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他们亦普通如苍生

 Asurakoo 2015-10-14
霸王别姬已经成为经典,我今天才有幸完整看完,看完那一刻我就认定这是我目前所看过的最有深度的电影了,影片介绍了两个京剧艺人半个世纪的悲欢离合,结合时代背景和历史变迁,展现了对传统文化、人的生存状态及人性的思考与领悟,陈凯歌导演对电影的内容把握很到位,整部影片每个镜头都充满张力,也许因为我们都是真真实实的生活在这片土地上,对我们的历史都有所了解,所以对于每个镜头每个时代所要表达的含义都能深有体会,说实话,初看电影,我完全没有考虑这部电影中程蝶衣对段小楼那段隐而不宣的感情,我关注的更多的处于不同时代每个人的立场,从一而终的,两难的,犹豫的,不同的立场成就不同的结局,我想这也是导演要告诉我们的,他在讲述个体的挣扎,借由时代,借由文化,借由不同性格的独立的个体,来向我们表达经历了民国到文革的半个世纪的那些普普通通的个体,是如何在时代的洪流中苦苦挣扎。
小豆子——程蝶衣,从一个对性别的自我认知开始模糊到蜕变为真正的虞姬,我尤其记得他的师哥因他再一次记错戏词用烟斗把他的嘴捣出血,正如他们的师傅说是你师哥成全了你,从此一个真正的虞姬屹立于舞台,人生如戏,戏如人生,他把戏当做人生,亦把人生过成了戏,舞台上,霸王与虞姬最般配,舞台下,虞姬也如此认为,所以他向师哥要一个一辈子的承诺,说好是一辈子,差一年,一个月,一天,一个时辰都不算一辈子,他会因小楼娶菊仙而嫉妒,因小楼忘记那把剑而和小楼绝交,不疯魔不成活,有时候,我觉得自己也有些恍惚了,仿佛他的怒,他的恨,他的嫉妒,真真的让他成了她,任何台词都是没有温度的,只有在当时当地那个情境中,由那个演员讲出来,台词才成了有温度的可以打动人的东西,正如蝶衣对小四说的,同样的一群人穿着那身衣服,换个背景,就不是京剧了,蝶衣对京剧的追求完全可以用专业来形容,他只会站在京剧里去看这个世界,看那个时代,没有民族,没有矛盾,没有国家,就像他曾说的,日本人里有个青木,他是懂戏的;如果青木活着,京剧早就传到了日本国了;看到学生游行,他首先想到的是带头的唱武生倒是不错,他坚持唱念做打为京剧的根本,看到他独自在舞台上顾盼生辉,纵使传单满天飞,纵使人群哄乱不已,只要戏曲还在继续,他就不会停,一转身,一回眸,仿佛虞姬转世,不理会时代如何浮躁,日本人来了又走,国民党慌忙撤退,共产党坐拥天下,他都只是唱好自己戏而已,可惜他的一生都活在戏剧里自欺欺人,所以注定了他如虞姬一般自刎别霸王的结局,“虞姬再怎么演,最后也是个死”,总是旁观者清。程蝶衣是理想中虞姬,他在京剧中活了半辈子,最后才如梦初醒,只是现实太破碎,经历了离别,批斗,背叛,他无法在现实中生存也再也回不到戏曲中,所以才在舞台上自刎,以最理想的方式,结束自己的一生。
菊仙——现实的虞姬
每次菊仙出场,我都想到王熙凤,都是一颗七窍玲珑心,让人佩服,巩俐的演技实在太好,她在小楼被日本人抓走后去求程蝶衣时,两人对话间巩俐的眼神在我脑海中挥之不去,真真是玲珑剔透的一个人,心念一转,便了解一切,她骗婚为自己谋得一个依靠,她持家,为两人操持一个未来,她知道怎么做一个合格的妻子,知道怎么让袁四出马救蝶衣,俗话说蛇打七寸,她拿捏好了,达到了目的,她是霸王身边的虞姬,是现实的虞姬,只是这个虞姬太现实了,她时刻提醒小楼他有家庭,他要学会低头,她生生的把一个会冲动,有血性的小楼变成了那个会说我不爱她,我和她划清界限的委曲求全的人,因果轮转,她自己给自己铺垫了一个悲剧的结局,我还记得小楼因为蝶衣给日本人唱戏给他的一巴掌,多么血性的霸王,最终也只是成了戏曲中的霸王。
也许两个虞姬的命运太过阴郁,导演还是安排了一个契机,让两个虞姬不再见面就剑拔弩张,吸毒的蝶衣没有了逼视的眼神,菊仙紧紧抱着蝶衣,也是虞姬对自己的顾影自怜吧,两个虞姬,穿越历史和现实,对自己悲剧命运的审视。
段小楼大概是最没有被刻意塑造却又不可缺少的角色了,他的立场最为尴尬,他拥有两个愿意以死别霸王的虞姬,他了解蝶衣的感情,菊仙的骗婚,却一直两难,虽然他一直在成全现实的虞姬,自己却走向了另一种形式的死亡,他的堕落,委曲求全,让蝶衣无奈的说,你骗我,你们都骗我,命运是一个闭环的轮回,菊仙拥有了小楼,改变了小楼,小楼间接促成了菊仙的死亡,只是蝶衣,他顾自在自己的世界里活着,不管别人怎样在现实里挣扎,他都按照戏曲的剧本,一直走下去。
刚看影片开头,我不理解为什么霸王和别姬在剧院会和管理员有那样的对话,但我记住了二十二年和十一年这两个数字,看完电影,我才知道那是个不完整的倒叙的结局,经历了半个世纪的挣扎,见证了朝代变迁,世事沉浮之后,终究还是虞姬最爱霸王,只有最重要的人,才会清楚的记住彼此已分开多久,最后虞姬或是蝶衣得死,正如人看破红尘,了却前事之后的解脱,死才是虞姬的结局。
他们亦普通如苍生,在宏大的历史变迁中渺小的不值一提,在那个时代或是现在,不乏那样的虞姬,那样的霸王,但是他们也在以自己的方式在这个浮华现世中渺小的活着,就像老那说的那样:“不管是谁来了,他总要听戏”,这是一种小人物的态度,有点像阿Q,总是抱着一点乐观的念想,活下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