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偶尔忘记那些育儿法吧,爱和内心才是应该追随的原则!

 理明易 2015-10-27

  大家好,我是暖暖妈。北大硕士毕业,世界顶级咨询公司咨询顾问。专注于科学育儿、辣妈心语、亲子旅行、科学喂养、剁手推荐。希望通过我的原创分享,让更多的妈妈少走弯路。

暖暖妈的话:

  西尔斯爷爷说要婴儿应该无条件的按需喂养,特雷西·霍格说要按程序育儿法培养规律睡眠。到底要几岁戒奶瓶?应该追求规律的作息还是让宝宝睡到自然醒?应该几个小时喂一次奶?相信无数妈妈们曾在这些问题上困惑,无解。上个月暖妈发过一篇文章,《觉得自己带孩子好累,是因为你没学会这四个字》,曾被无数妈妈视为顿悟的解脱。今天再推送这篇文章,希望你们能明白,偶尔放弃那些教科书的育儿法吧!追随自己的内心,在适当的时候。



作者:小睿,公众号“萌萌沙龙”,水瓶怪咖博士妈的自留地,践行适合8090后父母洋气+接地气的新中式亲子教育之路。



  心理学家说,不要骚扰孩子让他们不安;

  老师反驳道,不能任凭他们打瞌睡;

  儿科学家注意到,这个孩子是因为焦虑所以学习不好;

  最后,社会学家又发掘,学习不好,是因为他没有动力……


  专家们从来都各执一词。要保护孩子,要让他经受磨练,不要宠着他爱着他,也不能使他精神受创。这些建议让父母们晕头转向,唯一确定的是,他们总是做得不对:不是做得太多,就是做得不够,要不就是‘过度关心’,要不就是过于疏远以至于亲子关系‘危险而易碎’。所有的调试和行动只有在专家的监视下才能进行。”


  这是60年代的法国小说《父母的年代》里,讲述当时法国年轻父母的烦恼——如何才能让孩子得到全面健康的发展。是不是看起来很眼熟?太阳底下无新事,50年后的中国家长们仍然被同样的问题困扰着。


  其中也包括我。




  在少爷9个多月大的时候,曾经经历过一次严重的睡眠倒退。


  在此之前,他一直是睡眠小天使。可是就在他9个多月月龄的一个夜晚,当我像往常一样愉快地沉酣入梦时,一声尖厉的哭声划破了宁静。


  我冲到小床前,他已经坐起来,闭着眼睛哭嚎,眼泪糊了一脸。抱起来轻拍安抚,无效,然后我用了各种被婴儿睡眠法则所禁止的方法:听音乐,唱歌,摇动,都无效。哭得越来越凄惨。无奈,只能喂了一瓶奶。吃完仍不肯睡,哼哼唧唧,大人的胳膊一动,立刻就像开启了哭声的“ON”开关。小床是睡不了了,只能跟着大人一起睡。


  我惴惴不安地希望,这只是一次偶发现象。第二天晚上,又一阵凄厉的哭声彻底打碎了我的侥幸。从那以后,少爷也成了一个需要夜奶和抱睡的小孩,情况好一阵坏一阵,有时候一晚能醒三次,最少也会醒一次,有时候能愿意回到小床自己睡,有时则必须要大人抱着一起睡。


  在这期间,我咨询了很多知名的儿科医生。有的告诉我,在9个月他第一次夜醒的那一天,一定发生了什么与往常不同的事情。


  发生了什么?我仔细梳理那一天的点点滴滴,却找不出有什么丝毫异常的情况。他白天没有受到惊吓,没有跟我分离,起居正常,身体健康,环境舒适。


  “但是你的处理是错的,他本来也许只是一次噩梦惊醒,你们去干涉他,让他习惯了晚上醒来,有奶吃,可以得到安抚。这种夜醒习惯就这样养成了。”


  “您的意思是我不应该安抚?”


  “可以把他放在床上轻轻拍,但是不能抱起来,更不能喂奶。”



  我没有继续提问。医生的回答令我无地自容,仿佛都能听到耳边有个声音在说:“这些家长胡乱的做法,把本来自然成长的孩子弄成什么样子!”但我也非常清楚,“轻轻拍”,在夜间甚至是搏斗一样的场面里是根本行不通的。我最终还是寻求那些“错误”的入睡方法。


  身边的朋友同病相怜地跟我分享自己孩子类似的经历。“哭得跟死了亲妈一样,”我们都觉得这个形容真是太贴切了。


  有朋友建议说,这应该是大脑飞速发展期。看看wonderweek是到了第几跳。


  也有朋友说,这是在长牙,难受。可是出前6颗牙的时候非常顺利,没有任何异常反应,现在看来,也没有立即要出新牙的意思。


  我开始查阅大量的资料,唯一可以沾点边的解释是,孩子在8个月之后,逐渐认识到自己是独立于妈妈而存在的不同个体,这个过程让幼小的婴儿产生焦虑。而这个时期的孩子,会在梦中重复体验这种白天的焦虑,并惊恐地哭喊着醒过来,这既是对梦的反应,也是对父母尤其是母亲的呼唤。婴儿这种有规律地在夜间焦虑的醒来,实际上可能是由焦虑的梦引起的。


  不过,也只是推测而已,我没有办法去问他究竟经历了什么,说这些话的心理学家们也没有办法知道。我最终还是退回到“无序养育”:一切都没什么改观。我没有采取进一步的措施,没有再寻求其他帮助,而是选择静静等待,偶尔也有因为睡眠不足濒临崩溃的体验。就在我已经对夜醒习以为常的时候,在他一周岁生日之后不久的一天晚上,突然毫无征兆的,这位小爷一觉睡到了天亮。


  第二天晚上,我像三个月前一样惴惴不安地等待着,希望昨晚的整觉并不是一次偶然的心血来潮。


  结果,真的没有夜醒。


  当然,这个过程也算不上一蹴而就,他有时候仍然会夜醒,但整体而言,已经大大好转,到了第15个月的时候基本固定下来。


  这样来看,少爷其实有小半年的时间没有睡整觉,可是我早就忘了,从他再次睡整觉的那一天起,我立刻就觉得,他一直是这么睡觉的。


  至于中间那些夜醒的原因,我也早就不想去追究了。毕竟,我的目标是照顾好孩子,而不是写一篇儿童夜醒机制与对策的研究论文。


  后来我们一起又遇到了很多“不合规矩”的事,比如迟迟不肯戒奶瓶。我没有再继续强迫他练习吸管杯,虽然一岁以后长期使用奶瓶会冒着“牙齿发育畸形”的风险,但是每天用两三次奶瓶,每次几分钟,并不会有太严重的影响,更不用说,两个30岁的男人见面,难道还讨论“你小时候多大学会用杯子?”而就在我放弃了使用吸管杯的努力之后,他第一次主动端起杯子自己喝水。



  我们必须承认,无论生理上还是心理上,人都不是一台机器。无论医生,心理学家还是教育专家,都无法对儿童成长中的所有现象都给出精密的科学解释和严谨的解决方案。


  受过高等教育的家长,习惯了在富有理性和逻辑性的环境中工作,在照顾孩子时往往会陷入另一种“迷信”:应该有一本“婴儿说明书”,所有异常的状况都编辑成词条,只要输入词条,就会立即得到正确的解答;而各种先进的教育方法、育儿方法就像魔咒,仿佛一念咒语,再“难搞”的婴儿也会变得超好带。相反地,如果一步差池,轻则人生阴影,情感缺失,重则少年犯罪,仿佛在遥远的婴儿期,妈妈所做的一次错误回应,影响大到可以把孩子直接变成李天一。甚至见过一位绝望的母亲,在面对孩子哭闹的时候还焦急地在育儿论坛里问:“我现在是该亲密育儿呢,还是该哭声免疫呢?”


  我们迷恋“高知”的深奥理论,而网络上的各种信息也在不断强化这种印象。敏感期,分离焦虑,全脑智能……年轻的父母们对这些专业性词汇信手拈来。但在接受过专业训练的人看来,这不能算是什么好现象。



  “心理学还是一门年轻的、发展中的学科。一个正常的社会不需要人人都去研究心理学,更没必要用心理学理论去指挥生活。从科学的角度来看,心理学本身就是不断发展和纠错的,盲目在普通生活中使用心理学理论,可能造成邯郸学步的效果。”这段话来自中国医科大学航空总医院精神科主任喻小念,我深以为然。心理学尚且如此,我们常常所见的各种“科学育儿法”,更多的是“术”,而不是“道”,只是一种经验性的总结,更加谈不上唯一正确。


  在朱蒂斯·哈里斯《教养的迷思》书评里,有一句话值得深思:那些笃定地告诉你,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育儿方法的人,一半是狂热信徒,一半是骗子。




  说到这里,我必须要重申:我并不是要反对睡眠训练或是各种教养方法,但每个孩子的具体情况都不尽相同,大量求助于睡眠训练和其他育儿法的妈妈,有些可能真的需要对自己的孩子多一点宽容。更何况还有一些匪夷所思的极端情况:对一岁的孩子使用time out教育法,对两个月的婴儿采取抱起放下法。


  毕竟,一些成长中的小bug,只有成长才能修复。而作为父母,要允许孩子在成长中存在bug,要允许他保持一种不完美的非教科书式的成长方式。你和你的孩子该如何相处,最终不是由什么育儿法决定的,放松自己感受他的需求和你的需求,相信他成长的巨大潜力和你作为父母的能力,享受成长的快乐和烦恼,就像春天草会发芽,冰会消融,云雀会在空中鸣叫。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