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原河南:嵩山中岳庙(叶平)

 叶老师YP 2015-10-14
天数:1 天 和谁:夫妻
作者去了这些地方:
中岳庙
嵩山

发表于 2015-10-14 14:57

2013年6月13日

中岳庙为道教著名宫观,位于登封市嵩山东麓。在群山环抱下,宫殿布局谨严,规模宏伟,总面积达11万平方米,是五岳之中现存规模最大、保存较完整的古建筑群,其庙宇气魄全国罕见,是华夏文明之圣地,国家AAAA级景区。


中岳庙始建于秦(公元前221-207年),既是祭祀太室山神的场所,又是重要的道教宫观,所供奉的都是中国土生土长的神仙。


走进中岳嵩山的第一道大门:名山第一坊。两旁有四角亭分立于神道左右。


亭内为东汉安帝元初五年(公元118年)雕刻的石翁仲。这是中岳庙保存到现在最古老的两件文物。翁仲姓阮,曾是秦始皇手下的大将,作战骁勇,死后秦始皇为他铸了一尊铜像。此后,许多的宫殿庙宇,特别是陵墓前,都要用石头铸成人像,称为石翁仲。


中岳庙建筑严格按照中轴线布置,中轴线是一条由青石板铺成的大甬道,共十一进,全长1.3华里。


八角重檐亭叫”遥参亭”,原为清代所建,是古代过往行旅拜谒岳神的地方。


透过遥参亭,迎面可见天中阁,在明清之际它是中岳庙的正门。


天中阁原名黄钟楼,建于明朝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建筑风格类似于北京的天安门,只是规模较小而已。


25年前我们曾经到此地一游,中岳庙(天中阁)那时还是破败不堪。


中岳庙内古树参天,据统计,从汉代到清代的古柏就有三百多棵。


配天作镇坊为清代修建,它原名叫“宇庙坊”,古时称中岳为土神,意思是以地配天。


原崇圣门,是为了纪念中岳神在北宋时期被赵匡胤加封于“中岳中天大宁崇圣皇帝”而建。现在不知为何改成了“财神殿”。


是否供奉财神比供奉岳神,更能够迎合当今人的心态,只有天知道!


崇圣门东有古神库,创建于北宋。在古神库周围有四个高大的铁人,


铸造于北宋英宗治平元年(公元1064年),高3米许,重约3吨,握拳振臂,怒目挺胸,形象威严,栩栩如生,


它们是我国现存形体最大,保存最好的四个“守库铁人”,也是北宋铸造的艺术珍品。



这一尊铁人,我们情有独钟,感到分外亲切……


25年前,女儿曾与它合影留念。此张照片被命名为“红与黑”,是否有点意思?


宫中走出的道士,再次提醒我们,中岳庙是一座道观。


古树上挂满红布条,都是游客们的许愿。


状元碑上的文章,则由古代状元所写。


原“化三门”,为明朝所建,取名于道教的“一气化三清”,是中岳庙的过往门庭。现在不知为何拆门而新建为宫殿,并命名为“文昌阁”?


看了两边的对联才知晓其中的奥妙。


或许,文昌大帝对于老子的“一气化三清”而言,与“学而优则仕”的关系更密切。


四岳殿,原建筑在1944年被拆除,现在看到的是不久前新建。按顺时针方向,依次是东岳殿、南岳殿、西岳殿、北岳殿,加上中岳恰是五岳。五岳俱在,中岳神居中,统领其他四岳。而代表中岳的,居然是一个炼丹炉。

1988年8月13日,在这个尚未修复的炼丹炉前留影。


南岳衡山


西岳华山


北岳恒山


东岳泰山


峻极门是通往中岳庙主殿的大门,因中门两侧塑有一丈四尺高的两尊将军橡,又名“将军门”。


此门创建于金世宗大定年间,明祟祯年间毁于大火,清乾隆时重修。



嵩高峻极坊是清代木结构建筑的精品。营建时没有用任何一个铁钉,全靠卯榫结合。“嵩高峻极”四个字,传说是康熙皇帝御书。


每年中岳庙会期间,由于香客非常多,后面的峻极大殿容纳不了过多的游人,就在这里拜祭,称为拜台。


岳立天中碑,或许指的是“天地之中”的意思。


跨过嵩高峻极坊,在高大的石栏月台上,坐落着中岳庙的正殿——峻极殿,或称“中岳大殿”。此殿面阔九间,进深五间,这种规格,在明清仅次于皇宫和皇陵中的主殿。


殿中供奉的就是中岳大帝,武则天来嵩山封禅,封他为“天中王”;宋真宗时封为中天崇圣帝。其真实姓名说法不一。按照《封神演义》的说法,其名为闻聘,即殷商纣王朝中的闻太师,姜子牙封神时封他为中岳山神。


中国古代建筑的惯例,讲究前朝后寝。峻极殿的后面,是一座单独的院落,主要建筑为岳寝殿,是中岳神下班之后的生活区。


中岳庙最后一座殿宇,原名“黄箓殿”,是储存道经之地,创建于明万历年间。清乾隆皇帝游中岳曾在此殿题碑书铭,故称“御书楼”。


民国年间重建时吸收了西洋建筑风格,显得有点儿不伦不类。


现在里面供奉着道教主神“昊天金阙玉皇大天尊”,也就是民间常说的玉皇大帝。


出中岳庙后门,可直接登临嵩山黄盖峰。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