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王维审:相信岁月相信种子

 江山携手 2015-10-24

王维审:相信岁月相信种子
王维审:相信岁月相信种子

在一所学校的优秀教师座谈会上,几位教师分别谈了自己的教育经验,给我印象比较深的有三个人的发言。

第一位是个年轻的女教师。她在用数字对比了自己新接手班级语文成绩有多差后,谈到了自己为改变这一局面所做出的努力。她的经验总结起来说有三点:一是靠的上时间,为了尽可能让学生多一些学习的时间,她放弃休息见缝插针地挤时间辅导学生;二是管的了学生,在她的课堂上,绝对没有人敢说半句闲话;三是抓的住要点,她对考试题型的研究已经炉火纯青,每一次考试都可以押对好几道阅读理解题。果不其然,在她的精心教育下,这个班级的语文成绩在短时间内获得了惊人的提高,仅仅一个多月的时间,在期中考试中就从“趴底”一跃成为龙头。

第二位是年龄偏大的班主任。从学校领导的介绍中感觉他应该是老师中的楷模人物。他也是临危受命,接手了一个乱摊子班级,在他的调理下班级秩序很快变得井井有条。他的经验也有三点:一是有效的跟班管理,有事没事他都会坐在班里,帮助上课的老师维持班级纪律;二是独创的双线管理,也就是充分依靠学生,搞群众战争,在班级设立明暗两条管理线,明着的是班干部,暗着的是他的“线人”;三是严密的网格式管理,建立严密的班级管理网络,做到人人有人管,事事有人管。最终,他的班级量化积分成为年级最高的,班级成绩也大踏步前进。

第三位是他们的校长。因为这次座谈会主要是为给采访者提供宣传素材,校长的发言便多了些成绩的汇报。列数了近几年的中考成绩后,他提出了学校的三年发展目标:一年内中考成绩要达到“保三争一”,两年内成为区域名校,三年领跑地区教育。

前两位老师,算得上是教师中的佼佼者。在这个靠分数说话的教育环境里,他们对成绩的渴望无可厚非。因为社会给了教师什么样的价值取向,教师就会有什么样的前进姿势。这个校长的发言虽然有些激进,但在这个充满快速竞争,又信奉单一成功标准的社会里,这或许是他唯一能说、唯一能做的事情。

但我疑虑的是,这种短期内的成绩提高靠的是什么?这种纯分数的较量算不算教育的成功呢?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育人的过程是漫长的。那个宋国的农夫因为拔苗助长,让世人笑话了千百年。但是,今天的社会其实无时无刻不在做着这种拔苗助长的傻事。反季节的蔬菜,温室里的鲜花,喂了激素的鸡……我们在用现代科技创造着文明的同时,也在不遗余力地破坏着自然的规律。

更可怕的是,教育也耐不住寂寞了。今天的教育喜欢拿分数说事,这种片面的追求让教育里的人对分数过于渴望。因为渴望,难免急躁,而一旦急躁,就难免会拔苗助长。于是,教育的内涵变得越来越单薄,教育的手段也变得越来越简单:延长作息时间,拼命做题、严管高压,这些“激素式”的得分高招几乎成了教育成功屡试不爽的法宝。

“相信岁月,相信种子”是美国作家亨利·梭罗的名言,现在已经成为新教育实验团队的信念。或许,它更应该成为我们每一个教育人的信念。因为,教育应该是一个缓慢而优雅的过程,我们做老师的只需要在孩子的心中布下一粒种子,留住那些最初的简单与纯粹、阳光与雨露,然后把它交给时间和岁月,静候每一个生命自然而美好的成长。这,或许才是教育的真正意义。

王维审:相信岁月相信种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