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孔子说玉十德

 长乐无极 2015-10-06
孔子说玉十德 来源:网络    作者:佚名    时间:2015-07-13 22:53:59   

 

 

    狗狗按:关于孔子讲玉的十德我一直以为是后人杜撰附会的,后来好奇网上查了一下,竟然还真有这事。可以查到的有两个版本。第一个出自《孔子家语·问玉第三十六》,第二个出自《荀子》。

    子贡问于孔子曰:“敢问君子贵玉而贱珉何也? 为玉之寡而珉多欤? ”孔子曰:“非为玉之寡故贵之,珉之多故贱之。 夫昔者君子比德于玉:温润而泽,仁也;缜密以栗,智也; 廉而不刿,义也; 垂之如坠,礼也; 叩之其声清越而长,其终则诎然 ,乐矣; 瑕不掩瑜,瑜不掩瑕,忠也; 孚尹旁达,信也;气如白虹,天也; 精神见于山川,地也; 圭璋特达,德也; 天下莫不贵者,道也。诗云:‘言念君子,温其如玉’。故君子贵之也。”

    《荀子.法行》子贡问于孔子曰:“君子之所以贵玉而贱珉者,何也? 为夫玉之少而珉之多邪?”孔子曰:“恶,赐!是何言也!夫君子岂多而贱之,少而贵之哉!夫玉者, 君子比德焉。温润而泽,仁也;缜栗而理,知也;坚刚而不屈,义也;廉而不刿,行也;折而不桡, 勇也;瑕适并见,情也。扣之,其声清扬而远闻,其止辍然辞也.故虽有珉之彫彫,不若玉之章章。《诗》曰:‘言念君子,温其如玉。’此之谓也。”

     黄帝"冕旒之制"的产生标志着我国原始公社制度的崩溃。"合符釜山圭瑞"制的产生标志着玉器当时已成为统治阶级权力的象征,我国伟大的儒家创始人孔子论玉"十德",从此玉又成为封建社会对人们道德规范的标准。孔子曰:夫昔者君子比德于玉焉。

    (一)温润而泽,仁也。(泽意为濡,濡音为儒即儒家,儒家的标准要求是祖述尧舜,宪章文武,崇尚"礼乐"和"仁义"。提倡"忠恕"和"中庸之道"政治上主张"德治"和"仁治")。

    (二)缜密从栗,知也。(缜意为缜,栗知音为智,意为玉质内紧而外貌明智,即要求人们有外表的明智而又有内在的优秀素质)。


    (三)廉而不刿,义也。(廉洁不贪而不刿即不伤义。这就是要求人们即要廉洁奉公而对周围的亲朋好友不伤义气)。

    (四)垂之如坠,礼也。(礼仪谦让别人的精神而且要自尊自爱)。

    (五)其终诎然,乐也。(终即终点,诎即屈,意为玉器碰撞有声,要求人们不怕困难保持乐观)。

    (六)瑕不掩瑜、瑜不掩瑕,忠也。(瑕是玉中之病,瑜是玉中美者,这就是要求人们敢于承认自己的缺点,敢于改正自己的缺点,做到自知之明,光明正大)。

    (七)孚尹旁达,信也。(孚即浮,尹音略同筠是指竹子的青皮即玉采,旁达意为由里及表这就是要求人们内外一致。由表及里、做到内美和外美相结合)。

    (八)气如白虹,天也。(气即气质,气质如白虹有通天之灵气,这就是要求人们气质好、风度好)。

    (九)精神贯于山川,地也。(精神即神采,神采能通地,这就是要求人们精神面貌要充实自信如山川大地)。

    (十)圭璋特达,德也。(圭璋为祀神之器,是祀神六器之首二,圭璋用于堂即升堂之用,这就是要求人们像圭璋一样有大志、干大事、立大业)。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