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专家笔谈 ▎癌痛止痛的基本原则与认识误区

 珍惜感恩 2015-10-23


晚期癌症的治疗将逐渐向社区医疗转移,这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现实是癌症患者必有一部分不能治愈,其中有一部分在晚期遭遇癌痛,这是不容回避的事实。世界卫生组织(WHO)统计,晚期患者中约有50%会出现癌痛,30%为严重疼痛。当前,我国有100万癌症患者遭受不同程度的疼痛折磨。WHO于1982年成立癌痛专家委员会,提出到2000年实现全世界“癌症病人不痛”的目标,并于1986年提出“癌症三阶梯止痛指导原则”,一致认为,只要正确认真地遵从该原则,应用现有的镇痛药物,就能使绝大部分癌痛患者无痛,但有些国家至今还未达到这一目标。

癌痛的三阶梯止痛治疗原则

癌症的三阶梯止痛是根据轻、中、重不同的疼痛程度,采用不同止痛药物的疗法,常用的止痛药物有以下几种。

非阿片类

阿司匹林、扑热息痛、布洛芬、消炎痛、萘普生、扶他林等。

弱阿片类

可待因、右旋丙氧酚、氧可酮等。

强阿片类

吗啡、二乙酰吗啡、美散酮、氧吗啡、叔丁啡、二氢吗啡酮、二氢埃托啡、杜冷丁等。

辅助药物

如安定、舒乐安定、三唑仑、佳静安定等。

WHO规定,医生的任务是根据患者的陈述,结合体检和其他资料,客观地进行轻、中、重程度的评估,根据情况在“非阿片类药物±辅助药物”、“弱阿片类药物±非阿片类药物±辅助药物”和“强阿片类药物±非阿片类药物±辅助药物”等具体方案中选择最佳方案,但要求必须达到无疼痛的目的。疼痛评估是规范化用药的基础,要根据患者疼痛的强度选择理想的方案,而不是机械地从一阶梯开始用药。

纠正癌痛治疗中的认识误区

误区一:得了癌症肯定会痛,只能忍着

正确的认识为无痛是人的基本权利。现代的医疗水平完全可以做到让癌痛患者无痛生活。只要选择理想的药物并正确地使用,>80%的疼痛患者都可以享受无痛的生活。所以,疼痛必须得到规范化的治疗。

误区二:三阶梯用药就是将药物分为3个阶梯,不管癌痛患者疼痛程度,一律从第一阶梯开始用药

如前所述,疼痛评估是规范化用药的前提和基础,要根据疼痛的强度选择相应的方案,而不是机械地从第一阶梯开始用药,让患者忍受疼痛的折磨。

误区三:疼痛的强度应该由医生决定,不能轻易相信患者的主诉

疼痛是主观的感受,而且因人而异,医生一定要规范地使用疼痛的评分,要相信患者的感受。

误区四:癌痛患者只能接受口服药物治疗

口服的确最方便,但WHO认为,随着医学的发展,除了口服给药途径外,其他给药途径如透皮贴剂、黏膜剂、舌下含服、喷雾剂、肛门栓剂,以及静滴均应根据实际情况选择。近年来尤其重视止痛泵的使用,医生要尽量选择“无创”的给药途径。尤其是那些由于疾病本身或治疗引起的无法口服的患者,更应选择其他给药方式。

误区五:癌痛得到缓解即可,没有必要达到无痛

规范化的止痛不仅要缓解疼痛,还包括让疼痛患者无痛生活(无痛睡眠、无痛休息、无痛活动),将药物的不良反应降至最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所以,医生需要不断地对疼痛进行评估,调整用药的方案和剂量,并正确地对症处理药物产生的不良反应,对疼痛患者进行全面的关爱。

误区六:痛时给药,不痛时不给药

按时给药是一条不容违反的原则,应按照不同药物规定的间隔时间给药,无论给药当时患者是否感到疼痛,都要给药,以保证持续无痛。

误区七:三阶梯用药中阿片类药物不要轻易用,即使要用也要有限度

阿片类药物是疼痛治疗中必不可少的,当患者出现中、重度疼痛时即可使用阿片类药。只要癌痛到达一定强度,越早使用,阿片类药物的剂量就越低,而且产生耐药的时间会越晚;相反,若将阿片类药物放到最后使用,需要的剂量可能很大,且较快出现耐药,出现不良反应的可能性也会加大。

误区八:麻醉药品可缩短患者寿命

麻醉药不会使人短寿,适时解除疼痛可解除因疼痛带来的全身不适。通过规范化的止痛治疗,为患者接受其他治疗创造条件,从而提高生存质量,延长生命。

误区九:将杜冷丁代替吗啡列为癌痛的强阿片类止痛药

自20世纪50年代开始,错误地将杜冷丁代替吗啡列为癌痛的强阿片类止痛药,这是事实。事实上,杜冷丁的止痛作用仅为吗啡的1/10~1/8,对剧烈疼痛者效果远不如吗啡,而且止痛时间仅可维持2.5~3.5小时,而吗啡则为4~6小时。杜冷丁在体内代谢成无毒的派替啶酸和有毒的去甲哌替啶,后者具有中枢神经毒性作用,半衰期长达12~16小时,若大剂量重复使用杜冷丁,易致蓄积中毒,出现如震颤、抽搐、肌痉挛、癫痫发作等症状,严重者可死亡。严格地说,杜冷丁只用于急性期,对癌痛和慢性疼痛,应属禁忌之列。

专家提示

长期以来,医生对癌痛的镇痛药物控制过严,致使许多癌痛患者得不到应该享有的无痛待遇,有的甚至因无法耐受而采取自行结束生命的举动。那么,为什么要如此过严控制呢?许多医生和患者家属都错误地认为,应用麻醉药止痛,时间长了会成瘾,这无异于因噎废食。专家指出,应用药物止痛要从小剂量开始,应用一段时间后,止痛效果会逐渐减弱,这是生理适应的表现,此时也必须相应增加剂量,这不是成瘾,必须与心理(或精神)依赖性的药物需求(成瘾)严格加以区分,可以肯定,癌痛患者对镇痛药物是没有成瘾性的。关于麻醉药的剂量,也应该随着生理适应性的增强而增加。但过去很多医生都怕剂量大会中毒,其实无此必要。人体对麻醉药的敏感性差异很大,阿片类药没有标准或极量的限制,应从患者的实际疗效、根据需要由小到大、直到癌痛消失来确立个体的剂量。专家认为,以口服吗啡为例,其有效剂量从5 mg起直至3 000 mg(相当于300片)以上,随着病情的发展还可继续逐步调整剂量。至于中毒问题,的确应该注意,但不要太害怕,疼痛本身就是吗啡中毒最好的拮抗因素。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