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形意拳《九要论》阐幽录

 nqj0108 2015-10-16


形意拳《九要论》阐幽录

《九要论》原名为《岳武穆形意拳九要论》,是一部被武人们奉为枕中秘宝的拳学经典。此文曾被陈氏太极拳家们辑用而增删为《太极拳十大要论》,并作为对陈氏太极拳的训练指导理论。从这一点上看,我们该知道《九要论》的学术指导意义和实际价值是多么的高,即使是近代的任何一门实战武技的理论核心内容都难有脱离得了《九要论》中所论述的内容范围。正如清代著名学者纪晓岚说:“世间的道理与事情,都在古人的书中说尽,现在如再著述,仍超不过古人的范围,又何必再多著述”。然而,《九要论》年代久远,文辞古奥,令人读之难明其真实意义,至此,向来是按原著抄读者多多,而将其义阐幽索隐,发其秘旨地用现代语言表述讲解者更是寥寥,还真有点“只可意会,不可言说”的意味。确实,我们爱好武学研究的人中,由于个人的素质修养不同,对于同一事物,却有着完全不同的观点和感受。若仅以此而搪塞不为之,难道就无愧于心吗?鉴于此,敝人甘作引玉之砖。将多年读“论”的真实体悟心得吐出(领悟解释),以供爱好者参阅。以免犯错讹,乃将原文照录于上,以便读者对照欣赏,更待高明者以斧正之。

  要论一

  原文:从来散之必有其统,分之必有其合也。故天壤间四面八方。纷纷者必有所属。千头万绪,攘攘者自有其源。盖一本可散为万殊,而万殊可咸归于一本,事非必有然哉。且武事之论,亦甚繁矣。而要之,千变万化,无往非势。即无往非气,势虽不类,而气归于一。夫所谓一者,自顶至足,内有脏腑筋骨,而外有肌肉皮肤,五官百骸,相连而为一贯者也。破之而不开,撞之而不散,上欲动而下自随之,下欲动而上自领之,上下动而中节攻之,中节动而上下和之,内外相联,前后相续,所谓一以贯之者,其斯之谓欤!而要非勉强以致之,袭焉!而为之也。当时沉静,寂然堪然,居其所而稳如山岳。当时而动,如雷如塌。出手而则如闪电。且静无不静,表里上下,全无参差牵挂之意。动无不动,左右前后,并无抽扯游移之形,询乎若水之就下,沛然莫之能御也。若火机之内攻,发之而不及掩耳,不暇思索,不烦疑议。诚不期然而然,莫之致而致是,岂无所自而云然乎。盖气以日积而有益,功以久练而终成。观圣门一贯之传,必俟多闻强识之后,才能豁然之蜡境,不费格物致知之功,始知事无难易,用功惟自进,不可等,不烦急遽,按步就序,循次而进,百骸肢节,自有通贯,上下表里,自不难联络。庶乎散者统之,分者合之,四肢百骸,终归于一气而已矣。

  阐解:本论的主旨是在于明理,也就是阐明形意拳是功、道一体的拳学。论中首先以宇宙生存论的观点说明自然界的变化,用“道”文化作为开场白,虽然在论中看不到所谓的“道”字,而是用了“一”和“气”两个字,虽然称呼不同,其实是一回事,“气”字出自于宋儒理学家朱熹,他称:“天地之间,有理有气。理也者,形而上之道也,生物之本也。气也者,形而下之器也,生物之具也。是以人物之生,必禀此理,然后有性”。又称“太极只是一个理字”;“太极非是别为一物,即阴阳而在阴阳,即五行而在五行,即万物而在万物,只是一个理而已”。朱熹的“太极”、“理”、“气”、“道”,内涵虽然各有侧重,但实际上也是相同的概念。

  从“理”的角度上可以体认宇宙万物的自然规律,由散到聚,由分而合的演化过程。虽然说自然界中的万事万物有着绚丽多彩的变化,错综复杂,变幻无常,但仍脱离不了它本身的属性,所谓的千头万绪,数之不尽者,仍有它本身的根源,也就是说,它本身的最初本性是不会改变的。也就是朱熹说的“即阴阳而在阴阳,即五行而在五行……”的道理,我们就拿“水”来说吧,不管它变化成雾、云、露,甚而是雨,最终它仍会还原形——水;这就是“论”中的“散之必有其统,分之必有其合”。再如是波涛汹涌的大海,还是平静的江河湖泊,甚至是涓涓之细流,它们虽然所表现的形态不一样,但归根结底,它们都是“水”。也就是“论”中之“千头万绪,攘攘者自有其源”的意思了。论中的随后两句“盖一本可散为万殊,而万殊可咸归于一本”,其实就是前面论句的重申,借用了宋儒理学家程颐和程颢的话,“散之在散,则有万殊;统之在道,则无二致”。从这种深入浅出的论述来看,就是让人们知道,自然界的万事万物的一贯性,是宇宙间的任何事物的必然结果。

  用了一大堆的论述自然界,其实不是作者所需要论述的重点,只不过是让人们明白一个道理后,才可引入正题,完成让人能浅显明白地接受后面所说之事的内容,能达事半功倍之效而已。

  从宇宙生成论进而影射到武术上来,实质就是阐明形意拳这门拳学与宇宙万物生化有着同样的道理:从练习内容上看有三体桩、五行拳、十二形拳等。如果细心地总结一下,从核心要素来讲,虽然形意拳拳法千变万化,无非也是些动作架势和用劲发力所组成,架势动作虽然各不相同,有万端变化,但是所练习的终极目的还是一个,概括起来也就是“形意合一”。形与意的统一就是人,高度灵敏的五官四肢是人的外“形”,高度发达的大脑器官及其思维活动是人的内“意”。正是由于人的形与意的统一体,人才成为宇宙世界间万物之灵,人才能够区别于其它生灵而感知世上万事万物。人如何能够内外相感,形与意如何能够达到高度的统一,靠的是先天真一之气,也就是环宇中无所不在“元气”的运行。而欲善养并保存先天之真一之气,必须通过锻炼,拳谱中讲“丹田亏则气不充,气不充则力不足,力不足则拳架空”。这就是“论”中所指“势虽不类,而气归于一”的奥义了。

  人体是一个由各种系统、各种结构、各种功能组合而成的相互联系的整体,从头顶到脚底,其中身内的五脏六腑,筋脉骨骼,外的肌肉皮肤,五官百骸等而组合构成的一个完整统一体,处理好自身的“部分与部分,部分与整体”(人的整体)矛盾,使人体的上下、左右、前后、内外各部分心理相容,运动时协调一致,也就是要求凡一动拳势,均意识(心意)为先,以意领气,以气摧力,以力催形。气贯丹田,通达周身,意到气到,气到劲发,出手投足要求三节相随,浑身齐到,周身上下完整一气,练起拳来动静分明,一动周身俱动,一静周身俱静,打出劲力,刚柔相济,气势雄浑威猛。做到此步时,正如论中所云的“破之而不开,撞之而不散”了。

  怎样才能实现这自身的整体归一性呢?前辈大师们总结出以“六合为法”的技术要领,以六合联系人体的局部运动,以六合实现人体的整体运动。论中的“上欲动而下自随之”到“前后相续”这段论述,其实就是讲解的三节相随及六合一体。心欲攻则意应领,心欲止意应敛,故意必须附之于心。气本源之于意,气之所使,以意领之,起落进退无不以意为主宰,以气行使,意欲动而气必至,意欲止而气必敛,意欲攻而气必发,意欲退而气必敛,意气固须合一。气之表现为力,以表现于四肢周身。气有督促之功,力有取舍之能,有气方有力,气顺则力可发,气、力固须合一。内动为外动之源,外动为内动之效,内动必须通过外动之体现,方能成其拳术合道、体用合一。动作一出,须手脚合一。手一伸,肩催肘,肘催手;脚一进,胯催膝,膝催脚;手与脚,肘与膝,肩与胯,相互对应,相互依存。手一动,脚即随之,肩一动,胯即随之,肘一动,膝即随之。然而,形意拳中尚有心与眼合,心与身合,心与手合,眼与手合等,实乃周身之头与手,手与身,身与步,乃至前后、左右、上下、内外相合之说。要练好形意拳术,就必须达到一动无不动,一合无不合,周身内外,上下合为一体,五官百骸悉用其中的境地,这就是所谓形意拳的整体归一。

  练习形意拳做到了整体归一时,还不能算是达到了技击术的高水平,要想做到攻守得法,战无不胜的境地,还要具备动静相兼,刚柔相承的本领。刚时的拳势勇猛凶狠;柔时的拳势精巧灵敏;该静的时候,做到心静如一潭止水,万籁俱寂;身静尤如山岳一般沉毅,如果是该动的时候,身如脱兔虎奔,势如雷击山崩,气势雄浑端严,出手则有闪电之速般的快捷。而且做到静时无处不静,身体内外、上下、四肢百骸,无处不是寂然而静的,心、意、气、力、头、身、手、足、肌肉等等,绝无丝毫之勉强的不静;动时是无所不动,完全达到一枝动而百枝摇,周身协调而无稍微的阻滞之碍,发动攻击时,尤如汹涛骇浪洪水涌流一般的气势,让人无可抵挡逃脱,辅以“雷声”相助,手随声起,声随手落,声如迅雷不及掩耳,势如闪电,一无无不动,一合无不合,动之不见形,一动即致。原论中的“若火机之内攻……无暇思索”这几句就是专门讲述“雷声”的,其实就是惊敌之技,出拳发声,源于丹田,鼓荡于肺,震之于喉,出之于口,惊于敌心。历代的拳家们还赋谱以誉“奇兵千古仗先声,声里威风退万兵,就是痴情深不怕,迅雷一震亦应惊”。意思是说古人打仗也注重声威,声势可壮威风,使敌胆怯,就是痴呆的人,闻迅雷也都受惊,何况常人呢?能够做到这一步时,那真是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的本领是没有什么怀疑的了。然而,能够达到上述功夫,不能是故意造作的,而是要将技法练到自然而然,随心所欲才可以的。而且还得要下一番苦功才能练出形意拳的上乘境界,以求形意一体,内外合一,构成形神俱备,周身通灵,达到“拳无拳意无意,无意之中是真意”。即一切行为动向都是无意之中自动化做出的反应,最真实最迅捷的反应。

  那么,具体的练法该怎样呢?“论”中告诉了,“气以日积而有益,功以久练而终成”。这两句话实指形意拳的“道”和“艺”,点明了“静”即内养丹田之气,经过日积月累,丹田气足,完成“练精化气,练气化神,练神还虚”的丹道程序。“功”即为功、为艺,通过久久的磨炼,而达到三层功夫的上境。明劲、暗劲、化劲,这就是形意拳的三层道理、三步功夫和三种练法。练武跟读书是一样的,须阐幽索隐,发其秘旨,然后融运变化,始能得其实用,而且是书读百遍能自解,练武术要先明其理,然后其技自能速进。练功要一步步的练,循序渐进,不能急于求成,甚至是越级的去练习,这都不能得到拳法的真谛。

  形意拳是讲究“硬打硬进无遮拦”,但绝不是凭蛮力气愣打猛撞,而是按技法练出来的,不管对方是动是静,不借惯力,不借他力,是想打就能放的高度技巧和功力。也只有严格地按技法要求,去练得完整的疾用骤发、迅猛刚实的爆发刚(明)劲,才算真正有了发人的本领。进而再从技术分解中,去找缓动遂发,沾身纵力的柔暗劲;进而柔极自化,再追求周身通灵,哪沾哪有而至不意而发的化劲,这就是三步练法朴实的进阶之路。但是刚劲没练好就练所谓柔劲或是分阶段、单趟去练柔、化劲,都是无法求得的。论中的“不可蜡等,不烦急遽”就是告诫!只有“按步就序,循次而进,百骸肢节,自有通贯,上下表里,自不难联络”也。

  论述至此的时候,“论”中用一个“气”字来作为总结的收尾,说这一切的所有内容,都是“气”在起作用。“气”真那么神奇吗?我们不应该对形意拳最重视的“气”有所认识。所谓“气”,就是存在于人体各部分组织内的一种高能物质,它以先天的形式存在,以后天的方法补充,通过拳术内功的修炼,可以在最大的程度上增加这种物质在组织中的含量,增强生命活动,激发人体潜力。这种物质的大量积累与作用,充分改善了人体的内环境,强化了神经与器官功能,造就了强大的体能。从而该知道“要论”中说“庶乎散者统之,分者合之,四体百骸,终归于一气而已矣”的真实含义了吧。

  要论二

  原文:天地间森罗万象新陈代谢,未有一往而不返者也,亦未尚有直而不曲者也。盖物有对待,势有回还,今古不移之理也。常有世之论捶者,而兼论气者矣。夫气主于一、何分为二,所谓二者,即呼吸也。呼吸即阴阳也。捶不能无动静,气不能无呼吸,吸则为阴,呼则为阳,主乎静者为阴,主乎动者为阳,上升为阳,下降为阴。阳气上行而为阳,阳气下行而为阴,阴气上行而为阳,阴气下行仍为阴,此阴阳之所以分也。何为清浊?升而上者为清,降而下者为浊,清气上升,浊气下降,轻清者为阳,重浊者为阴,而要之,阳以滋阴,阴以济阳,混其用而言之,为劲为气,分而言之,为阴阳,即所谓人不能无动静,口不能无呼吸,鼻不能无出入,而所为对待循环阴阳不易之理也。然则气分为二,而实在于一,有志于斯途者,慎勿以是为拘拘焉。

  阐解:本论乃承接上一论的关键词“气”来作进一步的论述,但由于“气”的狭义和广义性比较深,狭义者不过呼吸二字,广义者,可与道、太极、阴阳、理等视为相同的概念!如果含混交错论拳理,往往会使学习者满头雾水。此论乃特别警示学习者不可拘泥于理论方面的文字。

  论中,首先以天地之间森罗万象中的自然生存规律“新陈代谢”作为例证,以此论证事物的相对性和统一性。作为开导与启迪人们,拳学所立之理论的证据和原因。所谓新陈代谢,就是新的物质不断替代老旧的物质的过程。机体和周围环境之间不断进行着新陈代谢,新陈代谢有同化作用和异化作用两个方面,同化作用指机体从外界环境中摄取营养物质进行分解,同时释放出能量以供生命活动和合成物质的需要,并把分解的产物排出体外的过程。一般物质分解时释放能量,物质合成时吸收能量。后者所需要的能量正是由前者所供给的,故二者相辅相成,密切相关。新陈代谢既包括物质代谢又包括能量代谢,机体只有在与环境进行物质与能量交换的基础上,才能不断地自我新旧更替,如果新陈代谢一旦停止,生命也就终止。从而我们就该明白,新陈代谢之理,就是谈论拳术的人往往要同时讲述练气的真实原因。

古谱上说:“气实为人类性命之根,造化之源,生死之本”。人如果能善养此气,则可以预防疾患,延缓衰老;反之,不注意养气而听其涣散,则难免疾病丛生,未老先衰。形意拳正是通过后天人为的锻炼,以达到练后天补先天,养精蓄气,延年益寿的目的。因而,从其拳法上来看,虽有万端变化,概括起来也不过是“炼气”而已。

  炼气之法,是通过不断的调节呼吸与动作姿势变化的互相配合,更大地激活人体生机功能,增大其活力,我们不妨先认识一下什么是呼吸?人的机体在生命活动中需要能量,能量来源于细胞内的氧化过程。细胞在氧化过程中不断地消耗氧气并产生二氧化碳。因此,机体必须不断地从外界环境中摄取氧气,并将二氧化碳排出体外,进行气体交换,以确保机体的正常新陈代谢,并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从而便知,机体与外界环境之间的气体交换过程称为呼吸。机体的呼吸过程是通过三个环节来完成的:一是肺呼吸,又称为外呼吸。二是气体在血液内的运输,通过血液循环把氧气及时地由肺运送到组织细胞;又把组织细胞产生的二氧化碳运送到肺以排出体外。三是组织呼吸,又称为内呼吸,指血液或内环境与组织细胞之间的气体交换过程。形意拳在练拳中将这三种呼吸分作三个步骤,努力呼吸,丹田呼吸和体呼吸法。

  “论”中认为用呼吸二字还不能真正阐明形意拳的“气”,必须以“阴阳”方能正确概括。宋代董楷说:“天地之间,别无甚事,只是阴与阳两个字,看是甚么物事,都离不得。只就身体上看,才开眼不是阴便是阳……不是仁便是义,不是刚便是柔,只自家要做向前便是阳,才收退便是阴,意思才动便是阳,才静便是阴,未作别看,只是一动一静,便是阴阳……阴阳是气,才有此理便有此气,才有此气便有此理,天下万事万物,何者不出于此理,何者不出于阴阳”。

  拳术运动不能没有阴阳,没有阴阳就是没有动和静,没有动与静又怎能形成拳术呢?拳术中的动与静,有着辩证的关系,是不能截然分割的。往往静中有动,动中有静,似动而实静,似静而实动。动静是拳术运动中最基本的要求和规范。《吴越春秋·勾践阴谋外传》中有这么一段越女答勾践的话。越王问曰:“夫剑之则如之何?……”。女曰:“其道甚微而易,其意甚幽而深。道有门户,亦有阴阳,开门闭户,阴衰阳兴。凡手战之道,内实精神,外示安逸,见之似好妇,夺之似惧虎。布形候气,与神俱往,杏之若日,偏如腾兔,追形逐影,光若仿佛,呼吸往来,不及法禁,纵横逆顺,直复不闻。斯道者,一人当百,百人当万,王欲试之,其险即见”。从以上越女答越王的话中我们该清楚了拳技一道的动静是多么的至关重要,强调先静后动,静中求动,动静结合的道理,并用阴阳、开合等来说明击剑的进退、攻守原则。所以,拳术之道在于先明阴阳之理,才知动静之机的。静就是阴,动就是阳,伸是阳,屈是阴,攻是阳,守是阴,刚为阳,柔为阴,进为阳,退为阴,阴阳互用,阴阳相合谓之道。身一动,动中有静,静中有动,动静相寓;拳之一出,刚中有柔,柔中有刚,刚柔相济;虚中有实,实中有虚,虚实相因;步之一出,进中有退,退中有进,进退相随。论中所谓之“未有一往而不返者也,亦未尚有直而不曲者也”,就是说明阴阳之理。古拳谱有曰:“天地阴阳相合能降雨,武艺阴阳相合能胜人”。

  拳是靠动静运化而成的,气呢?则要靠呼吸的不断运化才能促进“气”的充足与活力,之所以说气乃一阴阳也!吸气为阴,呼气为阳,气上升为阳,气下降为阴。阳气上升时为阳,阳气下降时就为阴;阴气上升时也为阳,阴气下降时仍然为阴,这就是说明阴阳的转化之理,阴可转化为阳,阳可转化为阴。然而,气又分清浊,气上升的是清气,下降的气就是浊气,轻清之气为阳,重浊之气是阴,功家们均主张降阴升阳。降阴属外,即退四肢百骸之外力和内应(硬)力,柔化肌体;升阳属内,降浊(阴)则阳升,阴阳之动,此消彼长,去旧生新,开宽顺气,心胸松空,则气势腾然,体合而养生。按中医理论,“阴”为浊,为病气。人体不练内功,阴阳不分,虚实不合,充满了后天的气与力,滞而不畅,即体与意不合,力不从心也。但总的说起来,一升一降,一清一浊,不外阴阳的相反相成,而阴阳变化的最终目的,仍要求得阴阳平衡,阳以滋阴,阴以济阳,阴阳相济时就是呼吸调和,这样便能生劲、养气。如将阴与阳分开了来讲,那就会是人没有动,也没有静,也没有呼气,也没有吸气,此时则是一个死人、僵尸了。人无阴阳不成人,拳无阴阳不成拳,所以说,历代的圣哲及拳家们都非常重视阴阳循环之理,这也就是先哲们将阴阳引证于万事万物及拳学上的真正原因了。

  然而,气虽然分作阴阳来解释,但它仍然是一个气,拳诀所要求的“动静一源,内外一气,腰为主宰,丹田为根”。所以,在“论”中结尾之时,特别告诫后学者们,不要被所谓的阴阳学说而迷惑倒了,要灵活对待和认识理论方面的假托词语。

  敝人每次研读此“论”到这里的时候,就会想起近代尚派形意拳大师李文彬先生在《形意拳释疑》中的一段话,他说若想练好形意拳,找出真劲,什么“五气朝元”,“三华聚顶”都不用去考虑,只要按拳法要求务实地去练就行。要讲行气,也不用那么麻烦,只要能“气以直养”,平素练拳不走周天,经络也照样通畅。不追求“三华”、“五气”也照样能“精养灵根气养神”。武为实战,瞬息万变,以意引气怎么走经络?如何来得及?就是平时练功只考虑经络怎么走,就难于追求动作、劲路之精微,也不利于实践的应用。特别对初练形意拳的人,根本没有必要,也没有条件去考虑什么内功和经络。只要能自然地运用逆呼吸,气沉丹田,发劲时丹田运气,就算基本做到技法行气要求,就可以强身、健体、行气、找劲,渐渐就能意到、气到、力也到。如果再能追求“六合一体”,也就是上下、内外能练得完整一气,就可以说练对了形意拳,自然也就能劲整气沛,内劲自生。若到功深悟精,更会哪用哪到。由此可见形意拳并不复杂,也不神秘,实质就这么简单、朴实。只要能择善而从之,方法正确,相信通过实践肯定会得到证实。从以上这段话,我们即可明白“论”中的“有志于斯途者,慎勿以是为拘拘焉”之含义了吧!

  要论三

  原文:夫气本诸身,而身之节无定数,可分为三,三节云者,上、中、下焉。以一身言之:头为上节,身为中节,腿为下节。以头面言之:天庭为上节,鼻为中节,海底为下节。以中节言之:胸为梢节,腹为中节,丹田为根节。以下节言之:足为梢节,膝为中节,胯为根节。以肱言之:手为梢节,肘为中节,肩为根节。以手言之:指为梢节,掌为中节,掌根为根节。至于足则不必论矣。然则自顶自足,莫不各有三节。要之,即莫非三节之所为,即莫非着意之处。盖上节不明,无依无宗,中节不明,浑身自空,下节不明,自家吃跌。岂可忽乎。至于气之发动,要皆自梢节起,中节遂之,根节催之,然此犹是节节而分言之也。若合而言之,上自头顶,下自足底,四体百骸,总为一节,夫何三节之有哉?又何三节中之各有三节云乎哉?

  阐解:本论主旨以阐述拳术发劲之源的“三节”以及三节间的相互关系和作用。拳诀有云:“三节不明浑身空,内外不合枉练功”。故而历代的拳家们常告诫后学们:“习拳不懂三节九段,则落步不整,出手不能发出千百斤气力。能知三节九段,才能六合如一,百斤之体能发千斤之力”。

  从运动生理学来看,人虽然是一个整体,但它是由多个骨与骨骼关节支架所构成,人体的运动则是由各个骨骼关节的曲伸来完成的;而从人体运动的发力角度分析,是由不同的三个点来完成(即由曲到伸),其实这三个点就是拳术中所说的三节。

  三节之分,也是由“道”论中而来,丹书中云:“道自虚无生一气,便从一气产阴阳,阴阳两合成三体,三体重生万物张”。也就是所谓的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也。宇宙三体乃天、地、人,天地人化生出浩渺环宇中的万物,而万物之祖乃是虚无一气。宇宙一大天地,人乃一小天地,从而,人与宇宙一样,仍有三体。人之三体分内外,内三体者,精、气、神,来源于先天真一之气;人之外三体者为头、手、足,头手足化生出根、中、梢三节,从拳法上讲乃归于一劲。以此之层层化生,从三以至九重,乃合于六书之九数而已,即三节中尚有三节,真是节中有节而难以尽数了;复之九九而归一,是为道之真数也。

  三节的分类不过就上、中、下或梢、中、根;大体上来分应有三部分,即整体三节,上肢三节和下肢三节。

  从整体三节上来分,头为梢节,躯干与上肢手臂为中节,下肢腿足为根节。以上肢手臂来分则手为梢节,肘为中节,肩为根节。下肢腿足来分则足为梢节,膝为中节,胯为根节。以整体三节的上节来分则天庭为上节,鼻为中节,口为下节;以中节来分则胸为梢节,腹为中节,丹田为根节,以手来分则指为梢节,掌为中节,掌根为根节;至于足就不言而知了。

  然而,按这样的分法,从头顶到脚底的整个人体,是三节中又各有三节,分之不尽数之不完!历代的拳家们为什么这么重视三节呢?想必应有它一定的道理吧。因为上节不明,手多强硬,神昏目暗,劲不顺而力不整,拳之技法无依无宗;中节不明,腹不实胸不畅,浑元气不足,乃周身空惚;下节不明,则进退迟缓,下盘不稳,动辄跌倾。明了三节多一力,懂得了三节的运动规律,对以后理解力量的含发蓄放和明暗化三种劲力将有所依宗和帮助。对于三节之理法是决不能轻视的。

  无论是哪三节,总之离不开起、随、催三字。即梢节起、中节随、根节催,明此理即不至有长短、曲直、参差、俯仰之病。三节名虽不一而劲法则一,故起于根,顺于中,达于梢,只有这样才能浑身上下整体如一。明白了这个规律就懂得了如何造力,如何传导,如何发放力量的过程。

  当研读“原论”至此时,“论”尾突然反转话机将前面所述三节内容给全盘否定了!既然前人能立此论,绝非空穴来风,明辨的人们当不难发见,这只不过是让后学们明白,对于三节论当深明透析,明于术而不拘于术,明规矩后而脱规矩的道理,不要被古人一句当头棒喝的反问给吓愣住了!

  要知道,形意拳理论中之所以把人体各部分为根、中、梢三节而称为三节论,主要目的是让学习者弄明白如何用劲,以及造力、发力又是怎样一个规律;而且在明白造力发力的规律时,于拳技运用中可找准敌之力源将其截断,也就是截其根节的技法。三节之法乃初习拳术的必知基础,从有形有势逐渐达到形无形,意无意,无意之中是真意的上乘境界。论中告诫,人体本为一节(一个整体),何故要分作三节?既然没有三节之分,哪里又来的三节中又有三节的说法呢?一看这段反问之言就该明白了,练习拳术不能永远停止在起步时的境界上,就如初读书时的写字,要一笔一画地学习,读到大学的时候,难道写字还要去一笔一画作那种幼稚的举止吗?形意拳练习的发力首先要明三节,即根节不明,力无源,手发空;中节不明,力不通,易失灵;梢节不明,力不透,功难成。一旦掌握了发力要领,就要逐渐达到整体归一的发整劲,拳打三节不见形。如果此时还要象初学时的按部就班地做三节发力动作,这只能说明孺子愚不堪言了。

  敝人以为,研读古典拳论,当从整体观去分析,从辩证中去求明理,从实践中去获真知,择善而从之。不可从片面性,甚而是断章取义,更不能凭个人兴趣和认识,去误解古论。

 

 要论四

  (原文)试于论身论气之外,而进论乎梢者焉。夫梢者,身之余续也,言身者初不及此,言气者亦所罕闻。捶以内而发外,气由身而达梢,故气之为用,不本诸身,则虚而不实,不行诸梢则实而仍虚,梢亦焉可弗讲乎?然此特身之梢耳,而犹未及乎气之梢也。四梢维何?发其一也。夫发之所系,不列于五行,无关于四体,似不足论矣。然发为血之梢,血为气之海,似不必本诸发以论气,要不能离乎血而生气,不离乎血,即不得不兼及发乎,发欲冲冠,血梢足矣。抑舌为肉之梢,而肉为气囊,气不能行诸肉之梢,即气无以冲其气之量,故必舌欲摧齿,而后肉梢足矣。至于骨梢者,齿也。筋梢者,指甲也。气生于骨,而联于筋,不及乎齿,即未及乎筋之梢,而欲足乎尔者,要非齿欲断筋,甲欲透骨不能也。果能如此,则四梢足矣。四梢足而气亦自足矣,岂复有虚而不实,实而仍虚者乎。

  (阐解)本论是在论三节与论气的基础上进一步阐述“梢”的功效与作用,这里所要论述之“梢”,乃人体的血肉筋骨之末端称之为梢的“梢”,而不是“三节论”中有关手足四梢之梢,此二“梢”不能相混淆的。论述人体三节时没有论及关于“梢”这方面的内容,论气(呼吸)的时候更无“梢”字之题了。三节论所讲述者为人体三节之梢,即拳术的功效发挥都是由内气推动肢体形成的功架,内气由身内(丹田)输布贯于四肢而达于拳、脚等梢节致以实用。所以,内气如不能输布充满全身,则人体空虚无力,形成不堪一击之物。如果说内气贯满全身但不能贯之于拳脚之梢节,虽然身体能抗击打,但是用于攻击时则无什么效力,表面上看来是充实的,而劲力仍然是空虚的。所以,劲起于根,顺于中,达于梢的方法和功用是每一位习拳者不能不明白和掌握的内容,因为只有这样才能浑身上下整体如一,一动而三劲皆至,击敌则无失矣。这只不过是“三节论”中关于“梢节”内容的论述,是关于身体四肢梢节的动作功架,还根本没有涉及到有关能助于内气发动,更好地发挥出人体潜能,瞬间爆发出凶猛狠毒刚烈之势态的人体血肉筋骨之四梢。

  那么,血肉筋骨这四梢有些什么样的具体内容和要领呢?

  头发即是其中之一。头发虽然不属五脏六腑之列,也与四肢运动无关紧要,从表面性上看起来是不怎么重要,也不需去作什么必要的论述,然而,发为血之梢,而血又是气之海,直观性的看“发”与“气”没有什么关系,但是气与血有着密不可分的相辅相存的关联,用一句话概括为“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所谓气为血之帅,包括三个方面的意思,即气对血有生化、推动、固摄等作用。就是说,血的生成是靠脏腑的机能活动(气)将水谷之精微而化生的,已生之血运行,靠心血的推动、肺气的敷布、肝气的疏泄(即气行则血行之意);血在脉中循常道,而不外溢是靠气的统摄作用。此即气为血之帅的含义。所谓血为气之母,是指气所以发挥作用,是因为气附于精血之中,由精血载之,否则气将飘浮不定而无所归附。精血在载气的同时,还为气不断提供精微,使其得到补充。因此,气不能离开精血、津液而独存。而气为阳,血为阴,在生理状态下,气血的阴阳必须保持相对平衡,即所谓:“阴平阳秘”,“气血调和”。气不能离血,所以气就不得不与“发”有着密切的关联,如果发有欲冲冠之势,则血梢自然充足。正如拳诀所云的:“发为血梢,怒发冲冠,血轮若转,精神勇敢,虽微毛发,力能撼山”。恰如猛虎发威之时将全身之毛竖起来一般。

  继之,舌为肉之梢,肉是气血之囊袋,如果说气不能输布身体各部而达其梢时,这就表明了气虚少而导致肌肉衰萎及四肢无力。所以,必须以舌欲摧齿之势,而壮其肉梢之足。正如拳诀所云:“舌为肉梢,卷则降气,目张发竖,丹田壮力,肌肉似铁,脏腑充实”。舌顶上腭,可接通任督二脉,使髓接于口中化为津液(口水),继而入胃健脾润五脏,脾脏旺盛时,肌肉壮实而四肢活动有力,因为脾主肌肉、四肢,人体肌肉、四肢皆赖于气血的营养。

  至于骨梢,就是牙齿。筋梢就是指(趾)甲。按中医学所云:“肾生骨髓,髓生肝”,由肾精而化气,气化髓而注入脑,而由脑髓生肝,故可知肝肾二者的相辅相存之关系。肾藏精,精生髓,髓居骨中,滋养骨骼。“齿为骨之余”,牙齿也依赖肾精的充养。肝主筋,筋是联络关节、肌肉,主司运动的组织。筋的濡养依靠肝血,肝血足筋得其养,则筋健壮,四肢活动正常。“爪为筋之余”,肝血的盛衰,可影响至爪甲的荣枯变化。从而便知气生于骨(髓),而且联合于筋的,筋骨并存;气不能充足于齿,就不能充足于筋之梢的。如果要做到气充骨梢和筋梢,必须做到齿欲断筋,甲欲透骨的气势,否则是不行的。拳诀有曰:“齿为骨梢,有勇在骨,切齿则发,威猛如虎,牙之功用,令人胆觫”。“爪为筋梢,手足指功,手抓足踏,气力兼并,爪之所至,立生奇功”。如果做到练功中四梢齐时,即谓之内劲出,必须使发欲冲冠,舌欲摧齿,齿欲断筋,甲欲透骨,意动皆至,无坚不摧,一枝动,百枝摇,日久功自深,四梢用力则可使人变其常态,使敌生畏惧。

  在习拳的人们中,都知道“惊起四梢”这个词,但四梢究竟何处着力,经常使学习者们迷惑不解,甚而感到茫然。其实,发欲冲冠,乃怒发冲冠之谓,即将毛发竖立起,圆睁二目,有如猛虎抖擞发威之状;舌欲摧齿,即舌紧顶上腭,有如内气爆发冲出一般;牙欲断筋,即咬牙切齿,有如咬断钢筋铁骨一般的气势;爪欲透骨,即指甲有如从指尖向外暴涨伸出,有深陷敌肉而抓断敌之筋骨之意境,提起全副精神,五行一齐发动。此时周身血脉喷张,青筋暴露,肌肉坚实如铁,铁马金戈,势不可挡,此即所谓四梢俱齐时则内力发动,此言实乃于对敌时所持之法也(平时练习时,依然要遵循体松心静,协调自然与调和心境,怡养精神的锻炼原则)。

  能够做到四梢足时,内气自然是无所不至,这时候难道还会有“虚而不实,实而仍虚”的弊病吗?

  

  要论五

  (原文)今夫捶以言势,势以言气,人得五脏以成形,即由五脏而生气,五脏实为性命之源,生气之本,而名为心肝脾肺肾也。心为火,而有炎上之象;肝为木,而有曲直之形;脾为土,而有敦厚之势;肺为金,而有从革之能;肾为水,而有润下之功。此乃五脏之义,而必准之于气者,皆各有所配合焉。此所以论武事者,皆不外乎斯也。其在内胸膈为肺经之位,而为诸脏之华盖。故肺经动,而诸脏不能静。两乳之中为心,而肺包护之,肺之下,胃之上,心经之位也。心为君,心火动,而相火无不奉合焉。两肋之间,右为肝,左为脾,背脊十四骨节为肾,此固五脏之位也。然五脏之系,皆系于背脊,通于肾髓,固为肾。至于腰,则两肾之本位,而为先天之第一,尤为诸脏之根源。故肾水足,而金木水火土莫不各显生机,此乃五脏之部位也。且夫五脏存于内者,各有其定位,而具于身者,亦有其专属,领顶脑骨皆肾是也。两耳亦为肾,两唇,两腮,皆脾也。两鬓则为肺,天庭为六阳之首,而萃五脏之精华,实为头面之主脑,不啻一身之座督矣。印堂者,阳明胃气之衡,天庭欲起,机由此达,生发之气,由肾而达于六阳,实为天庭之枢机也。两目皆为肝,而究之上包为脾,下包为胃,大角为心经,小角为小肠,白则为肺,黑则为肝,瞳子为肾,实亦为五脏之精华所聚,而不得专为肝也。鼻空为肺,两颐为肾,耳门之前为胆经,耳后之高骨亦为肾也。鼻居中央之地,而为土,万物资生之源,实乃中气之主也。人中为血气之会,上冲印堂,达于天庭,亦至要之所。两唇之下为承浆,承浆之下为地阁,上与天庭相应,亦肾经位也。领顶头项者,五脏之道途,气血之总会,前为食气出入之道,后为肾气升降之途,肝气由之而左旋,脾气由之而右旋,其系更重而为周身之要领。两乳为肝,肩为肺,两肘为肾,四肢为脾,两肩背膊皆为脾,而十指则为心肝脾肺肾是也。膝与胫,皆为肾也。而脚跟为肾之要,涌泉为肾穴也。大约身之所系,凸者为心,窝者为肺,骨之露处皆为肾,筋之联处皆为肝,肉之厚处皆为脾。象其意,心如猛虎,肝如箭,脾气力大甚无穷,肺经之位最灵变,肾气一动快如风,此其为用也。用其经,举凡身之所系属于某经者,终不能无意焉。是在当局者,自为体验,而非笔墨之所能罄者也。至于生克制化,虽另有论,而究其要领,自有统会,五行百体,总为一元,四体三心,合为一气,奚必昭昭于某一经络,而支支节节言之哉。

  (阐解)本论主旨在于为习拳者提供中医学有关五脏理论知识,以此而明白形意拳之劲势源于五脏的意义。

  形意拳以五行拳为基础拳法,虽然拳架姿势不同,但主要的还是以练气为主,追求的是内气充足,达到气充则力足。一门拳术无气为基础,则空有架势,恰如形意拳名家刘殿琛说:“以之为顾法,则如守者之城池空虚;以之为打法,则如战者之兵马羸弱,必败无疑”。形意拳的外形上是五个拳式,发力上是五种劲路,内通五条经络,连络五个脏器。人乃由五脏六腑组成,靠五脏运化水谷而生气滋生性命,五脏失调则人不能正常生存,五脏是人的性命源泉,是营造人体“正气”之根本。形意拳的五行拳运动与人体本身五脏有着密切的关联,二者有着相辅相存的作用,五拳的威力要靠五脏的旺盛来体现。然而,五拳的运动反过来又可以锻炼和促进五脏的旺盛,故拳谱中云:“五行拳内养五脏,补脑力保丹田;外强筋骨,捷手足,使耳目,奥妙无穷,裨益匪浅”。兹所以说形意拳既可得健身之裨益,又可获技击之妙用。

  五脏即心、肝、脾、肺、肾;五行即火、木、土、金、水;五拳即炮、崩、横、劈、钻。

  心属火,火有上炎之气势,即心动如火急;炮拳通心属火,其形似炮,用炮的猛然爆炸,其弹突出之形比喻拳势发劲的猛烈,炮拳的动作与体内心经暗合,故练炮拳可以平心火,养心血。肝属木,木有曲直之形,故曰肝动如箭钻;崩拳通肝属木,其形似箭,有“拳似利箭,身如反弓”之说,崩拳的动作左右轮换,势如连珠,对肝脏起到很好的按摩作用。脾属土,有沉稳敦厚之势;横拳通脾属土,其形圆滑似弹,可使脾经之气自下而上可以通透无阻。肺属金,有利器破革之能;劈拳通肺属金,其形似斧,喻其劈物之锋利,进退起伏,如水之翻浪,促进肺经中气之运行。肾属水,源源不断,曲曲流行之,有隙必入,有孔必钻;钻拳通肾属水,其形似闪电巨浪涛翻,其动作与肾经相合,可以壮腰健肾。

  这就是五脏、五行、五拳的各相配合的意义,五行是总结宇宙间万物生存变化的规律,用五行相生相克来比喻诸事物之间互相制约互相补充和在一定条件下互相转化的关系。古人根据人与天地(自然界)的密切关系,把人体比作一小天地,所以,人同大自然一样,人体也有五行,即是五脏;古代拳家们根据五脏有五气而形成五种拳势,据五行相生相克之理,五脏也有相生相克,而五拳也有相生相克。相生者,劈生钻、钻生崩、崩生炮、炮生横、横生劈;相克者,劈克崩、崩克横、横克钻、钻克炮、炮克劈。这就是形意拳的五行学说。

  五脏在体内有着各自的具体位置,以至取得相互间的协调,促进新陈代谢,维持人体生命活动。胸腔内是肺脏,其状如华盖(大伞),将其它诸脏遮住。主一身之气,司呼吸,故肺经一动,其余诸脏便会跟着肺之呼吸而动。两乳的中心点内部是心脏,由肺脏遮包而保护。位置在肺的下端,胃的上方,恰好在人体胸内的中心位置。中医学理论认为:“心为君主之官,神明出焉”,即心为全身的主宰,是一切智慧思维的起源。古人之所以把心比作“五脏六腑之大主”,是与“心主神志”的功能分不开的。两胁肋之内,右边是肝脏,左边是脾脏,背脊骨第十四椎骨节两旁是肾脏,这是五脏的固定位置。然而,五脏均联属于背脊,与肾髓相通,以补充巩固肾脏之气。腰部是两肾脏的本位,医家认为肾是先天之本,五脏六腑之根源。这是从肾藏精的意义上来体会的。肾所藏的精,系指五脏六腑的精华,皆封藏在肾,其意义我们体会到有两个方面:一系指人体胚胎形成和发育,是男女之精的结合。《内经》说:“两神相搏合而成形,常先身生是为精。”又说:“人始生,先成精,精成而后脑髓生,骨为干,脉为营,筋为刚,肉为墙,皮肤坚而毛发长”。即说明此种精为生命的源泉及生命的物质基础。另一种意义即肾气,对人体的生长、发育、衰老的过程,都有密切的关系。肾气充足则精力充沛,以充实人之智力与技巧,其余脏腑也随之而旺盛。这就是武功家和养生家们重视养气蓄精的理由,以及拳术之道重视腰的根本原因之一。

  五脏在体内各有定位,称之为内五行;有诸于其内,必形之于其外,称为外五行,也就是五脏于身体外部所联属的部位,从外部的气色变化即可察知所属部位于某脏的旺衰情况。领顶脑骨均属肾,两耳也属肾,两唇、两腮都属脾,两鬓属肺,天庭是六阳之主位,荟萃五脏之精华的部位,是头面的主要位置,更不异于是一身的座督。印堂可以察知阴阳胃气的盛衰,天庭饱满,必须印堂明润;肾气充足自然显现于此,此为五脏之气通达于天庭的枢纽机要也。二目皆属肝,但要详细地分辨时,眼的上包属脾,下包属胃,大角是心经,小角属小肠,眼白属肺,黑珠属肝,瞳仁属肾,其实眼睛也是五脏六腑的精华所聚,而不只是单一的只属于肝脏的。鼻空属肺,两颐属肾,耳门前属胆经,耳后的高骨位置属肾。鼻位居面部中央,按五行来说,中央戌己土,土为万物生长之源,确实又是中气的主要关键,因为呼吸出入均由鼻过也。人中是气血会聚之处,上冲印堂,达于天庭,也是至关重要之处所。两唇下的位置是承浆穴,承浆穴之下称之为地阁,与额上的天庭是相对应的,恰如”相经”中所说的“天庭要饱满,地阁要方圆”即是大富大贵之人,此处属于肾经的位置。

 支撑头颅的脖颈,是五脏受纳精微的重要通道和途径,也是气血运行之总会,前为呼吸出入之道,即咽喉、气管、食道;后为肾气(即脊髓)升降的通道。肝气由此而左旋,脾气由此而右旋,此部更重要的是统督于周身精微收纳。两乳属肝,两肩属肺,两肘属肾,四肢属脾,两肩背膊都属于脾。然而两手十指则属心肝脾肺肾。膝盖和前胫都属于肾,脚跟则为肾的关要之处,丹经所云:“圣人呼吸以踵”。就是指肾主纳气而呼吸要归根。足底的涌泉穴即是肾经的要穴也。

  从这样看起来,全身各部所联属五脏的部位,大至可以概括为:凡是向外凸起的部位属心经,向内窝陷的部位属于肺经,肌肉少而骨浅露的部位属于肾经;关节处,有筋连络的位置均属于肝经,肌肉发达而厚的部位都属于脾经了。形意拳的五行拳即按此而法象取意,与内有五脏,外有五官皆与五行相配而成拳式,以心为五脏之君,心主全身血脉,心动血先行,血涌推气行,胜似火焰窜,心如火,猛如虎而为炮拳;肝为将军之官,藏全身之血,疏泄挥气焰,肝借心挥血,血调气汇泉,迎敌心肝合,血旺气推山,性如放箭而为崩拳;脾为土,能生万物,脾脏能统血,又把运化转,统血推真气,气宏能移山,故而力大无穷乃为横拳;肺主气,上通喉咙关,主司呼吸循,吐故纳新鲜,借血推气行,有心肝壮胆,气从喉咙出,呵声震破天,而又善轻灵之变化,锋如利刃而为劈拳;肾为先天本,主骨通脑间,又为精之海,精气推宗气,气流如闪电,肾动快如风,此传是真言,其形似闪如电快似风而为钻拳。此即是形意五行拳所联脏腑之用意了。至于所联属的经络,在练拳时凡是全身五脏六腑所归属的经络都会与动作相配合,气血循经络而运行的。这种意境,只有练习者自己有所体验而感之,而不是能用笔墨就可以表述得了的。

  至于五行相生相克,在技击上,劈拳打出定式之后,前手下扣后拳跟钻便成钻拳,接着后手平出即为崩,前手裹挑后拳平出便为炮,上边的手下落向内裹即为横。这就是五行相生,是五拳相互补充的关系。双方相搏时,劈可破崩,炮可破劈,钻可破炮,横可破钻,崩可破横,这便是五行相克,是五拳相互制约的关系。这种相生相克的关系,并不是永恒不变的,只是为初学者指出的一条简便道路,用以作为技击入门的手段而已。由于初学者内气不顺,外形不合,浑身散乱无章,不得不绳之以规矩,通其气血,坚其体质,使之循序渐进,逐步得拳法之妙用。当练到一定程度后,便不可再死守这些规矩不放。其要在于内中一气流行,外形和顺自然,内外相合。到至善处,动作再不讲五拳,变化再不谈生克,而且坐卧行走,无处不是拳,或静或动,无处不能变。千招万式可归纳为一招一式,这就是论中的“五行百体,总为一元,四体三心,合为一气”了,然而,这个过程还是比较漫长的。

  

  要论六

  (原文)心与意合,意与气合,气与力合,内三合也。手与足合,肘与膝合,肩与胯合,外三合也。此为六合。左手与右足相合,左肘与右膝相合,左肩与右胯相合,右之与左者亦然。以及头与手合,手与身合,身与步合,亦系外合;心与眼合,肝与筋合,脾与肉合,肺与身合,肾与骨合,亦系内合,岂六合而已哉。然此特分而言之也。总之一动而无不动,一合而无不合,五行百骸一在其矣。

  (阐解)本论主旨在于阐述“六合”于拳术中的重要性。知五行必究六合,在练法上必须严格按照“六合”的要求去做,六合一体乃是形意拳的核心内容。

  “合”究竟是什么意思?所谓“合”,是指在运动时全身上下四肢百骸要互相配合,协调一致。使全身各部动作的幅度、运动的快慢、发力的大小及方向、各肢体间的相对位置,都能恰到好处,没有过之与不及的情况。如此则自身才能平衡、稳定,转变灵活、敏捷,便于发力。首先要使“心与意合”,“心”与“意”在我国传统文化中因义同而常通用,其同在于:“心”与“意”均反映人的心理活动,思维情况,精神状态。何故将此作重复之说要“合”呢?似有多余之慨!其实不然。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心”具有与现代生理学并不相同的极为丰富的内涵,孟子云:“心之官则思”。“心”是人思维的场所,是人的心理活动过程,而不仅仅是人体的生理器官。意者,志也。《灵枢经》云:“心之所忆谓之意,意之所存谓之志”。所以,在人的心理活动中,“心”是心理活动的前导、先锋,是引发“意”的号角及命令;“意”是执行“心”所命令的士兵,是“心”动之表现,是心理活动之表现,是心理活动的结果;心有所感,意必随之。心与意必须统一,否则指挥不灵(心与意不合),手脚失控,耳目失聪。这就是心与意要合的道理。心与意合了,则意还得与气合。所谓的“气”,按祖国医学来说有两种含义:其一指呼吸之气与水谷之气,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二是指人体脏腑的生理功能,由于气在人体分布的部位以及作用的不同,所以又有元气、宗气、营气、卫气和脏腑之气的分别,但统称为“正气”,能推动人体正常生长、发育和脏腑组织的机能活动,并能温煦脏腑器官筋骨肌肤,营养全身,固涩精血,护卫体表,抗御外邪。然而,拳术之道是有感可触的,运炼之“气”首先就是调节呼吸之气,用意念去作下意识的指导和控制呼吸的运用而产生出功力来。如果意念与呼吸不相协调,气不受意的驱使,这便不能成为功夫。所以,意与气必须相合。意与气合时,则气又须与力合,气与力是相表里的关系,即气运行在体内,而在外则表现为力。因此,若有气无力,则气无法得到运行和表现。而若没有气,力则无从产生。人在惊慌意乱气散时,其力无以致用,表现得手足无措。所以,气必须与力合。心与意合、意与气合、气与力合三者之合即称之为内三合。内三合里是以心与意为主体的,其它则是与心的有机结合。

  内动为外动之源,外动为内动之效。内动必须通过外动之体现,方能成其拳术合道、体用合一。拳谚云:“有内无外不成拳,有外无内难成术”,这说明一个道理就是有内三合,必然就有外三合。心意相合主宰着气的运行,气的运行表现为力,而力须靠身体四肢的运动来表现,也就是说内三合必须要与外三合相结合,做到内外相合。外三合的关键是达到肢体的上下相合,协调动作,即势整。同时也只有做到了劲整,才能保持势整。所谓外三合,即手与脚合,肘与膝合,肩与胯合。外三合里,手与脚合是主导,手脚往哪里,肘、肩、膝、胯都要主动自然随行。动作一出,须手脚合一。手一伸,肩催肘、肘催手;脚一进,胯催膝、膝催脚;手与脚、肘与膝、肩与胯,相互对应,相互依存。形意拳诀有云:“手一动,脚即随之,肩一动,胯即随之。肘一动,膝即随之”,“心意一动,手足相应,肩胯相合,肘膝相随,周身之气不运自运,不聚自聚,内外如一,成其六合”。“虽云六合,实则内外相合。虽云内外相合,实则阴阳相合”。内三合与外三合之和,总称为六合。

  拳谚曰:“外不顺,内不合”,外形动作的流畅、顺达,各部分的协调统一是实现内部合一的前题和保证。所以,“六合”中首先要求外部三合,后讲究内部三合;“外三合”是基础,“内三合”是提高,但“外三合”的肢体动作和谐、合拍,非“心志”不能实现,非“气息”不能充实,非“劲力”不能完成;故“外三合”是“内三合”指导下的“外三合”,“内三合”是“外三合”表现出的“内三合”;通俗地讲,即“外三合”的过程中充满了“内三合”,它是以“内三合”作为条件,没有心意指导,没有气血供能,没有劲力体现,是木偶的运动;而心意气力不和的运动,亦非人体运动完美阶段。反过来,“内三合”又依赖于“外三合”,它是以“外三合”而体现。没有“外三合”的动作基础,“内三合”则空无根基。内外“六合”的结果是“全身如一”,势呈整体运动,拳示整劲。

  然而,初习拳者总有些疑问,认为形意拳除了这六合之外,尚有左手与右脚相合、左肘与右膝相合、左肩与右胯相合、右手与左脚相合、右肘与左膝相合、右肩与左胯相合,难道就不叫外合吗?尚且头与手合,手与身合,身与步合,这不也是外合吗?又如心与眼合、肝与筋合、脾与肉合、肺与身合、肾与骨合,难道说这不能叫内合吗?这样一算,岂止六合,六百合也不为过。这样说起来“六合”又有什么实际意义呢?又何必非要将一个整体的人划分成零散后又要求它们逐一相合,这不是多余吗?其实不然,万事万物总有个前因后果,拳术本来就是一门深奥的学问,它不仅要在理论上去探求,更需要身体力行,从不会到精熟,从不自然而达到自然的一门学问和技术。对于“六合”之法,初看起来十分复杂,一时难以明白,细心研究时,便知其归根结底只为整体归一,构成形神俱妙,达到周身通灵的高超境界。

  要说“合”,它本是人先天的本能,与生俱来,并非什么新奇的学问。例如:人走路时,向前迈左脚时便自然向后甩左手;两臂前推时,两脚自然后蹬;两臂后拉时,则身体后仰,双脚前蹬;臀向后坠时则上体向前俯;举手时肺部自然吸气,落手时肺部自然呼气,蓄劲时吸气,发劲时呼气等等。总而言之,人在运动时,根据先天本能,总是把自己自然而然地放在最平稳的状态,作出最适合于当时运动情况的姿势。所以,“合”乃是自然的合,全面的合,包括内外、上下、左右、前后等相合,决不只是六合而已。然而,形意拳术所设立“六合”乃是为初学者设立的教范而已,“六合”是基础,做到了“六合为一”时,全身上下则处处相合,一枝动而百枝随。没有“六合”为基础,就谈不上其它的“合”,更达不到形意一体内外合一境界。初学拳者,由于动作生疏,精神紧张,别别扭扭的,这时候反而失去了他本身先天自然的“合”字,为了达到“拳打自然”,必须以“六合”作指导,按每一拳式要求,按部就班,规规矩矩地练,一势及格再练另一势。每一举动,先要自己衡量是否合乎要求?稍有不合,即须改正。如此一步步练下去,自可少走弯路。随着功夫渐进,久而久之,自然顺随合拍,达到内外三合,拳势也越打越自然,浑身内外上下协调一致,互相补充而毫不散乱,周身一体而一气贯通,此时可谓六合俱备了。做到内外合一,全身一动无有不合,也就达到了一动而无有不动,一合而无有不合,周身内外上下合为一体,五官百骸悉用其中的境地。这样,不但在技击上达到内外一体之妙用,而且具有调和脏腑气血健体之功用,这也就是形意拳的“六合”之直谛矣!


要论七

  (原文)头为六阳之首,而为周身之主,五官百骸莫不本此是赖,故头不可不进也。手为先行,根基在膊,膊不进,而手则却而不前矣,此所以膊贵于进也。气聚中脘,机关在腰,腰不进,而气则馁而不实矣。此所以腰贵于进也。意贯周身,运动在步,步不进而意则索然无能为矣。此所以步必取其进也。以及上右必须要进左,上左必须要进右,其为七进,孰非所以着力之地欤!而要之未及其进,合周身毫无关动之意,一言其进,统全体而俱无抽扯游移之形也。

  (阐解)本论主旨在于阐述人身七体(头、肩、肘、手、胯、膝、足)需同进,当先明白头、膊、腰、步、胯的率先位移(即进),从而使意、气、身、手等内外上下协调一致,体现周身的完整统一,是继“六合”的进一层论述。即为知道和掌握了周身六合时,就需要了解身体在动进的时候尤需协调配合,完成一动无有不动,真正达到“一枝动百枝摇”的境地。

  首先要求头必先进,这个“头”字,应该是指大脑的思维和意念,而不是指头部的外型,因为形意拳强调“头部正直,精气贯顶”,要求顶头,竖项,不可俯仰歪斜或自由摇晃,在顶头要领中,既要避免颈部松弛无力,又要防止颈部紧张僵硬。头为一身之主,作为人体的总指挥,只能发号施令,不可能作先锋去身先士卒,武林界公认头乃技击之第一要害,首脑被击溃后,便成群龙无首了,故而形意拳还有“护抱头”一势作为专门保护头部的招法。之所以要先进,进的是命令,“头”部之命令一下达,四肢全身即按“大脑”所指令而动。动作的形成是由意识发动,用身、手、腰、腿等来完成。形随意动,形意合一,是说躯干和肢体的活动在意念的指导下运行。它要求要有灵敏的思维反应,机体反应;意念的出发,是因敌变化,遵从客观,动作要完整一致,才得机得势。

  脑为精髓之海,统领一身之气,是人体思维的总部,周身的一切运动行为都由此而指挥,故而形意拳诀有“心气一发,四肢皆动”的说法,并有“一肢动则百肢动,手到不如心到,先到一心,后到一身,能叫一思进,莫叫一思存”。从此可知,形意拳的任何走架动静,都是以大脑(心、意)先动,意领身随,意到手发,故而周身要动,头(意)必先动(进)的道理。

  手是身前的先锋,而臂部则是手的根基所在,手部的力量来源于臂的屈伸,手的攻击与回缩都依靠臂的屈伸回还而运行,臂不伸时手就不能伸出,臂不缩时手就不能收回。所以,出手时必须是力起于肩,通于肘而达于手,此即三节之理也,手起肘随肩催,力达一贯;回手时臂部必须先收缩,故而臂膊是控制手的机关所在,手能发挥效力得依靠膊作指挥,所以臂膊必须是主动地与手协调才能体现手的灵活及作用。

  气聚则力雄,而腰为命意之源头,周身运动之枢纽。所谓机关在腰,有内与外的两层含义:中医理论认为,肺司呼吸,而肾主纳气,经肺吸入之气,必须下纳于肾,才能保持正常调和呼吸。如果肾不纳气,气浮越于上,则出现呼多吸少的喘症。《灵枢·经脉篇》曰:“人始成,先成精,精成而脑髓生”。“先天之精”属于肾,所以,人的生命不但是肾精所生成,而且思维也是肾生成和补足的。髓者,脑也,脑即思之官。《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有“肾生骨髓,髓生肝”这句话,从而我们可以清楚了肾的重要作用。人的生命、思维,以及运动之劲力(肝主筋,劲生于筋的道理)都是靠肾生成和供养的。然而,肾的位置恰好就在人体的轴心点上腰部。拳术运动中,腰的左旋右转运动时,不但增强了腰部肌肉、韧带的柔韧性,而且强健了腰椎及整条椎骨,经常刺激按摩两肾脏,激发了肾活力,促进带脉流通,培补肾气,有利于强身健体,益寿延年。

  如果说从外在的动作形式来看腰的作用,也是非常重要的。腰是上下体转动的关键,对全身动作的变化,调整重心的稳定,以及使劲力到达肢体各部位起着重要作用,要使外部动作灵活,必先注重于内,内强则外活;形意拳对腰部的要求是:腰要塌,脊要正,即松沉竖直。在练拳过程中,腰部始终要塌住劲,起到主宰作用;塌腰决不是腰脊僵滞,而是松展自然,富有弹性,成为上下肢动作的枢纽,练拳时必须用意松沉腰部,让腰部肌肉、骨骼放松并下沉,使气沉丹田能够沉得充分,下肢稳定有力而又转动灵活,同时用意竖直腰部,就是在松沉中有往上顶和对拉拔长之意,腰部命门处微向后撑,尾闾下垂。这样可以减小腰椎前弯度,使“中轴”不弯不摇晃,再以腰为轴缓慢转动来带动四肢运动。这就是论中所云“机关在腰,腰不进而气则馁而不定矣。此所以腰贵于进也”的真实内涵及意义。

  周身意欲运动,或前进或后退时,都得依靠两脚所展示的步法来完成,如果步不动,则全身所作任何的技法动作都失去了应有的意义,都成为了无效的劳动。步是身架的基础,步不到位,任何部位都无法到位。正如拳谚所云:“手到步不到,打着也不妙;手到步不移,打击必然迟;手到步也到,金刚也得倒”。所以说“机关在眼,变通在心(大脑),应变在手,而千变万化不至于窘迫者则为步”。步法是各种搏斗技法的先导,没有步法配合的进攻是没有力量的,也很难击中对手;在搏斗的攻防方法、攻防目标、攻防距离、攻防速度及反应速度的诸因素上,都得靠灵活的步法来完成。所以,人身人体要进取,步法必须先行,即“论”之所云“此所以步必取其进也”的道理。

  步法确为人体的车马,是一切运动的枢纽。然而,步法的根基则在两条腿与脚上,步法运动,必须依赖两条腿脚来带动而完成;而臀胯又是腿脚的根基,如果固定了臀胯的动力,步法则是腿脚的单调运动,呆滞而古板,难以灵活迅捷。为了步法的轻固灵活,必须要做到胯催膝,膝催足,足蹬地由屈蓄到伸发的运动,如果要上右步,则必须左腿脚先发力摧动右脚前进,如果要上左步,则必须右侧腿脚先发力摧动左脚前进。这是进步所源之力的不二法门。

  形意拳中将头、肩、肘、手、胯、膝、足合称为七体,所以“论”中把“头膊腰步胯”的率先位移叫作七进。七进是七体得力和运使的根本法则。七进是不可以机械地割裂而单独从事,在未作任何动作时,即静止状态下,周身上下,四肢百骸都是各自为政,高度自律,似乎相互之间毫不相干,一旦要运动之时,周身上下是一动百随,前呼后应,互相协调而完整一体,处处符合规矩,周身三节安排合体,内外六合,上下七顺,以首领身,以腰催胯,以胯催膝,以膝催足,以肩催肘,以肘催手,以手催指,周身浑然一体,形意合一,没有丝毫之滞作,真正达到无懈可击,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的境地。

  要论八

  (原文)身法维何?纵横高低进退反侧而已。纵则放其势,一往而不返。横则裹其力,开拓而莫阻。高则扬其身,而身若有增长之势,低则抑其身,而身若有攒捉之行。当进则进,殚其力而勇往直冲,当退则退,领其气而回转伏势。至于返身顾后,后即前也。侧顾左右,左右无敢当我哉,而要非拘拘焉。必先察乎人之强弱,运吾之机关,有忽纵而忽横,纵横因势而变迁,不可一概而推论。有忽高而忽低,高低随时可以转移,不可执格而论。时而宜进,故不可退,以馁其气。时而宜退,即当以退,而鼓其进。是进固进也,即退而实以助其进,若返身顾后,而后亦不觉其为后也。侧顾左右,而左右亦不觉其为左右矣。总之,机关在眼,变通在心,而握其要者,则本诸身,身而前,则四体不令而行矣。身而却,则百骸自莫不冥然而处矣。身法岂可置而不论哉。

  (阐解)拳术用于技击时,出手击敌完全依靠身法的变化协助方可完成制敌的任务。在通常的情况中对身法的总要求是,转动松活,舒展大方,端正自然,尾闾中正,不偏不倚(看正似斜、看斜似正之义),不可僵滞漂浮,动作以腰为轴,领率全身上下四肢,所谓“一动无有不动”,这是总概念。

  具体地说,身法都有哪些呢?形意拳将身法归纳起来也不外乎有纵、横、高、低、进、退、反、侧这八种。

  所谓身之纵者,就是进身时的气势开放而一往无前,放纵其势的直冲象,“纵如放虎”,就是对纵所提出的具体要求。所谓“纵”就是吐放之力,长身、击打、跳跃都是纵的运用,纵也要做到梢节起、中节随、根节催。还要求吐放如炮之猛烈,如雷电之迅猛。

  所谓身之横者,就是进身时身体要保持一种旋滚拧裹向四外排斥推挤之力,径逼目标而无阻碍之法。横还有侧移、偏身之义。形意拳五行拳的钻拳和横拳中,其所含“横”法是相当显著的,钻拳既有向前向上的钻劲,还有小指上翻所发出的拧劲和肘部向怀里的裹劲。翻扣之拳既有翻扣下压的劲,胳膊还含有向下向回裹带的劲。横拳要求身体姿势上下拧发势若拧绳。拳术中要求“起横不见横”。

  所谓身之高者,即是扬起身架高起之时气势要顶天立地,正如太极拳中所谓之“仰之弥高”之意,长身而起时使敌难望其项,此即于气势上压倒敌方,长身而起势若猛虎扑羊。

  所谓身之低者,拳诀要求“低如伏猫”使身架低落仿佛要往地里钻一般,身体伸展灵活,势若蛇伏地而行,快捷似闪电而难以捉摸,难以防范。这不是单纯的身体伏,而是身之动以步,与步法相结合,身步合一。

  所谓身之进者,即是身法的前进,其中包括了进身、进手、进步而至进击。该进的时候要势若纵虎,奋不顾身敢打必胜勇往直冲。正如拳谚所云:“遇敌有主,临危不怕”,“交勇者不可思误,思误者寸步难行”,并“起如风,落如箭”。然而,进势要低,低则能进得快,不至于因高抬而延长进的时间,进势低还能使身体重心低,不至于因高抬使重心上浮,造成身体不稳。进击低而变化小,则出击疾快,又使对方难以觉察动向,还可使对方无可攻击之空当。

  所谓身之退者,退为顾,为蓄势之法。退则多因不能得手,故退一步,再乘机进也。该退的时候要及时抽身而退,这样才能避免对方的勾绊,利于避其实,利于闪其锋芒。另有步未退而胸向里收则为吞身法,如敌以拳掌或物器等平胸击刺而来,倘其物短,则身稍收而敌之物即落空,再乘机拦格或取侧势以进。总之,退是为进制造战机。

  所谓身之反者,反即是翻身顾后也。敌从我身后攻来时,我一转身就将敌调到了身前。形意拳诀中有“拳如炮,龙折身,遇敌好似火烧身”即是对“反”的具体要求。反法不仅要求全身协调,还需身步的轻灵疾快敏捷。

  所谓身之侧者,侧为偏身转移之法,不论敌在左或右,我以左侧或右侧对着敌,这样受击面积小,前手灵活易于变化,可攻可防。侧身而立,是拳法中可攻可防的最佳法则,这样不论是前后左右,敌方都无法占我之半点便宜。侧身时不论是攻击还是防守,都要做到身法灵活敏捷,转侧灵巧。

  至于以上之八法,在什么时候和处境,具体用什么方法并不是一尘不变的,必须根据具体情况灵活掌握。首先要根据自己的实力采取切合实际的手段去针对不同的对手,决不可以一法施之于万人,明于术而不拘于术。技击搏斗之中,身法是一会儿忽然以纵,而一会儿又忽然以横,是纵是横,都得因敌我双方所处之形势而变化,随时机而转移,绝对不可对任何人,或任何环境都用同样的方法,也不可在什么时候都用惯用(一尘不变)之法。身法的时而高时而低,高低要随势而转变,灵活对待,不能只以“高”就一直高下去,也不能以“低”就一直用低。在对敌攻取时机适合进攻时,就得立即采取进攻,切不可犹豫不决,畏缩不前,这样就会失去战机,夺取战机是电光石火般的,稍纵即逝也。一但进击不得手或局势于我不利时,就得立即退避,退得及时就能为反击创造条件。要知道,前进是为了彻底地消灭敌人,后退是为了更好地进攻。在未弄清敌方虚实以前,不宜急进,应当先考虑退步。这并不是怕对方的实力,而是凭借退身来看清对方的虚实,从而避实击虚,乘隙而取胜。所以善战者能进能退,如只能进不能退,或只会退不会进,都不能取胜,也就是说,知道自己的不足,以退来掩盖不足,在退时寻找可乘之机,对方本来占优势,由于进攻而暴露出破绽,我即乘隙而取之。如果以返身顾后时,后方则不是后,反而为前了。侧顾左右时,左亦为右,右亦为左,身法的灵活是立身中正而支撑八面,四方的转动而形成左右逢源,巩固成无懈可击。

  总而言之,对于双方交手的局势观察在于眼睛,对于形势的分析,以及战略战术,是攻还是守则是大脑思维作主,对于局势的控制是手脚的灵活与快捷。然而,手脚的根本就是身体,身为人体之主宰,并有“身似阵图与队伍”之誉。所以说,身躯要前进的时候,手脚四肢不得不跟着前进。身躯要后退或静止时,手脚四肢及五官百骸莫不是紧随着身躯的退而退,静止而静止的。或前或后、或左或右、或高或低、或动或静都是身躯带动手脚的。故而,凡是研究拳术的人都必须研究好身法,切不可将身法的重要性小看而掉以轻心,将前人的理论冷落,甚而淡忘了。

要论九

  (原文)今夫五官百骸,主于动,而实运以步,步乃一身之根基,运动之枢纽也。以故应战对敌,皆本诸身,而实所以为身之底柱者,莫非步。随机应变在于手,而所以为手之转移者,亦在步。进退反侧,非步何以作鼓荡之机,抑扬伸缩,非步何以示变化织妙。所谓机关者在眼,变化者在心,而所以转弯抹角,千变万化,而不至窘迫者,何莫非步为之司命欤!而要非勉强以致之也。动作出于无心,鼓舞出于不觉,身欲动而步已为之周旋,手将动而步亦早为之催逼,不期然而已然,莫之驱而若驱,所谓上欲动而下自随之者,其斯之谓欤!且步分前后,有定位者步也,然而无定位者,亦为步。如前步进之后步随之,前后自有定位矣。若前步作后,后步作前,更以前步作后之前步,后步作前之后步,则前后亦无定位矣。总之,捶以论势,而握其要者为步,活与不活,亦在于步,灵与不灵,亦在于步,步之为用大矣哉。

  (阐解)本论以步法为核心内容,详细阐述步法于武技之搏击运动的重要性,以此论警醒学拳术者要深研步法,切勿疏懒之。

  拳术中的身体不论作任何运动时,都是依靠法步形的不断变化来完成的。步为一身之根基和运动之枢纽,拳谚曰:“心是统帅(心即大脑),眼为先行,腿是战马,手是兵刃,无论攻防进退,全凭腿脚之力”。又曰:“机关在眼,变通在心(大脑),应变在手,而千变万化不至于窘迫者则为步”。步法是搏斗技术重要的构成部分之一,是搏斗技术的根本,技术的优劣,战斗的胜负,步法能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于临战对敌中,靠的是身体手脚,而始终使体态保持正常的乃是步形。在搏斗中手法的攻防方法、攻防目标、攻防距离、攻防速度、攻防力量、反应速度的诸因素上,都得靠灵活的步法来完成。攻防中是否目标准确,就是靠步法来调动攻防中双方的距离来完成的。步法不灵活,不能有效地调动双方距离,或远或近都不易有效地击打对方的有效部位;如能准确地调整攻防中的距离,去接近或远离对方,攻击可给予对方有效的重击,防守时可化去对方的冲击力,能够以步法准确无误地调节攻防时的距离,则攻防的速度和力量就自然能表现出来了。步法不仅能够弥补招法在距离上的不足,而且步法速度的快慢又能决定以多快的速度使其招法和战术目的得以奏效,提高步法速度和巧妙地运用步法速度的能力是提高主动进攻成功率的关键。因为身体的运动靠步法来驱动,身形的变化则靠步形来调节。

  从而我们知道,审时度势靠的是双眼的灵活与机智,随机应变而审时度势靠的是心思敏捷。然而,要使身体能够抑扬顿挫转弯抹角而千变万化,而且始终保持着主动权者,则莫不依靠步法在主导着整个运动过程吗。但是,步法与身体的配合并不是机械配套或者是刻意追求的效果,而是一种自然而然的条件反射,做到身法的伸缩,步法的进退,手法的起落几方面均协调和顺,归于自然。

  人体本身的先运动是非常自然而和谐的,身躯上前时脚步不用去想,驱驰于不自觉,身体想动时步法早已为之做好了安排,手法该出击的时候步法也早已把身体向前推出而发力,还没来得及想的已经做到了,还没有准备做的已经办成了,即步带身转,身随步换,运动时全身上下四肢百体互相配合,协调一致,全身各部动作的幅度、运动的快慢、发力的大小及方向、各肢体间的相对位置,都能恰到好处,没有过之与不及的情况。做到此步,所谓的“上欲动而下自随之”,也就是这种境界了。

  在拳术运动中,虽然两脚之间总会有前有后,但不管哪只脚在前或在后,静止不动有固定型式时叫作步,如形意拳的虚步、马步、弓步、仆步、坐盘步、绞剪步、骑龙步等等。然而,在不停止的移动变位时,仍然叫作步,如形意拳的进步、退步、撤步、垫步、摆步、扣步、盖步、倒插步、顺步、拗步等等。如前脚向前进一步,后脚紧随跟移一步时,前脚与后脚仍都各有固定的位置。如果在前位的脚作后步,在后位的脚作前步时,便形成了前步作后步的前步,后步作前步的后步,这时的步法就没有前后之分了,后脚不超过前脚叫步,后脚超过前脚还是叫步,步法本身就是两脚的交替变换位置和转变方向所形成的。

  总而言之,拳术运动讲究动作架势,其可谓是变化无端。然而,其根基者是步法,动作灵活不灵活在于步法,反应敏捷不敏捷也在于步法,可想而知,步法在拳术运动中的作用实在是太重要了。

NQJ0108-欢迎朋友光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