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吴江寿俗文化

 吴越尽说 2019-02-28

吴江寿俗及其文化现象源远流长,绵延不绝,随着时代的变迁而嬗变,不断注入新的内容和新的形式,实是我市一份重要的文化遗产,至今仍对人们的生活产生相当大的影响。

一、五福寿为先

《尚书·洪范》有云:“五福,一曰寿,二曰福,三曰康宁,四曰攸好德,五曰考终命。”在我国传统五福中,寿是排在第一位的。

后世,世俗以福、禄、寿、禧、财为五福,其实也是以寿为先,盖无寿则无以享到其他四福,故人生最大的期盼在于长寿,即使家境不好,过着清贫生活者亦如此,否则不会有“好死不如恶活”的俗谚了。吴江民间以为活着看看花花世界,尝尝甜咸酸辣,眼睛一闭,墨腾黜黑,乃是最现实的说法。

故而长寿是人们的普遍心态,在婴儿起名时常给予寄托,如男性起名为彭年、彭寿、彭令等,因古代传说中彭祖活到八百岁之故;女性为瑶仙、瑶英、瑶芳等,盖瑶池为西王母之居地。乳名则有寿生、寿官、寿娜、寿珠等。药店亦常以寿名,如盛泽之仁寿堂、益寿堂中药铺和寿山西药房等。

动植物中之长寿者也给予人们一种启迪和联想,如动物中之龟、鹤、鹿、麟。唐诗人陆龟蒙、乐工李龟年等,后世因龟等同绿头巾而弃之不用。植物中以松、柏、椿、萱、灵芝、佛手、万年青为代表。松柏为高大常绿乔木,四季常青。椿者,《庄子·逍遥游》说:“上古有大椿者,以八千岁为春,八千岁为秋。”清代,吴江名医徐灵胎名大椿。萱为长寿草,笔者老宅第三进的堂匾为“萓寿堂”。灵芝为长寿仙草,能治百病,女性命名者殊多。松鹤则是将长寿动植物合在一起,在厅上的中堂常可见到,菜馆亦取其名,如盛泽之松鹤楼。吴江旧民居不乏上述寓意益寿延年图形的砖雕、石雕和木雕。

世俗骂语“短寿命”,通常诅咒那些不讲社会公德之徒,希望这些害群之马越少越好。

至于吴方言中之寿头、寿头寿脑、寿头模子通常是揶揄傻、呆、吝啬、迂腐、土头土脑、不通世故、不近情理之类人,而寿搭搭、寿噱噱、寿煞人则是上述人等的行为举止。其实此寿并非人寿之本义,而是从同音馊字演变而来,借其音而舍其义。

古代端午日,民间将彩色丝带绕在臂上,以祈辟邪长寿,称之为寿索,俗称长命缕。《南朝梁宗懔荆楚岁时记》谓:“仲夏茧始出,妇人染练,咸有作务日月星辰鸟兽之状,文绣金缕,贡献所尊(长)。”

清代吴江亦见此俗,《清嘉录》记载,端午日结五色丝为索,系小儿之臂,男左女右,谓之长寿线。谭大中《长寿线》诗中有“五采同心延百寿,一丝缠臂订三生”之句,至近代,此俗渐隐。

二、做寿

人降生之日为生日,也称生辰,乃是漫长人生道路的起点,在呱呱坠地那刻家人就持生辰八字去算命占卜,预测寿数和一生的凶吉祸福,以后每年逢此日要过生日,一般较为简约,合家便宴,吃顿生日面,过生日者本人还要吃一个囫囹蛋。

50岁为天命之年,俗称“半百”,处于中老年交替时期,此时事业初成,有了一定的社会声望和人际关系,家里则子孙满堂,在称谓上可以“晋级”为“老爷”。为使这种美景延续下去遂有做寿之举,以后则逢十必做。其实逢十做寿有两种做法,一种是整十数,如50、60、70……还有一种是提前一年,即49、59、69逢九进十,民间称之为“做九不做,因久有天长地久之意。

明代以后吴江地区经济发达,民间较为富庶,社会风气趋向繁奢,故而将做寿提早到40岁,甚至30岁,三十是而立之年,事业前途近在眼前,借做寿促发展。盛泽人称之为“三十不做,四十不发”,太湖沿岸地区称为“三十不斋,四十不发”。这斋是指斋星宿,亦即做寿,至于30岁以下则仅过生日而不做寿,俗以为年轻人早做寿反而会折寿。

逢十做寿以60岁最为隆重,60岁为一甲子,周而复始,又回到了本命年,古时民众健康水平不高,平均寿命不长,60岁已属高龄,活到60岁就算“出本”了,以后活的都是“赚头”。

此外还有36岁做寿,六六三十六,大顺也,通常由岳母为女婿做寿;66岁是文字上并列的六六大顺,也要做寿。寿星要吃小辈烧煮的66块肉,其实只是象征性的66粒小肉丁而已。

再有,88岁称为“米寿”,因“米”字,由中间一个“十”字和上下两个“八”字(其中上端的一个“八”字倒写)组成,99岁则称为“白寿,白为百字上面缺一划, 亦即百岁减去一岁。百岁为期颐之年,称为“颐寿”,吴江古民居中不乏“颐年堂”“颐寿堂”之类的匾额。百岁亦称上寿,《庄子·盗跖》:“人上寿百岁,中寿八十,下寿六十。”

108岁的寿辰称为“茶寿”,原来茶系草字头,由双十构成,吴江俚语称为“念草头”,两个十即20,中间和下部则是“八”、“、“八”合成的88。上、中、下三组字相加正好“。由此演绎出祝寿必以茶为礼,以颂长寿,活到108岁。

旧时,男子在外挣钱养家,成为顶梁柱,而女子则在内操持家务,再由于男尊女卑封建意识的作怪,女子很少在50岁以前做寿,贫家女甚至一世不做寿。

三、寿仪

俗谚“家有一老,如有一宝”,老人受家庭和家族的尊重,小辈尽孝为尊老,故做寿乃是顺理成章之事。

寿仪类同婚仪,亦属喜事,先得布置寿堂,披红戴绿,张灯结彩,以烘托寿庆气氛。

寿堂中央用两或三张八仙桌拼排成长桌,挂上寿字绣花桌帏,桌上点亮巨大红色寿烛,烛柱面上通常用金粉写上“身似西方无量佛,寿如南岳老人星”之类的寿词。中间香炉内焚起一炷寿字香,这香呈“寿”字形犬,含檀香粉等高级香料,香气扑鼻。桌面上呈添盘,供寿面、寿糕和寿桃。面为龙须细面,意为生命绵长,称为长寿面。糕为定胜糕,高高兴兴。寿桃是熟糯米粉捏成的扁桃体,用色素染成桃红色,寓意是天上的仙桃,八百年小熟,三千年大熟,吃了长生不老。夏秋季节还供上鲜桃,以上供品均高高堆起,状如小山,比拟南山。除此而外还供上鲤鱼和蹄髈,还有象征长寿的松柏和万年青之类盆景。

供桌背后屏门上悬挂中堂寿星图,长头耸额,白须短身,慈眉善目,面容和蔼,一手持杖,一手捧桃,身旁伴有鹤鹿,民间称为老寿星,妇孺皆识。或是挂彭祖像,也有挂瑶池祝寿图或八仙祝寿图,甚或兼而有之。画之两侧为寿联。寿联是贺寿者拟的祝颂之词,有通用的,也有区分性别的,如颂男性的通常是:“福如东海长流水,寿比南山不老松。”颂女性的通常是“麻姑酒满杯中缘,王母桃分天下红”等。寿联左右及寿堂各处则挂满寿幛,寿幛以彩色被面为底,其上别上金纸剪出的大字颂词,如“寿为人瑞”、“黄草长荣”、“颐性养寿”、“如松如寿”等,寿幛为诸亲好友送的贺寿之礼。

拜寿是寿庆活动的核心仪式,鼓乐声中将寿庆推向高潮。做寿者称为寿翁、寿婆或统称为寿星,身穿织有寿字花纹的缎服缎裙端坐在寿堂中央的太师椅上,椅前铺了红毡毯,接受贺客和亲属之拜。一般平辈一揖,小辈则跪拜,但比寿星长一辈者不揖亦不拜,有云长辈拜了反而会“冲寿”之故。

拜寿时小辈敬献的寿礼除人参燕窝等滋补保健品外,通常有如意,意为如如意意,材质有红木、黄杨、玉石甚至象牙,还有手杖,一种是通常的龙头拐杖;还有一种称为“王杖”,原是君王赐予有功老臣,以示敬老尊老。王杖头部雕成鸠形,故又名鸠杖。传说鸠是一种胃口常开的“不噎之鸟”,老人使用鸠杖,寓有进餐顺畅防噎之意。或送鼻烟壶,让老人开窍呼吸顺畅。或送貓蝶(耄耋)、鹤鹿、松柏、梅竹等国画。诗礼之家、笔墨之交则贈寿序(文章)和寿诗。

拜寿仪式结束后先吃寿面,通常是鱼肉双交外加元宝蛋。寿面、寿桃、寿糕还要分赠邻里,然后开宴寿筵,向寿星敬酒。寿酒古称寿觞,晋·潘岳《闲居赋》谓“寿觞举,慈颜和。”

若贺寿者当日有事不到场,在寿庆日之后,补拜寿者称补祝,提前拜寿者则称预祝。

四、特殊寿俗

冥寿 又称阴寿,为已故长辈做寿称之,亦按出生年计寿数,多为富有的或社会地位较高的绅缙官宦人家。寿堂布置和礼仪安排与活人做寿相仿,一纸立轴肖像代表了“寿星”本人。除掌礼、乐人、堂名外,还延请和尚道士拜忏,吹吹打打,念念唱唱,既非红事,亦非白事,半阴半阳。

1946年,盛泽乡绅、绸商丁趾祥为其父丁人和绸行老板丁明甫做冥寿,排场颇大,镇各界人士都到场,其时笔者是私立盛湖初级中学一年级学生,鉴于丁是学校校董,校方乃组织我所在的班级代表全校师生列队前往丁宅,在军乐声中集体行三鞠躬礼。事后每位学生获赠印有丁明甫头像之纪念章一枚。

此外,地痞流氓黑恶势力等借做阴寿打抽丰敛财也有。暴发户为炫耀自己的“得法”,补尽“孝道”也有之。

借寿 旧时以为人寿自有定数,应活六十,难活到六十一岁,但寿数可“借”。借寿之俗只发生在直系亲属之间,若长辈久病,药石无效,便以为寿之将尽,但又希望长辈延寿,于是斋戒沐浴焚香长跪,祷告上苍,愿将自己寿数借与亲长。借寿是一种思孝行为,若亲人沉疴转危为安则再度跪而祷谢;如若无效,亦要祷告于天,取消前诺,还寿与己。

寿衣·寿材·寿圹 往昔给活人预备死后三大装殓物的婉辞。通常逢国年间月,小辈要为年高长辈办好以上三事。如今革除土葬,实行火化,仅存做寿衣之俗。

寿衣量身定做,件数成单,或五,或七,或九,包括单、夹、棉,不包括鞋帽,考究的外加衾,即薄丝绵的披盖物,状如斗篷。寿衣面料为织有寿字花纹的锦缎,男蓝女红。富有者男寿衣为官服,员外服式样;女服为命妇服。寿衣叠好打入红布包内,其上放一个红纸剪成的“寿”字,存于橱柜备用,寿衣做好后要吃面斋佛。

寿材又称寿器,亦在闰年闰月打制,开工及完工日均要放鞭炮、点香烛、撒寿钱。寿材做好以后让“寿星”先进去躺一躺,其说法是已经“进”过棺材了,今后百无禁忌,长寿无疑。旁侧还有人调侃唱道:“做好寿材冲过喜,消灾却难去晦气”,寿材可寄存于会馆、公所、寺庙中。

寿圹亦称生坑,又称寿冢、寿藏、寿穴,系用石灰糯米浆浇成的拱形空墓穴,以备来日将棺材安放进去。寿坑的选定须经风先生“相”过,“寿星”本人亦往看过,满意后才择土动工。现今则在公墓内预买墓穴,墓碑上事先用红漆写上“寿星”的名字,来日归天落葬后再改涂上黑漆。

五、寿俗的简约和西化

寿俗根深蒂固,植根于人们的求生欲望,不足为怪,即使在严酷的××年代也不衰,只不过较为隐秘而不事张扬而已。由于生活节奏的加快和居住条件的变迁,寿俗趋向于简约和西化,寿桃和蛋糕并存,洋烛则取代了红烛,一曲《祝你生日快乐》代替了拜揖,一帧合家欢留下永久的记忆,不过拜寿钿还是有的,欢欢乐乐过个祥和的寿诞。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