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云南民族社会历史变迁的影像记忆—— 布朗族

 颐源书屋 2015-10-14



上世纪60年代,新中国的影像工作者在云南拍摄《中国民族志》影片的同时,留下了一批珍贵的图片资料。本组图片就是影像先驱们在澜沧江两岸等地区记录下的当地布朗族人生产生活场景。


云南省西部和西南部澜沧江中下游两侧的山岳地带,群山起伏,绵延千里,是祖国西南边疆的天然屏障,这里也是我国56个少数民族之一的布朗族居住地。布朗族人民自古以来就与各族人民和睦相处,为共同开发和捍卫祖国边疆作出了极大贡献。作为跨国境民族之一的布朗族,他们还与居住在缅甸境内的布朗族及其他民族人民友好相处,互通有无,增进了中缅两国人民的交往和团结。

中国民族志影像的先驱者刀述仁,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到二十一世纪初,在50年的岁月中,用影像记录了布朗族的生活。




起居。 布朗族村寨一般分布在海拔1600至2300米左右的山岳中腰地带,民居多为干栏式竹木结构房(现有的人家为砖木结构),用茅草编成竹排盖顶。进入布朗族寨中,放眼望去,寨中建筑的形状都像根据一张设计图建造的作品。布朗族人多以稻米为主要食粮,辅以玉米、荞麦、黄豆、小红米等副食品。茶叶是布朗族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饮料,对茶有着深刻认识的布朗族,对如何制茶和品茶也极为讲究。酸茶更是布朗族人民的最爱,吃饭时,从竹筒中取出酸茶,放入口中,慢慢咀嚼,无需开水沏泡,不仅能解渴、提神,还能起到消除疲劳和健身的效果。无论是茶叶、酸茶都是布朗人之间表达心意,传递感情的礼品之一。



服饰。 布朗族的服饰,各地基本一致,但也稍有一些差异。男子大多穿着黑色大面对襟无领短上衣,下穿肥大黑色长裤,头缠青色或黑色包头,有的还戴手镯;妇女头缠一丈多长的青色包头,上身着蓝布高领大襟上衣,领边绣花纹,左襟镶嵌三条各色花纹,袖口用黑、绿、红色布条镶边,上衣外面还套穿一件对襟短褂,钉上十五对或二十对布纽扣,下身一般穿着筒裙,腰间系腰带,戴银耳环和银手镯。过去布朗族男子有文身的习俗,他们在腿、胸、背部上刺成各种几何图案及飞禽走兽形象,布朗人认为文身既可以区别于男女又美观大方。上图为保山施甸布朗族,下图为西双版纳一带的布朗族。


民间工艺。 布朗人擅长纺织,早在唐宋时期,布朗族的编织、纺织以及染色等工艺已显示出极高的水准。布朗人的服饰用料一般都是自纺的土布,但色彩却十分艳丽。布朗族纺织品因其原料和制作的纯天然,因此具有很好的吸汗、透气功能,对人体健康有益,除服饰外,布朗人的纺织品还有线毯、挎包等。这些古老的纺织和印染工艺时至今日,因其纺织品取自纯天然材料和手工制作,仍旧很受当代各族人民喜爱,故依然保留着。

节日。 布朗族节庆相当之多,最为盛大的要数新年节和“赕佛”。新年节亦称泼水节,时间为傣历的6月,公历的4月中旬。新年来临之日,每户人家都要前往佛寺内浴佛,即是象征性地将清水洒在佛像上,以示洗去佛像上的尘埃,祈求佛主保佑全家人在新的一年中平安如意,一般是三天的时间。“赕佛”:部份布朗族信仰小乘佛教,小乘佛教的“赕”(意为进献)佛活动十分频繁。傣历9月15日这天,几个村寨的布朗人都要集中到中心佛寺举行“考瓦沙”仪式,在佛寺内滴水、听经,虔诚祈求佛主降福,祈求来生平安幸福。



农业生产。 布朗族经济以农业为主,在西双版纳和澜沧的布朗族解放前主要耕作旱谷地,农作物主要是以旱稻为主,种植旱谷,需要经过从选地到秋收装仓等11道工序,耕作季节按傣历计算:3月选地,4月砍地,5月烧地,6月整地、下种,8、9至10月薅草,12月至次年1月割谷、装仓。


茶。 布朗山有着悠久的种茶历史,也有大片适宜于发展种植茶树的土地。生活在茶乡的布朗族人每年4至5月,将采回的嫩毛尖放进锅里炒干,趁热装入带盖的铸铜钟,放在火塘边烘烤,待竹筒的表皮烤成焦状时,喷香的竹筒茶就制成了,这也是布朗族待客的上品。布朗族将茶叶作为礼品、祭品,甚至是姑娘们的陪嫁品,无论建新房、入寨仪式、祝寿、订婚和结婚统统离不了茶叶,可见布朗族人对茶叶的情有独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