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3)落榜未必不是机遇(转)

 刘沟村图书馆 2015-10-13

落榜未必不是机遇

 

作者:周广生

 

  据资料介绍,由隋唐兴起到清朝末年废止的科举制度,在我国沿袭了1300多年。这期间先后进行过科举考试共788次,有名字记载的状元671名。传说,状元中年龄最大的是北宋时期的梁颢,共参加科考47年,登龙门时已82岁了,官至翰林学士、当过开封府尹,到92岁寿终正寝。或许是受了父亲的影响,他的儿子梁固此后也考取了状元。历史上最年轻的状元要数唐朝的贾至和明朝的丁显,都是17岁得中的,可谓少年得志。另外,还曾有一个女状元,出现在洪秀全的太平天国时期,她的名字叫傅善祥,而且只有19岁,一举夺魁,轰动天京,后被提升为殿前左丞相。这里想要说的不是科举的历史如何辉煌,而是说在历史的长河中,状元可谓寥若晨星,更多地人都是落榜者。所以,能够中状元的是人才,落榜的人也并非都是庸才。

  引古,就是为了颂今。现在高考不再象历史上考状元那么难了,大学录取的人数越来越多。可是,照样会有落榜者,不会凡参加考试的人都能够统统被录取的。如历史上考状元落榜的人并非都是庸才一样,如今高考落榜者也并非是出路暗无天日。往深里讲,落榜未必不是成才的机遇。这个道理古今是相通的。

  先说李白与杜甫,虽然都参加了科举考试,都没有考取状元。可是,他们不能做官做文,都把其主要精力用在文学创造上,为后人留下了不朽的诗篇。明末清初的金圣叹,曾三次科考,皆名落孙山。但是,他那为人诙谐幽默,学问渊博,作文不拘一格的形式,湛称文坛奇才,被后人铭记。清代著名作家蒲松龄,先后十几次参加科考,均以失败告终。然而,科考不成,蒲松龄的毅力不减,表现得越加坚韧不拔,所以在文学上大获成功,被誉为才华横溢的“世界短篇小说之王”,他的《聊斋志异》被称作“中国最伟大的短篇小说集”。

  当代不因高考落榜而成名者更是不乏一二。例如著名作家余华,参加了恢复考试制度后的第一次高考,不过落榜了。对于自己的高考,余华在《十九年前的一次高考》文章中写道:“高考那一天,学校的大门口挂上了横幅,上面写着:一颗红心,两种准备。教室里的黑板上也写着这八个字,两种准备就是录取和落榜。一颗红心就是说在祖国的任何岗位上都能作出成绩。”后来,余华在卫生学校学了一年,然后分配到小镇上的卫生院,当上了一名牙医。空闲的时候,余华呆呆地望着窗外的大街,突然感到没有了前途。就是这一刻,他决定要改变自己的命运,于是就开始了写小说,终于写出了《活着》和《许三观卖血记》,以及后来的《兄弟》等。再如著名作家二月河,由于所处的年龄阶段限制,连参加高考的机会也没有。可是,由于他刻苦自学,潜心创作,终成为了当代享誉国内外的大作家,被人民所传颂。

  以上无论是古人还是今人,假如他们在科场上春风得意,飞黄腾达了,又焉能在文学上取得如此辉煌成就了呢?由此可见,从本人的名利和对于历史的影响上来讲,未必是以科考和高考中与不中来划线的。假如李白与杜甫、金圣叹与蒲松龄等人真的科场得中,做上了高官,其下场不一定就是完美的,至少不可能再成为历史文坛上的名人了。那么,虽然历史上有名字记载的状元多达671名,又有几人能够与李白、杜甫、金圣叹和蒲松龄的名声一样相比拟呢?如今,能考取上大学,获得深造的机遇,不仅可以成名,而且可以为社会做贡献;假如参加高考不能被录取,没有了进入高等学府深造的机遇,但是,通过其它途径,照样可以成名,同样可以为社会做出自己的贡献。机遇就在自己的手中。

 

 

 

    来源:光明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