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咳嗽案【两解太阳少阳的柴胡桂枝汤方加减】——高建忠

 乐山有大佛 2015-10-25

 

   宋某,女,66岁。2007年2月6日初诊。

   主诉间歇性咳嗽近半年。咳嗽呈阵发性,连续性,受寒则咳甚,咳发时涕、泪俱出,小便自遗。伴见阵冷阵热,热则汗出,咽部不舒,晨起口粘不爽,睡眠时好时差,纳食尚可,大便通利。舌质淡暗,舌苔薄白,脉细弦缓。

   证属太少两感。治以两解太少为法。

   处方:柴胡9g  桂枝6g  黄芩12g  生白芍12g  党参6g  茯苓9g  干姜3g  细辛3g  五味子9g  射干12g  僵蚕12g  蝉衣9g  生甘草3g

                                2剂水煎服

   2007年2月8日二诊:药后诸症减轻。上方茯苓改为12g,甘草改为炙甘草,加桔梗9g,继服3剂。

   2007年2月11日三诊:咳嗽已止,诸症渐解,惟觉咽部痰粘不舒感。舌质淡暗,舌苔薄白,脉细缓。治以调气化痰,恢复肺胃功能。

   处方:姜半夏9g  陈皮9g  茯苓15g  枳实9g  竹茹9g  桔梗12g  浙贝母12g 炒杏仁12g  全瓜蒌15g  炙甘草3g

                           4剂水煎服

   2008年6月15日来诊,自诉上次服完药后无明显不适,自行停药。近一年多来身体健康,咳嗽、阵冷阵热等症再未出现。近1周来感冒后又觉全身不舒,时发咳嗽。舌质淡暗,舌苔薄白,脉细弦。2007年2月6日方加白果6g。服4剂,咳止停药。

   按:中医六经辨证和整体观念的优势在本案表现得淋漓尽致。试想,本案如只着眼于呼吸道或肺胃,任凭你中药或西药使用再多,也绝无济事之时。或者本案从脏腑辨证着手,或宣肺,或降胃,或止咳,或和胃,……任凭你治法再多,百法遍试,我想,也只能徒劳。而从整体观念入手,采用六经辨证,选用两解太阳少阳的柴胡桂枝汤方加减,半年咳嗽,六剂即愈。看来,称道中医伟大绝无一丁点过分。回答中医历经磨难而不灭的原因,本案患者的答案也许是最正确的!

   我们的民族是一个多灾多难的民族,也是一个不屈不挠的民族。我们的文化、我们的中医也如我们的民族!

   请为我们的中医祝福!为了我们!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