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讲述北京|老北京的“做寿”

 强子1963 2015-10-10

老北京城

【讲述你不知道的北京】

说到“做寿”可不是什么人过生日都能说是“做寿”的;咱老北京人年过五十,才能说是“做寿。亲朋好友也要送贺礼祝寿,之后每十年做一次,称为大生日。今儿给您说说,这做寿都有哪些讲儿。

一般做寿,各年纪有所不同称呼,称呼为下:五十岁:称暖寿、半百添寿;六十岁:称小寿;七十岁:称中寿;八十岁:称上寿、大寿;九十岁:称绦老添寿;一百岁:称期颐。 一般寿诞的活动都由子孙发起,除了要布置寿堂外,还要淮备供品祭神拜祖,并淮备寿宴招待亲友。

先说说这门面儿上的事儿——布置寿堂,寿堂一般布置在大厅里,正中壁上挂“寿”字中堂或百寿图、寿星图等,两旁张挂寿联。大红绸布铺设的寿桌上,专供的寿烛寿香等寿礼,摆布有序。印有“寿比南山、福如东海”的八个金字,分书于两枚红色寿烛上。寿香曲屈弯成“寿”字形,又称寿字香。寿堂上还挂寿幛,张灯结彩,整个寿堂布置一新,显得红彤彤、喜洋洋。

谈到给老人做寿的礼品和吃食,必不可少的,就是寿桃啦。寿桃是汉族神话中可使人延年益寿的桃子。寿桃也指祝寿所用的桃,一般用面粉做成,也有用鲜桃的。神话中,西王母娘娘做寿,设蟠桃会款待群仙,所以一般习俗用桃来做庆寿的物品。还有一种常见的祝寿吃食就是长寿面:在中国民间汉族历来就有生日吃寿面(长寿面)的习俗,该习俗由来已久,相传与汉武帝有关,代表了人们对未来的一种美好愿望。

咱们老话说:脸即面,那'脸长即面长',于是人们就借用长长的面条来祝福长寿。渐渐地,这种做法又演化为生日(做寿)吃面条的习惯,称之为吃'长寿面'。除此之外,还有寿酒、寿糕和寿烛,也都是要齐全的。

这做寿的过程可就复杂了。寿星老儿身穿带有福寿图案的袍褂坐在太师椅上,接受家人和亲友的叩拜。晚辈一般都是磕头、跪拜时说一些吉利话,平辈人叩头时寿星老儿要站起来做出用手搀的动作,表示请对方免礼。如果是长辈,只需拱手,受贺人还要主动让长辈坐在自己受贺的座位上,给对方磕头。

受贺者的晚辈家人站在寿堂两侧,对前来拜寿的亲友一一还礼。亲友的贺礼有寿幛,红底金色,上边绣着“仁者有寿”、“贵寿无极”、“华封三祝”(男)、“蓬岛春”、“婺宿腾辉”、“寿域开祥”(女)等祝词。寿幛一般都挂在棚内。也有送寿联的,像“九如天作保,五福寿为先”之类。还有送一些字画,上边画有松树、仙鹤、野鹿、麻姑、寿星、八仙以及百寿图。一般都悬挂在寿堂的墙壁上。另外还有送绸缎、玉器、古玩、笔墨纸砚的。还有的干脆送红包,用红封套装上现金。但切记不能送钟表和鞋子。咱有谐音“送终”“邪”嘛,不吉利。 做寿当日的中午、晚上,主人要摆下寿宴招待亲友,从高档的燕翅席、海参席到普通的酒席都可以,但主食必须是面条,也就是咱前面提到的“长寿面”。

说到底,做寿无非是咱晚辈向长辈表达亲情的一种方式,我觉得,心意到了就好,不必按照陈规旧俗。毕竟有句话说得好嘛: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您多花点心思和功夫陪伴老人,比什么都来得直接和重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