、“十二神诗”。 把十二生肖顺序嵌用于诗中。
    42、数字诗,嵌名诗的一种,每句都嵌同一个数字,如果嵌在首位的则为同头数字诗。
    半字诗
    一字诗
    两字诗
    三字诗
    四字诗
    五字诗
    六字诗
    七字诗
    八字诗
    九字诗
    百字诗
    千字诗 
    万字诗
    43、数名诗,又叫十数诗。是将从一至十以内的数目字用于诗句中,连贯而成的诗,现在一般也称数字诗。
    44. 数谜诗顾名思义就是数字猜谜诗,它以数字谜语,又似趣味数学。它犹如今的一道趣算数题,文字表达采用古典诗可口可歌的形式表现出来,形式活泼生动。

    三、结构系列

    (一)、限定格式 填空型
    44、两头纤纤诗,四句七言,每句前四字描绘事物特点,后三字描绘事物名称。这是一种填空体,每句填三个字。两头纤纤 ,半白半黑 ,腷々膊々 ,磊磊落落 。
    45、五杂俎诗五杂俎或做五杂组,三言六句, 以首句名篇。偶句押韵.其内容多寄予哲理。一、三、五句与《古五杂俎》同,唯更改二、四、六句。这也是填空式的诗体:五杂俎, 。往复还, 。不获已, 。
    46、三妇艳,五言六句。大妇 。中妇 。小妇 。 。良人 。 。 良人也可用丈人、丈夫、众人、上客 、佳人等
    47、尔汝歌 ,五言四句,每句有汝。
    48、一半儿,曲牌名。属北曲仙吕宫,与词牌《忆王孙》相仿,惟末句七字增为九字,“一半儿”三字重复出现,故名。【一半儿】小令兼用。即[忆王孙],末句定格嵌入两个“一半儿”。曲中多用此格,用[忆王孙]整个甚少。
    ×平×仄仄平平△,×仄平平平去平△,×仄×平平去平△。厶平平△,一半儿平平一半儿上△。
    49、自君之出矣诗,五言四句或四句以上,也可写若干首。第一句一定要是“自君之出矣”。
    50、四愁诗,共四首,每首都以“我所思兮在×× 开始,而以“何为怀忧心 ××”作结,故称“四愁”。
    51、五噫
    52、六忆
    53、十索、
    54、十离

    (二)、限定段落与内容
    55、诸言体 又叫诸意体、诸语体,凡描写情态之辞皆可自为一体格。常见有:
    了语
    大言
    小言、
    乐语
    滑语
    馋语
    醉语
    安语
    56、反义词诗 ,每句都有反义词。
    57、五更诗,把一更至五更发生的事情按时间的推移顺序,分别描述成篇构成连章组诗。
    58、十二时诗,就是将十二时的名目冠于句首,它与表达的内容,并无必然联系,但据以押韵而已。
    59、禁体诗,即指赋诗时,预定不准犯某某等字之诗。因诗家以体物为工巧,废而不用,视同禁例,有如徒手相搏,不持寸铁。后遂以禁体诗为白战。
    60、七哀诗
    61、百年诗,十年为一章,共十章。
    62、广告诗


    四、利用材料系列

    (一)、引用类
    63、集句诗就是全用前人诗句词句杂缀成诗。
    64、集句词就是全用前人诗句词句杂缀成词。

    (二)、改造类
    65、剥皮诗,也称“拟古诗”,是一种仿造诗,即旧瓶装新酒。此体有时被冠以【拟】或【赋得】之名。其形式是步前人诗体,通常以前人较有名气的诗做基础,颠倒、删除、增添或改动几个字,甚至沿用部份诗句。其内容则以各个时期的生活画卷为基础,使诗作产生新意,用调侃嘲讽口气,妙趣横生,达到发泄或鞭挞的目的。
    减字剥皮诗
    加冠诗
    添脚剥皮诗
    (附)拟古诗
    66、櫽括体,就前人诗文的内容剪裁改写而成。
    67、逐字替换诗,把原诗逐字用同义字代替,形成一首新诗。

    (三)、兼收类
    68、藏诗体对联(“联绝连环体”) ,对联的下联作为绝句诗的首句,第二句则从下联第四字读起再接上联头三字,上联作第三句,第四句从上联第四字读起再接下联头三字,全诗结束。这是从十四字回转回文诗(十四字脱御连环诗)改造出来的,先把这十四个字编成对联,再按十四字回转回文诗读法来读。
    69、诗改词,通过句读把诗读成词,偶尔可加减个别字。近似櫽括体,但有异。櫽括体作了较大的文字改动,诗改词在文字上基本不变。
    70、诗词包含体,是诗同时也是词,只须改变句读。诗改词也属此类,只是诗词包含体是作者本人构思出来的,诗改词则是别人改原作。
    71、中西合璧诗,每句中都有中文与外语混杂。
    72、号码诗,是指把阿拉伯的数字写入汉文字的诗中。
    73、藏字横诗竖铭,横读是诗,竖读是铭,又可根据需要进行嵌字。
    74、诗词合璧,专指回文虞美人又可读出回文律诗的。
    75、联诗,由对联组成的诗。
    76、诗联,由诗组成的对联。

    (四)、字句数量类
    77、掉脚诗,“十七字诗”全诗四句,前三句均为五字,末句为两字,共十七字,亦称“无赖体”,俗称“瘸腿诗”、“吊脚诗”、“翘脚诗”,今天通称三句半。从内容上看,十七字诗是亦庄亦谐的结合,前三句多是庄重的内容,后一句多是诙谐风趣的调侃;从形式上看,它是整齐与错落的统一,前三句每句三顿,合辙押韵、通俗流畅,后一句跌落而为一顿,在节奏的起伏中增加了语言的音乐美。一般把十七字的“三句半”叫十七字诗,把不是十七字的“三句半”叫瘸腿诗。
    78、九言诗,一般说来,全诗每句九字,句数不限,以偶数句式为主,节奏均依传统体式。
    79、宝塔诗,这种诗由若干行组成,第一行只有一个字,第二行二个字,第三行三个字,如此类推。当书写时每句都居中排列,就形成一个等腰三角形,像一座宝塔一样,故名“宝塔诗”。种类甚多。
    80、一七体诗,宝塔诗的一种。它从一字至七字诗,从一字句到七字句,或选两句为一韵。首句为一字,实际是个题目,一韵到底。
    81、飞雁体,同头体的五律或五言八句的古风可排成这种形状。从形式上看是一种宝塔诗,呈对顶塔形,只不过在读法上不同罢了。它读法是从左上一字开始往右下斜读,然后依此类推,两两交叉,如飞雁排成的“人”字形,犹如雁阵。要左右开弓斜着读,呈人字行,犹如雁阵,所以叫飞雁体.制法与读法:共八行,第一行二字,下面几行一次增加二字,第五行与第四行字数同,第五行以下依次减二字,最后一行为二字。把同头的字排在前四行的头尾,其它字的排法按读法进行。读法:第一句从第一行第一字开始,向右斜向读,即第二行的倒二字,第三行的倒二字,第四行的倒二字,第五行的倒一字。第二句从第一行第二字开始,向左斜向读,即第二行的第二字,第三行的第二字,第四行的第二字,第五行的第一字。第三句从第二行第一字开始,向右斜向读,第四句从第二行倒一字开始,向左斜向读,下面各句依次交叉右斜、左斜的读。
    82、火焰体诗,以其形似火焰,故名。但读法与宝塔诗恰好相反,宝塔诗是自上而下读,火焰体诗则是自下往上绕着读。
    83、叠翠诗,“八×叠翠诗”属于宝塔诗。一三五七行的首尾二字相同。还有一种叫“包×叠翠诗”的是倒数三四句的中心分别多出两个×字,故名。共分四层,一二三层各两行,第四层有四行,第一层每行二字,下面每层增加二字。根据不同安排,有两种读法。一种是第一层顺着读,第三行开始由中间劈开,从第三字开始往右念,然后接第四行往左念,至中间接下一行的中间字往右念,如此一右一左的念下去,再由最后一行往上念,一直到第三行的中间。另一种读法是由第一层的第二字开始,接第二行的第二字,下面方法同上,最后往上到第三行的中间,再接第二行的第一字和第一行的第一字。这种读法的诗也可把第一行的两个字并为一个。
    84、八大山诗,是叠翠诗的改装,形状像飞雁体。八行(4、6、8、10、10、8、6、4), 每行开头为同字。读法,从第六行的末字沿外面往上读到第一行的第三字,再转向下到第四行,又转向上,前四行读完再转到下四行。
    85、三句诗
    86、摊破诗,又名“摊声”,在绝句和词牌规定的句数上,摊破一句或半句,比如使绝句成为五句或四句半的一种新诗。摊破之处,应是诗眼,能点醒全篇。


    五、重现系列

    (一)、镶嵌式重现
    87、复字体是在全诗中重复嵌用同一个字,而且一句中可以复用两三次。
    88、重字体诗,是指同一词语在句中重复使用。
    89、叠字诗,是指诗中的部分句子或全诗各句都用叠字组成。各句都用叠字组成的为叠字体诗。所谓叠字,是指两个相同的字重叠而成一个词,也称“重言词”。
    90、两字连珠诗是在每句诗中重复嵌用两个字
    91、翻韵诗(倒字诗) ,是将通常的词语顺倒过来,使之句句协韵,所以也称“倒字诗”。内容多寓讽谕之意,诙谐有趣,令人发笑。
    92、同头诗,就是每句诗的开头一字都相同。
    93、罗嗦诗 重复诗,有意的意思重复,造出一种颇有诗味儿的意境。
    94、绕头诗,一、三两句为三字,二、四两句为七字;一、二句押一韵,三、四句另押一韵。其中第三句的一、三字为第一句三、一字,好比将尾绕到头,故称“绕头诗”。
    (二)、全句式重现
    95、双承体,又叫堆絮体,上句句尾的词,在后文中进行两次承接。
    96、首尾吟体(首尾重复),一句而首尾皆用之。
    97、辘轳体也称轮回体,是主题相关的组诗。她与顶针格、鹤顶格诸体不同,更不同于回文诗。她的写法是:选定一个内涵较丰富的中心句子作题目,采用七律或七绝的形式来写。如果采用七律形式,则将选定的题目按第1、2、4、6、8句顺序,分别镶嵌于其中,象车轮转动一样,使其形成五首的一组诗。如果采用七绝形式,方法亦类似,不过镶嵌的分别是在第1、2、4句上,三首为一组。后来也有人利用仄声韵的律诗把它放到第三句第五句和第七句的,这样可就全辘轳起来了。
    98、换序诗,指的是调换现成诗词作品的句子顺序,使之具有新的意义,而形成的一首新诗。

    六、修辞系列

    99、语义双关诗,双关诗分两种,一种是同音双关,还有一种是意义双关,此指意义双关,包括同字双关(使用相同的字构成双关)。
    100、粘对诗或称“当句有对”、“隔句对”。有两种格式,一种是在一联上下句相对的同时,再以每句的前后半句相对;另一种是以奇数句和奇数句相对,偶数句和偶数句相对。
    101、歇后诗又称缩字诗或缩脚诗,将成语或古人陈句,引用前一部分,而略去后面的本质部分的歇后修辞方法引入诗篇,称为歇后诗。
    102、问句诗必须全诗为问句,又叫设问诗。
    103、排比诗,以排比句式贯串全诗的,才算是排比诗或排句诗。
    104、反语诗,反语诗是利用反语修辞,正话反说。与反义诗的区别,反义诗即颠倒诗,是把事物都说反了,与学理相悖的诗。反语诗是用和本意相反的话来表达本意的诗。
    105、顶真体
    106、句蝉联
    107、倒顺连环锦缠枝
    108、回环顶真诗
    109、顶真回文诗
    110、连环体诗是指上一首诗的尾句是下一首的首句。连环体诗又叫首尾联环诗,属于顶真类。此体多为整句重复式,故又称重句体。
    111、段落顶真(节蝉联)
    112、半字顶真体
    (1)首尾二字没回环
    (2)首尾二字也半字回环
    113、藏头拆字体

    六、文字结构系列

    114、藁砧诗、 隐语诗、 谜语诗, 以字为谜底的诗,也称廋语诗、隐语诗。它的谜面主要是将字形分解,而将谜底隐藏其中。所用诗句多数着眼于字形,有的则兼释字义
    115、离合诗是一种分离、合并字形成字的诗。常见的情形是,每四句离合一字。即次句的第一字与前一句的第一字相犯,分离出一个字,或一个偏旁,或某种笔划,再与后两句分离出的字、偏旁、笔划,合并成另一个字,故称离合诗。
    116、拆字诗,是根据汉字的特点,将合体字拆成独体字,或拆成相关的部件(偏旁加独体字),敷衍成篇。拆字诗与离合诗相近似,但又不尽相同。
    117、同旁诗,又叫联边诗 嵌字中字体,每句都以同旁字排列的诗叫同旁诗。
    118、叠字形诗

    七、语言风格

    119、逆挽诗 抑扬诗,一般是起句平常,甚至让人感到十分粗俗,但从全诗来看,知只是一种铺垫,后半部分语意陡转,别开生面,不落窠臼,让人耳目一新,体现其诗构思之巧妙。
    (1).铺垫式,所谓铺垫式(拨叶寻花),是指故意先用数字作铺垫,使诗的前半部显得通俗易懂、平淡如水;最后却用警句作结,使全诗平中出奇,骤然生色,使读者在大失所望之时,眼前突然为之一亮,充分体味到“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艺术之妙。
    (2).巧补式,犹如续字联,就是命题写诗或作联的条件、背景一变再变,使得写诗人或题联者穷于应付,这是要考考咏诗或题联之人的应景捷才。
    (3).波浪式,设悬再解,又设悬又解,一波刚平一波又起,扣人心弦。
    (4).解疑式,先设疑后释疑,形成新奇的意境。
    (5).扬抑式,打油诗中还有一种先扬后抑的,前面写得很文雅,富有诗意,后面忽然粗俗,造成一种幽默的效果。
    120、颠倒歌又叫撒谎歌,是我国诗歌园地里有一种颇为有趣的反义诗。特点是把很多不可能发生的看见的的事物,用歌谣的形式,非要说出来,让人听了笑破肚皮,还在嬉笑怒骂中学到作人接物,是移风易俗的好教材。
    121、俳谐体 、俳体 、谐体 、覆窠体 、打油诗
    打油诗,内容浅显明了,字句诙谐风趣,形象鲜明生动的诗称作“打油诗”。

    八、语序系列

    122、回文 (种类和内容实在太多,要作专章介绍。暂空,下次填充.先发一个我的<回文集>中的总目录)

    壹 回文诗
    一、通体回文体
    附 反复体诗
    双篇回复式
    二、本篇回文体
    (一)、标准的本篇回文诗
    (二)、回文辘轳体(有人把它叫做叠字回文诗,叫法不大对)
    三、回转回文体
    附 头尾不粘式
    四、上下句回复式(又叫双句回文)
    五、本句回复式回文诗 (又叫双回文诗、就句回文)
    六、其他形式的回文诗
    (一)、叠词回文诗
    (二) 图形化的辘轳体(连环诗)

    贰 回文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