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魏源在兴化

 真爱凝香 2015-10-15

魏源在兴化

魏源(1794~1857),原名远达,字默深,又字墨生、良图,晚年自取法号承贯,湖南邵阳(今属隆回县)人,长寓扬州。清道光二十五年(1845)中进士。二十九年,任兴化县知县。三年,被钦差大臣琦善诬以未能绕道递送军报革职,旋由副都御史袁甲三奏复其官。复职后,即辞官侨居兴化,更至苏州、高邮。六年,移居杭州僧舍,翌年三月逝于杭州,葬西湖边南屏山方家峪。

魏源在兴化、高邮任中,曾防汛排涝,兴修水利,改革盐政,协修县志。赴兴化任时,适逢连日暴雨,高邮河湖暴涨,河督拟开坝宣泄。时值新谷结实之机,坝启,里下河7州县将受水害,而兴化受害尤剧。此讯传出,百姓汹惧。他一面要士兵、百姓日夜看守,一面连夜赶至扬州,赴总督陆建瀛行署击鼓,请求速开运河东岸24闸,分路宣泄河洪。还提出,即使要开高邮5坝,也要等到新谷收割登场之时,得陆氏“可保则保,毋许擅开”答复后,亲率10万多百姓、士兵日夜防护。守坝至立秋,新谷获得丰收,百姓称之为“魏公稻”。兴化任中,他曾亲自考察里下河地区水利的来龙去脉,查勘河流故道,汇查历年案卷图说,写成《上陆制府下河水利书》,向陆建瀛陈述自己的河防论见,并率民在运河东堤之外,筑“西堤”以防汛。在任高邮知州兼署海州分司时,鉴于当时南课短缺,主张运北盐以协南课,请裁浮费、减官价、杜私贩,并撰有《淮北票盐记》、《筹鹾篇》等,致使官盐价低于私盐价,销路大畅,盐政收入大增。在兴化任中,拟重修《兴化县志》,因忙于水利,未能如愿。知高邮间,应邀与郑元桥、赵彦俞,分类编纂成《(重修)兴化县志》。

魏源曾于道光十五年(1835),买园于扬州新城,名曰絜园(今城南仓巷内),自此寓居扬州20余年。在园中,曾诗会邓显鹤,宴请何绍基,会晤龚自珍,编定龚自珍遗稿《跋王百榖诗文稿》、《跋傅征君书册》。还曾于道光二十七年参加梁章钜在扬州所邀请的聚会,与梁氏及严保庸、吴廷飏、毕光琦等作“挑菜会”,推衍竹西韵事。一生著作甚丰,其中相当一部分成稿于扬州、高邮、兴化,如:《明代食兵二政录》、《书明史稿一》、《书明史稿二》、《圣武记》、《道光洋艘征抚记》、《四洲志》、《海国图志》等。此外,他在扬州还留下大量诗文,先后编著成《絜园文抄后集》、《古微堂诗稿》、《古微堂文集》。

咸丰三年,太平军攻克扬州,到达邵伯,逼近高邮城。时任高邮知州的魏源,曾组织地主武装抵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