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会说话的血糖(2):如何控制餐前餐后的血糖差距

 只有读书香 2015-10-08

会说话的血糖(2):如何控制餐前餐后的血糖差距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媒体平台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举报

  

  扎针、测血糖,貌似是糖友人人都会的技术,只需要多操作几次,采血笔、血糖仪的使用就可以熟能生巧。

  但是要读懂会“说话”的血糖值背后的意义,并能活用血糖记录来调整自己的作息、饮食、运动和药物,就需要多花点时间去学习必要的知识。

  而血糖控制的窍门中,饮食的调整是最直接实惠的。而掌握调控饮食的诀窍,最快的办法是加强跟医生或营养师的密切沟通。

  今天是长假的最后一天,会长早早坐到了安医生的诊室,美其名曰“访友”,其实是为了在医生和糖友的沟通之中寻找灵感,并总结出几手绝活,来让会长的“糖尿病之敌”公号发出的科普文章既有用,又有趣。

  一位背着旅行背包,浑身上下户外装备的帅哥现身了,对于长得比自己帅的美男经常充满恶意的会长,在习惯性地对比了双方的颜值之后,在心里非常客观地把“安医生病友团”第一男神的宝座送给了这位帅哥。。

  “安,我两周前开始吃你给我开的药,因为午餐和晚餐我都是在外头吃,所以就只监测了早上的血糖,这是我这一周的血糖记录。”

  

  又是一台玫瑰金的iphone6s,而且是plus版的,会长握着前两天咬牙跺脚了n次才忍痛换的土豪金iphone6有种被时尚抛弃的赶脚。

  安医生招牌式的温柔女声响起:“你的血糖已经慢慢在下降了,这非常好。但是早餐前后的血糖差距有点大了,看来你在吃的方面还需要调整一下,等一会我安排你和营养师讨论一下。”

  会长凑过去,仔细看了看帅哥手机上显示的血糖图表,为了抢帅哥的镜头,很不客气地问了安医生一个问题:“明明是相同的用药情况,为啥餐前餐后的血糖起伏会这么不一样?”

  安医生没有马上回答我的问题,她“召唤”了自己的“共同照护”团队的美女营养师,跟帅哥仔细探讨关于饮食调整的细节。这才回过头来,耐心地解答会长的问题。

  其实血糖变化,深受饮食和运动的影响,其中又以饮食影响最大。

  没有糖尿病的人,餐后血糖上升幅度不大,而且在下一餐前,都已经回到基线值(或餐前值)。而我们的糖友,一般来说,很难避免餐后血糖比餐前高。

  控制得比较好的糖友,上升幅度,下限约1.1-1.6mmol/L、上限约2.7-3.3mmol/L。不过,不同的糖友的建议血糖目标会因人而异。

  特别要注意的是,餐前和餐后血糖的差距是个范围值,即使每顿饭都吃的是相同的食物,每次的血糖值都会有些许不同,这是正常的。

  在几天内,餐前和餐后的血糖差距变化相对稳定,通常表示连续几次摄入的食物中醣类食物(消化分解后会产生葡萄糖的食物,如奶类,五谷根茎主食类,水果类)的内容和份量相当接近,而差距如果时多时少,就可能是食物的类型不同,或者是同类型的食物,份量不一样。

  我恍然大悟:“原来你是这么来判断帅哥的饮食方案需要调整的啊!那么,到底要怎么来控制餐前餐后的血糖差距呢?”

  安医生露出了蒙娜丽莎般神秘的微笑:“你想知道吗?”会长心痒难耐,点头的速度可以与啄木鸟PK。

  “就不告诉你!”——会长瞬间石化。

  玩笑开过,安医生做了仔细的说明。回到家中,会长成功地总结出四条诀窍,作为国庆长假最后一天提供给各位糖友的精神大餐。

  如何控制餐前餐后的血糖差距?

  1、餐后比餐前增加2.7-3.3mmol/L以上,通常表示在药物作用下,身体仍然无法顺利处理醣类食物所增加的糖分。

  这就需要具体分析糖友的饮食结构,原因可能吃的食物内容不对、份量过多,或者是药物不足以控制餐后血糖。

  2、餐后比餐前增加不到1.1-1.6mmol/L,通常表示药物所提升的胰岛素份量及作用,足以胜任醣类食物所增加的负担。

  这种情况,也有可能是醣类食物份量不足,或是影响这一餐的药物剂量过大。

  有种例外的情况是:餐前发生高血糖,迫不得已,追加了快速作用的胰岛素,使餐后血糖大幅下降。

  3、相同的餐次,同一种类与份量的食物所产生的血糖变化,最好能观察至少两次,才能做结论。

  4、在监测、记录餐前餐后的血糖的同时,一定要记录饮食的内容,这样更方便和糖友伙伴以及医生、营养师讨论调整饮食的策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