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提高演讲能力的3点干货

 沙泠村人 2015-10-09
几天在国际大数据大会上的演讲,是我第一次在接近200人的公开场合做分享。如果是以前,我这么一个不善表达+气场不强的人,应该会上台紧张发抖才对,但实际上呢,我只是上台前有点紧张,上台后反而放开了,最终效果还不错——演讲时,台下有观众听得津津有味;演讲后,还有观众来称赞说“为数不多的干货分享”:)

对于我来说,这有点奇迹的味道了。

其实吧,我在演讲前一天晚上,得到了一位专家传授的心法秘籍!重新整理思路+演习4~5遍之后,我就心里有底了。

下面,把他的指点和我自己的心得,都和盘托出给大家——

01 干货
演讲的本质,是分享思想(艺术的本质,才是分享情感)。所以如果只能说一个决定演讲效果的因素,那一定是你自己的独特心得。在某个细分方向(比如人工智能产品化),你非常清楚你的干货是有独特性的,即使马化腾、马云、雷军在面前,你也能信心百倍(台上的干货只是表象,台下的你有至少10倍于此的干货储备)。换个角度看,“有干货”是对“上台紧张”的高维解决方案。
02 一个中心思想
用一句话把你的主要观点说明白;然后以此驱动,去梳理整个演讲的逻辑结构和脉络。(如果非常确信,你的多个话题都能吸引到别人,也可以有多个主题。)
03 演习
我这次有完整的演习4遍,每次20+分钟,再加上零碎的练习时间,一共至少2小时吧。演习后,不仅熟悉了内容,对于时间把握也会有底(为了精简,我砍掉了一个有趣但离中心稍远的故事”)。
补充一个“个人心法”:一件事情,只要把握好最重要的3个(甚至1个)因素,就能做到7、80分了,这事基本就成了;至于其他,都是细枝末节,即使完全忽略了都OK。所以,最重要的就是前面这3点。
04 语速&音量
总体语速(和节奏),比生活中慢。最慢的地方比生活中更慢,最快的地方比生活中更快。音量比平时提高一倍,因为一般人容易上台后就把声音变小了。
05 关于结构
1)开头、结尾,提下演讲(会议)主题。
2)一定要讲故事开头吗?不一定。特别对于高级观众,干货更重要。
3)预估:高潮在哪里?哪里会激起掌声?在哪里动情?
06 PPT
PPT页面本身就应该有逻辑关联度,看到后就知道怎么起承转合。我这次前面几页PPT,内含了一些转折逻辑,需要自己硬背,搞的挺累的。另外,PPT最好简明、清爽,一页就1~3句话(或图)。我见过最简洁的PPT,是N年前在腾讯时,部门总经理的部门大会PPT,一共就3页,每页几个数字,连一个汉字都没有。。
07 人文性的方式,会大大加分
人文性的方式,会大大加分,比如想象,幽默。但也要适合自己的风格;每个人的性格和擅长方面都不同,没必要去强求“幽默”。
我还只是个演讲新手,大家先凑合看;等多讲几次,多看几遍乔布斯/雷军/罗永浩的演讲,应该还能补充些心得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