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什么是“无边界学习”?小通君和你一起涨姿势!

 成长相对论 2015-10-12

无边界学习,就是利用所有学习平台,给学生提供一个可以在任何地方、任何时间、使用身边任何可以获取的学习机会来进行学习活动的3A(anywhere,anytime,anydevice)学习环境,就如同一座会“飞”的校园,可以达到任何学生们想去的地方。

在现行的教学体制下,无边界学习实质上是指模糊边界、柔化边界,为学生学习提供更为开阔的平台和空间。但真实的“无边界学习”可通过打破学校、学科、时间、空间、虚拟空间等界限,通过课程资源的广域化组织,突破既有的知识中心、教材中心的定势,实现学习内涵的无边界;通过教学组织方式的调整,突破既有的课堂中心定势,实现学习方式的无边界;通过师生关系的调整,突破已有的教师的定势,实现教法的无边界,使学生的学习真正成为一种关乎知识世界、生活世界和个体经验情感世界的整体性学习。

我们认为,在探索教育深度变革的今天,要建成一所学生幸福、教师精彩、家长满意的现代化学校,“无边界学习校园”的打造势在必行。

★ 首先,学校可以通过创建无边界校园录播系统,建立无边界学习学习平台和资源库,用于课堂教学以及课堂教学改革研究。如探讨“一师多班”教学,创建教师协作体、导入资源共享模式、合作互动模式等,实现优质教师资源的效用最大化。

其次,开展无边界教学实验,实现“班级无边界学习”,通过“信息化小组”创新课堂。以课程改革为载体,实现“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深度变革探索,并藉此开展跨学科、跨地点、跨时间、跨形式的无边界学习研究。在无边界学习理念下,“教师个人成长比较”、“家校社无边界教育”也将成为可操作、可量化的研究课题,为今后的教学提供不可不多得的参考和指标。

再次,在这一理念指导下,“天地就是课堂”。通过“无边界学习”实施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核心主题的德育系列活动,开发班级、小组、学校、家庭、社区、网络等空间资源,积极整合学校、教师、家庭、社区、网络等学习资源,建立主题德育育人模式。真正实现学生自主学习,自我管理,自主发展,从而将传统学习拓展为学生终身学习习惯的养成与学习能力的培养,实现育人的无边界。

最后,整体推进以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创新升级校本课程为主要路径的课程改革。真人真事上教材,学生演示进课本,个性化的校本课程开发,有利于打破教材神秘化、神圣化,模糊教与学的边界,目前已在一年级和七年级使用的“数学结构化学习教材”实验,效果非常突出。这只是教学探索的一小步,其实,各学科校本转化项目呼唤着全面展开,文学社、学生创作朗诵、数学思维训练、趣味数学训练营、英语课本剧表演、英语朗诵、无人机兴趣小组、学校周边生态环境调查……

无边界学习的手段不一而足,实践证明,多元化的“浸入式”互动学习环境、各类无边界学习活动,让孩子们在享受一所校园生活的同时,更在享受全世界的教育资源,无边界学习将打开一扇万能的教育之门,门外四通八达,通往孩子们无限可能的多彩未来。


——赤湾学校校长 王小洪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