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分析哲学之逻辑实用主义

 灵藏阁 2015-10-12

分析哲学之逻辑实用主义

逻辑实证主义的中心转移到美国以后逐渐地与实用主义合流,形成了一个逻辑实用主义。逻辑实用主义,就是从逻辑实证主义中演化出来的。逻辑实用主义也叫新实用主义或者叫实用主义的分析哲学。逻辑实用主义的代表人物主要有奎因、古德曼、塞尔、塞拉斯、普特南、戴维斯等人。下面主要证明奎因的两个观点:

奎因,在1930年进入哈佛大学当研究生。1931年罗素到哈佛大学讲学,奎因听了罗素的课,对罗素很崇拜。1932年,他到欧洲留学。在维也纳他结识了石里克、卡尔纳普等维也纳学派的成员。在哲学上他受卡尔纳普的影响最深。但是自40年代开始,他就对逻辑实证主义产生了怀疑。到50年代以后,他就对逻辑实证主义进行了系统的批判。下面谈他的第一个观点。

1.对逻辑实证主义的挑战

奎因在1951年写了一篇文章,题目是《经验主义的两个教条》(他说的经验主义就是指逻辑实证主义。)这是他最著名的一篇文章。这篇文章在美国引起了强烈的反响。他在文章中说:“现代经验主义一般地说是受两个教条制约的。一个教条是相信分析真理(或以那些独立于事实的意义为根据的真理)和综合真理(或以事实为根据的真理)之间存在着根本对立;另一个教条是还原论,即相信每一个有意义的陈述都等值于以指称直接经验的名词为基础的逻辑构造。我将论证这两个教条是站不住脚的,我们将看到,一旦抛弃这两个教条,就会打破思辨的形而上学和自然科学的界限,就会转向实用主义。”

奎因在分析逻辑实证主义的第一个教条时,主要是批判了分析命题。他认为,逻辑实证主义把命题分为两类:一类是分析命题,或者叫逻辑命题,逻辑真理;另一类是综合命题,或者叫非逻辑命题,非逻辑真理。比如说对于“没有一个单身汉是结过婚的”这个命题,把单身汉换成“没有结过婚的男人”,就成了“没有一个没有结过婚的男人是结过婚的。”这就成了同语反复,也就成了逻辑真理。所以要把非逻辑真理变成逻辑真理,关键是要找到同义词。而在奎因看来,同义词是不能下定义的。如果要给同义词下定义,那么下定义的根据是什么?有人说,也可以从辞典中找到。但是,编辞典的人也是根据经验把他相信的事实记录下来了。这说明逻辑真理即分析命题归根到底也是来自经验。所以,在奎因看来,逻辑真理或者说分析命题是站不住脚的。既然分析命题是站不住脚的,那么,逻辑实证主义关于“分析命题和综合命题绝对对立”的教条也是站不住脚的。那么,奎因的观点是什么呢?他认为首先语言和事实是分不开的。分析命题是以综合命题为基础的。分析命题和综合命题是相互依赖的,都是或然的,都不是必然的,所以,它们的区分也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奎因说,分析命题和综合命题区分的相对程度要由获得经验的范围大小来决定。因此,“要划分一条分界线的想法,只是经验主义者的一个非经验的教条,一个形而上学的教条。”

对于逻辑实证主义的第二个教条,奎因认为,逻辑实证主义的还原论是以个别的、孤立的经验所验证的。在奎因看来,整个命题的体系,才是能被经验所验证的。他认为我们不能把科学知识看成是一个个孤立的命题,而是一个整体。有经验意义的知识单元,不是一个个命题,而是整个科学。他说:所有的科学构成一个体系。而每一个学科都是人工构造的,处在同经验相联系的边缘地区。也就是说科学体系就好比是一个“力场”,边缘的地方离经验比较近。比如说,物理学就处在边缘地区。而越是靠近中心的学科,越是普遍的知识和最完善的知识。所以如果边缘地区受到了经验的影响而发生了变化,但整体并没有完全被经验的冲击所改变。因此,他反对逻辑实证主义还把知识还原为一个个孤立的命题、孤立的原子。而这一个个命题只有被经验所验证,才有意义的观点。当然,奎因并不是反对经验的验证,而是强调这种验证应该是整体上的验证,不是一两次个别的验证,因为理论具有整体性,而感觉、经验具有主观性、私人性等等。所以对理论的验证,应该是整体上的验证。奎因以整体的观点来看待知识,这是有合理因素的。另外一点,奎因认为,检验科学理论的真假的准则,不应该是“经验的观察”,而应该是经验的实用性。也就是说,不在于理论是不是被经验观察所证实,而在于它在主观经验中是否有用。有用的就是真的,没有用或者说有害的就是假的。这样,他就把逻辑实证主义的“经验证实原则”实用主义化了。

2.“本体论的承诺。”

本体性承诺,这也是奎因针对逻辑实证主义“拒斥形而上学”的主张提出来的。他认为“本体论”还是有意义的,不应该加以拒斥。因为无论那一种科学,甚至在日常生活中实际上都要承认什么对象是存在的,那么,这也就是接受了某一种“本体论的承诺”,也就是接受了一种理论,选用了一种“经验的框架”,接受了一种“概念的系统”。所以,“本体论承诺”是必要的,是每一个人都能回避的。奎因也把传统哲学称为“形而上学”。但是他不同意逻辑实证主义的观点。他认为,无论哪一种形而上学,无论是唯物主义的还是唯心主义的,都是有意义的。这是因为,首先,任何科学理论研究,都必然是在一定的本体论观点的指导下进行的。科学家不可能没有任何“本体论”观点的指导。用他的话来说就是任何科学理论都含着“本体论承诺”。其次,检验理论是不是有意义的标准,不在于它能不能被经验所证实或证伪,而在于它在应付环境中是不用还是没用。有用就有意义,没用就无意义。所以,任何一种“形而上学理论”,无论是唯物主义还是唯心主义,也无论是伦理学还是宗教神学,只要是它们在应付环境中有用就有意义,否则就没意义。(他举例说,人们看到许多红的房屋,红的花,红的夕阳,有人认为共同的红的性质是客观实在的,而具体的花、房屋、夕阳是不实在的,这就是唯心主义;有人认为共同的红的性质是不实在的,而具体的花、房屋、夕阳是实在的,这就是唯物主义;有人认为两者都是实在的,这就是二元论。)那么,这三种看法到底哪一种看法正确,这就看它们在对待经验、在应付环境中哪一种方便有用。如果唯心主义观点方便有用,唯心主义就是真理;如果唯物主义或二元论的观点方便有用,唯物主义或二元论就是真理。他认为,在科学研究中,由于只需要从经验材料出发,没有必要考虑在经验之外还有物质的存在,也就是说,在科学研究当中,只需要从已有的理论出发就行了,没有必要去追问这些理论是不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所以他说,在进行科学研究的时候,唯心主义是有用的,唯物主义是没用的,因而,唯心主义就是真理,唯物主义就是谬误。但是在日常生活中,由于人们习惯于肯定物质世界的客观实在,离不开物质的东西,人们吃的喝的都是物质的东西,所以,在日常生活中,唯物主义是有用的,唯心主义是无用的,因而,唯物主义就成了真理,唯心主义就成了谬误。他说,“在这里,我们有两个相互竞争的概念系统,现象主义与物理主义,哪一个应当获胜,各有各的优点,各有其特殊风格的简单性。我认为每一个都值得发展,每一个都可以说是更根本的,虽然在不同意义上。从认识论来说,现象主义是根本的,从物理上(即生活中)说来,物理主义是根本的。”(在这段话里,说的“现象主义”,就是指主观经验主义,也就是唯心主义;“物理主义”就是指唯物主义。)在这个地方,奎因是乎分别肯定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这两种“形而上学”各自的意义。但他又认为他的逻辑实用主义是科学的哲学,而科学的哲学的任务就在于为科学研究提供方法论,所以,他认为他的逻辑实用主义是经验主义,而不是唯物主义。这就表明了他的主观经验主义的立场。在本体论问题上,他虽然没有完全否定唯物主义的意义,但最终还是走向了唯心主义。

总体说来,奎因把逻辑实证主义进一步实用主义化了。他批判逻辑实证主义的“经验证实原则”有合理的地方。但是,他接受了实用主义的“实用”原则,这是错误的。奎因强调科学理论的整体性,反映了现代科学发展的整体化趋势,这对科学哲学中的历史主义学派,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促进了科学哲学的发展。在这个方面,他起了十分重要的积极作用。但他把科学看作只是为了应付环境的工具,认为所有的科学理论都只是方便的假设,从而否定了科学理论内容的客观性。他反对拒斥“形而上学”,提出了“本体论承诺”的主张,重视对本体论问题的研究,这也是有相当大的积极意义的。但他又认为,没有必要非要人们选择哪一种本体论不可,而人们可以自由的选择,这就把“本体论承诺”与客观现实的存在看成是毫无关系的两回事。在真理标准问题上他并没有找到正确的出路,而是更加走向相对主义和主观主义,认为今天这样方便,这种假设就是真理,明天那样方便,那种假设就是真理。在这个方面,他还不如逻辑实证主义。逻辑实证主义的“经验证实”虽然还谈不上是科学的实践标准,但毕竟还是包含着客观性的因素。因此,奎因在这些问题上都带有明显的实用主义倾向。

从整个分析哲学的发展演变过程来看,分析哲学在方法、风格和内容上,都表现出了浓厚的学院化的气息。分析哲学家使用专门的术语和技术,进行细致入微的语词意义的辨析,围绕他们感兴趣的那些问题,在俱乐部式的团体内部不知疲倦地争论不休,而局外人都往往不知所云。比如,我们上面提到的那些问题,如果不加以通俗化的解释和说明,是很难被人理解的。另外,分析哲学的研究越深入,哲学的范围就越狭窄,“哲学对象专业化”的趋势就越明显。过去,哲学家在公众的心目中是智者,是贤人。而分析哲学家在人们的心目中都像是“律师”。因此,后来,分析哲学的专业化倾向就引起了以罗蒂为代表的新一代哲学家的强烈不满。他们面对分析哲学所面临的困境,提出了“超越分析哲学,返回实用主义”的口号,这往往被人们看作是对分析哲学的“反叛”。他们在促进分析哲学走向衰落和瓦解的过程中,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这就是说,分析哲学走向没路,说到底是因为它们和现代科学发展的趋势是背道而驰的,而以罗蒂为代表的新一代哲学家,则在促使分析哲学走向衰落的进程中,起了某种催化剂的作用。使陷入重重困难的分析哲学家雪上加霜。罗蒂自称是新实用主义者,由于他对分析哲学的反叛,因此,他们的理论也被人们称为“后分析哲学”。罗蒂往往被人们看作是一个后现代主义的哲学家。他的思想与欧洲大陆的后现代主义的哲学家遥相呼应,形成了一股强大的后现代主义哲学思潮,在欧美哲学界掀起了一场震动。关于罗蒂其人,我们在最后一讲,后现代主义哲学里还准备再作一些介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