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如何做研究

 江山携手 2015-10-23

一、什么是研究

研究就是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研究不仅是一种工作方式,更重要的是一种精神状态。

说它是一种工作方式,这是由教育工作的复杂性决定的。我们每天的工作都是独一无二的,环境在变化,孩子在成长,教师自己也在变化。昨天的那个问题那样解决是有效的,今天的遇到的同样的问题再用昨天的方法可能就是无效的。这就要求我们当老师的必须处于“在研究中工作,在工作中研究”的状态,要始终不渝地探索更完美、更顺利、更深远、更准确的途径。教师劳动的创造性就表现在这里。但是,现实中有这样一些人,他们在学校里工作了很多年,并以自己的教龄长而引以自豪。可他们每一天都在重复着昨天的故事。他们没有热情,没有灵感地工作着,只是忠实、仔细地完成每一天的工作,在他们的工作中没有疑问,没有探索,没有矛盾他对新经验漠不关心,害怕改革。他们自始至终这样地在学校工作着,直到退休为止。这样的人早已对学校、对儿童、对日益复杂的教师工作感到厌倦了。他觉得,对他来说,最糟糕的事情莫过于当初自己选择了教师职业。一个人,这样地度过自己的职业生涯是可悲的。

说它是一种精神状态,这是由教育工作的长期性决定的。教师劳动的独特之处在于:教师是为未来而工作的。研究的过程可能是漫长的,也可能我们付出了很多时间和精力还看不到结果,所以,真正的研究必须建立在教师自己的使命感和责任感、理想和信念基础之上的,它要求教师抛弃功利思想,不为名利所动;远离浮躁心态,保持内心宁静;拒绝各种诱惑,不怕孤独寂寞。当前,我们正处在社会转型、价值多元,问题和矛盾日益突出、公平和正义面临挑战的环境里,很多人已迷失了方向,不知道自己到底应该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这对我们整个教育生态造成了极大破坏,严重阻碍了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当教师的能够保持内心的强大和灵魂的高贵显得格外重要。如果我们不能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就不可能全身心地投入到自己的工作之中,更不可能用科研的态度对待我们的工作。

二、怎么研究

1、要有正确的教育立场

立场就是认识和处理问题时所处的地位和所抱的态度。正确的教育立场是指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以孩子们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的角色,与孩子们建立起志同道合式的朋友关系,深刻理解儿童的内心活动,相信每一个孩子的无穷潜能,在对孩子的教育中有极大的教育耐心和体谅,并能区别对待地发展每一个孩子的个性。

当前,我们很多教师奉行的是权力主义和强迫命令式的教育,在教育教学活动中,除了加强对儿童的压力,强制他们履行自己的义务以外,再也没有任何别的问题可言。虽然这种压服和强制手段可以使教育者摆脱种种难以处理的教育问题,看起来似乎是最简单,最有效的,但是,从人的长远发展来看,它是有害的。

没有正确的教育立场,就不可能有正确的教育研究,也不可能获得有价值的研究成果。

2、要有满腔的教育热情

如何对待自己的工作决定着自己以什么样的态度开展工作。

在整个教师队伍中,恐怕幼儿教师是最难享受到成就感的。一方面是因为幼儿教育是最精细、最柔软、最复杂的工作,没有足够的能力和努力,很难取得工作成果;另一方面是因为整个社会对幼儿教育的关心、理解和尊重的氛围还没有形成,一个非常优秀的幼儿教师也不一定能够获得社会的广泛认同。

而一个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体现不出自己的价值,享受不到工作的成就感,是很难把自己的全部精力投入到这项工作之中的。所以,能够拥有和保持对幼儿教育的满腔热情,对自己所从事的工作高度认同,对一名幼儿教师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3、要有科学的教育观念

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

与孩子家长的联系。

印象——这是形成儿童精神世界的一种力量,因此,使儿童得到的印象应该是善良的、高尚的,儿童个性的定向性、思想和品行的倾向性——这取决于我们所组织的教育过程中给他们造成怎样的印象。

21世纪的基础教育把每个学生潜能的开发、健康的个性的发展、为适应未来社会发展变化所必需的自我教育、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的初步形成作为最重要的任务”。不仅包括基本的读、写、算能力,基本的操作技能,它还“为每个受教育者奠定生存的基础,做人的基础,做事的基础和终身学习的基础;它更重视“赋予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乐趣、学会学习的能力以及对知识的好奇心”,并把“获取、更新和使用知识”作为了“必须在教育过程中阐明的三种功能”。

教育活动要“既符合幼儿的现实需要,又有利于其长远发展”。各领域的目标表述较多地使用了“体验”、“感受”、“喜欢”、“乐意”等词汇,突出了我国基础教育共同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取向;各领域都强调良好的习惯形成,强调合作、参与、探索,强调“幼儿每天有适当的自主选择和自由活动时间”;强调通过“引发、支持幼儿与周围环境之间积极的相互作用”来学习知识、技能……这些都明显着眼于培养幼儿终身持续发展所需要的基本的重要的素质,如强烈的学习兴趣、主动性、有效地与环境互动的能力等。

4、要有良好的学习习惯

我们不仅应该推动我们的学生前进,而且我们自己也要前进。信守行之有效的原则、方法、手段,这当然是必要的,但更精湛、更完美地运用它们,用新的经验,新的构想,去丰富它们,同样也是必要的。如果照搬过去的办法,就在可能发生令人不愉快的事情:在我们所组织的教学过程中,我们自己将感到枯燥乏味。我们的这种情绪很快就会感染儿童,使他们也感到枯燥无味。我认为,我的任务是要激起我的学生人瓣认识兴趣,使他们的认识渴望更加强烈起来,使他们迷恋于学校生活。然而,如果我们不把注意力集中在认识和辩明自己从事教育工作的才能和战胜自我上,我怎能最顺利地做到这一点呢?

他们全部的兴趣都在今天的快乐和满足上。交往——是人们生活的主要之点。使儿童得到与我们交往的快乐,共同认识、共同劳动、游戏、休息的快乐——这是人道主义教育的主要方法。要敢、要会与孩子们玩。

用孩子的眼光看世界。

要善于预见到在教育和教学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复杂情况,并且及时地防止它们的发生;善于刻不容缓地和准确地处理复杂的教育情境;还要具有教育嗅觉,善于没有强制地、得心应手地控制教育教学过程;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成为一个能使儿童充满着欢乐、关怀、信任和乐观主义的人,一个朴实无华和平易近人的人,同时双是一个儿童所需要和敬爱的人。

要做一个见多识广的人、有原则性、富有同情心和乐于助人的人。他密切地注视着教育科学和相邻科学的发展,注视着先进教育教学经验。在自己的实践中,他乐意和积极地采取教育教学工作的新形式、新方法,易于改造和摒弃那些收效不大的和不适宜的形式和方法。

教育灵感的三个源泉

一、我们每天与之交往的儿童。

二、同事的经验和热情。我早就坚信:群芳斗艳的教育经验相互交流;百花齐放的教育思维相互碰撞,可以孕育出有意义的思想,有意义的思想与教育实践相结合可以给创造性的教育活动的推动力。

三、向科学请教。这是“啃”学者和伟大的思想家的著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