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濮阳人的性格密码,带你了解最真实的濮阳人!

 濮上新语 2021-06-29

文 / 王社增

濮阳近期的流行趋势

1、濮阳人越来越爱喝酱香酒了,清香、浓香喝得越来越少了。

2、濮阳人都不爱去高档酒楼了,周末老友相聚,更多的选择特色小饭馆或者练地摊,甚至去KTV也不叫小妹了。

3、濮阳人爱吹牛的毛病慢慢改掉了,务实的人越来越多了,实干家登上了历史舞台。

4、埋怨高房价、高物价的越来越多了,尤其是青年人,生活压力比较大。

5、濮阳整形的女孩子开始增加了,总对自己的五官不太满意,要自由,要美丽,要解放天性,要经济独立。

6、濮阳的老板越来越抠门了,勒紧裤腰带过日子的不少,生意难做,夜里睡不着了。

7、濮阳的小青年离婚的越来越多了,总觉得外面的世界更精彩,总想从婚姻的坟墓中逃出来,追求真爱,追求知音。不过,出来后,傻眼的居多,后悔的居多。

8、濮阳的富二代越来越低调了,一方面,老爷子管得严自,另一方面主要是玩够了。


说起濮阳人,不管是外地人还是濮阳当地人都会说:待人亲切豪爽,讲究礼仪爱排场,孝敬老人,为人朴实忠厚,办事谨慎,忍耐性强。
这里说的濮阳人,是以濮阳县人为基础,包括濮阳市所辖的清丰、南乐、范县、台前及华龙区,各县区的人虽有差异,又有各地方的特点,但由于都处于中原地区,紧靠或接近黄河,具有相同的文化传统,所以又具有共同特点。
先说濮阳人的亲切豪爽。
同濮阳人一见面,不管原来认识不认识,总感到亲切,象自家人一样。年龄差不多的人,总被濮阳人尊称为“哥哥”、“姐姐”(濮阳县人的叫法)或被叫为“二哥”(范县、台前人的叫法,他们一般不叫“大哥”,因为“二哥”是《水浒传》里的武松,是英雄;大哥是武大郎,比较龌龊)。
许多外地人都说濮阳人嘴甜,会说话。
说濮阳人豪爽,主要表现在招待客人上,你到濮阳办事,如赶到中午或晚上吃饭的节骨眼上,濮阳人会非常诚恳的请你吃饭。
濮阳人请你吃饭,假如你是男性,你就得准备喝酒。在酒席上,濮阳人最会敬酒,不管你能喝不能喝,最后说得你口服心服,喝醉也得喝。喝醉虽然身体不舒服,但心里高兴。
濮阳人聚在一起喝酒有三部曲:一让、二敬、三亲近。
一让,就是刚开始,大家还互相不熟悉,说话讲究礼仪;濮阳人作为东道主,先客气的让你喝,前三杯是大家一齐喝,谁不喝干不过关;然后让你喝“鱼头酒”,鱼头对准你即表示你最尊贵,你就得先喝酒,还得必须喝干;按濮阳人的规矩,你不喝这个鱼头酒,不先吃鱼,其他人不能吃菜。你想,人家请你吃饭,敬你喝酒,你不喝酒,别人不能吃饭,你说你喝不喝?不能因为自己不喝酒,影响别人的情绪,不管怎么说还得喝。
二敬,就是作陪的东道主不管有多少人,都要按先长后幼的顺序轮流向你敬酒,也就是主人不喝酒,单独让你喝;作为客人拒绝大家的敬意,就是不尊敬别人,所以,对每个人的敬酒,你都得按要求喝。
三是亲近,就是个别拉关系。主人敬谁喝酒,就说明同谁关系最亲近,主人想亲近你,向你敬酒,你好意思拒绝吗?不拒绝就得喝酒。同濮阳人吃饭就是喝酒,喝酒就要喝兴奋。
如果有人问,濮阳人为什么要让客人多喝酒,而自己则尽量少喝酒。主要是,过去濮阳人比较穷,平时没钱,不舍得买酒喝,来了客人,为了表示对客人尊敬、热情,才买少量酒招待客人,酒少自己不舍得喝,主要让客人喝。在招待客人上,濮阳人不管穷富,都要拿最好的酒,最贵的菜招待客人,哪怕借钱,也要把客人招待好,这就是濮阳人的亲切豪爽性格。
要说濮阳人讲究礼仪爱排场,这主要是受孔子的儒家思想影响较深。濮阳离山东比较近,山东曲阜是孔子的老家,濮阳又是孔子当时讲学活动的地方,所以濮阳人比较讲究礼仪。
在濮阳,如果家里的老人去世,办丧事就成为最大的事,俗称“当大事”。不仅丧事办理程序繁杂,还有许多不成文的规矩礼仪,什么守灵不离人,戴孝不出门,孝子见人要叩头,逢七一小祭,周年要大祭等等。
家里老人去世,要通知所有的亲戚朋友,不管关系远近,只要是认识,过去打过交道,哪怕是没啥交情,都要想办法通知到。
濮阳人把家里办红白喜事,当成交朋友比阔气的机会。办红白喜事,谁家来的人多,办得场面大,谁就显得风光有面子。在办红白喜事招待客人上,濮阳人一般不计较成本,只要来人,就等于给面子,就要大摆筵席,热情招待,哪怕你给主人送价值几元钱的东西,主人也同样隆重的招待你;主人要的是排场,而不计较礼品的价值。
在濮阳,谁家办红白喜事,只要通知你,你就得有所表示,最好是亲自去捧场,不能到现场,至少也得捎去一份礼,以示尊重友好。如果没有任何表示,哪怕过去亲戚或是好朋友,也会成为陌生的路人,今后就很难再打交道了。
濮阳人最讲究礼尚往来,你敬我一尺,我敬你一丈。
孝敬老人是濮阳人的优良传统,濮阳市的清丰县,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孝道之乡,清丰县的名称就是以隋朝大孝子张清丰的名字命名的。
相传,隋朝时,现在的清丰县是顿丘县的一个地方。当时这里有个叫张清丰的人,家境贫寒,父亲过世后,以卖烧饼为业,同老母相依为命,艰难度日。尽管生活清苦,但他对母亲极其孝敬,衣食起居,侍俸得无微不至。
每天早晨,他总是把精心打出的头炉烧饼留给自己的母亲吃,无论谁出多大的价钱都不卖。天长日久,便被传为佳话。
唐朝大历七年,魏博节度使田承嗣表奏朝廷,在顿丘县与昌乐县(现在的南乐县)之间设置新县,为弘扬孝道传统,以孝子张清丰的名字命名新县名,即现在的清丰县。
清丰、南乐人讲究孝道,家里来了客人要请家里的老人作陪,不管客人社会地位多高,同老人在一起吃饭,总要把老人让到最尊贵的座位上,客人如要敬酒必须先从老人开始。即便自家人在家里吃饭也要先给老人端第一碗,等老人开始吃饭后,其他人才能开始吃,这是孝敬老人的好传统。
这里还流传着“父子不同席,媳妇不上桌”的习惯,就是父亲在桌上请客吃饭,当儿子的不能同父亲同桌待客吃饭,儿子只有服务父亲招待待客吃饭。儿媳不能同公爹在一个桌上吃饭,儿媳只能在厨房吃一些剩余的饭菜,表示对长辈的孝敬。成家立业的儿子出差回来,先要拜见父母,把礼品送给父母后,再回到自己房间见媳妇孩子。
要说濮阳人朴实忠厚,就是说濮阳人不摆花架子,说话办事不拐弯抹角,不隐瞒自己的观点,有啥说啥,说到做到。
说濮阳人办事谨慎,忍耐性比较强,一是表现在经济来往上。濮阳人招待客人吃饭喝酒,不管花多少钱都不在乎,但要濮阳人投资建项目或做生意,他们就很谨慎,要多方考虑,多方征求意见,总是顾虑重重,过多的考虑投资效果,特别担心失败会给家庭带来不幸。
这主要是因为过去穷,苦日子过怕了,家底不丰厚,没有闲余的资金,用吃饭保命钱投资做生意,不得不谨慎。
濮阳人的这种性格也影响了濮阳的发展,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濮阳同自己相比,发展很快,但与外地相比,发展速度显得比较缓慢。二是表现在发展目标上,濮阳人的忍耐性比较强,只要有活干、有饭吃,再大的苦也能忍受,再大的委屈也能承受,追究过平稳日子,不愿意冒风险为更高目标而奋斗。所以,外地人都说濮阳人老实、友善,好打交道。
外地人来濮阳干事业比较容易得到配合,濮阳人一般不捅娄子、挖墙脚。濮阳人这种性格的形成,很大程度是受孔子的儒家思想影响,讲究道德礼仪,甘做人梯,愿意配合别人工作,所以濮阳治安比较稳定,社会比较和谐。
濮阳人的性格特点、优良传统既为濮阳树立了好形象、又为濮阳赢得好名声。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经济的不断繁荣,濮阳人的思想观点也再不断发生变化,特别是最近几年,濮阳人追究进步,要求发展的愿望更加强烈,濮阳的发展速度也就明显加快。

这就是人的性格决定命运,人的观点决定发展速度。但愿濮阳人也能在继承优良传统的基础上,顺应时代发展,追究更高目标,早日将这座城市建设的更美丽、更和谐、更开放、更富裕。
作者:王社增
濮阳人还有那些性格特质呢?
欢迎留言吐槽

---------------End---------------

主 编丨洪博 编 辑丨陈小喵

更多阅读: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