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学医八难之第七难

 zhangshengli86 2015-10-19

 

中医界后继乏人乏术的主题,一直萦绕在中医学子的头上。爱之深,责之切,甚至很多老中医痛心疾首的称当代中医现象为泡沫蝉蜕,泡沫就是一吹就破,经不起考验,蝉蜕就是一捏就瘪,有壳无实。这对于我们当今学中医的人来说,面临着相当严峻的考验,振兴中医,可谓任重而道远。很多人看到中医难兴,纷纷都放手转向他处。很多人看中医里头矛盾多,磨难多,于是踟蹰不前。老师常说,难易相成,我们不能只看到苦难的一面,所谓多难兴邦,磨难多,同时它也在慢慢地振兴中医。

第一,理论难兴。这是继承方面的困难,很多学子一入门,看到阴阳五行、升降出入这些玄奥的中医概念时便眉头紧皱,无所适从。甚至很多研究生,高年级的中医学子,案头都很少放四大经典,即便偶有翻阅,随手便放置一旁,不能时常熏修,他们严重低估了经典的深远价值。特别是《黄帝内经》《伤寒论》,其文简,其义博,其理奥,其趣深,其旨远,乃至道之宗,生生之始也。

古代的医家,没有不勤求古训、博采众方而成就医术的,亦没有不博极医源、精勤不倦而领悟医道的。木能够不断地生长,是因为根本牢固;水能够流得长远,是因为泉源不竭。中医要能够振兴,怎么能少得了木本水源呢?所以必“取法乎上,寻师经典,溯源岐黄,问道长沙”,乃可以本源受气,华叶递荣,名实相副,大济苍生。

任何一个学科,常常是理论高于实践,理论的高度决定实践的深度。好比《黄帝内经》“地气上为云,天气下为雨”这一句话,老师就说奥妙无穷,可以打开一扇医门。我们治疗一些脾虚泄泻,口有干渴、头晕、颈僵的病人,老师常选用七味白术散的思路,里头有白术、木香、葛根这些看似很平常的药物,病人服下去,却泄泻止,口干得润,头晕、颈僵立缓。

怎么一个汤方为什么能同时治愈上下疾病呢?按常规医理可能不好解释,但《黄帝内经》“地气上为云”一句话就把道理和盘托出。我们看地底潮湿泥泞,就如人脾虚湿滞泄泻一样,这时我们不是去除湿,而是通过怎么去把有害的湿邪流通,变为津液,为我所用,就像大自然没有多余之物一样。

泥泞的道路,接受阳光气化,把水湿蒸上天空,这样道路干爽,而天空蔚蓝,一片晴朗,云朵滋润,如同人体下焦湿邪干,上焦颈僵、头晕、口渴得以滋润,用自身有余来调节自身不足,这就是《黄帝内经》教我们治病不要把邪气当敌人,要让身体气机上下流转,升降开合,这样便可以化邪为正,变水患为水利,引郁滞的湿浊,成为流通的津液,本身湿浊与津液便是同根兄弟,相煎何急,这样则善莫大焉。

这只是经典理论里的半句条文,便能引出很多精彩的医理,何况里头有那么多精彩的条文,真是一生用之不尽,百世耕之有余啊!有老中医形容这些抛却经典的中医学子为捧着金饭碗去讨饭,真是一语中的。

第二,实践难兴。这是发扬方面的困难,中医继承在经典,发扬在实践。临床实践乃中医之生命线,临床实践是检验中医经典理论的唯一标准。要把古人的经验、其他医家的心得变成自己的直接经验,为我所用,这需要一个过程,就像哲学上所说的,认识一个真理,不是一步到位的,这认识过程是曲折反复的。

学医八难之第七难——中医难兴

中医临床由理论到实践就是这样一个过程。初上临床不可能一步到位,即便是久经沙场,一样有很多要攻克的难关,老师正是这样在临床上反复打磨的。即便是今天,他依然白天看病,晚上看书,从未间断过从古籍里汲取营养智慧,验证于临床,甚至还通过寻师访友来打开思路。

不是说一个医生考到证,毕业了,开了诊所,他这中医就合格了,就不用进步了。恰恰相反,这时正是他中医真正起步的时候,能力大,责任更大,学无止境,你有一分的才智,就有一分的难关让你去突破,总有新的病种,疑难的杂病,临床实践之难就难在这里,你永远会觉得自己学得不够用,思有所不及。所以医者,要活到老,学到老,而且不能思维定势,要能不断打破过往,如同回炉再炼一样,这个过程是艰辛的。但你每学有突破,你治疗有心得、有把握的疾病就会更多。

老师从渭南孙师那边回来时,访到了风药的应用,这也是汉唐医籍的精髓,可惜淹没年代已久,很多医家都不太重视了,结果老师把风药运用到临床治疗很多顽固性腹泻,屡获奇效,感叹古人说“风能胜湿,湿胜则濡泄”,没有欺骗我们啊!进而治疗很多大便不成形的病人,只要稍加一两味风药,如羌活、独活,大便很容易就成形了,腿脚也有劲了,这时经典的精义就在临床实践中为我们切切实实体会到了。

有人悲叹说,中医古籍经典像古树一样,叶子都快掉光了。但他们却没有看到,这古树仍然根深蒂固,部分叶子掉落,是根尘脱落,它依然在不断地吐嫩芽,这就是生命之树长青。

老师最后感慨地说,如果提前十年八年能知道这个认识的话,那很多顽固性腹泻的病就不会难么难治了。

可见一个医家只要在临床实践中,突破见悟一两句话,他将拯救更多病人,增长更强大的信心。

为何那么多医家学到中途就止步了呢?就是因为实践难,反复地修正自己不容易做到。古人说,要日日知非,日日改过,一日不知非,那一日就安于现状,一日无过可改,那一日就无可进。天底下聪明优秀的人不少,但因知识没有反复拓宽,实践不能进一步广大,最终就变得平庸起来。

第三,教育难兴。中医教育不仅是医学院校的教育,还包括民间的师承教育,更包括老百姓的中医知识普及教育。一个传统行医者,不仅要担负起看病的责任、授徒的责任,同时他也担负传播中医文化的担子。在当今时代,面临中医难兴的问题,向民众普及中医知识,和治疗疾病、培养中医后进是同样重要的,它们是鼎之三足,缺一不可。关于学院教育和民间师承教育,现在国家越来越重视,我们在这里就不多赘言了。

民众中医知识普及是中医教育的薄弱环节,而现在电视里中医养生的节目越来越多,报刊里中医保健的文章越来越多。我们看《广州日报》等报纸,都有保健养生版块,这都是在向民众普及中医知识。民众也很喜欢看这些养生保健文章、节目,因为这些知识可以指导平时日用生活。这个薄弱环节也渐渐得到加强。

老师为什么要写《万病从根治》,要写《万病之源》,因为临床发现很多疾病是由于病人不懂得中医保健养生的常识。如果了解了这些常识的话,很多疾病可能就不会发生。

有个过敏性鼻炎的小伙子,服了麻黄附子细辛汤后,能够管住一两周,早上起来不打喷嚏了,头脑也很清爽,但一两周后又复发,来找老师。老师细心地帮他摸脉说,你有没有吃水果、凉茶,运动后洗冷水呢?

他说,有啊。老师说,以后不要这样了。

他疑惑地说,我的那些朋友都是这样做的,为什么他们不得过敏性鼻炎呢?

老师说,阳气足,就能抵抗外邪,阳气不足,稍微受邪风冷,就流清鼻涕,所以在你阳气不足的时候,要注意呵护。平时再买些玉屏风颗粒,保护一下脾胃肌表之气,上焦抗邪之能力需要补充于中焦。以后要少喝酒,少吃凉药,每天晒晒太阳,多运动运动。

然后这小伙子按老师所说的去做,果然发现困扰了他两三年的鼻炎,不用再靠药物维持,却好转过来了。

老师也多次感叹地说,现在很多年轻人,生病了不知道基本的饮食起居禁忌,依然带病暴饮暴食,带病熬夜。一些上了年纪的人来看病,却更懂得中医的常识,他们会问医生得了这个病该注意什么?你可别小看这句话,自古以来,传统中医就是在病人问起这句话时进行健康常识的教化。

现在很多人并不缺乏医生、药物,他们缺乏的是中医的普及知识,因为人的健康不是纯靠药物养出来的。提倡终身服药,不如提倡不断修正自己的养生误区。西方有句话说,生病起于无知偏见。确实,没有源源不断地误区,就没有缠缠绵绵的疾病。你找出这些误区,找出发病的原由,从饮食生活情志起居等方面去修正它,常常比昂贵的药物、不得已的手术,更能帮助人在根源上摆脱病苦。

所谓的病痛,在教育层面上来说,就是全民缺乏普及养生保健知识。这是在最高层的理念上去纠偏,比用药物从气血身体上去纠偏,更深刻更久远。因为你有什么样的知识理念,就有什么样的身体。身体只是这些理念的投影,扭曲的理念就容易有扭曲的身影。健康合于自然的理念,就容易养成健康的生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