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网10月10日消息:上海市统计局此前的一项调查显示,过半数市民呼吁优化自行车通行道路网络。调查显示,54.8%的市民认为,解决自行车出行的办法是优化自行车通行道路网。 每年的9月22日是中国城市无车日。当无车日进入到第9个年头之时,反倒是越来越多的人正淡漠其所倡导的理念。从最早的部分路段限制车辆行驶,到如今的仅举行象征意义的仪式。 与无车日有着相同遭遇的,则是在国内已倡导多年的城市慢行交通系统。早在2006年,上海就着手对中心城非机动车交通展开规划研究,而近几年更是在多个交通规划中提及慢行交通这一概念。然而多年过去,慢行交通系统尽管有所突破,但始终无法跟上城市交通发展的步伐。 中心城区屡遭无路骑行尴尬 所谓城市慢行交通系统,通常是指城市中供步行和时速20公里以下的非机动车(含自行车和电动车)通行的道路交通系统。可就上海当下的道路资源来说,往往是以机动车优先为设计,骑行常常遭遇无路可走的尴尬。 以上海中心城区的延安路为例,整条路基本被机动车道所占据,几乎未给非机动车留下任何骑行空间。如此一来,结果便是早晚高峰不少非机动车在机动车道和人行道上抢行,无形中更加剧了道路的拥堵。 在城区内的一些支小马路,尽管设置了专门的非机动车道,但骑行同样也是困难重重。由于当前停车资源的紧张,部分路段非机动车道反倒变成了某些机动车违法停车地,甚至某些道路直接将非机动车道辟为了道路停车场。 上海市统计局此前的一项调查也显示,过半数市民呼吁优化自行车通行道路网络。调查显示,54.8%的市民认为解决自行车出行的办法是优化自行车通行道路网,48.7%认为要完善和落实自行车违章骑行处罚规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