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哲学家最后的挣扎:逻辑实证主义

 新用户49272060 2021-11-05

《哲学家都都干了些什么》作者:林欣浩

文章图片1

在上一节我们了解到科学的新发现揭示了理性的局限,即使是世界上最伟大的科学家,也会有出错的地方,而哲学家们信赖的绝对真理,也不一定是完全正确的。

科学虽然倒打了理性一耙,但这一耙还不是很厉害。毕竟,像牛顿定律、欧氏几何的运用在生活中还是非常广泛。

当时间进入20世纪,哲学家们关于形而上学的争斗进入了白热化阶段。这一节,我们来聊一聊,哲学家们是如何做出最后一搏的。

提起罗素,你会想到什么?

是活得最长的哲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还是著名的“罗素悖论”?

我们今天要讲的主题,是落俗提出的逻辑实证主义。

罗素曾经花十年时间,和怀特海合作写过一本《数学原理》,虽然这本书卖得不怎么样,却给了罗素启发,他想,既然能用逻辑来建立整个数学大厦,那么,是不是也能用类似的方法建立整个哲学大厦呢?

具体来说,就是能不能建立一套逻辑符号,然后用这套符号来研究哲学呢?就像我们现在使用的汉语字典,可以查询到我们想要了解的每一个汉字。

毫无疑问,这是一个庞大的工程,不仅要用严谨的逻辑符号代替之前所有的哲学观点,还要用逻辑的方法分析前人的一切命题,最终把整个哲学世界都用逻辑符号重铸一遍。

你肯定会好奇,那他们的工作效果怎么样?

有句话说,“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当他们好不容易按照流程一步一步剔除掉没有意义、不可被证实的命题时,逻辑实证主义者们发现,剔除到最后,只剩下了两种命题。

一种是重言式命题,就是类似于“桌子是桌子”这样的话。这样的话当然是绝对正确的,可是这样的话不包含任何有用的信息。

另一种是类似“这朵花是红色的”之类描述片段经验的命题。虽然是新知识,但是无法形成普遍真理,也就无法回答哲学问题了。

而其他的哲学问题,特别是形而上学问题,全都是没有意义的伪问题。要么违反了种种逻辑规则,要么无法用经验去实证。

这一次,哲学家们自己打了自己的脸。

但研究总要有个结果,完成这一工作的是一个叫作维特根斯坦的年轻人。

维特根斯坦是罗素的学生,我们都知道罗素家世很好,如果把罗素称为“高富帅”的话,那么维特根斯坦就是超级“高富帅”。

因为他们家实在是太有钱了。维特根斯坦是犹太人。他的父亲是个商业奇才,用了三十年时间,从一个普通的绘图员一路奋斗成为钢铁大王,基本上垄断了整个奥匈帝国的钢铁产业。

可能有书友会疑惑,维特根斯坦都这么有钱了,还研究哲学干什么呢?

不得不说,维特根斯坦是一个特别有想法的人。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时候,维特根斯坦本来不用参战,但他动用家里的关系,把自己送到了战场上。

一开始,他是一个炮兵,只需要驻守在后方,但维特根斯坦觉得太无聊了,就申请去当步兵,用血肉之躯和敌人交战。

一到前线,他就主动去最危险的观察哨所,因为每一次都表现得非常英勇,还当上了军官。

在战争中,维特根斯坦还进行着哲学研究,开始构思他的作品《逻辑哲学论》。他一边打仗一边写,把自己的哲学思想记在了随身携带的笔记本里。

后来,维特根斯坦被意大利军队俘虏,他的家人想要赎他回去,却被他拒绝了,他表示自己要和战友们一起回去。就这样,他在狱中写完了《逻辑哲学论》,一度认为自己解决了所有的哲学问题。

因为语言都被他用逻辑工具分析光了,他觉得所有用语言能表达的句子他都明白是怎么回事了。

所以维特根斯坦说:“凡是可说的事情,都可以说清楚,凡是不可说的事情,我们必须保持沉默。”

作者认为,这句话的意思是:凡是符合逻辑实证规则的语言,内容都很清晰准确;凡是不符合逻辑实证规则的语言,说了也是没意义的,就不用说了。

比如,生活中有人问一句:“我还是我吗?”这话如果用逻辑来分析,那么显然是一句没什么用处的话。

然而我们知道,在生活中我们说这句话的时候,有自己的意思,而且不同的情景下还可以代表不止一种意思。

所以,理性根本无法担负从总体上解释世界、指导生活的任务。维特根斯坦建立的逻辑实证主义,又被他自己亲手毁灭了。

逻辑实证主义没了,哲学家们很快又寻找到了一条新方法——实用主义。

实用主义和逻辑实证主义基本上是同一个时期的学说。他们遇到了和逻辑实证主义一样的问题:科学在飞速发展,然而哲学却一直在原地打转,这问题到底出在哪里?

实用主义和逻辑主义不一样的地方在于,实用主义更看重科学的实用性。举个例子,如果我们问实用主义者“真理是什么”,那么实用主义者一定会回答“这得看真理的效果,哪个好用就是真理”。

这听起来是不是很荒谬?但实用主义非常受西方一些国家的喜爱。

比如美国。美国的司法采用判例法,它的意思是,过去类似的案子是怎么判的,这回的案子就参考着判。

也许有人认为这过于儿戏了,难道国家制定的法律不是最大的吗?但判例法认为,一次性制订的司法是很难完善的。那么我们就通过每一次的审判,来不断纠正、完善国家的法律。

你看,这不正好和实用主义者的真理观吻合吗?

不仅仅是美国,胡适在《中国哲学史大纲》中说:“凡研究人生的切要问题,从根本上着想,要寻一个根本的解决,这种学问,叫作哲学。”他所持的,也是实用主义的哲学观。

如果用一句俗语来解释实用主义,那就是“黑猫白猫,能抓住老鼠就是好猫”。

从逻辑实证主义到实用主义,我们可以看到哲学家们的挣扎和理性的陨落,理性的陨落也意味着形而上学的结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