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让生命之花开得更绚丽

 梅影馆 2015-10-26

2012-08-20  莒南县第六中学 徐霞  

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生命的可贵,珍爱自己、他人的生命;树立正确的生态道德观、自然观,善待大自然感受生命成长的美好,积极思索生命的意义,逐步树立正确的生命观

    2.能力:发展对生命可贵与美好的感受、体验能力;观察、认识各种生命和自我生命,提高观察事物、分析问题的能力。

    3.知识:认识生命的多样性和个体生命的宝贵知道应该尊重、善待、珍爱宝贵的生命

    教学重点:感受生命的可贵和美好,尊重热爱生命

    教学难点:正确对待生命中的困难和挫折

    教学准备:教师搜集资料制作课件;学生拍摄、搜集自己最感动或认为最美丽的生命图片,并写好解说词

    教学活动:

   【环节创设情境,引出话题

教师播放视频短片《美丽的生命》(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VmzFLhwPvH0/isRenhe=1

 

 

 

师生共同欣赏。

    教师引发学生思考短片中给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看完短片后样的感

学生回答。

  教师过渡:生命是大自然最伟大的创造。布莱克曾:一粒沙里见世界,一朵花里见天国。《佛经》中也说“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 一花一果,皆有生命,一草一树,均可感动平凡而美丽的生命带给我们许多美好感受和珍贵启迪。今天我们就来一起探讨关于生命的话题——让生命之花开得更绚丽

  出示课题:让生命之花开得更绚丽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美丽的画面和优美的音乐中感受生命美好激发学兴趣,引发对生命的思考,融入学习主题。)

   【环节合作探究,体验感悟

 活动一、欣赏生命的多彩

1.组织学生在小组内展示自己拍摄或搜集的生命图片,并交流对生命的认识. 

 

2.小组代表展示组内精选出的图片和小组成员的共识。

3.引导学生简洁描述自己心目中的生命世界。师生共同得出结论:生命是大自然的奇迹,是地球上最珍贵的财富。世界因为有了生命才如此生动和精彩。人类是自然界的一部分,是生命世界的一员。

    (设计意图:把课前搜集与课上交流结合起来,用生动活泼的形式引领学生观察生命、思考生命,懂得世界因生命而精彩的道理,激发学生对生命的热爱。)

活动二、善待共存的生命

1.教师出示材料:

全球功夫网 香港讯   著名生态学家、美国哈佛大学生物学教授E O Wilson根据人类活动的影响、物种承受的压力及已知的生物资料等,估算现代物种的灭绝速度,结果令人震惊:按较保守的估计,每年约有三万个物种在地球上消失,即平均每小时就有三至四个物种消失!地球上的不同物种,都是地球生态系统中不可缺少的一个成员。一个物种的灭绝,起码会影响相关30个物种的生存,甚至影响整个地球的生态平衡。人类对地球资源的无限度开采、对野生动物及其生活环境的肆意掠夺以及生产生活污染物的大量排放等正威胁着千万年来建立的生态平衡。

 启发学生思考:1.以上材料说明了什么道理?请结合具体的事例说一说。

               2.我们应该怎样对待自然中的生命?

 学生谈自己的看法。

 师生达成共识:人类和其他众多生命构成了一个共存共荣、息息相关的生命大系统人类与自然应该和谐相处。我们必须善待大自然,爱护环境,保护动植物,否则,将会危及自身的生存。

    2.教师延伸问题:保护自然,善待生命要从我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生活中,你将怎样参与自然保护,争做绿色天使?

 

学生谈自己的绿色行动计划。教师及时恰当评价

 教师总结过渡:善待自然是我们每个人义不容辞的责任。我们要学会尊重善待对自然界的其他生命。那么,我们又该怎样对待个人的生命?

(设计意图:通过解读热点材料和制定绿色行动计划的活动,引导启发学生展开对人类应该怎样和其他生命相处的思考,帮助学生树立和睦相处的生态道德观,增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活动三、体会生命的美好

1.教师课件展示一组画面:一个胎儿发育、出生以及不断成长和在家庭、学校、社会中一些愉快生活的场景。

学生小组交流自己生命历程中那些难忘的幸福回忆。教师参与到小组交流中,与学生一起感受生命成长的力量和美好

小组推选代表展示。教师引导学生达成共识:生命带给我们享受生活的机会,生命历程中充满无限的快乐和幸福

1.教师引导深化思考:我们的生命成长离不开哪些人的关心和爱护?我们应该怎样回报他们?

学生思考回答。教师点拨归纳:父母给了我们生命,我们的生命成长离不开家庭的培育,离不开朋友的关心,离不开社会、国家的保护等。因此,我们要珍惜生命,快快乐乐地学习和生活,以实际行动回报深深的恩情

3.师生一起加手语同唱《感恩的心》。

    (设计意图:通过观察生命成长的图片和幸福生活的经验交流,引导学生感受生命的美好设置深化思考和同唱歌曲,引发学生的情感体验和道德实践,并在体验中有所发现、有所感悟,有所发展。

活动四、珍惜宝贵的生命

1.课件出示新闻材料和思考题:

学生小组讨论。

 师生互动,归纳总结:生命充满欢乐,也会有一些烦恼、困难和痛苦,正确认识生活中的苦与乐,才能体会到生命的美好。我们要珍惜生命,因为生命无比宝贵,是享受权利的基础,是创造人生意义的前提;并且生命属于我们只有一次一个人的生命是不可重复的

    2.课件出示新闻材料:小悦悦事件(略)

提问:你如何评价肇事司机、十八位路人和阿婆的行为?生活中,我们应该如何对待他人的生命?

学生积极思考,踊跃发表自己的看法

师生互动,达成共识:每个人的生命都是独特的,都是无可取代的,是受法律保护的。我们不但要珍惜自己的生命,还要爱护、尊重他人的生命。当他人生命遇到困难时,要勇敢地伸出援助之手。拒绝冷漠,传递温暖是我们共同的心声。

(设计意图:针对现在初中过于看重自尊,抗挫折能力不强,不懂得尊重敬畏珍惜生命的状况,选取社会中的典型事例设置探究问题,激发学生对生命问题的思考引导学生懂得要悦纳保护自己的生命也要尊重爱护他人的生命,从而体现“小课堂,大社会”的教育观。

活动五、感悟生命的意义

出示视频短片:隐形的翅膀2011年感动中国人物——刘伟)

 

启发学生思考回答第一个问题。

小组合作探究第二个问题。

师生互动交流归纳深化:在人生的旅途中,总有一些困难和挫折,但正是在困难和挫折中,生命因不屈和奋起而愈显其美丽和神圣。活着就要精彩,我们要勇敢乐观地面对困难和挫折,不断磨砺自己,发展自己,成就自己生命的意义在于超越生命,在于创造生命的价值,在于为自己创造美丽的人生,为他人和社会做出自己的贡献。

    (设计意图:选取贴近学生、富有震撼力的榜样人物,激发学生思考的兴趣与热情,引导学生在思考中认识挫折和逆境对于生命的意义,懂得幸福快乐的生活要靠自己创造,从而增进学生对生命的热爱之情,逐步树立正确的生命观。

    【环节三】拓展延伸深化体验

     活动记录生命的思索

     阅读关于生命的名言,并把自己对生命的思索写在生命箴言卡上。

设计意图:通过阅读名人名言,拓展学生的知识,丰富学生的体验;通过制作生命箴言卡,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生命,强化情感体验和认知

【环节四】归航点贝,总结升华

1.学生谈学习本课后的感受和收获点评激励

2.师生伴乐朗诵诗歌《让我们把生命珍惜

结束语:生命如绽放无限的精彩!生命如歌,创造出生命的辉煌!让我们从今天开始更加珍爱生命,让宝贵的生命之花绽放更加绚丽吧!

(设计意图:学生畅谈收获和感悟培养学生的概括、归纳、综合等抽象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教师要给予激励性评价,让学生感受到尊重与关怀,激发成长的力量。师生伴乐朗诵诗歌能进一步深化拓展对生命的认识,升华对生命的热爱之情。) 

【课后延伸】

1.收集有关赞美生命的诗文,图片或自己创作赞美感悟生命的诗文、图画以《赞美生命》为主题,出一期手抄报报。

课例反思:

    生命教育是教育永恒的主题。七年级学生对于生命意义的认识和体验开始丰富、深化,他们不仅感受到自然的生命,而且感受着社会的生命和精神的生命。他们不断地在内心追问自己:人为什么而活着?人的生命意义和价值何在?他们不断地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和思维方式对生命做出自己的价值判断和理解。但由于正处在一个半幼稚、半成熟的时期,他们对这些问题有了一定的思考,但往往存在一些偏差。他们过于看重自尊,对生命却不够珍惜;他们大多独生子女,有着独尊心态,却心理脆弱,缺少抗挫折的能力等。基于这样的认识,我设计了这样一节生命教育课。在教学中主要想努力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贯彻回归生活的教育理念。在教学中关注学生成长需要和生活体验,坚持以生活为本源,选择了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社会的一些教学资源和教学活动,如来源学生生活、体现生命美好的照片;来源于社会热点的新闻材料;适合学生年龄特点的教学活动等。这样更容易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更容易引起学生的共鸣和体验。

第二,注重活动引领和情感体验。教学时分层次设置较为丰富的探究、体验活动,如观察生命成长的图片、幸福生活的体验交流、新闻热点讨论、师生同唱歌曲、制作生命箴言卡等。通过多样的活动引导学生思考、感悟、践行,有助于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学生体会生命的可贵和美好,树立正确的生命观自然观

第三,适时评价,激励成长。在教学中努力做到以人为本,关注学生知、情、意、行的可持续发展,留意学生在活动过程中的情感反应和切身体验,让学生感受到温馨和关爱,照顾到学生的成功感、幸福感和挫折感,让学生更好地体会生命的美好。

这节课存在的问题也有很多,如教学环节有待继续优化、教学活动和教学问题的设置可以再巧妙一些、对人生命独特性的探究尚不够深入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